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游第四天我们到达捷克首都布拉格,大巴停靠在布拉格中央车站,走进车站大厅,那宏大壮观的穹顶,立刻让我们震惊了,太美了。<div><br></div> 布拉格的城市风景线包括她丰富多样的建筑。几乎包含了历史上欧洲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巴洛克式的宫殿和花园,走在街道上绝对让你大开眼界,并能感受到城市建筑的独特魅力。 晚上开始游览查理大桥。查理桥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此桥以捷克国王查理四世命名,横跨布拉格市伏尔塔瓦河,连接布拉格城堡和旧城区,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桥两侧石栏杆上有30座雕像,为天主教圣徒和保护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和兽面人身像等,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 查理四世的雕像,矗立在大桥东侧小广场上。<br><br> 老城桥塔,墙体上各种装饰,穿过拱门,踏上大桥,那一座座雕像立刻呈现,桥上一共有30尊巴洛克式的雕塑,每一个都是一个故事。 第二天早上,我们很早来到查理大桥看日出。 <div><br></div> “十字架和骷髅地”,左边是圣母玛利亚,右边是福音书作者圣约翰。 “幸运浮雕”的由来,传说中有一名叫做扬·聂波姆斯基的牧师,因为拒绝向国王泄露皇后忏悔的内容,被愤怒的国王从查理大桥上扔进伏尔塔瓦河,在他被河水淹没的一刹那,天空奇迹般地出现5颗灿烂的星星。后来,扬·聂波姆斯基被追封为捷克的圣徒。捷克的人们相信,只要能够摸一摸查理斯大桥上的扬·聂波姆斯基雕像下的浮雕,就能获得好运。<div>这座“幸运浮雕”2010年曾经在上海世博会展出。</div> 河对岸就是布拉格城堡,一片红色屋顶,错落有致。 走过大桥,穿过这座拱门,一直通向布拉格城堡 对面的圆顶建筑叫“圣尼古拉教堂”坐落在小广场中间。 圣尼古拉教堂 意大利驻捷克大使馆 布拉格几乎都是石板路,公共交通大部分是有轨电车。 沿着石板路走到城堡,但是由于上午逆光,在外围看了一下,没有上山。 顺着台阶向下走,回到小城广场。 第二站-布拉格老城。这是公元13世纪成为捷克王朝的第一座王城,可以说是欧洲的广场中最热闹、景点最多的一个。泰恩教堂、旧市政厅、天文钟、圣尼古拉教堂全部都在这里。在老城区每一条大街小巷,几乎都可以找见13世纪以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物,老城区的一些偏僻宁静的街巷迄今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模样,街道用石块铺成,街灯是古老的煤气灯式,许多房屋带有宗教色彩的壁画。 广场上有一座建于1410年的钟楼。凡是到布拉格的游人,总要前往老城广场观赏这座古老的钟楼,每到整点,钟上的窗门便自动打开,钟声齐鸣,12个圣像如走马灯似地一一在窗口出现,向人们鞠躬。<br> 布拉格老市政厅 登上老市政厅的顶楼,可以俯瞰老城广场。广场中间的青铜雕塑是,捷克宗教改革先驱:J.胡斯的塑像。 布拉格壮观的红顶房屋在这里一览无余 80多米高的泰恩双塔教堂。 巴洛克风格的圣尼古拉教堂 走马观花,在教堂里转了一圈 老市政厅礼堂,里面墙壁和天花板都是绘画。 布拉格老城还有一个“网红打卡地”,书的时光隧道,这就是-布拉格图书馆。走进布拉格图书馆大厅,看到很多人排队,走近看,就是大名鼎鼎的-图书隧道。 走在老城街道上,欣赏当地风情。 多彩的建筑造型 第三站-列侬墙。列侬墙作者约翰·列侬·沃尔(John Lennon Wall)。自1980年代以来,这面墙以涂鸦的方式,记载了捷克社会变革的故事。 布拉格网红打卡地-跳舞的房子,建于1996年,其扭曲“舞动”的造型成了伏尔塔瓦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灵感来自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踢踏舞明星弗莱德和金格。因为是交通要道,人流车流都很大,真没看出来她的浪漫之处。 第四站-船游伏尔塔瓦河,美丽的城市风光,再一次令我们陶醉。 布拉格国家歌剧院 挨着查理大桥的军团大桥也很壮观 再见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