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塞尔维亚不属于欧盟国家,所以进入塞尔维亚必须要通关。赛国的边检站很小,有些类似于我们的高速收费站。不需要下车安检人员和行李,只是大家端坐车内,由司机和我们的董导拿所有人的护照敲章便好。没多久司机和导游都回来了,导游朝我们做了一个点钞的动作,大家都明白,看来权力的游戏哪哪都有上演。</p><p class="ql-block"> 心里有一点点失望。之所以来巴尔干,一半的心思在塞尔维亚这个国家。</p><p class="ql-block"> 因为只要提起南斯拉夫,就会想到那个了不起的铁托,想到那些早早就住上高楼大厦,开汽车上班,过着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义南斯拉夫人,想到曾经激励我们一代人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没想到有一天,南斯拉夫变成了前南,民族认同感蒸发,民族主义膨胀,南联盟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最后只剩下一个苦哈哈的塞尔维亚。</p><p class="ql-block"> 看来,一个国家的命运就是这样,关键的几步走错,就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p><p class="ql-block"> 过了塞尔维亚边检站,才算真正进入了巴尔干。在这个被冠之以“欧洲火药桶”的半岛上,塞尔维亚是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作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塞尔维亚是连接欧洲和亚洲、非洲的重要陆路节点。说好听点,是欧洲文明,亚洲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交界点;实际上,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是民族、宗教以及弱肉强食战争频发的角斗场。</p><p class="ql-block"> 先是被罗马帝国占领,后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蹂躏;此后匈奴人,阿瓦尔人,伦巴第人,保加利亚人,罗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在这里你争我抢,大打出手,塞尔维亚躺枪还不保全尸。</p><p class="ql-block"> 当然,塞尔维亚人也不是吃素的。为反抗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领土的吞并,塞尔维亚人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费迪南德,由此引发了欧洲的一战,妥妥的是小杠杆撬动了大地球;</p><p class="ql-block"> 二战本与巴尔干无关,但因为德国急于扩大轴心国,墨索里尼更想趁乱夺取巴尔干。开战后迅速染指巴尔干各国进行分化瓦解,腐蚀拉拢。先是攻打希腊未果,转头进攻阿尔巴尼亚未遇抵抗,随后便剑指南斯拉夫。首先将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的科索沃划归阿尔巴尼亚,建立所谓“大阿尔巴尼亚”国,其后便攻城略地。这就为后来的科索沃闹独立埋下隐患,频频爆雷至今不得消停。</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就有了铁托和南联盟社会主义共和国,有了恩维尔·霍查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和希腊共产党一起,奋起反抗德意法西斯的侵略,加上苏联红军的鼎力相助,终于二战结束,巴尔干半岛得到了几十年的消停。在铁托领导下,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和黑山6个自治共和国以及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联邦式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参照并不照搬苏联模式,倡导不结盟运动,赢得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推动南斯拉夫的政治和经济建设突飞猛进。</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南斯拉夫的高光时刻。富裕的国家,强悍的军队,让铁托和南斯拉夫在东西方各种阵营里游刃有余。当中国还在为生存而艰难奋斗时,南斯拉夫就已经普及了电视机和电冰箱。只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南斯拉夫,每年就有一千多万人满世界旅行。在当时,南斯拉夫的护照千金难求,黑市里一本护照能卖到一万德国马克。</p><p class="ql-block"> 南斯拉夫人的好日子随着1980年铁托的去世开始断崖式结束。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南联盟及其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连南联盟总统也被作为波黑战争罪犯客死他乡。庞大的南联盟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塞黑社会主义联盟在西方的挤压下勉强维持到2006年,最终以黑山独立而告终。</p><p class="ql-block"> 至此,南斯拉夫已不复存在,然而塞尔维亚的噩梦还远没结束。阿尔巴尼亚人占90%的科索沃闹独立的心始终被西方搅动着,民族间的仇视,驱逐,追杀,乃至暴动日日上演,愈演愈烈。</p><p class="ql-block"> 任何主权国家对此都不可能置若罔闻。</p><p class="ql-block"> 于是就有了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塞尔维亚侵犯阿尔巴尼亚人的人权、屠杀平民为借口,对塞尔维亚的军事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狂轰乱炸。</p><p class="ql-block"> 最可恨的是,5月8日,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也遭到了五枚炸弹的袭击,使馆被炸毁,我国三名记者不幸罹难,数十人受伤。这笔血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南斯拉夫比苏联解体还惨。