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意大利之行(2023/06/28-30)

郑小红

<p class="ql-block">我心飞翔</p> <p class="ql-block">法国-(德国弗莱堡)-瑞士—意大利,从地图上一目了然我们此次欧洲三国的行程轨迹。</p><p class="ql-block">最后目的地意大利,意大利国土形状类似一只长统靴。</p> <p class="ql-block">到达意大利境内,<b>首站科莫(COMO)</b>。</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入境处遇上酷酷的骑行者</p> <p class="ql-block">与大巴车匈牙利籍的师傅合影,纪念今天与嫂子撞衫了。</p> <p class="ql-block"><b>科莫湖打卡</b></p><p class="ql-block">科莫湖是行程中既定的旅游点,但是我们自行加点游览了苏黎世,故科莫的行程成了“蜻蜓点水”。</p><p class="ql-block">科莫湖是意大利的第三大湖,是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脉区著名的湖泊之一。</p><p class="ql-block">其实呀,我们还在回味苏黎世和硫森那韵味十足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只能在科莫湖畔随意留下“到此一游”的打卡照😄。</p> <p class="ql-block">风和日丽下恩爱和睦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飒爽英姿”拍照的小姑子,浑然不知“危险濒临”,身后“杀气腾腾”的嫂子,手绞着绞绳正在步步逼近,急的小妈咪大喊一声:注意 你嫂子在你后面,准备谋财害命😬。嫂子绷紧的绞绳手才化解为佯装挥起拳头的状态,可“恨”没有化解,那张紧抿着的嘴角将“恨”昭然若揭,这一切被小妈咪记录在案。唉!都是小妈咪那一亩三分地惹的祸啊😂。(纯属伙伴们之间的逗趣)</p> <p class="ql-block">在同一阳光下的放大版本😜。</p><p class="ql-block">喧闹一阵子,就此别过科莫。</p>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第二站威尼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威尼斯印象之一“水之城”</b></p><p class="ql-block"> 从空中俯瞰,建在海中的咸尼斯一目了然。传说公元452年,人们为躲避匈奴追杀,选择威尼斯的澙湖岛屿逃生避难,经历代数百年的经营建造,从而形成了今日举世闻名的“水之城”。威尼斯的风情离不开“水”,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p><p class="ql-block">(威尼斯的房子:威尼斯人在澙湖的淤泥中先将数根巨大的木桩,紧挨着打入泥土之中形成地基,然后再铺上一层厚重的石块,再在平铺的石块上砌墙建设房子。)</p> <p class="ql-block">驶往威尼斯的船上,眺望远方的美景,伙伴们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b>圣马可教堂及广场</b></p><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一座历史悠久、时间跨度数百年、从里到外融合了拜占庭、伦巴第、哥特式、文艺复兴等多种建筑方式及装饰风格的建筑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的咖啡馆,吸引着威尼斯人、游客在此停留,品味香纯的咖啡,看着人来人往、鸽子和海鸥此起彼落,沐浴着大自然的温暖,倾听赏心悦耳的音乐,聊天,这是威尼斯人的惬意悠闲,是游客在旅途中享受的温馨小憩。</p> <p class="ql-block">抓拍……</p> <p class="ql-block">手舞足蹈的姑嫂俩儿😜</p> <p class="ql-block">特色的发型,觉得头皮被揪着疼😜</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肆意打卡</p> <p class="ql-block"><b>威尼斯印象之二“岛之城”</b></p><p class="ql-block">威尼斯面积只有6.9平方公里的“迷你”小城市,却拥有118座岛屿,二千多条水巷纵横交错,连接岛与岛之间的纽带是桥、“贡多拉”和公共汽艇。</p><p class="ql-block">里亚托岛、布拉诺岛、穆拉诺岛、利多岛等都是游客蜂拥而至的旅游圣地。</p><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座落在里亚托岛。</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圣乔治马焦雷教堂所在圣乔治·马焦雷岛。</p> <p class="ql-block">“贡多拉”泊船特色,让两根木桩“挟持”着“贡多拉”船体。</p> <p class="ql-block"><b>威尼斯印象之三“桥之城”</b></p><p class="ql-block">威尼斯连接各岛屿的工具除了公共汽艇,主要是赏心悦目的是400余座桥及威尼斯水上TAXI,当地人称“贡多拉”的特色狭长小船,在狭小的水巷子中穿棱摇曳,欣赏水巷两旁古老的建筑及倒影、斑驳陈旧的墙面,穿珠子般地划过一座又一座精致迷你小桥,时而遇上悠扬的手风琴、吉它的乐声和游客高亢的歌声,有一种是否置身于18世纪的恍惚。</p> <p class="ql-block">坐在河道旁观看来来往往的“贡多拉”及船上风情各异的游客。“贡多拉”装饰了你的风景,你装饰了“贡多拉”船上人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手风琴手期待着歌手结束通话</p> <p class="ql-block">吉它伴奏演唱</p> <p class="ql-block">团友高歌一曲《不落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b>威尼斯印象之四“面具之城”</b></p><p class="ql-block"> 威尼斯面具文化在欧洲文明中独具一格,面具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历史悠久。