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罕至的沉睡老镇一一娄塘

梦隽心语

<p class="ql-block">节后第一天出游,选择家门口的乡镇一一娄塘老镇。它属于古镇中的“无名之辈”,游客鲜有涉足。虽然在嘉定居住已有几年,但还是刚刚知道有这么一处老镇。</p><p class="ql-block">与别的古镇相比,它有点破旧,也没有其它古镇随处可见的徽派马头墙。有人说邵稼楼古镇簇新的老街,给人的感觉是人造痕迹太重。娄塘镇倒是原汁原味的老镇,但当你真的看到这些未经人工雕琢的旧房子时,也许会失望。但是在娄塘你可以追寻到的是陈旧的历史记忆。可以看到明清、民国时期的遗迹,可以看到什么是50~60年代的生活场景。当然,也有现在新的建筑。各个时期的建筑参差交错。需要耐心去观察,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年代感。</p><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其它古镇司空见惯的商业街。是个原生态的小镇,很清静。经过百多年的变迁,许多标记为“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老宅的原主人,已人去楼空,有的标注为公房,有的出租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一些租客住在文物级别的房子里却浑然不知这些厚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老街入口处。似乎是不愿声张或是别的缘故,在入口处都没有立个牌楼,甚至连个指引牌也没有,更别说导览图册页。一些慕名来此观光的人即便是已经到了老街,仍在找老街,给游人带来诸多不便。</p><p class="ql-block">其实,早在2005年,娄塘镇已被上海市规划局列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然而当地似乎捧着宝藏不当宝。镇里印家大院是许多老建筑的佼佼者,屋主印有模是原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还有位于娄塘路上的游击队纪念馆以及位于人民街141号天主堂,都是有故事的地方。一些人想看印家大院,兜了几个圈子却找不到。原来是隐藏在南新路的“党群服务中心”里。去那天没有开放,也不清楚是当天没开放,还是一直没开放。</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中心河桥两侧街景,农业银行。从这里沿碎石路转弯就可进入老街。</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中心河桥两侧街景</p> <p class="ql-block">中心河桥两侧街景。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处。</p> <p class="ql-block">中心河桥两侧街景</p> <p class="ql-block">娄塘镇游览示意图</p> 镇区内留存了大量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宅和一些构筑物、古树,隐藏在市井街巷中,如无当地人指点很难找到这些地方。 <p class="ql-block">“娄塘街,条条歪,七曲八弯十七八个天井堂”,这句俗语十分形象地概括出娄塘街巷及民宅的特色。走到碎石路(俗称弹格路)就知道进了老街,碎石路是老街的标签。据说娄塘镇的碎石路是上海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道路。</p> 娄塘镇区内分布着南新路、娄塘路、东大街、小东街、东街、南街、西大街、北街、小北街、北弄、中大街、中市街、宣家后门、瞿家弄、毛家弄、支家弄、邢家弄、李家弄、汤家弄、篾作弄、大(太)施弄、山居桥弄、小娘弄、窑湾里、遂宁坊、进塘里、大街和官街等28条大小历史道路。这些七绕八拐的街巷,初来的游客一定会感到晕头转向。 <p class="ql-block">人民街110号,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屋主典故不详。</p> <p class="ql-block">娄塘许多文保点不像别的古镇,将老宅腾出作为陈列馆,专供游人参观,这里的许多宅院少则租住着七、八户打工人家,多的有十几户。角角落落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拥挤杂乱。灶具上方,多年的油污布满了墙壁。展示了低层人真实的烟火气息。这幢老宅相对还是比较整洁。</p> <p class="ql-block">人民街141~158号的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第一次去时可惜关着门。不论何种信仰,人总要有点精神层面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经过劳动街9号,看到此屋门前挂着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王阿姨优抚之家、退役军人事务顾问3块牌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显是私人住宅,怎么成为教育基地了?</span>觉得有点好奇,于是推门询问,经与房主王阿姨攀谈,固然大有故事(见下面)征得同意,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钢铁飞行员的王德明(1935—1980) 是王阿姨的丈夫,原屋主,娄塘镇人。