苏联解体俄罗斯好歹保住了大部分国土,而南斯拉夫解体被一分为七,转眼间,同胞变路人甚至敌人。</p><p class="ql-block"> 面对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塞尔维亚人并没有屈服,而是挺起了高傲的头颅。</p><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地处欧洲却进不了欧盟。美国人说,只要你承认科索沃独立,立马让你进欧盟。</p><p class="ql-block"> 欧盟和北约说,只要你承认科索沃独立,你可以加入北约,欧盟马上给你援助。</p><p class="ql-block"> 但都被塞尔维亚怼了回去。既然你们不认我,我也不认你们。塞国严令禁止使用欧元美元流通 : 你们来塞国要消费,对不起,请换第纳尔。</p><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前总统米洛舍维奇曾说过,“科索沃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塞尔维亚王国的诞生地,谁放弃了它,谁就会在塞尔维亚人心目中成为千古罪人”。</p><p class="ql-block"> 主权国家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合理合法合规,却被群殴,天理何在?</p><p class="ql-block"> 即使在二十多年后,塞尔维亚现任领导人在西方面前仍然受尽屈辱,求助无门。所以我们才看到,当中国援助的防疫物资抵达贝尔格莱德机场时,亚历山大·武契奇总统眼含热泪,亲吻我们的国旗……</p><p class="ql-block"> 疫情后的塞尔维亚经济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相信这个悲情而傲骨铮铮的民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重现辉煌。</p> <p class="ql-block">巴尔干被称作“欧洲的火药桶”,而塞尔维亚就是一根最易燃的导火索。除了一战被奥匈帝国欺负的忍无可忍,主动点火之外,其他的火大多是别人强行点着的。塞尔维亚的悲剧也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城区街景。建于十七世纪的诺维萨德是仅次于首都贝尔格莱德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只有骨子里的优雅透露出的宁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很大气,不知道是不是中国援建的匈塞<span style="font-size: 18px;">E763</span>高速公路。此前,塞尔维亚国内只有一条高速公路,且这条公路并没有连接黑山共和国,这也意味着塞尔维亚没有一个出海口,是名副其实的内陆国。随着E763高速公路的开通,塞尔维亚终于获得了一条通往亚得里亚海的通道,这为塞尔维亚的经济带来了全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诺维萨德最著名的、有千年历史的自由广场。周边集中了市政厅、国家大剧院、纪念碑、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大教堂等城市建筑,以及由众多露天餐厅、咖啡馆、小酒馆连成的美食街。</p><p class="ql-block"> 诺维萨德是塞尔维亚北部的第二大城市,地处多瑙河畔的大平原。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同时为塞尔维亚的经济提供强大的工业与金融支持。从十七世纪开始,诺维萨德以其便利的交通,美丽的环境以及宽松的人文氛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纷纷来到这里,打造了一个充满梦想和创造力的新城,成为欧洲人津津乐道的“塞尔维亚的雅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的城市建筑精彩纷呈,哥特式教堂与罗马式建筑并肩而立。</p> <p class="ql-block">走在诺维萨德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干净整洁的城区,典雅优美的古老建筑,看上去依然簇新靓丽,尽管它们可能都已沧桑百年。</p> <p class="ql-block"> 无意走进一家中国人经营的大超市,在商场门口被一位塞族员工叫住:</p><p class="ql-block"> “ Hello,Chinese?”</p><p class="ql-block"> “Yes,I'm Chinese.”</p><p class="ql-block"> 他很绅士地指着我的相机,用双手做了一个拍照的动作。他身边的一个中国员工走过来对我说,他想和你合个影,可以吗?中塞友好,自当有责。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人和绝大部分欧洲人一样,要么悠闲地逛街,要么静静地坐在街边阳伞下,一杯啤酒或咖啡坐成风景。实在有事情需要赶时间,就骑自行车,他们的大长腿也能把自行车骑的风驰电掣。</p> <p class="ql-block"> 多瑙河老城区对岸的那座城堡山就是诺维萨德城最有名的彼得罗瓦拉丁堡垒。以其历史悠远,遗存完整而成为欧洲第二大要塞。因其地处险要,战略意义重大,又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p><p class="ql-block"> 彼得罗瓦拉丁要塞最早建于古罗马时代,其后历经无数次大小战争的摧残,至奥斯曼帝国入侵时,要塞几乎被夷为废墟。17世纪末开始重建,历时近百年才有今天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要塞表面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城堡,它的乾坤在地下。这个不起眼的山包下,藏着四层近20公里长的地道和16公里长的防雷系统,防御能力堪称一流。</p><p class="ql-block"> 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内还有厚重的城墙,坚固的营寨,高耸的碉楼,密布的暗堡,有盘曲迂回的廊道,纵横交错的涌道;暗藏的陷阱及充足的粮草仓库等。形成立体防卫,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远远的看到山坡上一个白色的钟塔,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就要到了。