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文化遗址游记

WGZ0919

<p class="ql-block">  三年前曾游览过广富林文化遗址,印象颇为深刻,我一直以为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上海市内最值得游览的景点之一,这次国庆期间,10月2日抽空又游览了一趟。 </p><p class="ql-block"> 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文化层分为三层:上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中层为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下层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文化年代距今4300—4000年。</p><p class="ql-block"> 广富林文化遗址1977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201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广富林文化遗址坐落在松江大学城,交通十分便利,地铁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出来,换乘松江98路或松江15路公交,即可直达。下车后,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广富林文化遗址门口的,那两座看似横垣断壁的门柱,高耸挺拔、浑厚敦实、恢宏大气,门柱迎面上书有“广富林文化遗址”七个隶体大字,端庄秀气,古朴典雅。该创意是揭示广富林文化遗址历史的悠远和厚重。此门是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正门,又称朱雀门,正对面就是著名的华东政法学院。</p> <p class="ql-block">  朱雀门是广富林文化遗址中轴线的起点,遗址所有景点按中<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轴线两侧分布,不过东侧的景点明显比西侧的要多一些。我游览的路线是,沿中轴线向北一路向前,至景区最北端,然后转向东侧,看完东侧景点后,沿中间大路折回西侧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  进入朱雀门,首先看到是金钟台,形似一枚巨型的图章,四周由砖石垒砌而成。相传广富林市河中,藏有一座金钟,当地一家三兄弟打渔时,发现了水下这口金钟。为了打捞这口金钟,三兄弟决定,老大打渔养家糊口,老二外出学打铁技术,老三负责砍柴准备打铁用的柴禾,辛劳三年后,三兄弟终于打成一条百丈长的铁链,眼看金钟被打捞出水时,兄弟三人因争功,忘了齐心合力的初心,金钟刹那间又坠落河地,从此无影无踪。如今修建的金钟台,用以告诫人们,面对各种欲望要时刻警钟长鸣,金钟又象征着广富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回响。</p> <p class="ql-block">  沿中轴线下一个景点就是集贤坊了。集贤坊原名为双进士坊,明正德年间,官府为了表彰广富林籍曹时和、曹时中兄弟双双高中进士,而建造的一座牌坊,原坊已毁于战火,重建后命名为“集贤坊”,代表自二曹兄弟后,开启了广富林科举及第之先河以来,广富林名人辈出,贤士荟萃的辉煌记忆。</p><p class="ql-block"> 集贤园北侧是状元坊,三门洞开,飞檐翘角,雕刻精湛,气度非凡。</p> <p class="ql-block">  集贤坊廊亭内有一梅花井,此井中间有个圆孔,四周围绕着大小相等的五眼古井,井口由一个大石块磨凿而成,六孔相连酷似一朵梅花。关于这口井的传说不一。有的说太平天国年间,这里驻扎了一支有千余人的洪秀全起义军,为解决军队饮用水而凿;也有的说是早年镇上一个大户异想天开而凿的。相传梅花井深十余丈,暗通地下水脉,井水甘甜。梅花井是广富林文化遗址的“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集贤坊东侧就是集贤园,整片的仿古徽派建筑,这也是我最钟爱的景点之一。徽派建筑的“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特点,在这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白墙黛瓦,高墙封闭,马头山墙,飞檐翘角,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既有整体群落,又各自成一体。多进式的院落结构,坐北朝南,高墙封闭,砖雕的漏窗,石雕的门罩,木雕的窗棂,<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结构严谨,雕刻精湛</span>。院落内再配置一些太湖石、盆景,幽竹(芭蕉、梅花)等,一条鹅卵石小径蜿蜒通往流水潺潺的小溪,人文的完美契合,浑然一体,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出状元门,沿中轴线继续前行,跨过马路,就是阙门,阙门外西侧的马路中央竖立了一根巨大的白色的擎天柱,这就是天牛柱,相传是下凡天牛劳作后,在此坐卧小憩处。天牛柱北侧有一土坡,称之为天牛坡,相传是由天牛粪便堆积而成。