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由“曲神”罗念一,“词仙”李俊琛合作而成的西藏军区文工团开山之作——舞蹈《洗衣歌》,在全军第3届文艺汇演中,以一个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班长,和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藏族姑娘之间,争相为使她们从水深火热的农奴制度下得到解放的恩人解放军洗衣的故事,表达对共产党,对解放军的由衷的热爱,就是这麽简单至极的故事情节, 以经典之姿,横空出世,在全国乃至世界,掀起《洗衣歌》的心潮,经久不衰。可谓十年磨剑,梅香苦寒,史诗称谓《洗衣歌》永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策划:</b> 崔静珠 虎妞</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编剧:</b><span style="color:rgb(1, 1, 1);">虎妞</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摄影与视频:</b>崔静珠 苍然 泉泉 渔夫</p><p class="ql-block"> 三月天 原驰 年轮 穆志忠</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岀镜:</b>虎妞 王宝亭 婵娟 童心 宋小丽</p><p class="ql-block"> 梅花 楊洁 张红 唐焰 果然</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服装道具:</b>虎妞 婵娟 梅花</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地点:</b><span style="color:rgb(1, 1, 1);">玉符河</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时间:</b><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3.10.14</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60年代末,我们刚刚步入小学,就被少年宫的老师挑选为歌舞演员了。那时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歌舞是不分家的,不像现在细分为声乐、舞蹈等等,我们那时候演节目一律都是载歌载舞的。来到少年宫后,除了大合唱,我们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藏族舞蹈《洗衣歌》。</p> <p class="ql-block">第一场演出还是在省委礼堂表演的,演出非常成功并受到了热烈称赞。</p> <p class="ql-block">那时演岀服装道具都没有,又没有钱购买,我们师生就自己动手制作。买来红黄黑三色皱纹纸编成辫子做成发瓣;再用红黄兰绿黑电光纸裁成等宽的条子,按着藏族的风格粘在事先准备好的旧报纸上做成了围裙。</p> <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藏族衣服我们是这样解决的。我们偷出家里的粗布白衬衣,穿在里面,外面罩一件紫红色的灯芯绒褂子,将右边的袖子脱下,露出白色的膀子及笨拙的“水袖”,下面的袍子是有个同学从家里偷来的粗布床单,剪成数份围在身上的,半脱的外衣袖子掖在腰间。带上我们自制的发辫、围裙,没有长靴,我们就用大红色的电光纸剪成两片靴样,粘在自己鞋上,再用黄纸剪个豹纹贴在上面,就热热闹闹地上场了。</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排舞蹈《洗衣歌》,兴奋感慨万分。现在的藏族服饰,已失去原本古朴的风度,变得奢华而夺目。即使偶尔会有发辫,也都镶嵌上许多亮钻及流苏 。穿着这么奢华的服饰,表达五六十年代军民鱼水情的故事,似乎有些不合适宜。我们还是自力更生吧。五十年前自己动手制作是因为没有钱购买,五十年后自力更生是因为寻不到那个年代的东西,再加上节约意识在我们这一代已根深蒂固。尤其是那个南方特有的扁型水桶根本买不到。我们就用废旧的纸箱子糊上木纹纸,剪成弧形、长方形、椭圆形的片片,进行加工制作。这边你裁我剪她粘,那边就两人一组用膨体纱毛线编辫子做头饰,仿佛又回到学校一般。纸箱子旧毛线,在十几双长满皱纹粗壮的手下,变成了数个精致的水桶、发辫。它不仅是物体的变化,而是五十年历史的变迁,小手变老手,纤腰变水桶,寻得是当年对解放军那份浓浓的感情。也是一次对美好往昔的回顾和重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