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小镇

贝儿(拒加微信)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人小镇地处山乡,又叫上河村,位于金华市浦江县大畈乡黄堂演山下,富春江支流壶源江畔。因壶源江流顺着山的走势在村前拐了一个大弯,恰似“杭州湾”,故又为乡民喻为“小杭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人小镇,乍听之以为与某诗人有关,其实不尽然。她的来由源于2016年发生的2.16事件。那天村里三名十岁上下的孩子结伴攀爬村边的黄堂演山,结果迷路失联。在市县领导亲自现场督阵,政府部门、当地群众和四面八方爱心志愿者3天3夜的水陆空立体大搜寻后,终于在失联72小时之际搜救成功,找回了三个孩子。该事件上了央视新闻,引发了国内外报纸的关注报道。</p><p class="ql-block"> 这次“大爱无边 生命至上”的事件激发了众多诗人的灵感,纷纷发文讴歌发生在这次事件中的点点滴滴感人事件,这些美丽的诗句被汇集成一本诗歌集,县里相关部门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并邀请这些诗人来这里做了现场体验。</p><p class="ql-block"> “浦江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充满大爱的地方。诗歌的使命是表现人类的同情心和爱心,‘2·16’搜救三名失联儿童事件呈现的大爱铸就了浦江的名气,大爱又把诗歌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在浦江设立全国首个诗人小镇的意义也在于此”。中国诗歌学院院长谢冕如是说。</p><p class="ql-block"> “有爱就有希望,坚持才能胜利”。于是2016年上河村成为国内首个“诗人小镇”,随即中国诗歌学会与浦江县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立志于共同打造“诗意流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诗人小镇更加名副其实,村子里专门建立2.16联合搜救行动陈列馆以及诗人们的诗作手稿陈列室,后来又建造了古代诗歌展览馆,打造了杜甫、艾青等人的塑像,村子里的大街小巷也以李白、杜甫、苏轼、艾青等古今诗人的名字命名。穿梭于村巷,其立面白墙上,随处可见唐宋古诗词,诗香之气弥漫全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人小镇不光诗意流淌,更主要的是它本来就是一个民风淳朴、风景如画的地方。从山脚彩望亭沿凌云栈道登上村东面的黄堂演山,登高望远,上河古村美景尽收眼底:俯视山下,村庄屋宇纵横交错,徽派的“粉墙灰瓦马头墙”鳞次栉比;明净清沏的壶源江就像一条翠玉腰带环拥全村,使得古村更显灵性多姿,秀美绝仑!</p><p class="ql-block"> 上河村美则美矣,更让乡人引以为傲的是,她还有三宝,即古宅、古桥、古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人小镇现存三座保存基本完整的古宅:五进大方伯、方伯第、七进大方伯。</p><p class="ql-block"> 大方伯(明左右布政使之别称),上河村陈氏祖先常八公陈正信明代洪武年间曾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后率幼子陈显,人称显十一公迁居上河。现存三座方伯宅第为常八公三个孙子所建。这三座白墙黑瓦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外墙门楣上嵌有“大方伯”或“方伯第”的石匾。三处厅堂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p><p class="ql-block"> 最为吸引眼球的还是做工精细讲究的“牛腿”了,一般来讲,在房子上雕刻“牛腿”的,必定是资材充裕的人家。为防蛀,很多“牛腿”一般用樟木作材料。牛腿雕刻的内容广泛地采用儒释道、花鸟、吉祥物等题材,并交错地运用浮雕、镂空雕、半圆雕技法,使其玲珑剔透,神形兼备。木雕牛腿图案非常丰富,有人物类题材、动物类题材、博古类题材、花卉瓜果类题材和山水田园类题材等几大类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进大方伯(即中国古代诗歌展示馆),即大方伯•仁本堂。如今改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展览馆,一楼主要用于开展研学活动,二楼主要是古代诗歌的展示。这是一处四进深三开间的厅堂,前方梁上挂有“仁本堂”的牌匾。厅堂两边都很多彩绘,大多以日常景物、历史故事等为内容,反映美好愿望,体现生活情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方伯第,即方伯第•种德堂。它同样是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共四进三开间厅堂,整体占地面积约909平方米。种德,意指施恩德于人。据说这一支的陈氏后裔最注重读书,还专门设立了奖学金,培养出了不少人才,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种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较前面两座古宅,七进大方伯更宏伟壮观。重重宅门,层层叠叠,庭院深深,威不可测。刚近未进,便觉余威森严。</p><p class="ql-block"> 她纵深长达120米,面积3042平方米,是一座县域内纵深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厅堂,也是本县唯一一座七进三开间厅堂。整个建筑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同时也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在厅堂墙上记录有上河村陈姓祖先大事记,告诉大家上河陈姓的起源和主要景观的建造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古宅外,上河村还有一座古桥一一广安桥。她是壶源江上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之一。据传这座桥最早修建于明朝,屡毁屡建,故有"明清上河"之誉。</p><p class="ql-block"> 现存这座三墩四孔半圆形石拱桥,于清道光庚寅(1830年)始建,共费金四千数百余两,清光绪丁丑(1877年)、民国癸亥(1922年)曾两次修葺。全桥由本地青石砌筑而成。桥长60.5米,宽4.24米,矢高7.5米,护栏高0.70米,拱券为横放并列及联锁分节并列两种形式。桥面平坦,两侧石体栏板,桥面用条石铺成。整个广安桥形体巨大,古朴壮观,气势恢宏,结构严谨,保存完整,是县域内少有的大型石拱桥。在广安桥桥南的燕翅上立有一方“广安桥碑记”, 上曰桥名曰‘广安 ’,言利涉大川,所安者广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位于村口的银杏古树高38米,树围6.8米,是乡人引以为傲的第三宝,这株据说是由立村先祖手植、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的银杏树,早已成为上河村"村树"。</p><p class="ql-block"> "岁月不饶树",数百年的风吹日晒、严霜疾雨早已在银杏树高大的躯干上打上了深深的骆印,尽管他依旧在每年大地回春时顽强的绽放出嫩芽绿叶,但那粗糙的皮肤和枯枝清楚的告知这是位垂垂老者,四周几根结实的钢管支撑着的那苍老的身躯,就像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一个岁月老人。</p><p class="ql-block">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今这株古树已成为乡民祈福之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澈见底的溪流、干净整洁的路面、青砖黛瓦的民居、诗意流淌的底蕴,上河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穿行于村内小巷,民宿客栈、小吃店铺比比皆是,精致古朴、山清水秀的古村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近年该村又接连开发了“双月奇观”、多彩“鱼鳞”坝、七彩广安桥以及小“三潭印月”等水景,更让上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网红效应带来巨大人流,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变得越来越宽。</p><p class="ql-block"> 诗人小镇虽不曾盛产诗人,但却是因诗而名,更是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乡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