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公园东北侧,有一条"腊库胡同",南北走向,全长426米、宽4米。明朝永乐年起,在这条胡同里制作宫蜡,制成的"宫蜡"存放在这里的库房内,每天供应皇城内使用,因此这条胡同就叫"蜡库胡同"。过了很多年,这条胡同又改称为"腊库胡同"。</p> <p class="ql-block">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在小说中多次提到过"腊库胡同",改编的电影《青春之歌》中,也有"腊库胡同"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期间,我军地下党的电台就曾设在腊库胡同49号,为我军提供了敌方的很多情报。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的腊库胡同,一部分成为"大同驻京办事处",其余部分多已成为了民居。</p> <p class="ql-block">这条胡同里曾经居住过不少名人。享誉诗坛的浪漫才子徐志摩,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读书时,就租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着重介绍一下居住过这里的革命先驱~高君宇。他在中共党史和共青团史上,都具有闪光的名字。</p><p class="ql-block">高君宇(1896至1925年),山西静乐(今娄烦)人,是李大钊的学生和助手,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他还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热忱"红娘"。</p> <p class="ql-block">1916年,20岁的高君宇从山西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备班,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1919年五四运动中,作为北大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他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成为五四运动的骨干,被誉为"中国青年革命之健将"。他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等活动,演出了五四运动壮丽的一幕。1920年,他参加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当选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并加入北京共产党小组。他在中共的"二大"、"三大"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p> <p class="ql-block">1920年初,他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到北京长辛店创办工人子弟学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和职工联合会,领导发动了北方早期的工人运动。</p> <p class="ql-block">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高君宁和邓中夏等北大19名学生,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我国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之一。</p> <p class="ql-block">1924年夏,高君宇回到山西,筹建共产党组织。</p> <p class="ql-block">1924年下半年,他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南下参加国民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并担任孙中山的秘书。</p> <p class="ql-block">1924年底,高君宇陪同孙中山北上,协助他进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筹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1924年12月起,高君宇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p> <p class="ql-block">1925年,"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慧星之迅忽"的高君宇,因奔波不息积劳成积,于3月5日在北京病逝,不幸离开了他奋斗的革命事业、也离开了他心爱的恋人石评梅。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p> <p class="ql-block">高君宇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他的墓地安葬在北京陶然亭湖畔,因为那里是他经常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前后,高君宇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领导人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曾先后多次来到陶然亭进行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一些革命先驱在慈悲庵山门外大槐树前的留影,前排左四为青年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说到高君宇,不得不说一下石评梅,因为高君宇的墓,又被称做"高石墓",他们二人生前不是夫妻,死后却一同长眠于陶然亭湖畔,他们被称为"民国版梁祝"。</p> <p class="ql-block">高君宇1916年考入北大,他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中共在上海创建,高君宇是全国53名党员之一)。石评梅的父亲石铭是清末举人,也是高君宇的老师。石评梅是山西有名的才女,后来也离晋赴京,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等,成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高、石二人又在京城重逢。</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高、石起初只是同乡之谊,谈思想、谈抱负,后来因志同道合、兴趣相投,便冲破了很多阻力,成为了恋人。但天不遂人愿,没想到1925年3月6日,29岁的高君宇突然因病去世,这使石评梅难以置信、深受打击。</p> <p class="ql-block">高君宇走后,面容憔悴的石评梅,每个周末都会到陶然亭高君宇墓地祭吊,风雨无阻、从末间断。</p> <p class="ql-block">高君宇的基碑上刻着:“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这是诗人海涅的一段话,也是高君宇的座右铭。在这段字的左边,石评梅刻上了几行小字:“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眼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评梅”。</p> <p class="ql-block">由于过度悲伤和劳累,1928年,在高君宇去世后的第三年,年仅26岁的石评梅也因病离世了,按照石评梅的遗愿,两个恋人合葬在了一起,生不能做夫妻,死后也要做夫妻,成为了民国版的梁祝。</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指示,一定要保护好高君宇烈士的墓地,供后人们缅怀、瞻仰和纪念。</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高君宇墓地已经成为红色教育、党史教育的基地,经常有人到这里来重温革命历史、回忆高君宇的动人事迹,也歌颂"高、石"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目前,腊车胡同也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曾经居住过高君宇的腊车胡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