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

孙晓萌

<p class="ql-block">上海外滩简介</p><p class="ql-block">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沿外滩一路向西</span>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建筑群楼,这里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p><p class="ql-block">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p><p class="ql-block">外滩全长1.5千米,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上海辟为商埠以后,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外滩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外滩随交还上海公共租界于汪伪国民政府,结束长达百年的租界时期,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拥有正式路名中山东一路。</p><p class="ql-block">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的地标之一,199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上海外滩在全面推进“第一立面”(即临江建筑群)功能置换的基础上,同步启动了“第二立面”(即非临江的外滩建筑群)功能置换工作。</p> <p class="ql-block">外滩的南侧紧挨着的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黄浦江对面就是陆家嘴金融贸易服务区。陆家嘴和外滩聚集了众多国际和国内著名的金融服务机构,是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上海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1995年被评选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外滩建筑部分图鉴。</p> <p class="ql-block">上海外滩气象信号台,是上海仅有的两座阿塔努布式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外滩信号台于1884年9月1日正式对外服务。这是在中国领土上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信号台,也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早建立的信号台之一。信号台在行政上划归法租界市政总理处列为附属机构,中外籍员工约有10名。明末阁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第十一世孙徐道生、徐林生都曾在信号台工作过。信号台的业务由徐家汇观象台领导,台长由徐家汇观象台台长兼任,气象警报和授时信号均由徐家汇观象台决定发布。外滩信号台实际上是徐家汇观象台对外服务的“窗口”。</p><p class="ql-block">初建时的外滩信号台比较简陋。在一间小屋旁竖立一根木桅杆,悬挂气象警报信号,并有风球指示风向。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信号服务工作,台长劳积勋(A·Froc)于1847年10月18日致函法租界公董局,要求扩大信号台,并附呈了建筑师夏洛(Chollot)拟定的工程计划。公董局接受了该项计划,并拨款1480美元。工程于1898年8月19日完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1号:原亚细亚大楼</b></p><p class="ql-block">位于上海中山东一路外滩1号<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亚细亚大楼。</span>上海解放后由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使用,一般也叫“冶金设计院大楼”,而年纪稍大的人仍习惯称它为“亚细亚大楼”。此楼建成于1916年,高7层,是当时外滩最高的一幢建筑,且又取得中山东路1号的门牌,故当时也有人称它为“外滩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上海开埠后,此地原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后来转让给美商旗昌洋行。1891年旗昌洋行停业,一度归轮船招商局所有,后又几经易主。1913年由麦克倍思公司投资,拆去旧屋,兴建大楼,1916年竣工,原名为麦克倍恩大楼(也有写作"麦边"的)。1917年,大楼为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购下,遂名亚细亚大楼。</p><p class="ql-block">亚细亚大楼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建筑面积 1198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东(沿外滩)、南(在延安东路2号)两面均有门,东面为正门。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立面为巴洛克式,正门有四根爱奥尼克立柱,左右各二,内门又有小爱奥尼克柱,门上有半圆形的券顶,雕以花纹。人口处有巴洛克式装饰。东、南两立面均为横三段、竖三段式,二至五层凹进部分有阳台,半圆形铁栏,六、七层又有爱奥尼克柱。东南角凹进弧形墙面,使立面多变。外墙的一、二层用花岗石面砖砌就,形成基座。平面呈回字形,中有天井。各层外侧为办公室,开间大,木地板。内侧为走廊,窗高2米,显得明亮。过道均用白瓷砖贴面,马赛克地坪。1939年大楼又加高一层。