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有感】(39)文喜平实

铁丁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文平文不平</b></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话说的是文章平淡读之昏昏欲睡,奇峰突起才能引人入胜。这一般指的是小说和论说文。小说要情节曲折,新奇有趣;论说要铿锵有力,辞藻优美。</p><p class="ql-block"> 但叙事的散文不一样,铁丁以为还是平实一些才好。平实才不显做作,才亲切,才更像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老桃树有篇文章《寒露种麦正当时》,就具有这些特点。题材来自于生活,使用的是生活中的语言,所以读来就像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很有亲和力和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他说:</p><p class="ql-block">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p><p class="ql-block"> “黄河以南的地区,大都是这个时候种麦子,这是被多少代老农民总结出来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简单的一句话,细咂摸也有意思。北京在黄河以北,离黄河很远,比跨在黄河上的河南要冷,所以北京种冬小麦的口诀与河南有差别。北京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整比河南早了一个节气。当然,这是指冬小麦,秋天种,出苗,冬天苗枯,第二年春天再长出苗来,夏天收割。还有一种小麦,春种夏收,不用过冬。这种小麦可能是时间短的原因,没有冬小麦好吃。</p><p class="ql-block"> 他说:</p><p class="ql-block"> “刚过了十一,征收取暖费已经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送暖的时候如果也这么积极准时,那咱该多温暖,他们该少挨多少骂。”</p><p class="ql-block"> ——可不是么。收费的时候满是笑脸,而且极其耐心。钱到手了,你求着他他也不来了,不是说忙,就是说现在解决不了,等吧。</p><p class="ql-block"> 去年我们从一楼到六楼,厨房暖气全不热。给供热的打了电话,人家说你放放气试试。放啦?你看看有没有地方漏水。不漏?你问问是不是有人家把开关关啦?……你看,人家很有耐心地跟你聊,人家轻易是不出动的。有住户等不及,自己挨家问。你回答我家的暖气也不热,有人还不相信,非要进门摸一摸你家的暖气管子。不管事的往来数次,但真管取暖的却连影子都抓不到。</p><p class="ql-block"> 细细思之,凡事大多如此。比如安装宽带,初装的时候人家热心着呢,装完了人家就成了爷了。我们小区用某宽带的,天天群里发消息,这坏了没人来,那儿坏了怎么还没人来?我就想,真死性,您打电话告他,或者下回不续钱了改别的宽带不行么?比如装煤气管道,周边全装了,就剩下我们这一块。有人说自己有关系可以联系安装,但太贵了许多人不想安。居委会隔三差五打电话表关心,说别人都装了就差你们几户了,自己去换气多不方便啊,扛煤气罐多累啊,那叫一个周到。你交了钱,再没人理你了。</p><p class="ql-block"> 他说:</p><p class="ql-block"> “老李的女儿很优秀,找了个女婿也很优秀,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学物理的高才生,研究生毕业后都去了酒泉,生了个孩子没人带。</p><p class="ql-block"> “奶奶家是山东济宁的,姥姥家是河南平顶山的,奶奶和姥姥轮着带孩子,经过协商,一季度轮换一次。</p><p class="ql-block"> “十一假期后的9号,又该轮换了,经过奶奶和姥姥协商,按照大概公平的原则,爷爷开车拉着奶奶从济宁向西行驶250公里,姥爷开车拉着姥姥从平顶山向东行驶210公里,都在开封下高速。</p><p class="ql-block"> “在开封高速口,奶奶和姥姥进行了人工对接,货物进行了转移。</p><p class="ql-block"> “爷爷吸了一根姥爷敬的河南烟,姥爷吸了一根爷爷敬的山东烟。</p><p class="ql-block"> “小家伙从这辆车爬上另一辆车,自动完成了对接。</p><p class="ql-block"> “圆满成功,各自上高速返回。</p><p class="ql-block"> “姥姥和奶奶约定,2024年元月9号,还是在开封高速口,第四次对接交换。</p><p class="ql-block"> ——读完笑了,笑了几次;笑完脸凝住了,再也笑不出来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