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

陈江

<p class="ql-block">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东与天全、荥经接壤,西与康定、九龙毗邻,南连石棉县,是进藏出川的必经之地。县城距成都236.2公里,距康定49公里。县城海拔1321米,辖区内7镇5乡、145个行政村,辖区面积2165.35平方千米,境内居住有汉、藏、彝等17个民族。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泸定县常住人口为84204人。是全州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较快的山区多民族聚居县,也是甘孜州东部区域商贸中心和州内各县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被誉为甘孜州“东大门”。享有“红色名城”美誉。</p><p class="ql-block">2020年,泸定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7亿元,同比增3.6%。</p><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泸定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省第二批和全州首个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县份,荣获“全省2017年摘帽工作先进县”殊荣。</p><p class="ql-block">泸定是川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县境内有“高万丈”的二郎山、“蜀山之王”贡嘎山、风光秀丽的燕子沟以及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泸定也因此成为革命历史名城,泸定桥及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也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p><p class="ql-block">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p><p class="ql-block">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全桥共有13根铁链,两边桥栏各有2根铁链,桥面有9根铁链;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铁环相扣构成,总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两端桥台高20米,桥头东端高14.5米、西端高5.2米;全桥铁件总重40余吨,其中铁链重量21吨,平均每根铁链重1.6吨;1根横向卧龙桩和7根纵向地龙桩累计用铁量20余吨;每片木板块长3米、宽0.1米,横桥中间主走道板宽0.75米,桥两侧扶手处辅走道板宽0.2米。</p> <p class="ql-block">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斗。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29日16时,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并掩护后续部队占领了泸定城。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与此同时,红1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4团的夺桥战斗。接着,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p> <p class="ql-block">中革军委负责人于5月26日在安顺场渡口召集刘伯承、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罗瑞卿等开了一个小会,研究全军渡过大渡河的问题。由于渡船太少,水流很急,架桥又不可能,架了无数次,被冲塌无数次。红军在岸边越聚越多,而尾追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薛岳部五十三师,其时已经到达西昌北部,正向红军赶来。杨森的二十军和“川康边防军”的追击部队,离红军也只有几天路程。如果几万红军仅仅在安顺场一船一船地渡,就会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据此情况,中革军委作出了迅速夺取泸定桥的决定,部署了红一方面军的行动,由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率领的干部团主力为右纵队,仍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后,沿东岸北进赶向泸定桥,万一和主力红军会合不了,则由刘、聂带着部队到川西开创局面。由林彪带红二师,一军团团部和五军团为左纵队,沿大渡河西岸赶向泸定桥。安顺场到泸定桥三百二十里,限定三日内到达。</p> <p class="ql-block">按照军委的部署,刘伯承和聂荣臻迅速渡过了大渡河,带着红军一师和干部团向泸定城飞奔。</p><p class="ql-block">红一师沿江而上,于27日下午到达大渡河边的挖角坝,与三天前到达这里驻防的川军二十四军第五旅第二十团(团长肖绍成)交上了火,肖团全部溃散,在王岗坪山上收拾残部向荥经方向逃去。红二团占了挖角坝,当晚在此宿营。28日,红二团冒雨翻了一座上下各三十里的大山(中南山),经雨洒坪、洪口,沿途击退民团的袭击,黄昏时分进至得妥。天黑后雨更大了,路滑难走,前面隘口敌人又有重兵把守,当晚只得就地宿营。</p><p class="ql-block">红二团先头分队当晚进至加郡河口。</p><p class="ql-block">29日晨,红二团先头分队从加郡河口出发,在五里外的风杠与敌杨开诚团一个排哨接触,红军将该敌击溃并一路猛追,进至海子山下的石门坎险隘。石门坎要隘地势险恶,左临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右靠峭壁悬岩,敌杨开诚团在此险地固守。红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萧华率二团主力向海子山正面的石门坎守敌吴岗陵营发起猛攻,另一路由邓华率领第二营向纵深抄敌背侧,夺取海子山的最高点。同时对岸红军又用火力支援。敌人受到三面夹击,伤亡很大。红军由晨至午与杨团的曾子佩营在石门坎一小寨子一线前沿阵地激战,曾营伤亡惨重,不得不经海子山下面小道绕过吴营阵地溃退。吴岗陵急派人到龙八铺向旅长袁国瑞求援。袁派手枪连前去增援,这时红三团一部恰好赶到,战士们勇气倍增。从正面、侧面向敌人夹攻,敌军不支,全部向龙八埠撤退。这一仗缴枪百余支,俘敌五六十名,获子弹、手榴弹甚多,有力地促成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的胜利下午16时左右,红一师击破海子山守敌后,在沈村附近兵分两路,一路由李聚奎师长率领,向龙八铺敌第四旅旅部发起攻击。敌旅长袁国瑞见抵挡不住,即率杨团残部向盐水溪、化林坪方向撤逃。红军次日凌晨占领盐水溪;另一路则沿大渡河东岸继续向泸定桥前进,并于当晚22时进抵泸定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