亚细亚大楼大门两边的立柱上,原有两块壳牌公司的抱柱(即弧形)铜牌,当年公司离开大楼时曾一同拆往其圆明园楼的办事处,现作为历史文物,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2号:原上海总会大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中山东一路外滩2号的</span>上海总会大楼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的一座著名建筑,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创设于1861年。1864年建楼。1909年在原址建6层新楼,1910年1月启用。新楼占地1811平方米,建筑面积9280平方米。建筑立面为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建筑设计师是H.TARRANT。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p><p class="ql-block">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1989年,上海第一家肯德基入驻于此,1998年-2008年,上海总会大楼陷入长达10年的空置期。</p> <p class="ql-block">2009年,华尔道夫酒店集团购得上海总会大楼的使用权,对上海总会大楼进行了彻底的修复,长达34米的吧台以及装潢修复过程中也得以按照当年的设计图等历史资料进行还原,2011年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正式开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3号:原英国有利银行</b></p><p class="ql-block">中山东一路外滩3号前身为英国有利银行,始建于1916 年。是上海第一座全钢结构大厦。2004 年,全球杰出建筑师——Michael Graves 将这座历史建筑重新打造成为如今的外滩三号。这一开创性的改造不仅保留了这栋建筑昔日的辉煌,还焕发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华丽风韵及成为现代中国生活方式的时尚地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5号:原日清大楼</b></p><p class="ql-block">位于上海中山东一路的外滩5号原名日清大楼,楼高六层,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4平方米。由于当时资金不足,投资方遂与犹太人合资,各建三层。由德和洋行设计,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糅合,被人们称为“日犹式”建筑。</p><p class="ql-block">日清大楼在1907年,由日本邮船会社、大阪商船会社的长江航运部分和日商大东汽船会社、湖南汽船会社合资1200万日元另组一家实力较雄厚的轮船公司,因为也有少量中国股,而日本人为了日清与其他国家轮船公司较量,便于取名为日清轮船株式会社(上海人称为日清洋行),以便更享特权。</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楼,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大楼由上海海运局使用。文革时曾一度改名为上海轮船公司。</p><p class="ql-block">1990年代,海运局迁往东大名路新楼,此楼由锦都实业公司装修后作为商务楼出租。东部底层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p><p class="ql-block">2006年外滩5号开始改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迁出,外滩5号被改造成高级餐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6号:原中国通商银行</b></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东一路外滩6号的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它的创办者是洋务派官僚盛宣怀,资本定额500万两,先收一半,最大的股东是招商局和电报局,其余多为官僚及买办,总董为张振勋、叶成忠、严信厚、杨文骏、刘学洵、严滢、朱葆三等9人,由盛宣怀指派。该行在香港、广州、天津、镇江、北京、汉口、九江、汕头等地设立了分行,用人办事以汇丰银行为准,在总行和重要口岸的分行都用洋人为大班,规章制度也仿照汇丰银行,帐册、簿据等全部用英文记载,还加入了外商银行同业公会。</p> <p class="ql-block">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了该行的官股部分作为公股,将该行改造为公私合营银行。1951年5月,它和新华、四明、中国实业、建业等四行在金融业内首先组成联合总管理处。1952年12月,同上海其他59家私营银行、钱庄、信托公司一起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p><p class="ql-block">当今,外滩6号是外滩三大顶级消费场所之一。它的改造装修费与外滩3号等量齐观,也达到了3000万美元之巨。如果说外滩3号的镇楼之宝是高级服装品牌“阿玛尼”的话,那么外滩6号是用意大利顶级品牌Dolce&amp;Gabbana旗舰店来压阵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7号:原大北电报公司大楼</b></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东一路外滩7号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1908年建成。大楼是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不仅是外滩建筑博览群的风景之一,还是上海电信业的肇始之地。1994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录。</p><p class="ql-block">作为百年瑰丽建筑之一,外滩7号也是难逃数度易主。这片土地最初为美商旗昌洋行所有,1891年旗昌洋行宣布停业后,外滩7号的土地所有权由轮船招商局购入,大北电报公司实则是租借土地的使用权兴建该楼。