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文脉,千年沉淀千年情

紫韵

<p class="ql-block">  南方的初秋清爽和煦,抓住国庆假期的尾巴,在未攻略、没啥想象力的概念里,大埔走起!路上车不多,约摸2个钟的车程,不经意间下了高速路口,第一岔路口指向左转的路牌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故居。第二岔路口中央迎面三个大字:茶阳镇。哦?原来目的地是茶阳!原来茶阳镇就在大埔!</p><p class="ql-block"> 工作后听同事常提起业务区域茶阳这个地名,那时只知道是个很偏僻的山区,交通、通讯很不便利,逐渐淡忘,未作深究。</p> <p class="ql-block">  梅江与汀江在梅州大埔县三河坝汇合后形成潮汕母亲河——韩江,分支流经汕头汇入南海。梅州大埔毗邻潮汕平原,历史上隶属潮州知府管辖,一脉相承,同享大粤东钟灵毓秀,得天独厚。</p><p class="ql-block"> 沿途遇见邹鲁故居的指示牌,不敢造次了,赶忙百度:中山大学的首任校长,惊呼之下不禁肃然起敬!环顾这青山中的小镇,思忖着这方水土怎个的人杰地灵、藏龙卧虎?!</p> <p class="ql-block">  “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这山这水尤为适合种植柑橘柚橙,初秋乡道两旁、村前屋后,所经之处,柚子树枝繁叶茂,果香萦绕,“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当季的圆润蜜柚桂满枝头;橘橙柑品种多样,绿色的果实与枝叶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想想倘若有一天,贸然闯入小镇的春天,定是暗香盈袖,东篱醉迷。</p> <p class="ql-block">  邹鲁祖居距离邹鲁故居20多公里的长治仁厚村,看解说,敬爱堂有“三奇”。其中第二奇看似普通却高深莫测:屋后满山郁郁葱葱,树木环绕,几百年树叶却从不落在屋顶。暗自凭空揣想是坐落的风向?还是建筑的坡度?或是……据说“三奇”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前往探究,至今未能揭秘,使敬爱堂的奇迹愈发神秘。</p><p class="ql-block"> 邹鲁先生一生致力于救国、重教,筹办并担任中山大学首任校长。传承了客家血脉的胸怀大志、坚韧不拔;撰写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荡气回肠的传奇人生。少年远读潮州韩山书院,目前汕头明权路的“大埔会馆”是全国唯一尚存的大埔会馆,也是邹鲁先生曾经革命工作过的地方,牌匾是当年他亲笔题写,可见邹鲁先生与潮汕平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瞬间禁不住为其雄图大略、跌宕起伏的生平经历所惊叹、敬仰!</p><p class="ql-block"> 白色恐怖时期,中共中央的红色交通线,沿途的汕头、大埔两个秘密交通站是水陆咽喉要地,以商号招牌为掩护,展开了大量惊心动魄的地下革命工作,出色完成护送干部大转移、情报递送等重要任务。纵观古今,韩江流域两岸客潮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通。</p> <p class="ql-block">  大埔历史悠久,古镇辉煌历史留存许多文物古迹,精致大气。古代茶阳镇位于茶山之南,因地取舍,依山筑城。矗立在大埔中学前丝纶世美的“父子进士”牌坊,拾级而上,经过与黄埔军校大门相仿的校门,右转来到校园后的邹鲁故居“椿森第”;西河镇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故居“光禄第”;大东镇土木结构的花萼楼圆圆满满、湖寮镇泰安楼四四方方,分别被美誉为大埔鸟巢、水立方;百侯镇从一腹三翰院到精美绝伦的肇庆堂。</p><p class="ql-block"> 文风润古邑,芳华传万代。深厚人文底蕴让人连连叹为观止。在这里,探寻岭南历史,追踪客家文化,千年烟火气值得你漫游慢慢游。</p> <p class="ql-block">  分布在大埔的古建筑,融东方古朴精湛之美,著名侨乡的背景也带来了许多东南亚、西洋元素,量大且保存近乎完美。能经受岁月长河的洗礼,幸运躲过战火、避过浩劫,有赖于天时地利人和,显赫遗风的庇护,屋主积德行善,周济四方乡民,普度众生,远近和睦相处,留下好口碑终得福报,也为当今的大埔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天然的地理优势,历代远离喧嚣与纷争,人们安居乐业。在山清水秀、各具魅力的古镇里,民风淳朴,淡定悠闲。崇山峻岭、林壑幽美之地,人才辈出,孕育众多的著名将军、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从大山走出的众多才俊志士是大埔人永恒的自豪与自信。</p> <p class="ql-block">  茶阳饶氏家族,耕读传家,崇文尚教,在历代的传承中,宗族和睦、人文鼎盛。良好族训家风的熏陶下,人才济济,出类拔萃。古有父子进士等,今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等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一位饶姓姐姐皮肤白皙,性情温和,贤淑友善,举手投足之间自然而然流露一份大家闺秀的优雅气质,她爸爸也是一位平和慈善之人。年初我们谈起时,说了一件小事:她很小的时候,爸爸买了一辆当年价值不菲的自行车,上下班及承载了一家人的出行欢乐,不久被人偷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她一直很诧异:爸爸为什么不心疼不生气?禁不住问了。爸爸淡淡地说道:我丢了自行车已经够倒霉了,如果还使我很心疼很生气,那不是更倒霉吗?这个简单的答复让我们感慨不已、沉思良久,那个年代能有如此情怀与心境实属不多见。耳濡目染,难怪女儿也同样温文尔雅、知书达理。</p> <p class="ql-block">  大埔归来,凭借昔日一丝朦胧记忆,先生忍不住隔洋求证,饶姐姐果真是茶阳饶氏后人,祖居就在父子进士旁。</p><p class="ql-block"> 名门望族兴旺昌盛,家训深入骨髓,见贤思齐,言传身教。大家风范非一朝一夕的点缀,无法肤浅地效仿;骨子里自带的贵气,或许穷尽一生之力也难成正果。好家风需一代代传承的打磨、夯实、升华。</p> <p class="ql-block">  实在惭愧!虽是毗邻大埔,但一直未有了解,对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无所知。短暂的造访,涉足之处顷刻皆被眼前的人文景观所折服,除了惊奇、赞叹,更多的是感动、珍爱这个历代备受呵护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风透过岁月的间隙,肆意享受着属于山间的时光。时间煮雨,经年浮华,福泽有心人。所有的美好在睿智仁慈的眼光里被善待、被珍惜。厚德载物,为后代留下无可复制的文化瑰宝。在这里,还保留了许许多多完美的古村落古建筑值得再度深度游。在街头徜徉、在屋檐下轻倚,静静欣赏、细细感受这座被岁月眷顾、被时光缱绻的古城镇。</p><p class="ql-block"> 秋台风接踵而过,带来数日连绵雨水,寒露时节有了少许清凉意。清风徐来,所有的美好不期而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