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说,要客观评述王阳明哲学是难的,这作者必须要有扎实的思想功底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用看似深沉的文字抄摘他人已成文的“老套”。</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说到底,王阳明真算不上很多人所说的什么深刻的哲学家,他真还远达不到能洞悉世间事物本质的能力,在很多方面,我们后人学者有点太高估他了。王阳明他的“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理论,是根本不成立的,因心的本初,是空无一物,昏暗无光甚至是软弱无力的,心假如没有智慧和学识作为依托,它在许多时候,也多是迷惑而不可靠的。那么,“心”的坚实明亮或它的“理”来自哪儿呢?从我的推导可以得出,它来自我们多年正确的学习思考,和对“真知”的掌握甚或融会贯通。我在很多场合都讲到“真知”这个词汇,那它到底是什么呢?现在不妨再来复述一下:真知即常识,或接近真实的知识。心学”唯一值得赞赏之处,也就“知行合一”,这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p> <p class="ql-block"> 华夏大地,在这差不多二千六百年间,在我看来,也就一个哲学家,那便是老子。至于先秦之后,要有的也多是追随和对某一哲学派系的研究者,而再无一人能有对自然、社会、生命甚或人性,有宏观、独立思考体系的思想者,这当然也包括王阳明在内。</p><p class="ql-block"> 哲学最可贵的精神特点,也便是质疑,对世间所有权威学说的一种重新评估与审量,因只有在客观仔细评估审量之下,世间万事万物,才会达到更加明澈的状态;在明澈之中,你才会真正明白自己所要走去的正确方向。这或许也是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与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