</p><p class="ql-block">1945年,大楼原产权出售给了相邻的中国通商银行使用,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分配给新成立的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直到1990年左右,泰国盘古银行通过外滩建筑房屋产权置换,购入大楼使用权,1994年改造后,大楼用作盘谷银行营业及办公,底层为银行营业大厅,二至五层作为办公。</p> <p class="ql-block">外滩7号大楼为砖混结构,立面三段式划分,是法国晚期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大楼最大亮点,是顶部两端各设计了带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黑色穹窿房顶,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改造后的大楼原貌得以保留,如今,外滩七号最吸睛的是门楣上一个深红色的大鹏鸟标志,泰王室常将这枚人身鸟翅的标志作为极高的荣誉颁赠给杰出的公司。由华人创办的盘谷银行,因对泰国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于1967年获赠了这枚鲜艳夺目的大鹏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8号:原上海滩最豪华的公寓</b></p><p class="ql-block">中山东一路外滩8号建于1933年,由英国设计师拉斯金·克劳福德设计,是一座采用新古典主义和装饰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它的建造是为了纪念西方人在上海的历史和贡献。这座建筑的建造费用高达500万美元,当时是中国最昂贵的住宅楼之一。</p><p class="ql-block">在上海的黄金时代,外滩8号是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是当时最豪华的住宅楼之一。这座建筑的住户包括了许多上海的富豪和名人,其中包括了当时的上海市长,以及许多外国领事馆的官员。</p><p class="ql-block">1949年上海解放后,外滩8号被接管,用作市政府机构的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现在,外滩8号已成为一个豪华住宅和商业综合体,包括了餐厅、商店、酒店、办公室和公寓。它的位置非常优越,位于黄浦江畔,可以俯瞰整个上海市区的美景,成为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这座建筑已经被精心修复,以保留其原来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9号:原轮船招商总局大楼</b></p><p class="ql-block">中山东一路外滩9号原为轮船招商总局大楼,是一幢具有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外廊式建筑,也是外滩灰色基调风景线中仅有的两栋红砖楼房之一。</p><p class="ql-block">轮船招商总局大楼面向外滩的主立面为三段式古典主义构图,呈典型的横三段、竖三段造型;二三层柱廊分别采用了较地道的塔什干及柯林斯柱式;门窗多用拱券,砖工精细;大楼内部楼梯栏杆木扶手有精美券柱式雕花。在外滩风景线中,具有独特的艺术和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这幢大楼曾是旗昌洋行大楼,它不仅是上海外滩百年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招商局发展历程中的“见证者”。中山东一路上的6号、7号、9号三幢楼,都是轮船招商局先后从外商手里买下的房产。</p> <p class="ql-block">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1873年1月17日在上海洋泾浜永安街正式开门营业。9号楼被轮船招商局买下后,出于业务需求,进行翻新重建,由玛礼逊洋行设计,于1901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大楼于2004年完成修复,以恢复其始建时的原貌为原则,在修缮过程中,修缮团队创造性地对大楼使用了内部“换胆”施工技术和外立面“修旧如旧”的修旧技术,成功的使这幢大楼恢复了历史原貌,展现了当年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12号:原汇丰银行大楼</b></p><p class="ql-block">汇丰银行大楼于1923年建成,位于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2号。历经汇丰银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浦东发展银行曾先后使用过此楼,现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总部驻地。1865年,汇丰银行最先以5.66万两白银买入该土地,到了1996年,浦东发展银行以17亿元人民币买入该大厦,折合平均年递增率约为8.7%。</p> <p class="ql-block">上海外滩汇丰银行大楼 ,古典主义建筑,外滩占地最多、门面最宽、最为壮观的大楼。</p> <p class="ql-block">走进浦发银行大楼的正门,首先来到的就是八角形门厅,此时抬头就能看到穹顶天花板的巨幅壁画。这些彩色壁画均以彩色马赛克为材料,分别镶嵌在八角厅穹顶和上层壁面。穹顶上的大型壁画幅面达200平方米,堪称巨制,内容取自古希腊神话。</p><p class="ql-block">画面中心为巨大的太阳和月亮,并嵌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英文字样,周遭有太阳神、月亮神、谷物神相伴。画面外圈的十二个星座分别对准穹顶下的八幅大型壁画。每幅宽4.3米,高2.4米,图案分别是汇丰银行当时在全球设有分行的八座城市,依次为上海、香港、东京、伦敦、纽约、曼谷、巴黎、加尔各答。每幅壁画都分别以这些城市所属国家的神话人物、自然地标、标志性建筑物、国旗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13号:原上海海关大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中山东一路外滩13号的</span>上海海关大楼,最著名的是它高耸的钟楼和大钟。海关大楼安装大钟起步于19世纪下半叶,1893年竣工的教堂式江海北关大楼上安装了一座海关大钟。