</p> <p class="ql-block">要塞下的这些旧房子,应该是要塞仓储军用物资类的地方了。</p> <p class="ql-block">要塞的拱形门和木栈桥虽已斑驳残破,只是用木棍简单加固了一下,看上去仍旧是古老和沧桑。</p> <p class="ql-block">迎门的地堡墙洞霍然,像两只巨大的眼睛警惕紧盯着要塞大门。</p> <p class="ql-block">彼得罗瓦拉丁城堡上一处别出心裁的地标性建筑——钟楼,这只钟盘上的针被一反常态地设计成时针长,分针短,乍看上去非常别扭。据说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多瑙河上的船只看清时间。在现代化的今天,可选择的计时方式有N种,而倒退几百甚至上千年前,这样的暖心设计的确可圈可点。</p><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这座钟走的还不准。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夏天走得慢,冬天走得快,所以被当地人戏称为“喝醉的大钟”。</p><p class="ql-block"> 调侃归调侃,彼得罗瓦拉丁城堡在诺维萨德人心目中还是神一样的存在,是他们祖先的荣耀。所以在大钟下面的护栏上,密密麻麻挂满了金黄色的铜锁。也许是表白爱情,也许是祈求平安,更有可能是表达塞尔维亚人对国家和平和未来发展的祈求与美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人虽然视彼得罗瓦拉丁要塞为民族骄傲,但也不圈划起来卖门票,而是开放为历史公园,让所有人在游历参观以后,也能休闲享受那里的美丽风景和清新空气。所以,要塞上咖啡馆餐饮店一应俱全。更有文创小店,各种和要塞相关的产品琳琅满目。图为要塞上的一个文艺范十足的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沿多瑙河,诺维萨德人修建了观景台,迤逦向前,煞是壮观。人们仰望要塞,俯瞰多瑙河水,这里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热门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上俯视,多瑙河上被炸毁的大桥桥墩赫然在目。这只是被北约炸毁的50座大桥之一。刺眼的桥墩残骸像伤疤一样,不仅永远戳在多瑙河上,更戳在塞尔维亚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要塞的遗址上杂草丛生,有的已经遮住了暗堡,但要塞的气势犹在,看上去依然很震撼。</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用铜墙铁壁来形容要塞的城堡毫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要塞的另一个大门,门上竟然还立有两只铜鹿,活泼灵动,惟妙惟肖。一对路过的诺维萨德情侣似乎惊动了它们,看上去特别唯美。</p> <p class="ql-block">进入要塞游玩观景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少是当地人。</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上的这座自由桥连接着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和对岸的诺维萨德老城区。远处那座双拱铁桥是99年北约轰炸后建的。</p> <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共和广场。广场周边图书馆博物馆电信大楼林立,是贝尔格莱德人最爱逛的地方。广场上的米哈伊洛大公雕像颇为亮眼。他在塞国的地位相当于开国领袖,曾率领塞尔维亚人赶走土耳其占领者,并两次统领塞尔维亚。</p><p class="ql-block"> 北约轰炸结束后,塞尔维亚作家杜桑·拉多维克说过一句话“这个早晨,不论谁足够幸运地在贝尔格莱德醒来,都会意识到他今天的生活已有足够多的收获……”这也是所有历经苦难的塞尔维亚人共同的感慨。 </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贝尔格莱德,一派轻松祥和,充满活力,热情,走在老城区随处可见的涂鸦,没被翻新的旧房子,步行街上的帅哥美女,各种精巧的手工工艺品,让这座城市散发着让人着迷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99年被北约炸毁的南联盟国防部大楼。</p><p class="ql-block"> 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对南联盟78天的轰炸中,共造成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经济损失总计高达2000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战后,塞尔维亚政府保留了很多被炸毁的废墟遗址,它们是无声的历史,时刻提醒自己的子孙后代落后就要挨打。</p> <p class="ql-block"> 凭吊贝尔格莱德中国前南大使馆被炸遗址和牺牲的三位烈士,是我们塞尔维亚之行的重要行程。献花,默哀,凭吊,鞠躬。我们在心底告慰烈士 : 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二十多年前忍气吞声的中国,今天的贝尔格莱德也不是当年任人宰割的南斯拉夫。落后挨打的教训我们铭记在心。你们安息吧!</p><p class="ql-block"> 中国大使馆被轰炸遗址上的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上用中文、塞尔维亚文和英文三种文字刻着:</p><p class="ql-block"> 缅怀烈士 珍爱和平</p><p class="ql-block">谨以此纪念在北约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烈士。</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日立</p> <p class="ql-block"> 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在使馆旧址前竖立的纪念碑。纪念碑上用塞尔维亚文和中文写着:</p><p class="ql-block">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p><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共和国贝尔格莱德市敬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09年5月7日</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中国驻前南联盟大使馆原址上建造的“中国文化中心”。