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高中播迁诗山述略

守望黎明(陈州生)

<p class="ql-block">洪顺兴,南安诗山人,现任南安市南联文化中心副董事长,归侨作家、撰稿人,地方文史、侨史研究者。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侨史学会理事、泉州侨史学会副秘书长、闽侨智库泉州委员会成员、南安市政协文史学委委员、南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南安市侨联委员、南安市侨史学会秘书长、南安市作协常务理事、南安市凤山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创作数百万字各种体裁的文字,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福建文学、福建日报、海峡、厦门文学、泉州文学、泉州晚报、海丝商报、世界日报等报刊,多次获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有个人散文集《第三视线》和文史专著《驰笔山头城》,主编(合作者李万祥)散文合集《美哉凤山》,执编《广泽尊王传说》《南安文史资料》《南安华侨史料》。几年来,致力于地方文史和侨史研究,撰写数十万字研究文章。两次代表南安市侨史学会出席福建省侨史学会会议,在全省“新时代侨乡文化研究2019年度笔谈会”和泉州侨史学会工作会上,被指定代表南安市侨史学会作典型经验介绍。</p> <h1><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集美高中播迁诗山述略</b></h1><p class="ql-block">泉州师范学院南安校区位于南安市诗山和码头镇交界处的登科头自然村,其前身南安师范学校,曾经是一所中师名校。而在南师创办前,集美高中由安溪迁此独立办学,度过四年峥嵘岁月。这段历史鲜为人知,笔者近年搜集整理有关史料,试作简述。</p><p class="ql-block">烽烟骤起 悲壮迁徙</p><p class="ql-block">1<b>.史上教育大长征</b></p><p class="ql-block">中国全面抗战时期,日寇铁蹄蹂躏中华大地,中国教育事业遭遇一场空前劫难与生死抉择。为保存文化命脉,国民政府采取战时措施,将面临战争第一线威胁的沿海许多学校,从1937年夏开始大规模迁往内地。</p><p class="ql-block">无数师生挥泪踏上历时长久、艰苦卓绝的大迁徙之旅。如此世所罕见的文明长征,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场可歌可泣的悲壮之举,凸显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坚定信念,这是中华民族抗战的组成部分,不仅延续中国文化的血脉,也为中国抗日的胜利和谋求中国教育的平衡发展,作出极为重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此时,地处东南沿海的泉州,部分中学相继内迁南安县。泉中中学迁南厅(在金淘设分校),晦鸣中学迁英都(在汤开设分校),民生农校迁洪濑四都和罗东埔头,培元中学迁永春再迁南安九都,培英女子中学迁九都再迁丰州,养正中学迁官桥岭兜。而厦门的集美学校则内迁安溪。</p><p class="ql-block">2.<b>集美学校内迁与分合</b></p><p class="ql-block">“鳌园博物大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千秋。”1962年初冬,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莅临集美参观时,撰题这幅对联。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侨领陈嘉庚,倾资兴学,千古一人,万载永树丰碑。1918年创办以集美中学为主的集美学校,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集美学校是“中国名校”,学子遍布全球。最初的集美学校,包括两等小学、女子小学、师范学校、集美中学、水产航海学校、商业学校、农林学校、女子师范、幼稚师范、乡村师范、幼稚园、国学专门部,还附设科学馆、图书馆、医院、储蓄银行、教育推广部等公共机关。</p><p class="ql-block">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中国抗战全面爆发,1937年9月3日,侵华日军飞机空袭厦门,炮火纷飞。金门沦陷(10月29日)前,为了师生安全,为了延续闽南文化香火和教育精华,依照校主陈嘉庚的训令,在校董陈村牧的组织领导下,集美学校开始内迁安溪。