</p><p class="ql-block">钟楼依次分为钟坠、钟面、主机、鸣钟几部分,是一组调音谐和的鸣钟装置。这座大钟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p><p class="ql-block">海关大钟由英国Whitchurch公司设计制造,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1927年制成,同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原包装木箱连同大钟共重6.25吨,把6吨多重的大木箱吊到72米多高的钟楼时,外滩马路行人都停步观望之吊装奇景。1928年元旦敲响第一声。这座大钟楼,亚洲名列第一,世界名列第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14号:交通银行</b></p><p class="ql-block">中山东一路外滩14号,最早为英国鸦片商颠地·兰士禄所购,此人就是上海开埠后取得第1号租 地道契的外国人。后因经营失败,只得出售房地产。1890年,德国对华贸易有了发展,13家德国银行联合组成的德华银行购下此地块,并对原有的4层楼"东印度式"房子稍加改建,即进入使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中国政府对德宣战,按国际惯例,收回德国在华财产,德华银行则由交通银行负责接管。</p> <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东一路14号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交通银行大楼。</span></p><p class="ql-block">交通银行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二月由邮传部批准成立,资本金500万两,其中官股占4成、商股占6成。当年五月,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分行,行址在天津路乾记弄。接管德华银行后,分行于1919年10月迁至外滩14号。国民党执政时期,于1928年将交通银行总管理处设在上海,凡交通部主管的道路、电报、邮政、航运的款项,均由交通银行经办。由于业务日益发展,准备翻建旧楼,1937年开始制订设计方案,但不久抗战爆发,上海租界成了孤岛,总行迁往武汉再至重庆,上海仍留分行。抗战胜利后,总管理处回到上海扩展业务,并恢复重建大楼计划,总管理处暂迁南京西路999号。重建工程于1946年开始,1948年10月竣工。</p><p class="ql-block">新的交通银行大楼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9485平方米,由鸿达洋行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施工。大楼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饰艺术派风格。底层门框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其余墙面都以白水泥粉刷。大门原为转门,入内是彩纹人造大理石铺就的过道,两侧靠墙为环状扶梯,亦为大理石台阶,紫铜栏杆。经扶梯上二楼平台,过四扇铝框玻璃门,进入高大宽敞的大厅,有大理石柱四排,每排九根。中部顶上又有二层,共八层,以竖线条构成立面。大楼有库房,两部澳的斯电梯,有发电机,空气调节机等当时的先进设备。这座大楼是解放前外滩所建造的最后一座大楼。</p><p class="ql-block">1951年上海总工会迁入此楼办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15号:原华俄道胜银行大楼</b></p><p class="ql-block">上海外滩中央银行(外滩15号,原华俄道胜银行大楼,1902年竣工,1928年破产,中央银行入驻),1991年改为今天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是外滩第一幢使用天然石材和釉面砖装饰外墙的西式筑,也是外滩第一幢配置电梯的建筑,由德商倍高洋行设计,在底层与立柱上采用了花岗石装饰,并在柱间和窗间墙镶砌了乳白色釉面砖,现在外滩常见的经典三段式的发起者。1902年竣工时,外滩普遍都还是朴素的砖墙建筑。</p><p class="ql-block">外滩15号由德国建筑师倍高在1899年设计,该建筑以法国凡尔赛宫内的小特里阿农宫为原型,对称工整,非常强调建筑平面和立面的轴线对称、主从搭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16号:原台湾银行大楼</b></p><p class="ql-block">台湾银行于1899年成立,总行设在台北,1911年台湾银行上海分行在购入外滩 16 号大楼后正式营业。早期的大楼是一座东印度式建筑,是由马礼逊洋行设计的英式殖民地风格。因为大楼的外廊式砖木结构不够坚固,不满足近现代银行的使用功能要求,于是在1924年大楼拆除重建。新楼于1926年竣工,是一座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造型为简化的希腊神庙建筑式样,这也是被称作外滩的“希腊”神庙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大楼建成后一直由台湾银行使用,直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日本在台湾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宣告结束。“台湾银行大楼”作为敌产被国民政府没收,转由中国农民银行接管。</p><p class="ql-block">上海解放后,大楼由“军管会”接管,调拨给上海市土产进出口公司使用,后又迁入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底层大厅内设有工艺品陈列室。</p><p class="ql-block">1998年,外滩16号建筑产权置换给了招商银行,经过整体修缮和内部装修,现今作为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营业和办公使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17号:原字林洋行大楼</b></p><p class="ql-block">建于1921年,由德和洋行设计。位于上海中山东一路(外滩)17号。