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厫村名考略

走在路上

<p class="ql-block"> 西厫村名考略</p><p class="ql-block"> 许文胜</p><p class="ql-block"> 西厫村位于乡宁旧县城西北5公里处,东邻东厫村,南邻柳涧村,西邻渰子村,北邻驮腰坡村。全村有常住人口1000余人,是全县人口最多的自然村落。村里居住有刘、张、曹、高、王、杨、丁、袁、武、屈、岳等姓氏,其中刘、张、曹、高等四姓人口占到了全村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p><p class="ql-block"> 西厫得名于何时?民国《乡宁县志·中区图》载有"西厫村"。民国《乡宁县志·乡镇谱·中区·八局》载有“西厫村,距城十里”。西厫村玉皇诸神庙存清代康熙三十二年重修碑上载有:“西厫村”(图一)。有地方研究者认为西厫地名与粮仓有关,厫者,收藏粮食的仓房。笔者调查走访村里的年长者,他们说老辈人没有说过村里哪个地方做过粮仓,至今也未发现过和粮仓有关的遗迹遗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一 西厫玉皇诸神庙碑上载有"西厫村"</p> <p class="ql-block">  “厫”读音为“ǎo” ,当地人读“西厫(ǎo)”为“西厫(láo)”,读“东厫(ǎo)”为“东厫(láo)”。厫的字和音(láo)不相符合,乡宁的土话中还没有找到把厫(ǎo)音读作厫(láo)音的例证。</p> <p class="ql-block"> 2007年,乡宁寿圣寺修缮设计工作启动,测量过程中在钟楼内的金代大铁钟铭文中发现了“西牢任信”、“东牢段椿”的记载(图二)。这一新发现证实了“西牢”是原地名,“西厫”是后人更改过的地名。因寿圣寺大铁钟铸造于金代泰和四年(1204年),故西厫村的历史也提早到了金代。山西省壶关县百尺镇有东牢村、西牢村,不知其得名的历史始于何时?乡宁县昌宁镇的东牢村和西牢村最迟在金代已经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图二 寿圣寺大钟铸铭上载有"东牢,西牢"</p> <p class="ql-block"> 故鄂城北城址南部重叠着乡宁县旧县城,东牢、西牢位于其外围西北方不远处,依据地理位置分析,西牢的“牢”的得名可能和以下二者有关,一为关牲畜的栏圈;一为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目前,西厫村未发现金代以前的实物遗存,西牢的“牢”得名由来是和“关牛羊的栏圈”有关还是和“祭祀用的牲畜”有关,还不能确知,相信随着新材料的发现,“西牢”得名之谜会最终解开。</p><p class="ql-block"> 附记:乡宁全县有未定级文物点427处,西厫村有三处。昨天(2023年9月9日)大家实地看的玉皇庙,刘氏宅院(刘华院)两处,张氏宅院已拆除消失。村人说刘华院是二联中旧址,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是知青队部,文革期间的西厫大队部,足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可惜该院内窑洞全部塌毁,仅存门楼。玉皇庙现存正殿和左右配殿经后人改建,但殿址台基仍保留原有的形制。戏台保存基本完好,乡宁全县留存下来的明清古戏台也就十来座了,故玉皇庙戏台已很珍贵了。大家冒雨考察拍照,文字记录,建言献策所做工作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抢救性保护修缮工作已迫在眉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