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朱元璋力逐群雄,一统中原,建立了明王朝。此时,元顺帝虽败,可是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位元朝梁王仍在负隅顽抗,他自恃天高皇帝远,又据西南高山密林之险,欺明朝大军鞭长莫及,数度杀害了朱元璋派来的使臣。朱元璋为巩固政权,统一国家,下定决心用武力解决。明洪武14年,朱元璋钦令颖川侯傅友德将军率30万大军进行征南,一举剿灭梁王,平定了西南边陲,屯堡人的祖先就是当年南征的将士及家眷等。战事平息后,为了“永固江山”,朱元璋采取了“屯田戍边”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并将这些军士及其眷属留驻贵州,屯戍于此,至今已六百余年。他们在黔中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其后裔被称为“屯堡人”,至今仍传承着明朝时期江淮一带的汉族文明,延续着明朝的军旅屯戌文化,形成了今天的“屯堡文化”。</p><p class="ql-block"> 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中原、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明代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 “ 屯堡文化 ” 。安顺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西秀区七眼桥镇以云山、本寨、雷屯为主的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该景区位于安顺市东面21公里处,景区面积22.5平方公里。景区自开发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认为云山、本寨的明代古城墙、古箭楼、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2002年在七眼桥镇出土的明代率军南征将军傅友德、沐英将军捐资建庙的石碑证实了专家学者的论断。2002年七眼桥镇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1年国务院将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说到屯堡文化,就必须要说平坝区的天龙屯堡古镇,人类学家称为“明代生活的活化石”。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距安顺市30公里,距平坝城区13公里。2009年3月29日,建设部授牌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的天龙屯堡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内外有关部门和学者、游客纷纷前往考察和旅游观光。</p><p class="ql-block"> 屯堡建筑将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有一段顺口溜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走入屯堡古镇,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的是石头,脚下踩的仍然是石头,宛如走进一个石头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p><p class="ql-block"> 本篇分为两大部分,即以本寨的屯堡防卫为主题的建筑部分,和以天龙屯堡人物为主题的人文部分。</p> <p class="ql-block"> 云峰山上的云鹫寺远眺</p> <p class="ql-block"> 寨子中的碉楼</p> <p class="ql-block"> 昔日的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 精致的石雕和木雕门楼</p> <p class="ql-block"> 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 大户人家的精美木石雕刻门楼</p> <p class="ql-block"> 近距离看石片当瓦盖</p> <p class="ql-block"> 六百多余年来,生活在天龙古镇的屯堡人,依然固守着祖宗过去的荣耀,他们身着长衣大袖,每逢节庆,男人们跳着地戏,妇女们穿上翘头花鞋,老年妇女念着佛歌,青年人山歌阵阵,寂静而热情的古镇,巷道如故,堡垒矗立。</p><p class="ql-block"> 天龙屯堡古镇现有1000余户人家,以陈、郑、张、沈四大姓为主。他们传承着明代江南汉族地方文化,以传统汉族文化的姿态屹立在黔中大地上。古镇人如今仍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生活风俗、饮食文化等方面,仍保留着六百年前的传统。“凤阳汉装”、“弋阳高腔”、“屯堡地戏”等无一不体现着这种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天龙屯堡的石屋体现了居住与军事的完美结合,无战事时为居住用房,有战事时为防御设施。天龙屯堡的石墙高大,厚实,牢固,带有可以了望四周的碉楼,碉楼在当街一方设石窗,主要用于战时的观察和联系,这种石窗构造十分特殊,内宽外窄,称为“猫儿窗”,从外面较难射中窗内的目标,但可从内向敌人发射弓箭。屯堡石屋的石门构造都比较矮小,必须弯下腰来才能进去。