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周原广场

李刚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26日下午,天气晴朗,阳光灿烂,虽已是小雪节气,并不显得有太冷的感觉。岐山县周原广中间,高高伫立的大盂鼎台阶下,一队唱歌的自乐班正在演唱红歌,吸引了来广场散步游玩的群众坐在台阶上观看。</p> <p class="ql-block">大盂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清道光年间(1849年)出土于岐山县礼村,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盂鼎原器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诰盂之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大盂鼎,屹立于广场中央高6.9米、重18吨的周鼎为世界之最,昭示着国泰民安;广场东西两侧坐落着“文王礼贤”和“武王返岐”群雕,诉说着岐山作为周文化的发祥地的历史辉煌;有九根 8.8 米高的石雕龙柱,飞龙直上云霄,预示着岐山人民在新世纪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扶摇直上,再创新的辉煌;周原广场的绿树草坪、红桥流水是人们怀古思远,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是群众锻炼身体的好场所,是岐山县城的一新亮点。</p> <p class="ql-block">大盂鼎的基座分两层,底层台阶6级,第二层9级。</p> <p class="ql-block">大盂鼎三足鼎立,每条腿的粗度,两个大人可以合抱,大人和小孩还是抱不住的。</p> <p class="ql-block">岐山县周原广场</p><p class="ql-block">岐山县周原广场位于岐山县城西关,占地4.6万平方米,以北干渠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p><p class="ql-block">南为集散广场区,2.6万平方米,主要设施为周坛、弧形壁、石雕龙凤柱、石刻及八件复制文物,其中主景有“文王访贤”、“武王返岐”两大群雕,煅铜大盂鼎一座(直径5.34米,高6.9米,基座3米,共高9.9米),代表岐山为青铜器之乡的美称,两侧9根龙凤柱代表岐山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北侧为绿地游园区,2万平方米,植有白皮松、红叶李、石兰等名贵植物。</p> <p class="ql-block">弧形壁</p> <p class="ql-block">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毛公鼎。</p> <p class="ql-block">毛公鼎铸与西周宣王时期,清道光末年出土于岐山周原,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鼎高54厘米,口径48厘米,外形古朴凝重,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毛公鼎铭文铸刻在鼎腹内,共三十二行,四百九十七字,是最长的一篇青铜器铭文。铭文首先回忆了西周文武二王开国之初,君臣相得的太平盛世;接着指出,眼下国势不够景气,;进而记述在这种危急关头,周宣王宣布委以毛公安国定邦以及管理周天子家事和内外大事的重任,并授予毛公宣示王命的专权,又特别申明,凡未经毛公同意的王命,毛公可以预告臣工们不予执行;继而又告诫、勉励毛公,不要怠惰,不要壅塞民意,不要鱼肉鳏寡,要忠心辅佐王室;最后为确立毛公的权威,重赏毛公以仪仗、车马、兵器等器物。毛公对此感恩戴德,特制此鼎以资纪念,并嘱咐后世百代子子孙孙永宝之。</p> <p class="ql-block">毛公鼎现在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文王访贤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武王返岐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周原广场西侧的大道,是通往岐山县周原景区周城、周公庙的大门。</p><p class="ql-block">周公姬旦雕塑伫立于交通十字转盘中央。</p> <p class="ql-block">清朝时期</p><p class="ql-block">毛公鼎俯视图</p><p class="ql-block">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古董商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被逮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此鼎最后运到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张燕昌之子张石瓠曾巧见此鼎。后毛公鼎辗转落入古董商苏亿年之手。</p><p class="ql-block">咸丰二年(1852年),潍县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之手购得,并赏给苏亿年1000两,此鼎深藏于密室,鲜为人知。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1911年11月27日端方被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p><p class="ql-block">民国期间端方后人因家道中落,将毛公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英国记者辛浦森出美金5万元向端家购买,端家嫌钱太少,不肯割爱。当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毛公鼎辗转至当时担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大收藏家、后来国学馆馆长叶恭绰手中,存入大陆银行。