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福州历史源头遗址:冶山春秋园。 ———————福州揽胜之一

仁者乐山LA

<p class="ql-block">无诸造冶城,闽都始开篇。一座建立在历史遗址上反映闽都历史源头为主题的公园 —— 冶山春秋园于2021年2月份正式开园。开园后首次来榕小住几日,自然要到这里打卡一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冶山春秋园坐落于福州中轴线北端,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构成,闽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据考古学者90 年代以来在福州屏山一带数次抢救性考古发掘论证,认定冶山路与鼓屏路一带就是汉冶城的宫殿区,是闽越王 —— 无诸筑城建都号“冶城”的所在地。冶山春秋园就是以这个春秋时期的文化遗址命名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地铁1号线从屛山站下车从D出口出来即可到达冶山春秋园。</p> <p class="ql-block">地铁1号线屏山站D 出口</p> <p class="ql-block">一出地铁口,在公园前左边,就可以看到一个高大的雕塑,正是第一代闽越王—— 无诸</p> <p class="ql-block">无诸雕像</p> <p class="ql-block">闽越王是越王勾践的后裔,越国覆灭时,王孙流散,无诸这一支祖辈远走闽地,当时闽地乃属兵家不争之蛮荒之地,因而也躲避了战事,得以卧薪尝胆,壮大力量,为往后的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到陈胜吴广举事之时,无诸也举兵乘舟而上征战沙场,后来无诸帮刘邦打下天下,被刘邦封为闽越王。</p> <p class="ql-block">从汉高祖刘邦封的第一代闽越王到汉武帝派兵灭掉闽越国,闽越国总共在这里存在92 年。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园里有一水池,这水池以前很不起眼,据说是一潭死水,还散发出臭味。其实这水池却是大有来头,这水池正是欧冶池,又称剑池。<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相传,欧冶池是春秋时代冶炼名家欧冶子铸剑淬火的地方。</span>冶山与冶城的冶,相传是欧冶子在此地冶炼铸剑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欧冶池</p> <p class="ql-block">欧冶子是中国铸剑鼻祖,龙泉宝剑创始人。也许大家对欧冶子这个名字不熟悉。但一定听过他女儿、女婿的名字,对了,就是女儿莫邪和女婿干将。</p> <p class="ql-block">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曾经聘请欧冶子制作5把名剑,这五把名剑流传数代后不知所终。在越国灭亡后,欧冶子随越王后人迁徙闽地。在冶山造剑,在池中淬炼, 距今已有2400 年。&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欧冶子与试剑石</p> <p class="ql-block">据《三山志》 记载,唐代僧人干浚曾在这里发现铜刀和剑环等物品,还发现了冶炼设施。宋代的程师孟在这里建立了欧冶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代,欧冶池景区又建了三皇庙、五龙堂、凌云台等胜迹。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建筑均受到不同的损坏而消失。目前只剩下一尊元代碑刻记录着这里曾经存在过的胜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尊已有近700 年历史的元代碑刻在清朝时嵌于贡院墙里,后被移到于山碑廊保存,在1998 年重树于此。可以看出这块碑刻曾经断裂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贡院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福建贡院原址在孔庙附近,在明成化7年,迁址到冶山,一直至清末,这里都是明清时期福建包括台湾地区学子参加“乡试”的场所。走出诸多名人,如李光地、陈若霖、林则徐、梁章钜等。</p> <p class="ql-block">1983年福州市政府将欧冶池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疏通欧冶池水源,重砌花岗石驳岸护栏,在池中东北侧建起一座“剑光亭”,著名书法家潘主兰题写亭匾,还在北岸建石舫、喜雨轩,轩前临池有月台,护以石拦,并有曲桥可通“剑光亭”周围种植花木草地。</p> <p class="ql-block">喜雨轩</p> <p class="ql-block">剑光亭</p> <p class="ql-block">池畔的参天古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地铁屏山站D出口,跨入公园,便可见右边一面长60米,高约4米的浮雕墙——《闽越开疆》, 画面波澜壮阔,这面浮雕墙,以越人南迁、佐汉灭秦、复立为王和建城开疆4个篇章,生动刻画了闽越王无诸佐汉灭秦、复立为闽越王、建城开疆、开启闽中地区社会文明新篇章的一生以及历史上闽越王城的恢弘气势。</p> <p class="ql-block">冶山春秋园浮雕景墙</p> <p class="ql-block">越人南迁</p> <p class="ql-block">佐汉灭秦</p> <p class="ql-block">复立为王</p> <p class="ql-block">建城开疆</p> <p class="ql-block">冶山春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冶山春秋博物馆位于冶山春秋园的一角,博物馆展览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以“福地龙脉,闽越辉煌”为主题,展示西汉闽越国时期冶山的历史文化;下篇以“闽域中心,冶山胜迹”为主题,围绕冶山发展历史,展示福州城市发展的脉络。</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西汉铁锚</p> <p class="ql-block">西汉建筑基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南面,有依岩构筑的萨镇冰晚年居住的仁寿堂</p> <p class="ql-block">仁寿堂— 萨镇冰晚年故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萨镇冰出生于福州,萨镇冰家庭是著名的福州色目人萨氏家族。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萨镇冰是</span>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他先后担任过清朝的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p> <p class="ql-block">1933年,萨镇冰支持和赞助李济深等的福建事变(十九路军闽变),担任在福州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延建省省长</p> <p class="ql-block">1946年,萨镇冰回到故里,居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位于故居2楼的萨镇冰办公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人寿堂依岩而建</p> <p class="ql-block">位于萨镇冰故居旁的泉山摩崖题刻</p> <p class="ql-block">这些石刻都是清到民国时期名人留下的题刻。</p> <p class="ql-block">出生于福州的清末民初诗人陈洐留下的“望京山”题刻</p> <p class="ql-block">陈洐留下的“观海亭”</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东南边是唐代马球场的遗址,在公元811年时任福州太守的裴次元决定在福州冶山南边兴建一座气势宏伟 美轮美奂的新马球场。</p> <p class="ql-block">唐代马球场遗址</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关于马球场遗址的题刻</p> <p class="ql-block">马球场旁描绘当年贵族女子打马球时场景浮雕</p> <p class="ql-block">在马球场的旁边,中山路的北端是中山纪念堂。中山堂的前身是明清贡院,1909 年贡院改建成福建省咨议局—— 议会,1912 年孙中山在贡院的致公堂发表演说,接见学生代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致公堂改名为中山纪念堂,其南面的贡院埕大街改名为“中山路”。贡院建筑大多已经毁没,致公堂—- 中山纪念堂是仅存修旧如旧的贡院建筑。</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中山路上还有林则徐出生地。</span>从地图上看中山堂附近一带都是省级机关单位或宿舍,说明这里是福州城的中心地段。 春秋园的原址上是省财政厅宿舍。</p> <p class="ql-block">一座春秋园,一部开闽史 。走一趟春秋园,对想了解福州历史的朋友应该有不少的收获。来到福州,冶城春秋园是非常值得打卡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