</p><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上海最早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总部所在地,所以也被称为“字林洋行大楼”。1928年,施德的美资友邦人寿保险公司租用部分楼面,后于1947年撤离———1996年5月,友邦重新进驻该大楼并更名为“友邦大楼”。</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抗战英雄的陈纳德(C.L.Chennault)面临失业,而一批旧飞虎队员回国后也陷入生活困境,于是陈纳德就想到利用在中国的关系,在中国组织航空公司,以解决他和那些旧飞虎队员的职业问题。于是他于1947年成立中国民用航空公司并在此设办事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为友邦公司上海分公司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18号:原麦加利银行</b></p><p class="ql-block">外滩18号所在的建筑建于1923年,前身为麦加利银行,坐落在外滩建筑群的中心,东临中山东路一号,可以欣赏到无与伦比的黄浦江全景。 自1995年被列为市级保护建筑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团队对这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进行了修缮。 至今在正门外,我们还能看到“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上面写着:里面三段式划分: 底部基座为花岗岩砌筑,水平凹槽线条; 中部设一对贯通三层的爱奥尼式巨柱,两侧一对窗楣为希腊式檐饰品; 上部有两道简洁的檐口鲜脚。 </p> <p class="ql-block">外滩18号自2004年11月底改造竣工重新开放以来至今,集高奢、高端餐饮、艺术空间于一体的外滩18号已经成为了南京东路外滩商圈的知名时尚地标,HAKKASAN、MR &amp; MRS BUND等高端餐饮品牌的入驻让其成为了申城餐饮的“金字塔尖尖”。 七楼的露台更成了上海享受夜生活的必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19号:原汇中饭店</b></p><p class="ql-block">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19号的汇中饭店,曾经是上海租界时代最著名的大型豪华饭店之一。现存大楼于1906年奠基,竣工于1908年,见证了上海外滩百年风雨。</p><p class="ql-block">曾经的汇中饭店诞生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高潮,由当时杰出建筑师Walter Scott(英国)设计。其建筑主体风格以仿英国安妮女王(Queen Anne)时代样式为主,同时揉合进了多种历史因素。外观追求不同材质和不同色彩的对比,例如主体建筑红砖与白墙、顶部塔楼浅灰色墙体与深灰色屋顶,均显得十分华丽,且在外滩建筑群中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这幢大楼里不仅创造了上海两项第一:第一座屋顶花园和第一台电梯,它还是上海最早带有新艺术运动风格特征的大型公共建筑。</p> <p class="ql-block">2008年,斯沃琪集团对大楼进行了修复。作为上海最知名的历史地标之一,为了尊崇建筑原貌,工程人员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以及老照片,最终保留了这座上海最知名历史地标建筑的原有建筑特征,并于2011年春天完成了改造工程。</p><p class="ql-block">经历了百年岁月的洗礼,曾经引领上海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的外滩中山东一路19号,如今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让创新的精神在此处延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20号:原沙逊大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海中山东一路外滩20号</span>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是英资新沙逊洋行下属的华懋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40万元,在上海外滩20号(南京路口)兴建的一幢10层大楼(局部13层),总高77米,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建筑面积3631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1872年,英籍犹太人伊利亚斯·沙逊在孟买成立新沙逊洋行。1877年来上海设立分行,买下外滩20号美商琼记洋行的房地产(11亩7分)。1926年4月开始拆除旧房,1929年9月5日落成新楼。</p><p class="ql-block">大楼的建筑风格属于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它的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多年来成为外滩又一个显著的标志。</p><p class="ql-block">设计者是著名的公和洋行(Palmer &amp;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底层西大厅和4-9层开设了当时上海的顶级豪华饭店华懋饭店(Cathay Hotel),有9个国家风格的客房。</p><p class="ql-block">底层东大厅租给荷兰银行和华比银行,顶楼是沙逊自己的豪华住宅。</p><p class="ql-block">抗战之后,大厦被孔祥熙的山西裕华银行收购 。1952年,上海市政府接管该楼,1956年作为和平饭店开放。</p> <p class="ql-block">上海和平饭店是上海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原为英国人建的沙逊大厦。位于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20号。饭店拥有南楼和北楼两座建筑,总建筑面积为50500平方米。