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明确本学期教学目标和方向,确保教学常规的扎实推进,立足新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把新课标要求具体到教育教学过程中。2023年10月11日,鸡泽县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在乔泽副校长带领下,1-5年级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 四(2)班李贝贝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一单元主题为处处留心皆学问。课堂上,李老师语态亲和,教态自然,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爬山虎的脚》一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先是借助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选取典型的“关键字”进行实践指导,突出教学重点;再以“连续观察”的单元主题为切入点进行课堂教学,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巧用视频等多媒体课件,将语言文字叙述的抽象叶子,变成鲜活有趣的动态画面,这一设计让孩子们兴趣盎然,直观地感受到了叶子的美,最后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细致观察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也存在一定差异。李老师以小组讨论的方法,尽可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的同时,语文素养获得较大发展。</p> <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伸出自己的手演一演,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了“触、巴、拉、贴”这几个动作的连续性,而且深刻地体验到这几个动作的内在力量,同时还理解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体会到作者用词精确性。最后再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有更深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是畅所欲言的评课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先由李老师分享本次公开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后反思。</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参与听课的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各抒己见。李老师执教的这堂课目标明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成功构建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肯定李老师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合理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最后,乔泽副校长进行总结:</p><p class="ql-block"> 第一,教学“爬山虎攀爬过程”时,找、读、演、议,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品词析句中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达成了教学目标的设定。</p> <p class="ql-block"> 第二,李老师的课上,让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在“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这一部分时,李老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爬山虎“巴”住墙往上爬的动画,直观形象地先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行者奋斗方致远,杏坛启航路正长。语文老师将以梦想为舟,以奋斗为桨,锤炼教学基本功,让教育教学工作向高质量迈进。</p> <p class="ql-block">编辑:田海燕</p><p class="ql-block">审核:乔泽</p><p class="ql-block">监制:栗若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