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助教💞共同成长——小螺号幼儿园科学组教研活动

风淡云轻

<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精神的深入领悟和解读,把握科学领域教学的核心价值,提升教师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技能,2023年9月开学季小螺号幼儿园如期开展了科学领域的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老师们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蒙氏数学活动及幼小衔接《趣玩思维》活动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开发幼儿思维为主,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幼儿为主体;神奇的科学小实验让每一个小朋友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学世界中,在体验到科学魅力的同时,也让幼儿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使幼儿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发展。</p> <p class="ql-block">  开学初期由于各班孩子的不稳定性,9月5日科学组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网络教研,布置开学初期教学安排及应注意的事项。</p> <p class="ql-block">  学期伊始老师们在预备授新课前,各级段利用午休孩子们休息时间研读新教材,整合集体备课、小组备课、个人备课等形式,发挥组员集体智慧,给予新执教老师提供有效经验和帮助,完善活动教案。课后,老师们进一步完善各自教案,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在领导的安排下,第一轮科学组老师公开教研课,于9月12日利用孩子们午休时间,科学组召开教研会,我们以教学活动作为基点,围绕不同年龄段科学活动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同时对老师和幼儿课堂操作提出具体要求,并讨论行之有效的教和学的方法,提升教师在科学领域教学方面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关注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并对第一轮老师的教研教案进行集体研讨,各位老师积极发言,查缺补漏,集思广益注意各领域的渗透与整合……</p> <p class="ql-block">  大二班可爱的“美容师”金老师设计了别出心裁的科学小实验《鹌鹑蛋美白记》,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领一群“小美容师”给鹌鹑去除雀斑“美白”,解开了“鹌鹑蛋美白”之谜……</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蒙氏数学公开课是大一班杨老师带来的《按粗细排序》,杨老师通过有趣的“我和妈妈比粗细”的游戏,亲切的语言及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带动课堂气氛。</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上课积极主动,老师亲切鼓励的言语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 。</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集体活动结束后,执教老师对组织的集体活动进行了反思,被邀请来听课家长给出忠肯的评价,其他老师通过互听互评的形式,对本次的两节集体活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课。同时对教师在活动中的教学技巧与策略给予肯定,总结活动中的亮点和有待改善的地方,从目标制定、教材选择、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p> <p class="ql-block">  我们科学组郑老师、刘老师也给大家呈现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活动,她们用有趣的小实验使孩子们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培养孩子们的探索、合作和动手能力。</p> <p class="ql-block">  大三班刘老师给孩子呈现了精彩的科学小实验《旋转的小蛇》,让幼儿带好奇了解科学的神奇,激发了儿的探索兴趣。</p> <p class="ql-block">  大四班郑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大自然为契机,给孩子们带来了生活中小科学《会走的狗尾草》,展开了科学探索,追寻大自然一草一木奥秘,激发幼儿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处处皆学问。</p> <p class="ql-block">  中一班翁老师的蒙氏数学《3以内的点数》通过音乐走线让幼儿静心,以音乐律动《数数歌》导入新课,调动小朋友的学习热情。又用丰富的教学图片来引导幼儿正确点数物品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大七班袁老师讲授快乐衔接趣玩思维《花园里花朵多》,老师以手指律动游戏《花园里种花》导入活动,接着通过情境创设一步步引导幼儿观察、探索、认识、理解数学符号&gt;(大于号)、&lt;(小于号)、=(等于号),进而创编《比大小》的手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开口朝前大于号,尖角朝前小于号、谁大对谁开口笑……”的知识点,最后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练习正确运用&gt;、&lt;、=,从而明白不管是&gt;(大于号),还是&lt;(小于号)开口总是对着大数,尖角总是对着小数,两个数一样大时中间要用=(等于号)。</p> <p class="ql-block">  科学组第二轮教师公开教研课,于9月18日利用孩子们午休时间,科学组再次召开教研会,对第二轮老师的教研教案进行集体研讨,各位老师积极发言,查缺补漏,集思广益注意各领域的渗透与整合,最终由执教教师形成公开课教案并在课前发到团队群再思再研……</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快乐衔接数学公开教研课是大六班邹老师带来的《5、6的分解》,邹老师通过律幼《数的分合》导入新课,接着以轻快节奏感强的拍手游戏《我来问你来答》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气氛……</p> <p class="ql-block"> 中二班张老师的公开教研课《按规律排序》,张老师以音乐游戏《指五官》引导小朋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一步步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按大小、颜色、形状等交替按规律排序的几种的分法,从而动手制作图案有序排列的精美“手链”和“王冠”。