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学园”里的小豆豆们

缘图探道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走进元宝山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乔丽颖老师执教《玲玲的画》。</p><p class="ql-block"> 上课伊始,口语三分钟演讲,根据演讲内容,孩子们说,“我们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热爱动物,保护小动物。”我没有想到,一个简单的口语演讲,也能实现育人功能。</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学生按着老师提供的自学提示,开始自主学习。标段落、画生字、析字形、说内容,一项项完成,学得这样扎实,你哪能看出他们是小孩吗?</p><p class="ql-block"> 乔老师总是去一个小组,对一个小胖墩特别关照,连他的书翻到几页都需要老师去给他打到指定位置,然后这个小胖墩才把手放到这页上读读相关内容。如此反复多次。不一会,这个小孩又嘟着小嘴,玩弄着桌面上的学具。随同听课的刘校长告诉我,这个孩子就听乔老师的,别人谁也管不了。我想,这可够乔老师操心了。</p> <p class="ql-block">  玲玲的画,弄上墨水而画了一只小花狗,乔老师把两幅画同时展示出去,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幅,许多同学都说了喜欢第二幅,因为有了可爱的小狗,更好看。当问一个小女孩时,她要说,却没有说出来,所以她就对老师说,“我还没有想好”。太出乎意料了,她能够勇敢说出“我没有想好”,敢于在公开场合上说“不”,可见,这是一个民主的课堂,学生感到安全的课堂,学生勇敢说出“我不会”,“我不懂”,这是走向真实对话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下课了,我到操场上走走,恰好走到二年级运动区,我发现这个小胖墩,拿着缠绕在一起的跳绳。在刘校长提示下,他解开了跳绳的结,就走到运动区外,乔老师赶紧把他叫回运动场地。他跳了几下,没有成功。看出他很努力了,我想,多练练,会有那么一天成功跳出一次。</p> <p class="ql-block">  突然,《窗边小豆豆》里的巴学园浮现在眼前,想到天真可爱的令很多老师头疼的小豆豆,还有一个懂孩子、爱孩子的小林宗泽校长。今天我在元宝山小学见到了现实版的“小豆豆”,也见到了“巴学园”。我们说全纳教育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一,那么元宝山小学的老师们正在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全纳”,他们用自己爱心、耐心,为孩子们发展筑路。</p> <p class="ql-block"> 在回赤峰的路上,我眼前总是出现“巴学园”和这里的“小豆豆们”——那个嘟着小嘴可爱的小胖墩,“我还没有想好”的那个小女孩。之所以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是因为有一个能够包容、热爱他们的老师,以及这里的生本文化……</p>

老师

小豆豆

胖墩

学园

元宝山

孩子

刘校长

玲玲

演讲

全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