18世纪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离不开面具,不论男女,外出时戴面具与披斗篷是必须的穿戴。直至拿破仑1796年挥兵南下征服威尼斯,从此“面具客”消声匿迹,直至1979年现代嘉年华的兴起,“面具”再度复活。此刻人们面戴夸张的面具,身着奇装异服或华丽服饰,富人、穷人在面具的掩饰下,互相尽情狂欢其乐融融。诗人拜伦曾说“忘不了威尼斯曾有的风采,欢愉最盛的乐土,人们最畅的酣饮,意大利至尊的化妆舞会”,全然一派社会大融合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商店摆放琳琅满目,华丽夸张、诡异梦幻离奇的面具。</p><p class="ql-block">威尼斯面具分类:</p><p class="ql-block">1.传统威尼斯面具</p><p class="ql-block">2.舞台戏剧面具</p><p class="ql-block">3.现今幻想型面县</p> <p class="ql-block">戴上厨柜里的面具,与当下的衣着,色彩搭吗?😜</p> <p class="ql-block">汽艇游览威尼斯大运河</p><p class="ql-block">威尼斯大运河长4公里,宽30-60米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相通,是威尼斯市内重要的水上通衢。乘汽艇游览大运河两岸富丽堂皇的宫庭和高大教堂的建筑外观,穿梭于横跨大运河的里亚托桥、叹息桥、学院桥和宪法桥,感受这“水之城”、“桥之城”、“岛之城”的无限魅力。</p> <p class="ql-block">沐浴着亚得利亚海的眀媚阳光,拂面的运河微风习习,两岸的异国风情让伙伴们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自拍,与美景同框😄</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缺少生机勃勃的绿色,却用斑斓的色彩将房子刷得五颜六色,构成美丽浪漫、富有生气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名桥——里亚托桥,始建于5世纪1180年的木桥,1580-1592改建为石桥,是威尼斯最有名气、威尼斯最具象征的、连接大运河的第一座桥。</p> <p class="ql-block">里亚托桥两侧熙熙攘攘的游客及繁华的商业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里亚托桥上和桥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名桥——叹息桥,连接着总统府和地牢,是建于1600年的一座拱廊桥。犯人在总统府接受审判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就此永别人世,囚犯常不由自主的发出叹息之声而称——叹息桥。古代这座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桥,现代却成了欧美年轻恋人间互相表达爱慕之情的最佳浪漫之地。</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名桥——学院桥一座古朴大方的木制桥, 是横跨威尼斯大运河的四座桥梁之一,也是观光游客必目睹打卡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名桥——宪法桥(斯卡尔奇桥)</p><p class="ql-block">与威尼斯众多古典风格不同,宪法桥具有现代化的特点,桥身下部为大红色,桥身两旁是透明玻璃,桥面是递进台阶。但桥的诟病也被吐槽:缺发轮椅通道;缺乏必要性;现代风格与威尼斯古典风格大相径庭。</p> <p class="ql-block">诱人的威尼斯甜点😙</p>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第三站五渔村</b></p><p class="ql-block">开往五渔村火车站及标志物</p> <p class="ql-block">乘坐火车往五渔村</p> <p class="ql-block">五渔村被称是“悬崖上的奇幻村落”,分别是:里奥马焦雷,马纳罗拉,科尔尼利亚,韦尔纳扎,蒙特罗索五个悬崖村落。悬崖上的彩色房屋、湛蓝的大海、多彩的小船、阳光、沙滩、白浪、仙人掌、蜿蜒的栈道、古老的教堂、是五渔村吸引游客的因素。属意大利五渔村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该公园于1999年被联合国科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里奥马焦雷村</p> <p class="ql-block">“小村姑”还拍了美照😄</p> <p class="ql-block">韦尔纳扎村</p> <p class="ql-block">冰嗖嗖,甜腻腻的冰淇淋,一口口降温解暑。</p> <p class="ql-block">异邦英俊少年很自然地坐在我们之间,抓拍😄</p>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第四站比萨城</b></p><p class="ql-block">比萨城是意大利中部名城,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有一组乳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宗教建筑,与绿茵茵的草坪形成一种肃穆和冷寂的美感。</p><p class="ql-block">这组宗教建筑具有罗马式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1.大教堂(建造于1063-13世纪);</p><p class="ql-block">2.洗礼堂(建造于1153-13世纪);</p><p class="ql-block">3.比萨斜塔(即钟楼建造于1174年);</p><p class="ql-block">4.