菏泽一中八一路校区语文教研—“同课异构”活动

语文好,才是真的好。

<p class="ql-block">  在新一轮大教研和思维显性化的背景下,菏泽一中八一路校区语文组集思广益,决定组织一次以“思维显性化”为主导的同课异构活动。这次活动中,不仅展示了青年骨干教师的风采,更能彰显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大胆创新与实践。</p> <p class="ql-block">高三语文组的田丹卉和常焕坦老师以《大学之道》和《礼记》整合阅读为主题,进行“同课异构”活动。</p> <p class="ql-block">常老师以“礼”的甲骨文入手,贯彻整个课堂。首先引领学生理解“礼”的含义,国家的礼法,共同认可的规范。接着,深入探讨《礼记》中关于“大同世界”的理解,再引导学生思考《大学》中“三纲”和“八目”的相互联结关系,进一步让学生梳理文本中的逻辑。</p> <p class="ql-block">常老师建立在学生对两篇文章“礼”的深入理解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p><p class="ql-block">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身边的“礼”(思维含量高)从学习,生活,社会等角度。</p><p class="ql-block">思维提升(读写结合):从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展示近期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国家复兴中的“礼”,让学生深刻理解“礼”的无处不在,理解“礼”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田丹卉老师课堂注重文言基础常识的落实,带领学生对《大学之道》和《礼记》进行精准研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从标题入手,利用“大学”和“小学”的区分,引领学生明白“大学”是君子入世之道,并缕清“三纲”和“八目”的层进关系。</p><p class="ql-block">针对《礼记》提出一个问题:大同世界的基本特征?(关爱 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p><p class="ql-block">再将两篇文章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思考“大同”世界需要个人的“至善”。(深入浅出,完美串联)</p> <p class="ql-block">田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大同社会中,个人,社会,国家的关系?</p><p class="ql-block">问题一:时代的传承,儒家士人的“家国一体”“济世情怀”?</p><p class="ql-block">课堂练习(读写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都拥有这样的“家国情怀”,试着找出现实的例子,利用排比的方法写下来?(学生思维展示活跃,对家国情怀的传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两位教师简述教学思路和教学亮点后,又深刻反思课堂中的不足。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同课异构”教学反思,气氛积极热烈,最后达成共识。</p>

学生

同课

思维

异构

老师

大同世界

语文

礼记

理解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