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黑热病防治告家长书

原康镇第一中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过去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9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p> 黑热病的传播媒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黑热病的<b>传播媒介是白蛉</b>,白蛉叮咬患有黑热病的病人、病犬以及某些野生动物后,即可感染利什曼原虫。当带虫的白蛉再叮咬人时,人就会被感染。</p> 黑热病的流行地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黑热病的病例分布、流行区分类和传染源都具有地域性特点。不同流行地区的传染源有一定的区别。在平原地区,主要传染源是感染了利什曼原虫的人类患者;在丘陵和高原地区,感染的犬只(也称为癞皮狗)是主要的传染源;在一些荒漠地区,野生动物也可以成为黑热病的传染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蛉在中国分布很广,主要传播媒介在长江以北一带活跃,长江以南罕见,我国这些地方都有报告过黑热病:甘肃、四川、陕西、山西、<b>河南</b>、河北、新疆、内蒙</p> 黑热病主要临床表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⑴潜伏期:</b>一般为3-6个月,最短仅10天左右,最长的达9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⑵主要症状:</b>发热、贫血、进行性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鼻衄及齿龈出血。晚期则有消瘦、精神萎靡、头发失去光泽及脱落,面部萎黄及色素沉着,腹壁浅表静脉曲张,下肢浮肿等。实验室检查全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以及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如不治疗,很少自愈。常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您曾去过黑热病流行区,出现以上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并进行病原或免疫学检测,避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前黑热病的<b>特效治疗药为葡萄糖酸锑钠</b>,对绝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都非常好。经规范疗程治疗后,治愈率较高,一般不会再次感染,可获得终生免疫。</p> 主要防控措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从这三个环节入手,或采取综合措施达到最佳防控。</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⑴管控传染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积极发现和治疗病人,做好犬的管理,捕杀病犬、管理好流浪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流浪犬可能在不同的村子之间活动,这就可能造成疾病的传播。也要注意不接触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⑵消灭传播媒介-白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蛉是一种类似蚊子的昆虫,一般为蚊子的1/3大小,雌性白蛉可以叮咬动物和人类,吸食血液。每年5-9月是白蛉的活动季节,活动时间通常在黄昏至天亮前,常隐藏在室内外阴暗潮湿的场所,白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里,可以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在室内外白蛉藏身处喷洒消灭白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圈舍、禽舍、狗窝都是白蛉孳生的地方,也是白蛉吸完血以后休息的地方。清理卫生,把圈舍、禽舍、狗窝整理干净,尽可能地使环境不适合于白蛉生长。在白蛉活动季节用有机磷杀虫剂喷洒住宅等处杀灭白蛉。</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⑶加强个人防护</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居家可使用细孔门纱窗或蚊帐,夏季不在野外露宿,傍晚或夜晚外出穿长袖衣裤,暴露在外的皮肤涂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以防白蛉叮咬。农村要人畜分居,保持环境卫生,消除白蛉孳生条件。</p> 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黑热病不可小觑,目前已进入白蛉的活动季节,请大家做好自身防护,防患于未然。让我们共同行动,传播黑热病防护知识,保护自己和周围人免受黑热病的侵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李晓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核:宋剑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