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茶文化(272)

淡定从容

<p class="ql-block">我与茶文化(272)</p><p class="ql-block">文/淡定从容</p><p class="ql-block">2023100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讨论茶道中的哲学思维,挺累人的。今天,就换换脑子,读一首闲情逸致的五律。</p><p class="ql-block"> 老套路,先把诗魔的全玉奉上。</p><p class="ql-block"> 《春尽劝客酒》</p><p class="ql-block"> 唐·白居易</p><p class="ql-block"> 林下春将尽,池边日半斜。</p><p class="ql-block"> 樱桃落砌颗,夜合隔帘花。</p><p class="ql-block"> 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p><p class="ql-block"> 残杯劝不饮,留醉向谁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估计,编撰的人,也挺为难的。这本是一首写喝酒过程的诗。却也归入茶诗。也无妨。</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尽管他本人非常喜欢喝酒,可喝酒的态度,却与很多人不同的。喝酒可以尽兴,但不能乱性。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一是什么时节喝酒,心情大好?</p><p class="ql-block"> 春末,日挂山坳,余晖斜照池边。要花,有花盛放。要果子,有灌满枝头的果林。</p><p class="ql-block"> 二是为什么要喝酒?</p><p class="ql-block"> 闲情逸致之时。大家都有闲暇,可以坐下来,慢慢品,不着急。</p><p class="ql-block"> 三是茶酒不分家的。</p><p class="ql-block"> 唐代,还是吃茶的。所以,得有专门的人给“煮”,当然,必须有“小厮”。而且是闲聊、闲酒,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p><p class="ql-block"> 四是喝就要喝到什么份上?</p><p class="ql-block"> 就是喝到自己认为够了为止。即使是杯中还有酒,也不要舍不得,就留着吧。醉,是可以的,但是,是为谁而醉?</p><p class="ql-block"> 这么一分析,还得回到老套路上去。即使是喝一个闲酒,也足以反映白居易的人生哲学。就是“中隐”,走那个“中庸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