圣广场(即墓园建造于1174年);</p><p class="ql-block">比萨城因比萨斜塔而闻名世界,1982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比萨大教堂轶事:出生在比萨城的伽利略在大教堂内观察铜制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小摆动的等时性定律”,从而拉开了伽利略研究动力学的序幕。</p><p class="ql-block">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主要贡献有6个方面:力学、天文学、哲学、热学、相对性原理、发明望远镜。</p> <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的故事: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顶的自由落地实验得到了“自由落地定律”。</p><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是“因祸得福”最典型的例子,比萨斜塔1173年开始修建,动工5-6年后发现其倾斜,是一个建筑败笔。但是,在建筑过程中锲而不舍,不断设法整修与抢救,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p><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独特的圆形建筑设计,比萨塔斜而不倒的奥妙及伽利略的自由落地实验,使得比萨斜塔蜚声世界,吸引着世界游客源源不断的涌入这个观光圣地。</p> <p class="ql-block">洗礼堂建于1153年,是罗马式和哥德式混合风格的建筑。(时间有限我们未能入内一睹大洗礼盆)</p> <p class="ql-block">看着倾斜的比萨斜塔,游人们都想为拯救比萨斜塔献出自己微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众人的绵薄之力,让比萨斜塔倾斜有了改善😬😜</p> <p class="ql-block">日照金顶</p> <p class="ql-block">在奇迹广场留下倩影</p> <p class="ql-block">离开之前再次环顾奇迹广场</p>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第五站佛罗伦萨城</b></p><p class="ql-block">一座意大利中部名城,15~16世纪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欧洲。冠冕堂皇誉为:欧洲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是蜚声国际的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最高学府,这里荟萃了意大利的绘画精华。</p><p class="ql-block">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汇聚了这个时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其他名师还有但丁、伽利略、多纳泰罗、乔托、莫迪利阿尼,等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入佛罗伦萨城,市区保持古罗马时期的格局,漫步这古老的青石路,环顾周围的中世纪建筑艺术,欣赏各种姿势的人体雕塑之美,仍弥漫着文艺复兴的气氛,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奔赴而来。在回国的飞机上,我邻坐是一位学艺术的留学生,她告诉我,最喜欢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每当周末,她会从罗马到佛罗伦萨休闲的度过。</p><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的别名“翡冷翠”,是著名诗人徐志摩首冠之,“翡冷翠”更富诗意,让人浮想联翩,更具色彩构成,更符合古城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大卫雕像</p><p class="ql-block">1501年-1504年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创作的大理石雕塑。展现了一个体态健美、神情坚毅、肌肉饱满、充满活力、年轻有力的裸体男性形象。</p><p class="ql-block">题材:来自于《旧约》中神话故事。圣经人物大卫是公元前1010-970的以色列王,在一次抗击入侵战斗中,以色列不敌入侵者,兵败如山倒。年幼的大卫见状义愤填膺要求出战,只见他大声地痛斥入侵者,致入侵者头昏脑胀,借机用甩石机打击入侵者并一鼓作气割下入侵者头颅,反败为胜挽救了以色列。</p> <p class="ql-block"><b>大力神雕像</b></p><p class="ql-block">展示的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逮住了正在盗牛的喷火怪卡库斯。</p> <p class="ql-block"><b>海神雕像及喷泉</b></p><p class="ql-block">出自罗马神话,海神大战章鱼,四周陪伴的是丘比特的海中仙女和海马。</p> <p class="ql-block">维奇奥宫(现为市政厅),建于十三世纪,两侧是著名的雕像,左侧是米开朗基罗“大卫像”(仿作),右侧是大力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p><p class="ql-block">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外部用绿、白、红三色大理石按几何图案砌筑装饰,是运用建筑学、几何学原理完美设计的建筑杰作。