</p><p class="ql-block"> 最后小朋友们戴着精美的“手链”和“王冠”参加“森林舞会”,在悠扬的轻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让我听课老师也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上午听完邹老师和张老师的课,中午利用孩子午休时间,全体科学组老师再次聚集一起召开集体研讨会。两位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全面说课以及反思,科学组每位老师都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最后袁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研公开课进行了总结: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材料的选择或游戏的玩法,一定要基于相关数学关键经验的基础上,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丰富教学法及过程的层次性,真正做到举一反三。</p><p class="ql-block">紧接着针对公开课老师课堂中出现的小问题,以及老师们各自的反思和经验所得,毫无保留地对接下来的要授课老师的公开课:进行点拨并给予合理化的建议,接下来授课的老师虚心请教,积极对课件进行改进……</p> <p class="ql-block">小二班胡老师的数学课《比大小》,以小朋友喜欢《吹泡泡》激起幼儿兴趣,导入新课。</p> <p class="ql-block">  为了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中三班李老师给新生班孩子们上了一节蒙数《对应》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感知到了什么是一一对应。</p> <p class="ql-block">  小一班胡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蒙氏课《玩具水果分一分》,胡老师以优美的肢体语言通过音乐律动《喜欢颂》,导入新课。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老师准备的丰富精美的学具,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会了给物品分类。</p> <p class="ql-block">  大五班陈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精彩的趣味思维课《相邻数》: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为动物找邻居,进而从小动物们的门牌号中数字宝宝找到自己相邻的两个门牌号,即为其门牌数字的相邻数。最后通过点数物对应中发现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蒙台梭利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孩子的经验是在操作和探索中获得的,希望老师们克服怕麻烦的心理,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并注重幼儿良好操作常规的培养,让孩子们在摆弄和发现中获得健康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每一堂公开教研课结束后,我们都组织听课教师和邀请来听课的家长与执教老师面对面进行切磋和交流,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评价,针对活动中的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达到了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每次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碰撞,每次碰撞都是一次成长、一份收获!</p> <p class="ql-block">  在此次蒙氏数学公开课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以幼儿的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设计活动,不仅掌握了很多引导幼儿在游性活动中学习知识的方法,同时也激励老师们进一步的学习,扎实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采取了集体备课的形式,备课基本流程:</p><p class="ql-block">备前研讨-形成教案-讨论补充-实施教学-课后反思”几个环节进行。</p><p class="ql-block">1、备前研讨</p><p class="ql-block">备课前的研讨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特长、体现集体智慧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前深入的研讨是提高集体备课成效的关键。集体备课前须进行教材内容分析,从执教、研讨、编写的角度作深入的分析;讨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p><p class="ql-block">2、形成教案</p><p class="ql-block">相关内容的中心发言人将集体讨论的意见整理,形成集体备课的教案设计。</p><p class="ql-block">3、讨论补充</p><p class="ql-block">全组教师认真领会主备教师的教案设计意图,毫无保留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在集体教案的基础上补充适合本班学情的个性化设计。</p><p class="ql-block">4、实施教学</p><p class="ql-block">各成员利用集体智慧和个性特征相结合教案实施教学,关注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p><p class="ql-block">5、课后反思</p><p class="ql-block">每位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对该教案的亮点和不足进行认真反思,并在下一次集体讨论时,将反思作为一个专门的内容进行交流,并记录。</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科学领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有了更清晰的思路,知道了要从幼儿自身出发,给予孩子充分的探索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使命是任重而道远,相信老师们会在专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做好幼儿发展的支持者。</p>

老师

幼儿

教研

科学

教学

备课

集体

活动

教案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