</p> <p class="ql-block">  进入阙门,正前方就是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核心地标——骨针广场,一根白色巨柱拔地而起,高约三十米,这是一根象征先人们编织衣被渔网的工具——骨针雕塑,<span style="font-size: 18px;">骨针是广富林发掘出来较多的代表性文物。该</span>作品很有创意,体现了着中华民族先人们的勤劳和智慧。骨针广场内的花草、水池、石雕繁多,布局十分精致。</p> <p class="ql-block">  继续北上,便进入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核心保护区。该区域被国务院文物保护委员会确定为:不经批准,不准开挖的核心保护区域。这是广富林文化遗址最具研究价值、最为珍贵的神秘之地。为了保护地下遗迹,这里种植了大片水稻,整片区域没有任何建筑,一派郊野乡村景色。</p> <p class="ql-block">  核心保护区北面,就可以看到几个半埋地下,酷似破损古陶的建筑,这就是广富林文化遗址考古研究展示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建筑外形由3个错落有致的“陶罐”和5片“陶片”组成,馆</span>内存列着广富林考古发现的数万件文物中精心挑选的代表性文物珍品。展览通过“考古+艺术+科技”的展陈模式,通过实物、视频等形式,全面演绎广富林大考古的发现历程,讲述“上海城市之源,上海文明之根”的条条脉络,阐释文物本身和背后的价值,传播广富林文化遗址中蕴含的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后,离开中轴线转向东边区域,首先来到了,游人最密集的知也禅寺、富林塔和三元宫集合地,此处均为仿唐建筑,古色古香,一派大唐遗风,素有广富林小京都之称。</p><p class="ql-block"> 知也禅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为了纪念流传松江民间的知也禅师施医救人之善举,于2009年复建。禅寺布局合理,古朴幽雅,修筑精巧,是松江也是上海极具特色的又一佛教圣地和修学佛法的重要道场。</p><p class="ql-block"> 富林塔既不属于佛寺,也不属于道观,是一道独立的风景线。富林塔为三层木质方塔,造型别致,塔前是一泓碧水的放生池,塔下就是古陶艺术馆的入口,里面陈列了许多广富林出土的国宝级陶器。</p><p class="ql-block"> 三元宫是一座道教道观,建于宋代。三元宫是广富林最早出现的祭拜场所,供奉的是尧、舜、禹,古称天官、地官、水官,为道教创立时最早的信仰。乡民一般称之为“三官堂”。</p> <p class="ql-block">  三元宫东侧,就是广富林文化遗址最靓丽的景点——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展馆造型别致,临水而建,体现了人类文明与水的交融关系。展馆的主体结构都在水下六米,水面上只有屋顶,这也隐喻了远古文化的深藏不露以及深厚底蕴。广富林文化展示馆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展览馆,尤其夜幕下的文化展示馆下,在泛光灯的映衬下,展馆屋顶与灯光和倒影融为一体,美轮美奂,胜似天上宫阙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展馆之后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粗壮的树根雕塑,象征着松江是上海之根。按照指示的路线前行,最先到达的是发掘现场。这里主要再现了当年考古人员对广富林遗址的发掘开采工作。走过发掘现场,接着就是一条长长的时光隧道,介绍了整个上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走向。行走其中,就仿佛穿梭于历史长廊之中,在弹指一挥间就经历了整个大上海的沧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东南方向前行,就到了陈子龙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广富林文化遗址的东南一隅,临湖傍水,环境十分幽静。陈子龙(1608—1647年),华亭广富林人氏,明末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是明朝末年的大臣、学者、文学家和抗清民族英雄。陈子龙是明末重要的作家,其诗歌成就尤为特出,诗风沉雄瑰丽,为云间诗派代表。顺治四年,因遭泄密被捕,同年投水殉国,享年四十岁。</p> <p class="ql-block">  广富林文化遗址东南隅濒临广富林湖,湖面开阔,景色优美,一座百米长的白色花岗岩石桥(纤夫桥)像一条玉带,一直延伸到富林印记观景台。远处小岛绿树白墙相映,水天一色,湖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粼粼,</span>微风掠过,泛起细细涟漪。靠大门侧一面白墙上,苍劲有力的“广富林上海历史文化之根”行体黑字,十分醒目。</p> <p class="ql-block">  直至这里,广富林文化遗址绝大部分景点已经看完了,西面还有城隍庙和关帝庙,以及天牛湖、天牛桥以及广富林度假村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此次游览广富林文化遗址,我马不停蹄也花费了5个小时,由于景区占地面积大,精彩的看点又多,所以基本上还是走马看花,待以后机会,再次游览。文中大部分照片是用手机拍摄的,效果不是太好,部分照片源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有机会游览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