南楼原叫汇中饭店,1908年建成并对外营业。北楼前身是华懋饭店,于1929年建成。饭店于1956年重新开业,经过整修后焕然一新。饭店内设有多个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酒吧等,拥有特色的九国式特色套房及众多别具特色的餐厅、宴会厅、酒吧、屋顶观光花园等。饭店落成后,以其豪华著称,主要接待金融界、商贸界和各国社会名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22号: 原太古洋行办事机构</b></p><p class="ql-block">大楼始建于1906年,它原是英国太古洋行在远东投资兴建的首个办事机构,由新瑞和洋行设计东部大楼,起初为一座四层的折中主义建筑。值得一提,其时的地下金库曾是上海趋之若鹜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外滩22号大楼,曾用名丰华大楼、工业基金会大楼,现更名为“外滩22号”,是上海外滩的地标建筑。整幢大楼由东楼、南楼和北楼三部分组成。其中,东楼始建于1906年,原为英国太古洋行旧址,2005年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南楼和北楼为一般商用建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5年后由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接管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外滩22号”北楼被评定为最高等级危房。同时,属于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外滩22号”东楼,也出现了“不均匀沉降和倾斜造成开裂”的问题。</p><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30日,外滩22号(原太古洋行旧址)经过940天的整体升级,正式回归“外滩万国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外滩22号坐落在中山东二路,靠近十六铺了,超过了中山东一路的范围,但还是将这栋大楼纳入了“外滩”系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23号:原中国银行大楼</b></p><p class="ql-block">外滩23号——民族银行业拼搏自立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紧邻外滩20号沙逊大厦北侧的,是位于外滩23号的中国银行大楼,这座大楼是外滩建筑群中唯一一幢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且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高层建筑,也是上海城市地标性建筑之一。1989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大楼诞生:</p><p class="ql-block">外滩23号原为仁记洋行的产业,1907年2月建成了德国总会大楼。1921年,中国银行以63万银元的拍卖最高价,购入外滩23号。1928年,中行总行管理处迁入上海,因业务发展及人员增加,1934年,中行总行董事会决定拆除德国总会,另建新楼,即为现今大家所看到的大楼。</p><p class="ql-block">1937年大楼结构大致完工时,却逢抗战爆发,导致工程延搁。1941年大楼被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占用,直至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正式迁入办公。</p><p class="ql-block">幸而这幢建筑最终还是顺利落成并矗立在黄浦江畔,作为民族银行业拼搏自立的“里程碑”见证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作为外滩唯一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现代高层建筑,大楼的顶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蓝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大门上方饰有孔子周游列国浮雕,可惜未能得以保留至今。大楼立面装饰有变形的钱币型镂空窗框、塔楼上带有“中”字型镂空石雕图案的窗户、铸铁隔栅饰有中国古代“节节高”民族花饰,极具中国民族风格。</p><p class="ql-block">2004年进行的修缮涉及建筑外立面保护,采用多种手法进行修复,保护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对已损坏的、已遗失有特色的细部,尽可能恢复其原貌,比如钢窗、青铜制品等的修缮,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所以,有时间的话,就去参观下这幢在“万国”中代表着中国的建筑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24号:原横滨正金银行大楼</b></p><p class="ql-block">建于1924年,由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投资,公和洋行设计。</p><p class="ql-block">结合日本元素和新希腊建筑风格,落成时被喻为“一颗新嵌到外滩皇冠上的珍宝”。是日本对华金融侵略的“急先锋”,有“罪恶渊薮”建筑之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使用单位: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26号:原扬子保险公司</b></p><p class="ql-block">中山东一路外滩26号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办公楼,一幢高为7层楼的西洋古典建筑,也是外滩万国建筑群中重要的一幢建筑。</p><p class="ql-block">扬子水火保险公司是1862年由美商旗昌洋行大班发起创建的保险公司,开始只是构买外滩26号原来沙逊洋行产业,十九世纪未被扬子公司买下,使用至20世纪20年代,才动工重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扬子保险公司产业被日军强行接管,直至抗战结束才复业。