遇有战事,敌人便难以攻进院内,石屋的人就易于防守,可有效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屯堡民居建筑既独立,同时又跟整个村寨的布局浑然一体,所有民居都可通过后门相通。</p><p class="ql-block"> 屯堡妇女忠实守护着屯堡文化,屯堡妇女的装饰也很特殊,用一句顺口溜来概括,“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shào shào),脚上两个翘翘”,屯堡妇女的发型是“三绺头”,三绺头是一种“前发高束,形似凤凰头” 的发型,左右两小绺在耳前倒挽上去,形成双鬓 ,主要的一绺在脑后挽圆鬓 ,别上玉簪,罩以马尾纺织的圆网,再从额顶至后脑勺包上帕子。未婚女孩不挽圆鬓,年青的已婚妇女包白帕,老年妇女包青帕,在明朝时,屯堡妇女的丈夫经常出去打仗,而一出去就生死难料,因此结婚后就必须包上白帕代表为其丈夫戴活孝,而象征着夫妻间的白头偕老,包青色的头帕表明在家里是长辈,以此同自己的儿媳妇区别开来;“耳上两个吊吊”:屯堡人喜欢戴银耳环;“腰上两个扫扫(shào shào)”:屯堡妇女人人都有一根青丝腰带,宽约两寸,长及六尺,用青丝紧密编织而成,十分结实,松松地系在腰间,在后腰下垂,几乎与长袍下摆齐,为了劳作,他们还在长袍外系上围腰;“脚上两个翘翘”:屯堡妇女穿花鞋,鞋尖起倒勾,鞋帮上彩线绣花滚过。鞋尖倒勾里内藏利器,战事混乱时用作自卫之用。</p><p class="ql-block"> 地戏源于明代的军傩,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最早出现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地戏是傩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600年前,屯堡人从江南一带把军傩带到黔中,后经发展演变,吸收了本地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一些形式和内容,形成了地戏,地戏在屯堡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量,它是屯堡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和象征。在天龙,地戏又叫跳神,是天龙人自行组织表演的一种民间戏剧,具有演戏和驱邪的功效。地戏的服饰,一般着青、蓝、白、褐土布斜襟长衫,长裤,束青布腰带,穿布鞋,布扎靠旗,用两块绣有多种花边的布片将腰身围裹,象征战袍。道具有木制刀、枪、剑、斧等十八般兵器。除武器外,女将左手持手帕,男将则持折扇。无论什么角色,一律额带面具,面蒙青纱。地戏的伴奏常用铜锣、皮鼓等打击乐器。演出的时候,演员头戴“脸子”,腰围彩裙,脚穿布鞋,身背战旗,持戈扬戟,唱着“弋阳高腔”,再现远古战争场面。</p> <p class="ql-block"> 郑成功族人也曾居住这里</p> <p class="ql-block"> 古镇与新镇接合部</p> <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重新修建的太新了</p> <p class="ql-block"> 这才是像古镇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沈万三是明朝的大富豪,早就听闻他的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饭点了,小街边吃点古镇的传统小吃。</p> <p class="ql-block"> 古镇里面随处可见游客小憩</p> <p class="ql-block"> 老板娘闲暇时光也刷抖音?</p> <p class="ql-block"> 古镇街道经常有“明军将士”路过,他们可能是赶去演绎场表演的。扮相还挺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沈万三祠堂,人们心中的财神爷。</p> <p class="ql-block"> 敛财神兽</p> <p class="ql-block"> 当地妇女一身奇异的“凤阳汉装”一穿就是600多年,重现出大明朝江南女子的独有风韵。</p> <p class="ql-block"> 凤阳汉装:屯堡妇女的服饰式样为大襟长袍,颜色一般为青色,蓝色,绿色,长袍的领口,袖口和斜襟处用彩线和另一种颜色的布条滚绣装饰,袍长及小腿,裤一般为蓝色长裤,腰系飘带。</p> <p class="ql-block"> 不光是衣服有讲究,鞋子的式样和绣花也非常精致,老人好像是故意藏起来不让我们看清楚。</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小广场里有不少雕像,游客可以休息轻松一下,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文庙旧址</p> <p class="ql-block"> 屯堡妇女穿花鞋,鞋尖起倒勾,鞋帮上彩线绣花滚过。在古代鞋尖倒勾里内藏利器,战事混乱时用作自卫之用。</p> <p class="ql-block"> 地戏源于明代的军傩,军傩是古代军队中用来为出征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的一种傩仪形式。</p> <p class="ql-block"> 各种傩戏面具,在古代军傩里用来壮军威恐吓敌人。</p> <p class="ql-block"> 抗日军人国民军陈蕴瑜将军故居</p> <p class="ql-block"> 为了编辑好本篇,作者几次亲临安顺的数个屯堡,收集、拍照、查阅资料等,力求客观真实反映历史。个人能力有限,还请读者阅后多提宝贵见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