</p><p class="ql-block">历史轶事:大教堂是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的圆顶教堂,不可思议的是,天才建筑师没有画一张草图,没有写下一组计算数据,一切尽在他的心中掌控,而且在完成大教堂圆顶这一空中巨构过程中没有借助拱架,而是以新颖的相连骨架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创立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圣母百花大教堂把古典、优雅、自由诠释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乔托钟楼是文艺复兴大师乔托设计的,亦采用绿、白、红三色大理石砌筑,为巍峨的大教堂增添了更多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八角型的圣乔凡尼洗礼堂</p><p class="ql-block">洗礼堂是奥莫广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拉斐尔的“圣母像”藏于此。</p><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乔托钟塔与圣乔凡洗礼堂组成大教堂建筑群,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第六站罗马城</b></p><p class="ql-block">罗马是意大利首都,世界文化名城,古罗马帝国发祥地,历史悠久而被昵称“永恒之城”。</p><p class="ql-block">罗马被誉为全球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会中心,有教堂及修道院700余座,7所天主教大学,梵蒂冈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所在地。</p><p class="ql-block">罗马与佛罗伦萨同为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是巴洛巴风貌的聚集地。</p><p class="ql-block">1980年,罗马的历史城区纳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凯撒大帝来到罗马时说:我来啦,我看到啦,我胜利啦。这是凯撒大帝的经典语录。今天我们也在践行这至理名言😜</p> <p class="ql-block">在帝国大道及古罗马废墟打卡</p> <p class="ql-block"><b>古罗马斗兽场</b></p><p class="ql-block"><b></b>斗兽场是意大利罗马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意大利游客的必打卡之地。1980年为罗马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角斗是斗兽场的主题,角斗士们主要来自罗马帝国各地的奴隶和俘虏、死囚,他们互相残杀,或与饿狮殊死搏斗,奴隶主和贵族只为从这血腥的场面获得原始而又野蛮的快感。古罗马著名的的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就是一名角斗士,他率领角斗士起义,迅速发展扩大,战斗达2年之久,极大的打击了古罗马奴隶制。马克思赞誉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p><p class="ql-block">斗兽场建筑特点,建于2000年前的古斗兽场庞大、雄伟、壮观,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看台分三大层,每层有160个吐口,场内可容纳9万多人而不会出现混乱拥堵,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在15-30分钟内可迅速疏散离场5万观众。</p> <p class="ql-block"><b>会说话的石头</b></p><p class="ql-block">罗马帝国(公元前27-476年)自建立以来,一直对外扩张,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级大国。通过4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及西腊;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部分西亚地区,成为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和称霸地中海的大国。由于领土的扩张伴随语言的分歧,古罗马分为使用拉丁语的东罗马帝国,使用希腊语的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p> <p class="ql-block"><b>君士坦丁凯旋门</b></p><p class="ql-block">建于公元513年的凯旋门是纪念君士坦丁统一罗马帝国而建。</p><p class="ql-block">法国凯旋门就是以它为蓝本而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罗马威尼斯广场,是意大利罗马城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背景是维托里亚诺意大利统一纪念堂,1911年为纪念意大利统一后的第一个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二世而建。两侧高耸的四匹马驮着的是维多利亚女神雕像,正前方骑马的雕像是维多里奥·埃曼努埃莱二世。</p> <p class="ql-block"><b>特莱维喷泉(少女许愿池)</b></p><p class="ql-block">意大利有众多的千姿百态喷泉,特莱维喷泉是世界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罗马最著名喷泉。传说背对喷泉从肩以上抛一枚硬币到水池里,下次携情侣一起向池中投入硬币,爱情就会长长久久。</p><p class="ql-block">寓意:喷泉中央海神像,两座海马雕塑代表海洋的平静和汹涌,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p> <p class="ql-block"><b>万神殿</b></p><p class="ql-block">位于罗马市中心的万神殿是古罗马保存最好的古建筑,虽然有2000多年历史,万神殿里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神奇的正常发挥排水作用。