1949年8月,参加苏南军区松江军分区嘉定县大队娄塘区中队。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62年冬的一次长途转场飞行中,飞机故障,在气候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他镇定自若,闯过险关,安全降落目的地,受到沈阳军区某部通报嘉奖和团党代会表扬,荣立三等功。</p><p class="ql-block">1967年1月,右肾发现癌症,予以摘除。1968年5月,又重上蓝天。1968年9月,发现肺部癌症并被诊断为晚期。为了能在病愈后继续飞行,他选择乙种射线治疗方案,以坚强意志、惊人毅力,再次战胜病魔取得飞行合格权,继续飞行10年之久。王德明在20多年中先后飞行总时数达508小时,出色完成各项飞行任务,被空军政治部誉为“钢铁飞行员”。1980年,王德明癌症复发,与世长逝。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当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空军报、新华社联合报道。</p> <p class="ql-block">与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韩正接见王德明妻子。</p> <p class="ql-block">与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沈阳军区颁发给王德明家属的各种捐赠证书</p> <p class="ql-block">这二楼的木窗有点年头了,如果是明清时期的值得收藏,这样风吹雨淋,有点可惜。</p> <p class="ql-block">劳动街34号,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这样的木头屋檐还是首次见到,做工精致,细看屋檐的立柱还雕刻了莲花等各种花纹,能保存到现在很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劳动街34号观音兜墙壁,屋脊上塑了一只动物,看不清是什么动物,像猫。</p> <p class="ql-block">瞿家弄65号,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一一继昌堂。</p> <p class="ql-block">进入屋内,看到墙壁上的火表、密布的电线,就知道是属于“72家房客”一类。</p> <p class="ql-block">好奇的是在过道上居然挂着一幅魚的拓片。细看上面记载着鱼重31.5公斤,身长138厘米,体圆76厘米,农历庚辰年(2000年)秋常熟沙家浜钓得。</p> <p class="ql-block">过道</p> <p class="ql-block">继昌堂第二进的天井,里面租住着许多外地打工者。</p> <p class="ql-block">大北街82号春蔼堂,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门上刻的对联为: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兼作水声听。</p> <p class="ql-block">大北街某弄10号</p> <p class="ql-block">大北街某弄10号</p> <p class="ql-block">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一一蔑竹弄11号。</p> <p class="ql-block">过道</p> <p class="ql-block">租户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老宅中唯一宽敞明亮的地方仅存这处天井了。点点绿植给拥挤的空间增添了些许美感。</p> <p class="ql-block">大北街100号大井塘是娄塘游击队长王波被“伪忠义救国军”杀害地。</p> <p class="ql-block">这幢房子二楼的木墙上隐隐约约还能看出“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字样,至少已经过了56年的日晒雨淋。</p> <p class="ql-block">这类房子看样子是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在老街上随处可见这样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灶披间</p> <p class="ql-block">弄堂</p> <p class="ql-block">从斑驳的老街弄堂望出去,创新与古旧相映照。</p> <p class="ql-block">娄塘路789号的娄塘学校。</p> <p class="ql-block">娄塘学校算得上是镇上环境最优美的地方了,绿地、池塘、亭子,园林式学校。</p> <p class="ql-block">在学校里设了一块游击队纪念碑,据说将要移到斜对面的娄塘游击队史料陈列馆里。</p> <p class="ql-block">娄塘路780号,娄塘游击队史料陈列馆,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隔着铁门栅栏拍了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顺着小东街东行,在街东首有一座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建的娄塘纪念坊。