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的生活》

月落潮平是去时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桥边红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起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麟游真的已经不能用十八线来形容了,这么说,是不太自信的表现,七万多人口的一个小县城,就像其貌不扬的我走进人海,确实很容易被忽略,但它却是我的家乡,是我烙进灵魂的印记,不单单是户口本上的一串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县城的生活,很慢。我曾在天津、四川、西安这些城市的地铁上、马路边、商超、医院……感受过被人潮推着也挡着的繁华,那些陌生的面孔,总是匆匆掠过眼前,也掠过记忆,像雾又像风,并不真切。但在麟游这个小县城,很少会有匆忙的感觉,就感觉春天来的慢,果子熟的慢,街上脚步慢,即便是红灯亮起,也可以慢慢悠悠的,不差那一两秒时间,生活的节奏永远可控,慵懒又随意,闲适又轻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县城的生活,比较单调。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每天上班、下班,两点一线。一个中年妇女的八小时之外,并没有多少想象空间,偶尔三五好友聚会下馆子吃个饭,户外爬个山,吐槽一下猪一般的老公,猴一般的孩子,便成了唯一的消遣。当然,如果实力允许的话县城还有两三家KTV可以去嚎几嗓子,或者美容院、咖啡店去享受一下豪门贵族生活也相当不错。可是一想到要用每天辛辛苦苦上班挣的那几两碎银,去体验高速时代的科技感,就觉得不划算,所以单调就单调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县城的生活,有些拘束。有时候,走在异乡的大街上,感觉谁也不认识谁,好自由啊,可以素面朝天,可以胡乱穿衣,放声哭泣都没关系,反正谁管你是谁!但在小县城,就有很多内心的规矩和秩序。街上碰到的人,大都是熟悉的面孔,每天上班途中,互相问好、点头致意、微笑擦肩,似乎已是习惯。于是,习惯性的礼貌、习惯性的举止,习惯性的谨小慎微,生怕被人指指点点,摔一跤都得赶紧爬起来生怕被人看见。都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可是真正能做到的能有几人,由其是在自己的家乡,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同学朋友,他们无形中约束着你,你却无法视其不存在,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洒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县城的生活,其实很无力。我是那种不上进的人,可是又清心寡欲的不彻底,所以难免有时候会很拧巴。有一次,与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相遇,聊的还算愉快吧她却来了一句:“你美的,你爸给你把工作安顿好了,一辈子都不用愁了,我这外面打工不知道将来怎么样呀!”我不知道是该安慰她还是该给解释点什么,便呵呵而过!心中不悦但又不能说什么,在她的认知里,我爸是老师,所以我也有一份老师的工作,这个已是事实。我不能给她解释,我的父亲只是一个六十年代的民办教师,以校为家,走遍了镇上的每个沟沟岔岔,遇上好政策才有了编;也不能解释我寒窗苦读了十几年的书,刷了多少题,考了多少回试才有了今天的这份工作。因为她不能理解,她忘了那时候每天抄我的作业,考试要我帮忙,忘了我们似曾一起努力的时光……我相信她不是唯一,甚至可能有一部分的同学都认为我是祖荫庇佑。以前在乡镇学校,每次到县城碰见熟人,他们都会来一句,让你爸想想办法,找找关系,往县城调调,我都很无语!那年,之前的老领导“慧眼识珠”将我借调到了县城,他绝对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虽然少了乡村补贴,但是我也终于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这让我很感动,老领导可能不知道他这一个简单的举动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多少的光鲜和喧哗,至少再也没有人见面就问“你还在乡下吗”这样扎心的问题了!要是他们看到了我写的这篇随笔,知道我只是借调,估计又要对我失望一些了!不过没关系,小县城的生活,我体验过了,我也很无力,但也没必要灰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县城的生活,踏实。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路痴,分不清东南西北,作为一个资深女司机,我很难把车开到市区去转一圈,不是迷路,就是停不下来,很多人会说用导航啊,对不起,我还用的不太熟练!但这并不影响我有一个开上宝马(下辈子也算)的梦想。在县城,我就没有这样的困惑,每一条路,我都敢挤,也能挤过去,停不下来也好办,开到别处去停,永远心中不慌,大不了下车找个人来帮忙。尽管时常刮刮蹭蹭,上马路牙子,撞电线杆子,但我表现的都很冷静,不至于只知道拿起电话拨通521问老谢该怎么办?这点让我很踏实,很有安全感,尽管进城之后,车经常像块废铁停在小区里被忘记,但我很喜欢那种可控的安全感、稳定的踏实感!踏实来源于熟悉,来源于习惯,来源于光阴的累积,比如静静流淌的漆水河,杜阳路的梧桐树,偶尔出摊的“胖子油糕”,消失不见的“爆炸面皮”,依旧碗套塑料袋子的“老八米线”,那些熟悉的风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人,给我家的感觉,是束缚,也是自由,是路人,也是主人,是日复一日的无聊,也是触手可及的鲜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县城的生活,自在。我一直以为自在是一个形容词,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动词,这和我之前说的单调拘束并不冲突。工作以后,我有14年的时间都辗转于乡镇,加上高中,我在小县城的日子并不算久,当年坐过的教室还在,但几经翻新,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我的老师们也退的退,走的走,偶尔碰见,打个招呼问个好。和人聊起,我也很少告诉别人我是谁的学生,生怕辱没了我的恩师们。一起玩到大的朋友们,能去市里的也都调走了,以前,我时常羡慕她们飞得高,飞的远,这几年,大抵是老了,知道飞不动也羡慕不起来了,倒是她们羡慕我可以把已婚妇女活成“单身贵族”,其实无非就是我不用在家里洗手为某人做羹汤,不用沾染太多的人间烟火气。她们也常常与我述说在大城市里的各种委屈和际遇,不管是不是真的羡慕,我想,都逃不过那句:生活在别处。得清静者得自在,相信时光流逝,会让我们与自己内心那个永远蠢蠢欲动的自己和解,从此,得自在,观自在,享自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县城的生活,有喜有乐,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有人间最纯净的朴素。</p><p class="ql-block"> 小县城的春秋都很短,转眼又是一年寒露重,街道总是很窄,办事总是很慢,闲话依旧很多,但天空很蓝,生活很安逸。</p><p class="ql-block"> 小县城的你我,你开你的花,我结我的果,可以惊天动地,也可以默默无闻,其实都无甚紧要。</p><p class="ql-block"> 但顶着同一片天空,踩着同一片土地,饮着同一池子水,总有点什么是相通的吧,所以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如果我也恰好没有那么懂你,你也不必介意~</p><p class="ql-block">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故乡一盏灯。”我想,不只是远方的游子才会有这样的感受,我们这些天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受应该更深刻才对!</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也刚好在小县城生活,那我祝福你,可以好友闲坐,灯火可亲,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治愈自己,也温暖别人。</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在大城市,那我也祝福你,找到归属,实现梦想,愿你日子无毒,但有解药,比如音乐、文字,家乡和故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