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区江流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去小学化美篇

高陵教育

<p class="ql-block">一、家园共育</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由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影响其发展最主要的是幼儿园和家庭,而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家长虽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对孩子身体力行地教育和耳濡目染的影响却远胜于老师。家庭教育虽然没有学校教育的系统与规范,但是却占据了教育对象的起点,决定了孩子真善美等价值观的原始取向。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幼儿园教育和其他层次的学校教育一样,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它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所在。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优势和局限,因此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可以使来自双方的学习经验具有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p><p class="ql-block"> 家园有效沟通,达成教育观念上的统一。</p><p class="ql-block"> 1.转变以往旧观念,配合老师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幼儿教育是一项很全面很繁琐的工程,它的成功注定这个孩子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2.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促进家园有效沟通。</p><p class="ql-block"> 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p><p class="ql-block"> 3.创新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园相互信任。</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尝试利用电脑与家长沟通也别具魅力。</p><p class="ql-block"> 4.共同创造爱的氛围,促进家园共育。</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身边每一位亲人的关爱。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孩子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p><p class="ql-block"> 家园共育要掌握必要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1.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p><p class="ql-block"> 2.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p> <p class="ql-block">二、去小学化</p><p class="ql-block">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您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p> <p class="ql-block">小学化的危害有多大?</p><p class="ql-block">🌼教学内容小学化🌼</p><p class="ql-block">  偏重智力发展而忽视孩子创造性发展,孩子的认知发展是阶段性,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内容是阶段的跳跃,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p> <p class="ql-block">要消除“小学化”倾向,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家长的支持与理解。为了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请您和我们一起来做: </p><p class="ql-block"> 1.转变思想观念,从根本上理解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不忽视幼儿智力因素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p><p class="ql-block"> 2.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鼓励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抛弃“家长的需要就是孩子的需要,知识学得越多越好,技能也是越多越好”的错误认识,尊重孩子自身的独特特点;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孩子的奇思异想要给予重视和引导,要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想去做大人们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也要投入进去,与孩子一起构思探索,这样才真正地为幼儿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学习方法</p><p class="ql-block"> 重视培养幼儿倾听和阅读习惯。结合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引导幼儿对图书和文字符号产生兴趣,养成认真倾听、专注阅读的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关注幼儿书写、绘画姿势,随时提醒和纠正不良坐姿和执笔姿势。 </p><p class="ql-block"> 多鼓励孩子专心听老师讲和同学发言、遇到不懂的问题要知道问等、回答问题要想好了再说。</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孩子在幼儿园所学的东西,会伴随孩子一生。而幼儿园“小学化”,就相当于让孩子跳过基础教育阶段,直达小学教育,这样,孩子接受的教育就好比空中楼阁,没有支撑,终会颠覆。</p>

孩子

幼儿园

幼儿

教育

家园

家长

共育

小学

沟通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