</p><p class="ql-block">1932年三月,日寇侵略嘉定,娄塘首当其冲,小东街被烧杀抢掠,房屋悉遭焚毁,乡民流离失所。日军退去后,新加坡等侨胞组织筹振祖国难民会,捐巨款重建娄塘小东街民居。为纪念海外华侨爱国义举,嘉定一些有识之士随即倡捐建立此纪念坊。纪念坊坐西南朝东北,钢混结构,沈恩孚题额,杨卫玉题识。娄塘纪念坊是日军侵华暴行的重要见证。</p><p class="ql-block">东北面文字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筹振中国难民委员会。柔佛华侨公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筹振中国难民委员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西南面文字为:吧生为善剧社筹振祖国难民委员会。中华民国二十有一年捐资建复市容。</p> <p class="ql-block">从娄塘纪念坊沿坝桥路南行,慕名来到“震竺禅寺”。</p> <p class="ql-block">这是见过的最小的寺庙了,仅一间平房,面积约30平方样子。</p> <p class="ql-block">南新路上的铁桥,已弃用。通行主要由此桥南侧的钢筋混凝土桥承担。</p> <p class="ql-block">从震竺禅寺沿南新路西行,寻访印家大院。找了半天,原来隐藏在镇上的党群服务中心院子里。</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壁的小洋楼,屋前一泓水池,枕水而居的江南风格。</p><p class="ql-block">屋主印有模曾任上世纪赫赫有名的原商务印书馆总经理。</p> <p class="ql-block">由于没开放,以下印家大院的照片是从网上搜集的,弥补下没有看到的遗憾,一饱眼福。感谢网友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印家大院中的许多木梁及门头上精美的雕花,处处凸现出历史建筑的艺术美,美轮美奂,显示着往日不同一般的豪华。</p><p class="ql-block">印家大院是娄塘历史文化风貌区中最具价值的建筑,整个建筑就是一座艺术品,去娄塘不能不去观赏,但不知为何没开放内部参观。</p> <p class="ql-block">从印家大院出来,继续西行,到“我嘉书屋”一带观赏。市民可到这里看看书。或者打工累了可到这里歇一歇。让灵魂在这里得到滋润。</p> <p class="ql-block">附近屋顶上的天窗,建造时特别下了一番功夫,在屋脊上塑造了雕塑,营造出艺术的氛围,有点宫殿般的气质。</p><p class="ql-block">再偪仄的空间也不能没有绿值,生活需要美,绿植是美的最好载体。</p> <p class="ql-block">哪怕再破旧的的房子,也不忘栽棵树。</p> <p class="ql-block">露天楼梯下的厨房</p> <p class="ql-block">街道旁的共享洗衣机,扫码洗衣。为打工者提供了方便。</p> <p class="ql-block">集中凉晒场地。</p> <p class="ql-block">打工者聚居地的公共浴室大大方便了没有卫浴设施的租户。</p> <p class="ql-block">虽然网上购物很方便,但对一些不会上网的老年打工群体实体店仍少不了。</p> <p class="ql-block">这户人家房屋与众不同,在周围一片老旧房子的衬托下,显得鹤立鸡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经是60年代的纲领性口号,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想不到在这里</span>“抓革命,促生产”6个红彤彤的大字被这户主人焊在了窗栅上。不是油漆字,是铁字。在那个时代“抓革命“是精神力量,相信精神可以转化成物质。而现在似乎靠物质刺激一样可以促进生产。</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娄塘镇西南侧的联影研发制造基地。10多台塔吊,数百名工人正在42万平方米的场地上进行“大会战”,计划2025年建成投产。</p><p class="ql-block">总部位于上海嘉定的联影集团作为国产医学影像龙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放射治疗、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已用上了联影高分辨率的CT。</p> <p class="ql-block">联影在全球有4大基地,总部上海嘉定,另外3个分别位于常州、武汉、美国休斯顿。</p> <p class="ql-block">娄塘联影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p> <p class="ql-block">图为联影小镇效果图</p><p class="ql-block">联影与嘉定区规划在娄塘地区打造一个“联影小镇”。届时娄塘将变得更加美丽气派。</p><p class="ql-block">匆匆二个小时,天又下着细雨,对娄塘的历史认知还仅仅停留在表面,有网友说娄塘是个宝藏般的存在,说的不错。好在不远,今天二进娄塘,在当地一位热心人的带领下,看了几处隐匿在市井中的老宅。补上了上次缺失的内容。</p><p class="ql-block">感觉娄塘好比是一颗蒙上灰尘的明珠,期待着你去发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