建筑前面的雕像是孔子。</p><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时任塞尔维亚总统的尼科利奇共同出席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仪式。</p> <p class="ql-block"> 贝尔格莱德市尼古拉帕斯克广场上的喷泉,目前是塞国最大的喷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圣萨瓦教堂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正东教教堂。教堂始建于1935年,至今仍尚未完工,是世界十大教堂之一。教堂坐落在老城区的一座丘陵之上。白色大理石墙面与淡蓝色的穹顶互相辉映,宏伟壮丽至极,优雅浪漫至极。</p><p class="ql-block"> 塞族90以上都信仰东正教,这恐怕也是塞尔维亚同俄罗斯关系紧密的一个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装饰高贵奢华,色彩斑斓,气势恢宏。与教堂外部的素雅纯净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美丽的女地导安吉拉。曾在中国学习过两年语言文学。她不仅是塞尔维亚官方认定的官导,还是塞尔维亚的大学博士生,教授。她的声音软软糯糯的,很好听。</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美女如云,帅哥炸街,哪哪儿遇到的都美的不行。</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最繁华的米哈伊洛大公步行街。这条街上商铺林立,建筑风格繁杂,从中世纪罗马式,到土耳其时期拜占庭式,再到后期的哥特式,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在塞尔维亚看的最多的就是要塞城堡了。看来这“火药桶”还真不是浪得虚名。这虽是玩笑话,却也确实证明从古到今塞尔维亚这块土地上战乱频繁,兵家必争。</p><p class="ql-block"> 果然,刚从彼得罗瓦拉丁要塞下来,来到贝尔格莱德就见到了另外一个城堡——卡莱梅格丹城堡。</p><p class="ql-block"> 城堡修在贝尔格莱德的城中心,多瑙河和萨瓦河的交汇处。它对于贝尔格莱德来说,就是这座城市兴衰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此外,卡莱梅格丹城堡之所以能成为巴尔干的战略要地,是因为它地处多瑙河和萨瓦河交汇的高地上。是进入中欧的门户。</p> <p class="ql-block"> 两个碉楼如同两个雄壮威武的勇士一般,千百年来一直守护着卡莱梅格丹城堡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其实,从卡莱梅格丹城堡诞生的那一天起,已经被反复被轰炸、破坏四十多次,每一次都几乎被夷为平地,可最终它都会倔强地重新站起来。</p> <p class="ql-block">从外边望进去,深邃的卡莱梅格丹城堡里给人太多的遐想。的确,城堡里不光有防御的高墙深窖,还存有一战、二战时期的大炮、导弹、坦克,甚至还有让人恐惧的中世纪杀人刑具。</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卡莱梅格丹城堡及周边,早已成为全方位开放的城市公园。临近多瑙河的城堡下,古桥旧栏,早已和精心打理的绿植花草和谐共生,呈现出浓郁的古典美。</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就在公园里找张椅子坐下来,吃着雪糕,听风看景,悠然自得。顺便说一句,那里的冰淇淋真的很好吃哦。</p> <p class="ql-block">萨瓦河和多瑙河交汇处,有一个高大的平台。这就是是为纪念二战牺牲的塞族官兵而建的胜利者广场。广场一角,矗立着一座高达14米的胜利者铜像。这是1928年为纪念一战胜利十周年,人们在城堡的制高点安放了名为“胜利者”的纪念碑雕像,他已经成了贝尔格莱德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瞻仰铁托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按照铁托的要求,不为他专门再建,而是选在他生前最喜欢的花房。一代风云人物,对自己的身后事如此低调,也许是他已经预料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院子里放了好几尊铁托元帅的雕像。穿着军大衣,很酷,也很帅。</p> <p class="ql-block">这个走廊的尽头就是用大理石建造的铁托墓碑。除了这一方石头,其余什么都没有。一代伟人如此简朴,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展示里的铁托元帅铜像。目光深邃,气宇轩昂。</p> <p class="ql-block">1980年5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华国锋在贝尔格莱德出席南斯拉夫联邦总统铁托的葬礼,他和左手边的英国菲利普亲王并排席地而坐。菲利普亲王的背后,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铁托纪念馆里出席铁托葬礼的各国代表的一张集体照。在铁托的葬礼上,共有128个国家209个代表团出席。其中包括3位国家元首,4位国王,8位国家副主席,22位总理,47位外交部长。可见当年的铁托和南斯拉夫的国际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路边一闪而过的东正教教堂,美如童话。</p> <p class="ql-block">离开贝尔格莱德,在黑山境内的一个小村庄,遭遇了一场美艳无比的落日。一所孤独的房子,在落日里幻成了一个美丽的梦。</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回眸</p> <p class="ql-block">再见,期待再相见。</p> <p class="ql-block"> 这是靠近塞尔维亚机场的华人餐馆“北京烤鸭店”。这家烤鸭店是典型的夫妻店,只不过是丈夫开在城外,妻子开在城内。听说生意都不错。</p><p class="ql-block"> 据说,塞尔维亚有150万华人,饭店,娱乐场所最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