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光里的布鲁克林大桥</p><p class="ql-block">人就是这样奇怪,往往忽视身边的而向往远方的名胜。就像帝国大厦,纽约人是不大会没事跑到上面去看风景的。在那儿大排长龙鹄候登楼的,大都是外来的观光客。就像我乘飞机去巴黎,在塞那河上欣赏那一座座石桥,去英国泰晤士河游览伦敦塔桥,以及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哈瓦苏市湖一睹进口的伦敦旧桥风采;反而不顾那近在咫尺举世闻名的布鲁克林大桥(Brooklyn Bridge),只在乘车经过时匆匆领略景色,从来没有上桥走一趟。</p><p class="ql-block">最近去了,感觉真的不一般。</p><p class="ql-block">说起跨越纽约市的东河,联结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两区的布鲁克林大桥----世界上第一座钢铁悬索大桥,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p><p class="ql-block">布鲁克林大桥始建于1869年,由拥有悬索桥技术专利的德国移民,工程师罗伯林(John A. Roebling)倡议、设计和主持。刚开工3个月,罗伯林在测量中因腿伤感染破伤风,不治去世。他32岁的儿子小罗伯林 (Washington Roebling),继承父志负责施工,长期在水下作业,3年后患了沉箱病(Caisson Disease)半身不遂,从此只能坐在家里的窗台前,用望远镜观察和指导工程。小罗伯林的妻子艾米莉(Emily),是位奇女子,她从一窍不通开始,自学高等数学、桥梁力学等课程,每天往返于工地和家中,把丈夫的指令准确传达给工人,最后直接担负起了工程指挥重任。14年後,大桥建成,是当时全球最长的悬索桥,为桥梁建筑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曾被誉为世界第8大奇迹。</p><p class="ql-block">1883年5月23日,美国总统亚瑟(Chester Arthur)主持通车仪式。小罗伯林不克到场,第1个过桥人是抱着象征胜利的公鸡的艾米莉,总统与州长紧随其后。</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给布鲁克林大桥增添了凄美、悲壯的色彩。</p><p class="ql-block">有人这么说,每座大桥的诞生,几乎都有人牺牲。那布鲁克林大桥也是血泪斑斑,建造期间,包括罗伯林在内共有20人殉难。当我们在赞叹布鲁克林桥鬼斧神工、富丽典雅的同时,不要忘了缅怀那些为大桥献身的英灵以及满门忠烈的罗布林一家人。</p><p class="ql-block">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在曼哈顿市政厅前开始了布鲁克林大桥步行之旅。绕过市府公园,远远望去,古桥傲然 在前。踏上登桥路的第一步,就要注意靠右边走,我不小心踏到了左边,只见飞驰而来的自行车并未因而减速,那骑士一面猛按车铃,一面神气地呼叫:“这里是自行车道!”</p><p class="ql-block">天气好,游人也多。随着浩浩荡荡的人流走上引桥,左顾右盼,右方是以工商管理专业著称的裴斯大学(Pace University),左边是纽约市警察总局大楼。抬头眺望前方两座雄伟的哥德式花岗岩桥塔,5434根坚固的钢绳从四条弧形主悬梁上吊下来,承载着486米长悬桥6,620吨的重量。全桥包括引桥的总长超过1.8公里,桥宽约26米,有6条通道,瑰丽壮阔的气势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游客们在巍巍桥塔脚下驻足留连不已。桥塔高出水面84米,建成时曾是世界最高建筑物呢!这里有拍照的好位置。塔上的铭牌和两侧精致的铸铜标志板,其上图文并茂,诉说着大桥兴建和沿革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无论那个角度看去,这座130多年的历史古桥不仅风采独特,周围景色也优美难与伦比,站在桥中央从交织的钢索网络外望,一边是屹立在远处的绿色自由女神像、一艘艘满载旅客穿梭于自由岛与曼哈顿之间的渡轮。另一边是蓝色的曼哈顿大桥。回眸身后曼哈顿密集展现的摩天大楼长卷,纽约地标帝国大厦遥遥在望,繁华如锦,梦幻般华丽。数不清多少电影在此取景,画家们竞相描绘,美国近代著名诗人哈特•克雷恩为它专门写过一首长诗,名字就叫做《桥》。</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大桥的木板道上,置身无数钢索之间,就像走进了布满弦线的超大竖琴当中。你可以悠闲地欣赏东河两岸风光,观望下层左右呼啸而过的车辆;百余年前,那就是马车道吧,听说中间还有过电动缆车道呢。我想象着当年马车奔驰的哒哒声,电车来往的叮当声。那该是多么经典的镜头啊。</p><p class="ql-block">我蹬下来从木板缝隙向下望去,阳光灿照中,40多米深处的河面微波鳞鳞,令人眩目心跳,多看了要犯惧高症啦!</p><p class="ql-block">走累了,就在长木椅上休息一会,沐浴在和煦的阳光里,看着熙来攘往的观光客、跑步锻炼以及骑自行车的健儿们,生气勃勃,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这时见到一对白人夫妇走来,用相当不错的中文同我们打招呼。攀谈中,知道他们是法裔美国人,住在邻近的布鲁克林高地。他们都有一个中文名字呢,我好奇地问在那哪里学的中文,那位太太说,因为想帮助中国人学圣经,所以向教会中国朋友学了两年。他们对上帝的虔信以及传播福音的毅力,叫人佩服。</p><p class="ql-block">继续朝布鲁克林方向走去,桥堍下就是布鲁克林高地(Brooklyn Height)一带了。沿河高尚住宅区有条称为滨水长廊(Promenade)的步道,也游人如织。看一下手表,走桥化了将近1个小时。</p><p class="ql-block">下次准备晚上来,亲临品赏星光下辉煌灿烂的布鲁克林桥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布魯克林大橋明信片(1920年)</p> <p class="ql-block">向大桥进发</p> <p class="ql-block">上引桥</p> <p class="ql-block">转过市府公园-曼哈顿</p> <p class="ql-block">右方裴斯大学</p> <p class="ql-block">人行道下面的汽车高速道</p> <p class="ql-block">小心左边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缆索编织奇观</p> <p class="ql-block">西桥塔站</p> <p class="ql-block">1875年完成的桥塔</p> <p class="ql-block">从木板步道缝隙俯窥东河水</p> <p class="ql-block">回眸曼哈顿之一</p> <p class="ql-block">回眸曼哈顿之二</p> <p class="ql-block">走向布鲁克林</p> <p class="ql-block">东塔桥</p> <p class="ql-block">远眺自由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可以小憩</p> <p class="ql-block">北望兰色的曼哈顿大桥</p> <p class="ql-block">汽车高速道出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布鲁克林侧引桥</p> <p class="ql-block">布鲁克林侧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布鲁克林高地的河边步道</p> <p class="ql-block">步道即景一</p> <p class="ql-block">步道即景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