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麦地·普洱茶

彩云之南

<p class="ql-block">麦地村,隐藏在哀牢山山脉中部余脉西侧腹地,属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从者东镇子出发,往东沿着盘山公路而上30多公里就到了麦地村委会驻地,海拔也从920多米上升到了1800多米。麦地村在一支山坡上,山林寂静,鸟儿轻鸣,天空明净,气温凉爽,有种身处世外一方净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哀牢山,以古代哀牢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而得名,属云岭余脉。1988年批准建立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5千米,长102千米,面积约546.67平方千米,是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p> <p class="ql-block">麦地村,是大名鼎鼎“马邓茶”的核心产区之一,境内平均海拔约1730米,年平均气温17.8℃,年降水量1800毫米。据记载马邓茶区种茶历史已有800年之久。茶叶生长区域海拔高、日照长、霜降短,原料品质上乘。</p> <p class="ql-block">麦地村现有2400多亩茶园,大部分是只有几十年树龄的茶树,栽种的都是“实生苗”,当地人称之为“老品种”,也就是用祖辈栽种下的古茶树所结出的茶果种子育苗栽培而来。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900亩。有80-100年树龄乔木茶树200亩,被称之为“古树茶”百年以上树龄的茶树不过30亩,还有根茎超过30厘米20余株树龄600百年以上单株古树茶生长于此,散落分布在群山地块房前屋后。</p> <p class="ql-block">如今,人们都在追捧古树茶,虽然这里古树茶不算多,但这里的生态茶园生产制作的茶叶品质同样上成。“马邓茶”名气大,以至于镇沅县按山头以“爷”排名封号,“马邓茶”被排在了“八大爷”之首,封号为“大爷”。</p> <p class="ql-block">马邓茶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期孔明大军南征路过哀牢山者干,兵马遭瘴疫所困,而军中三名老卒却身无大碍,便询问三人为何未染瘟疫,得知三人是因喝了当地村民用一种树叶煨的水,神清气爽,便找来这种树叶煨水让军士们喝,果然士兵们喝了这种“水”后,不仅疫病好转,而且还解除了困乏。当时喝“水”碗不好摆放,便摆放在马登子上。孔明问可知道这树叶叫什么,答不知道,便问当地人姓什么,说姓“茶”,孔明便赐了“马登茶”之名,后逐渐简称为“马邓茶”。清朝年间,马邓茶曾经作为贡茶进贡朝廷,名震一时,故排名最前,是为大爷。</p> <p class="ql-block">麦地村的茶园多分布于海拔1700—2100米的山坡上,茶树长势老辣壮实,是制作普洱茶、红茶、绿茶的优质原料。麦地茶山制作而成的普洱茶,汤质干净,金黄明亮,香气馥郁,略有苦涩,但回甘快而持久。很多茶商喜欢用麦地茶去拼配其他茶叶产品以提高香气、增加回甘,足以说明麦地茶叶的优秀品质。</p> <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马邓茶”是镇沅县传统名茶,亦是云南八大名茶之一,因史上以制作绿茶而出名,故又称马邓大绿茶。其名声早在300年前就扬名于世外,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亲睐,被称为绿茶类中的明星产品。1990年5月14日,泰国公主玛哈扎克星·诗琳通在访问中国期间,在云南省政府宴会上喝了马邓茶之后,称赞不已,当即表示要带些马邓茶回国饮用分享,省政府自然十分高兴,便作为礼品赠送她200斤马邓春茶,此事成为了中泰交往的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麦地村的茶叶是当地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劳动力不足的原因,很多茶园的管理显得粗放,用现在时髦的词来形容就是基本上处于“放养”状态,虽然产量不高,但这反而使得制成的茶叶口感更好、香气更佳、品质上成。</p> <p class="ql-block">在如今普洱茶方兴未艾、山头林立、品牌纷繁的市场,一向有着较高声誉的“马邓茶”仿佛不再受到热捧。究其原因可能是产量少、被当成了茶叶的“味精”了。麦地村的这些茶园,好似小家碧玉一般,静静矗立在这深山中自由呼吸生长,吸收着哀牢山的灵气滋养着树干叶片枝芽。</p> <p class="ql-block">酷爱这片山林土地茶园的制茶人,用这饱含山野自然之力的叶芽制作生产茶叶,默默坚守着这方水土,等待有识之人重寻其真容芳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彩云之南 2023.10.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