学校几经搬迁,几度分合,几度易名,进入办学史上最艰难的时期,开始长达八年的烽火弦歌岁月。</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13日至17日,师范和中学最先迁到安溪文庙以及安溪中学、中心小学各一部分校舍等,20日先行复课。10月27日,商业学校迁往安溪后垵小学临时校舍。12月7日、16日,农林职业学校和水产航海职业学校,分别迁往安溪同美小学和官桥乡官郁小学临时校舍。</p><p class="ql-block">当初,集美学校迁校目的地曾有同安、安溪、南安、永春、德化等选择项,而安溪距离厦门不远,又地处山区,隐蔽性好,不是日军轰炸目标,又有两条主干公路可通泉厦,且集美学校安溪籍师生员工、校友居多,占有地利人和,成为最终选择。当校方代表赴安溪商谈时,得悉千年历史的安溪文庙拟用作盐仓,立即联合当地校友、士绅一起据理交涉,终将文庙借为临时校舍。</p><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商业、农业、水产航海三校,又再迁至安溪文庙,改校为科,与师范、中学合并,更名为“福建私立集美联合中学”,校董陈村牧兼任校长。1939年1月,水产航海、商业、农林三科,再由安溪迁至大田,合并为“福建私立集美职业学校”,于2月19日开学。1941年8月,中学高中部由安溪文庙迁至南安诗山。1942年3月,集美职业学校三科独立设校;同年8月,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再由大田迁回安溪,直至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b> 由安而南 地利人和</b></p><p class="ql-block">1940年秋,师范科附属于集美中学,归并全部结束,集美中学分设初中部和高中部。1941年秋,初中部留在安溪文庙独立为校,称集美初级中学。高中部改部为校,成立集美高级中学,迁址南安诗山登科头(今属码头镇仙美村,为行文一致,统称“诗山登科头”),次年2月改名集美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选择诗山登科头,有下列主观和客观因素。</p><p class="ql-block"><b>其一、安溪文庙难堪重负</b></p><p class="ql-block">由于集美中学一流的办学质量,巨大的名校效应,莘莘学子纷纷慕名而至。</p><p class="ql-block">特别是1940年初,陈嘉庚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的身份,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问,支持国内抗战,大振国人抗日士气。10月25日,陈嘉庚抵达安溪,专程探望集美学校师生。27日早上六时半,集美学校师生及集厦两校安溪校友,在安溪文庙大成殿前举行欢迎大会,陈村牧主持,陈嘉庚用闽南话发表演说,表达对青年学生勇担救国兴国重任的殷切期望。</p><p class="ql-block">陈嘉庚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集美校誉更是日隆,闽南学子都以入学此校为荣。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安溪文庙,已经容纳不下与日俱增的中学生数量。据一位集美高中16组校友回忆,当时安溪文庙东西两庑隔成6间教室,中学初高中6个组别(共6个班)学生集中于此上课,大门两旁是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则安排在大成殿和后殿内,膳厅设在文庙外边四周走廊。安溪文庙每一寸地方几乎利用,也拥挤不堪。</p><p class="ql-block">烽火连天的年代,集美学校生数却有增无减。1944年公布的最高人数是2380人,与战前人数对比增加了862人。从1942年至1945年,每学期在校学生数比战前扩大近一倍。其时,尽量条件极其恶劣,生活极其艰苦,学校教学要求照样很严格。一位1944年毕业于集美初中的老校友介绍,该届入学时有6个班级,毕业时只剩两个班,留级生很多,毕业平均分是85分。</p><p class="ql-block"><b>其二、诗山方面的综合优势</b></p><p class="ql-block"><b>1.硬件独天得厚</b></p><p class="ql-block">福建防军第一混成旅旅长陈国辉驻防诗山期间,比较重视教育发展与公共建设。1929年,在诗山登科头西姑山脚下一片埔地,开辟了一个大型的公共体育场,跑道400米,为当时南安县第一个标准体育场,场内还建有一口游冰池。1930年春,陈国辉主持成立“诗淘码鹏教育委员会”和“诗淘码鹏建设委员会”(鹏,指今九都镇)。10月,在原基础上扩建,设立南安诗山农林中学。