</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未能带走,藏在了上海的寓所里。由于叶恭绰是用假名买得毛公鼎,让日本人无法查知它的下落。叶恭绰嘱咐其侄叶公超有朝一日将鼎献给国家。毛公鼎几经易手,甚至差点被日本军方夺走,所幸叶公超拼死保护,誓不承认知道宝鼎下落。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叶公超被释放后,于1941年夏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不久,香港被日军攻占,叶家托德国友人将毛公鼎辗转返回上海。后来因生活困顿,将毛公鼎典押给银行,由钜贾陈永仁出资赎出,毛公鼎才不至于流浪他乡。</p><p class="ql-block">1946年陈永仁将毛公鼎捐献给政府,隔年由上海运至南京,收藏于中央博物馆。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南迁至台北。</p><p class="ql-block">1949年迁台后</p><p class="ql-block">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建成,稀世瑰宝毛公鼎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后作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大纪念章之一。</p> <p class="ql-block">伫立在周原广场南边东西两侧的石雕龙凤柱。</p> <p class="ql-block">周原广场是指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关的一处广场,整个广场占地4.6万平方米,以北干渠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为集散广场区,2.6万平方米,北侧为绿地游园区,2万平方米。简介主要设施为周坛、弧形壁、石雕龙凤柱、石刻及八件复制文物,其中主景有“文王访贤”、“武王返岐”两大群雕,煅铜大盂鼎一座(直径5.34米,高6.9米,基座3米,共高9.9米),代表岐山为青铜器之乡的美称,两侧9根龙凤柱代表岐山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英雄气概。植有白皮松、红叶李、石兰等名贵植物。2006年10月初,岐山县为了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步伐,创建绿色岐山,建设绿色家园,对周原广场进行了扩建,于2006年11月底完工,总投资为48万元,硬化人行道面积629.7平方米,增添了紫桅、中槐等11种景观花木,新增绿化面积25300平方米。广场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岐山县周原广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岐山县周原广场位于岐山县城西关,占地4.6万平方米,以北干渠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为集散广场区,2.6万平方米,主要设施为周坛、弧形壁、石雕龙凤柱、石刻及八件复制文物,其中主景有“文王访贤”、“武王返岐”两大群雕,煅铜大盂鼎一座(直径5.34米,高6.9米,基座3米,共高9.9米),代表岐山为青铜器之乡的美称,两侧9根龙凤柱代表岐山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侧为绿地游园区,2万平方米,植有白皮松、红叶李、石兰等名贵植物。</p> <p class="ql-block">毛公鼎铭文放大壁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公鼎铸与西周宣王时期,清道光末年(1850年)出土于岐山周原,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鼎高54厘米,口径48厘米,外形古朴凝重,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毛公鼎铭文铸刻在鼎腹内,共三十二行,四百九十七字,是最长的一篇青铜器铭文。铭文首先回忆了西周文武二王开国之初,君臣相得的太平盛世;接着指出,眼下国势不够景气,;进而记述在这种危急关头,周宣王宣布委以毛公安国定邦以及管理周天子家事和内外大事的重任,并授予毛公宣示王命的专权,又特别申明,凡未经毛公同意的王命,毛公可以预告臣工们不予执行;继而又告诫、勉励毛公,不要怠惰,不要壅塞民意,不要鱼肉鳏寡,要忠心辅佐王室;最后为确立毛公的权威,重赏毛公以仪仗、车马、兵器等器物。毛公对此感恩戴德,特制此鼎以资纪念,并嘱咐后世百代子子孙孙永宝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篇铭文不仅是一篇珍贵的史料,而且极具美学价值,。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体庄重,线条稳健,布局妥贴,充满理性色彩,为历代书法家所称道。据史学家考证,此铭文所记毛公厝正是新中国领袖毛泽东的远祖,为弘扬西周文化,纪念历史伟人,特将毛公鼎铭文放大壁刻于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岐山县委</p><p class="ql-block">岐山县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陕西关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捐资承建</p><p class="ql-block">公元二零零二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岐山县城西头的周原广场常去,广场中间高高伫立的毛公鼎常见,要说毛公鼎是什么来历,却是一脸茫然。毛公鼎的北边,有一道高约五米,长约二十多米的壁刻,刻有壁刻的说明和毛公鼎腹内放大的铭文四百九十七字。可惜是西周时的文字,认识的字没有几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