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日这天,与生俱来, 天命之期,不论以阳历还是以阴历冠之,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每个人每一年,总有这么一个日子,总有生日这一天。</p><p class="ql-block"> 老母亲健在,老母亲讲究,九十多岁了,从来不曾过过生日,甚至每年的当天连提都不能提到她的生日,更别说庆生别说办寿了,咱们几姊妹聚拢陪她老人家吃顿饭,也要避开她生日的当天,或提前或推后。故而,我和我的姊妹们都很传统,在妈的面前一般都不说自己过生日,即便全都年过半百,年逾花甲了,说的也是“长尾巴”。</p><p class="ql-block"> 今年我“长尾巴”的日子比较特殊,是阴历、阳历完美重合的生日。</p><p class="ql-block"> 理论上,人的一生,生日当天阴阳重合的机会,相隔19年大概有一次,一个人或许遇得到2次或3次,如我妈这种高寿,可能遇到4次。而实际上,所谓19年一遇,往往会相差1天,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阴阳重合,一般有生之年,能遇到2次完美的阴阳重合,已可谓凤毛麟角,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第二次相逢阴历、阳历完美重合的生日,但完全可能是我有生之年的阴阳重合的最后一次生日,再往后,除非我活到133岁,或许还能再遇到一次,但我不敢奢望我能活这么久,连想都不敢想。</p><p class="ql-block"> 就冲这一天的特别、特殊与希罕,尽管老母健在,不敢庆生,但我还是约了姐姐、妺妹、弟弟和亲家,只是嘴上不说过生日,也不敢妄称过生日,仅仅约顿饭,聚一聚,凑合凑合,意思意思而已。</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第一次相逢阴历阳历完美重合的生日,还是38年前,当时在银行学校读书,好象是花了15元,约了大约20来个同学在后山草坪热闹了一回。那时的15元,已经超出我整整一个月的生活费,是我省吃俭用的节余,故而宴请差不多半个班的学友,倒也还能支撑。</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第二次相逢,约8个亲人在家小饭店吃饭,而且酒是兄弟拎来的好酒,老婆说,不带酒钱,花了530元。</p><p class="ql-block"> 15元/530元=1/35,物价贵了?排场贵了?货币贬值了?其实,都是都不是,更主要的是时间贵了、年龄贵了、心情贵了、生命也贵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活半世并已退休,虽然经常能读到、听到什么“退休是人生新的起点”之类的聒噪,无非不过某些人乌呀乌呀的心灵鸡汤,而且是参多了水的寡淡淡的心灵鸡汤。</p><p class="ql-block"> 某种程度上,这话似乎没问题,似乎很高光很恢弘很磅礴,但这个新的起点,应该有得两说,某些人退休,就是玩玩耍耍、颐养天年的躺平,某些人退休,却有曹孟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我的认为,这两者其实都难免抱残守缺,难免冥顽不灵。</p><p class="ql-block"> 毕竟,兢兢业业干了半辈子,正是有经验有认知有积淀的时候,颐养天年的躺平,无疑是一种浪费,当然,志在千里的气概,难免陷入了一种矫情,整天无所事事肯定不行,继续发奋图强其实也并不现实。</p><p class="ql-block">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何不如,何不如凭借自已多年的业务知识与积累,连玩带耍的干一点点事,何不如轻松豁达的留下一点点印迹呢?这,或许也算一种老而为贵的感受,也算一种老而为贵的成功、追求与圆满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