建有教室8间,礼堂、办公室、图书室、特别室各一处,寝室23间,均为钢筋水泥结构,颇为坚固,校舍虽是平屋建筑,在当年尚算壮观,总耗资39138.66元。</p><p class="ql-block">1930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日),诗淘码鹏教育委员会在诗山登科头体育场召开南安、安溪、永春三县中学生体育运动会,这是泉州地区首次联县的大型学生体育盛会。陈国辉主持开幕式并讲话,泉属各县长以及各中学校长参加,七天运动会,观众以万计,盛况空前。陈国辉恳请集美学校校董陈村牧支持裁判员,所派均为厦门与集美的名教师。</p><p class="ql-block">1932年1月,陈国辉利用诗山农林中学因停办而闲置的校舍和运动场等设施,创办了“军官讲习所”。陈国辉自任总监督,受训人员共200余人,该所设备较齐全。十九路军入闽后不久,陈国辉被诱杀,讲习所随之夭折,人去校空。</p><p class="ql-block">这样,迁址登科头这座“空校”,拥有坚固的校舍,宽阔的操场等,单操场就占地50多亩,这都是不易寻得的现成设施。周围还有巨大的开发空间。当时近在咫尺的山头街附近,又有一座停办多年的废弃校舍,修葺一番便可利用,可节省大笔开支。</p><p class="ql-block"><b>2.地理条件优越</b></p><p class="ql-block">较之于安溪和大田,诗山地区气候、区位、经济条件更具优越性。</p><p class="ql-block">这里地处南安市西北部丘陵地带,山川秀美,气候温润,适宜居住。诗山是安、南、永交界处的古镇,历来系泉德水陆要冲,交通便捷。</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点也比较重要,诗山毗邻永春。1938年5月,福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从同安内迁永春长达7年,至1946年2月改驻晋江(1940年2月16日又迁驻德化,6月28日再迁回永春)。其时的福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下辖同安、莆田、仙游、惠安、晋江、南安、安溪、金门、永春、德化10县。诗山距永春县城仅仅10公里余,客观上方便与政府沟通,获得官方支持。</p><p class="ql-block"><b>3.文化底蕴雄厚</b></p><p class="ql-block">诗山是欧阳詹发祥之地、朱子过化之乡,自古底蕴雄厚,教育发达,人文荟萃,可谓地灵人杰。登科头背枕高盖名山,熏染儒风,地以人重,钟灵毓秀,算是一块文化宝地。</p><p class="ql-block"><b>4.侨乡资源丰富</b></p><p class="ql-block">诗山是闽省最著名的侨乡,华侨遍布东南亚等国家,富侨豪绅较多,且历来有热心公益,兴学育才之传统,可以提供财力支持。 </p><p class="ql-block">以上条件,加上诗山地区人口众多,可以保证生源的数量与质量,乃至社会力量的支持,完全具备办学的条件,也可以说是治学育人的较理想之所。</p><p class="ql-block"><b>5.戴世龙建言献策</b></p><p class="ql-block">知名教育家、集美高中校长戴世龙,为集美高中内迁诗山起到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诗山大庭戴氏谱志》显示:戴世龙(1909.10—1965.3),讳清鲤,生于诗山大庭(今属码头镇),年少随父下南洋,后回国求学,厦门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戴世龙景仰校主陈嘉庚倾家办学的伟大精神,立志献身教育,一生情系杏坛,桃李满园。曾历任同安县教育科长、福建省教育厅中教科长、福建省立莆田初级中学(莆田一中前身)校长、集美高级中学校长、南安师范学校校长、厦门教育局长等。1949年4月6日,厦门大学校友总会举行第九届理监事会议,会上通过创办厦大校友中学议案,卢嘉锡、戴世龙等6人被推选为筹备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执教南安县侨光中学。</p><p class="ql-block">戴世龙外甥陈州生(鹏峰村退休教师)最近告知笔者,他母亲、戴世龙胞妹戴淑禹生前回忆,新中国成立前,陈嘉庚曾聘请戴世龙出任旗下香港某银行经理。戴世龙婉言谢绝,理由是要终身服务教育,舍不得离开。</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件往事值得一提。诗山旅印知名华侨黄建安(1907.5—2007.9),193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曾著有中篇小说《海葬》,结识鲁迅先生并有书信往来,《鲁迅全集》第12卷收有1930年4月27日致何玄(黄建安笔名)的信。