建国后,扬子公司移往香港。1952年改为北大西洋保险公司。扬子大楼为房管部门接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为农业银行外滩支行办公楼。</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27号:原怡和洋行</b></p><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于1843年在上海开设分行,并于1844年取得上海外滩北京东路口大楼现址所在土地。早期曾建起一幢两层双开间办公楼,后来随着怡和洋行的经营发展,大楼进行多次翻建,位于中山东一路27号的怡和洋行大楼,便是1922年在“老怡和洋行”原址上再次翻建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太平洋战争时期,怡和洋行为日本三井洋行接管,直至1946年恢复营业,但业务已无昔日之盛。大楼出租给不少单位使用,如昌兴轮船公司、海外航空公司等。</p><p class="ql-block">1955年,大楼产权收归国有后,长期作为上海市外贸局的办公大楼,故又称作“外贸大楼”。1980年大楼第二次加建后,层数总计为8层。</p><p class="ql-block">2007到2014年间,怡和洋行大楼建筑整体经保护修缮及室内装修,成为一幢集办公及商业餐饮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如今是美国罗斯福家族旗下的罗斯福公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28号:原格林邮船大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格林邮船大楼位于北京东路外滩,是外国建筑群西部天际线一个突出的制高点。1863年德商禅臣洋行在这里租地,建起一幢旗开建的两层外廊式砖木结构楼房,门牌为外滩28号。1920年,怡泰公司拆除旧楼,在原址建造新楼。公和洋行设计,特罗洛普·柯尔思公司营造。</span></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禅臣洋行作为敌产,被英商爱德公司远东分公司收购,成立怡泰公司。该公司经营上海至日本航线的客运业务,后来发展到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等航线,拥有10余艘轮船,每搜船名前都冠以格林,所以怡泰公司又名格林邮船公司。</p><p class="ql-block">1922年3月“格林邮船大楼”竣工。1951年3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迁入该楼,大楼改称广播大楼。1952年9月,大楼里建成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比较先进的播控中心,1996年上广电台前往虹桥。</p> <p class="ql-block">2011年,为强化外滩金融中心的区域作用,这座建筑便再次易主,成为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清算所的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29号:原东方汇理银行大楼</b></p><p class="ql-block">是外滩万国建筑群中唯一一幢由法国人出资建造的大楼。</p><p class="ql-block">1899年,东方汇理银行开设上海分行,起初行址设在上海法租界内,后购得外滩29号房产并于1911年迁入。银行取名东方汇理寓意是法国在远东的贸易结算和汇划,所以在银行拆旧建新后,大楼因此得名。新大楼于1914年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东方汇理银行作为一家国际性银行,其业务范围广泛,也成功地为一些大型项目提供过融资服务,是世界五大船舶融资银行之一。</p><p class="ql-block">据了解,当时的东方汇理银行有几个著名华人买办,第一任为朱云佐,是求新造船厂创办人朱志尧之弟。朱云佐去世后,经马相伯、马建忠兄弟向银行推荐,由朱志尧接任。抗战时期,上海的租界成为“孤岛”,粮食须从印度支那半岛等地进口,东方汇理银行买办王蓉卿,曾帮助挂意大利旗的虞洽卿的三北轮船公司运输安南米到上海,大发其财。</p><p class="ql-block">该行还曾被批准为“指定银行”,代理中国银行买卖外汇,并代办国外汇兑业务。</p> <p class="ql-block">1956年,东方汇理银行申请歇业,上海市房管局接管了大楼。外滩 29号也由此更名为“东方大楼”,长期为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p><p class="ql-block">1995年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响应上海政府重建外滩金融街的号召,通过置换的方式取得了外滩29号的使用权,并于1997年将上海分行迁入29号办公。</p><p class="ql-block">大楼于2010年启动保护修缮工程,对建筑外立面、室内大厅等重点保护部位进行了保护修复,还原了历史建筑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外滩33号:原英国领事馆</b></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东一路33号的是原英国领事馆,这是外滩最老的一幢楼房,始建于1849年,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这也是上海外滩建筑群唯一一座19世纪建筑物。</p><p class="ql-block">英国领事馆是上海最早的领事馆建筑。1846年领事阿利国得到英国政府批准后,建造英国驻沪领事馆,1849年竣工。</p><p class="ql-block">1882年,在主楼北侧建造了一幢领事官邸,有长廊与馆舍连通。</p> <p class="ql-block">后来受中东国际形势的影响,英国政府撤消了上海领事馆,于1966年关闭。后来外滩33号经过几度变迁,直到2003年由新黄浦集团置换并修缮,定名为“外滩源壹号”。</p>

外滩

大楼

上海

建筑

洋行

信号台

一路

银行

饭店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