其穹顶的圆形曲线是登峰造极之作,形成一个完美的半球形与地相接。万神殿唯一的采光来源是穹顶正中的圆形大洞,似乎上帝发出神圣光芒,营造神灵之神韵,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米开朗基罗赞叹其为“天使的设计”。</p><p class="ql-block">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灵柩埋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b>罗马纳沃纳广场及四河喷泉</b></p><p class="ql-block">十七世纪意大利雕塑家贝尼尼的杰作</p><p class="ql-block">“四河”指人类征服的四条大河:</p><p class="ql-block">多瑙河、恒河、尼罗河、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p><p class="ql-block">多瑙河表示欧洲,恒河代表亚洲,尼罗河指往非洲,普拉达河意为美洲。</p>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司法宫</b></p> <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司法宫前的梧桐树</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警察风采,他们的佩装展示着色彩搭配的和协。</p> <p class="ql-block"><b>罗马西班牙广场</b></p><p class="ql-block">电影《罗马假日》曾在这里取景而闻名遐迩。惬意地坐西班牙台阶上,《罗马假日》的那种明快的、休闲的的感觉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b>梵蒂冈城国</b></p><p class="ql-block">跨界~</p><p class="ql-block">梵蒂冈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是罗马教廷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b>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彼得俗名“西门”,是耶稣的大圣徒,是第一个承认耶稣为基督“即救世主”的人,所以基督赐予他名“彼得”,为“磐石之意”。耶稣遇难后,彼得引领众教徒始创基督教会,随着教会势力的漫延,引起罗马统治者的恐慌而遭到镇压,最后彼得被钉死于十字架上。</p> <p class="ql-block">参加的人群鱼贯而入,顺着人群的不断移动,环顾圣彼得广场景观。</p><p class="ql-block">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1506年始建,为纪念耶稣的大圣徒彼得而建,历时120年,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雕像</p> <p class="ql-block">教堂所有的画像由不同色彩的大理石拼接,内部金碧辉煌、弥漫神秘莫测、氛围庄严肃穆。最初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名师布拉曼特设计,后由米开朗基罗设计并主持工程。且汇集了众多艺术家和工匠们的毕生心血,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不朽艺术瑰宝。</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圆屋顶是米开朗基罗设计,是罗马城的标志。镶嵌在穹顶上的马赛克,在新灯光的照射下将圣彼得教堂一万平方米的马赛克镶嵌艺术,带来了更完美的视觉宴飨。</p><p class="ql-block">(据说新灯光是约十万只LED数位灯,近七百八十盏特殊照明灯具,安装工程耗时2年)。</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中杰出的雕刻艺术主要有三,之一<b>《圣母哀痛》,</b>米开朗基罗24岁创作的《圣母哀痛》雕像,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将悲痛感与顺从感刻画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感谢团友@金湖提供此照片)</p> <p class="ql-block">之二,<b>“青铜华盖”</b>是贝尼尼雕刻的青铜华盖,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5层楼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下方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灵柩。</p> <p class="ql-block">之三是“<b>圣彼得宝座”</b>,也是贝尼尼的杰作。</p><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都是被誉为“巴洛克艺术之父”的天才雕塑家。</p> <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29日,迎着旭日冉冉升起,经罗马达·芬奇国际机场,踏上了回国之路。</p><p class="ql-block">罗马城短暂的停留,观光了“城中城”梵蒂冈,纳沃纳广场,万神殿,西班牙广场,威尼斯广场,少女许愿池,古罗马斗兽场等。领略意大利在艺术、科学、技术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古罗马是欧洲民族及文化的摇篮;罗马文化、伊特拉斯坎文明、及意大利拥有47项世界遗产并位居世界第一,这是意大利的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