复旦毕业之际,黄建安为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编写并散发传单而被捕,作为同乡学友的戴世龙闻讯,立即帮他暗中销毁证据,黄建安因此获释,但复旦大学拒绝发文凭,并开除其学籍,黄建安只好回到家乡南安执教。1930年,成功中学停办,至1937年秋正式开学,黄建安为复办立下汗马功劳;后又建议以民族英雄郑成功名字命名学校,还担任学校教务长,撰拟校训,并以黄埔军校校歌曲谱为成功中学校歌作词。</p><p class="ql-block">受陈嘉庚的器重,1940年7月至1945年8月,戴世龙分别被聘为集美中学和集美高中校长。受任于危难之中,目睹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生员递增,而安溪文庙办学条件又非常简陋,无力承受,戴世龙积极进言献策,力陈初高中分离办学,高中部迁至诗山的可行性。校董陈村牧从善如流,实地考察后,认为可以利用闲置的原诗山农林中学,独立分设集美高中。戴的建议被采纳,经校董会研究决定,集美高中于1941年秋季迁登科头正式上课,并拨出一笔迁移费,着手迁校。</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迁校诗山 弦歌不辍</b></h1><p class="ql-block"><b>1.欢欣鼓舞 鼎力支持</b></p><p class="ql-block">迁校喜讯传出,诗山各界人士欢欣鼓舞。经查阅《南安教育志》,集美高中分设诗山前,南安县尚没有一所完全中学,初中毕业生升学高中,需负笈他乡,远至泉州或厦门等,在当时对普通人家而言,这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抗战期间侨汇中断,侨乡人民生活维艰,不少侨眷属与农户家用支绌,有时三餐都难以为继,岂有余资供子女异地就学?此时,名校办在家门口,对大诗山地区乃至周边邻县有志向学的子弟,不啻是一大福音,可谓“雪中送炭”;对南安尤其是大诗山地区的教育事业,无疑是一大贡献。</p><p class="ql-block">直接受惠的诗山人民以感恩之心,鼎力支持集美高中办学。热心人士广为宣传募捐,有的捐资修葺原有校舍的倒塌墙壁、破损屋盖,修整门窗户扇,安装玻璃,粉刷内外墙壁,并加筑一堵内围墙,添置或借用课桌椅、师生宿舍床桌及厨房用具等。还发动组织民工,利用暑假越山过岭,到安溪文庙帮助搬运图书、仪器、教具、生活用品和教师行李等。</p><p class="ql-block">在物质极度贫乏的战时及内地,集美学校克服无数困难,保持最充实的设备。图书馆由原址搬迁的藏书10余万册,分配到安溪、大田、诗山三个办学点图书室,而新出版的图书杂志及中外报纸,也尽力购置;科学馆仪器、标本、挂图、药品较为齐全,分置安溪、大田、诗山三处,足供实验之用。而医院则分设安溪、大田、诗山、集美四处,机械药品相对满足,为师生健康安全提供最大的保障。</p><p class="ql-block"><b>2.共克时艰 谨记诚毅</b></p><p class="ql-block">陈村牧克己奉公,生活俭朴,带头减薪。他运筹帷幄,排除万难,为集美高中创办做了大量筹备工作,动员一些老教师由安溪迁调诗山,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选聘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他多次在百忙中来校视察,深入督察校务,关心师生生活,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等,给师生们极大鼓舞。戴世龙利用家乡人脉,联系校友和社会人士,商借闲置的校舍,解决教学和住宿困难,奠定办学基础。</p><p class="ql-block">据当年集美高中学生介绍,从安溪文庙到诗山登科头坚持执教的教师有陈大弼、许玛琳、宋庆嵩、陈淑元、庄为矶、黄宗翔等;新聘任的有赖汝楫、吴士灿等;后又聘到黄礼镇、杨山先、林子力等,师资比其他学校雄厚,有不少名师。</p><p class="ql-block">国难当头,艰难程度自不待言。师生们谨记校主陈嘉庚的谆谆教诲,秉承“诚毅”校训,坚韧不拔,共渡难关,砥砺前行感人之至。教师陈大弼与爱人一直住在登科头原进化第二十八小学的破陋校舍,一住就是四五个年头,直到抗战胜利后才随校迁回集美学村原住宅,受尽生活的磨难,尝尽抗战的苦楚,令人催泪。</p><p class="ql-block">兵荒马乱,物价暴涨,百姓生活极其困难,民忧温饱。师生们难以尝到白米饭,经常吃红米饭,有时还是发霉变质的。下饭的菜配多为冬瓜、南瓜、笋干等常见菜肴,或从家里带来的腌制莱脯、咸菜。宿舍也简陋至极,逼仄拥挤,几十人挤住一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睡竹床,低年级人多,睡双层木架床。许多贫困学生一身粗布,买不起黄色咔叽布,就用白色的龙头细布制成,或旧衣服改装后,再用黄土或茨榔染上类似的色泽代替。有的同学穿着麻织的草鞋,冬天时有的还赤脚挨冻。贫困生人人备有针线包,课余和节假日,衣服和被帐破了自己补,脏了带到溪里洗,披晒沙滩上,边读书边候干。夜间,自修室和寝室没有电灯照明,只点大汽油灯。远途学生来校,肩挑手提和背带小件行李,跋山涉水,少者要走一两天,远的要走三五天,中途还需投宿。</p><p class="ql-block">家国灾难深重,百姓水深火热,师生们深明大义,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不仅熬过峥嵘的岁月,还保持优良的学风,学校得以立足发展。</p><p class="ql-block"><b>3.安贫乐道 质量斐然</b></p><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17日晩,陈村牧在厦门广播电台播讲了《战时集美学校的回顾》,其中讲到:</p><p class="ql-block">“八年来集美学校仍然保有最优秀的教师阵容,大家都知道,抗战以后,由于生活的困难,当教师的改业的改业,很多学校无法挽留优秀的教师,然而集美学校的教师,因为受了校主精神的感召,大家都宁愿安贫乐道,坚守教育岗位,全校八十多位的教师,服务二十五年以上的有两位,二十年以上的有一位,十五年以上的有七八位,十年以上的有十多位,五年以上的有廿多位。换句话说,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教师都是在抗战期内与学校共艰苦患难的,而且这些教师都是检定合格夙负盛名的第一流教师,这实在是难得的。”</p><p class="ql-block">校长戴世龙严格治校,为办学煞费苦心,敢于创新,寻求提高质量的途径,不断试行考试制度改革等措施,倡导文理分科,实行统一考场,混编班级、科目、编号等,端正考风。教师诲人不倦,教学认真,学生刻苦攻读,不懈努力,优秀的校风蔚然而成,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参加历届全省高中毕业生会考,成绩名列前茅,受到社会赞誉。集美高中十四、十五组学生同时毕业,举凡参加大专学校升学考试的,基本上都被录取,升学率很高,有的考入大学成为高材生。一般学生文理科知识牢固,英文素养也较好。</p><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由安溪迁到诗山继续就读的班届,有十四、十五、十六等三组学生;而从十七到廿三组学生,则是迁至诗山后招收的。比起安溪、大田,诗山集美高中的办学条件相对较优,而且校风好质量高。因此,吸引附近各县诸多学生慕名而来,求学心切。</p> <b>4.抗日宣传 鼓舞士气</b><br> 1937年11月间,陈嘉庚从新加坡来信指出:“国难日亟,希激励员生,抱定牺牲苦干精神,努力抗敌救国工作,是所至望。”<br> 1940年,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慰问团”回国慰问抗战将士,在访问重庆和延安后,于10月25-28日莅临安溪视察并作多场报告。25日晚,陈村牧、戴世龙、王瑞璧等带领师生和安溪各界代表,到祥云渡迎接,目睹校主风采,师生们欢喜若狂。沿途民众悬旗鸣炮,气氛甚为热烈。26日早晨,陈嘉庚视察集美中学;8时出席安溪各界欢迎大会,演说达两小时;晚间出席安溪县城各界的欢迎公宴。27日早上6时半,安溪集美学校全体师生暨厦大集美两校校友会安溪分会校友,在安溪文庙大埕举行欢迎大会。八时半,教职员在图书馆开茶会欢迎,陈嘉庚即席详细分析抗战形势。<br> 陈嘉庚在演讲中说,抗战胜利的希望在延安,中国命运的希望在延安。他充满信心地说:“抗战胜利属于我,这是一万分之一万的肯定。”他勉励同学们要“抱着大公无私的精神,凭着‘诚毅’二字校训,努力苦干”。“我们集美学校创办的动机和目的跟普通学校不同,希望诸位深深来体会。”<br>在嘉庚精神的极大鼓舞下,集美高中师生风雨同舟,同仇敌忾,无论校内校外,广泛宣传爱国救亡、抗日必胜的真理,积极投身时代洪流,掀起抗日热潮。师生群情激昂,爱国感情倍增,有力地做好抗日后援工作。<br> 校董陈村牧团结师生,言传身教,以陈嘉庚爱国事迹、集美学校光荣校史和“诚毅”校训,激励师生爱国热情,树立必胜信念。<br> 发动捐募,支援抗战。集美学校师生自1938年4月15日起,开展“一日一分”认捐运动,集美高中全体教师将学生“慰劳老师金”,转捐购买“教师号”飞机,又捐款购置“集美学校号”飞机。集美学校自1938年2月至1944年9月,共捐募602848元购机款。师生们从清贫生活中节衣缩食,募捐棉衣款,认购救国公债,义卖募款,支援抗日战争。集美中等各校利用25年和28周年校庆以及“七七”纪念活动等,发动校友捐款,自1937年9月至1941年3月,共捐献13709元;自1937年10月至1943年3月,认购救国公债5850元。<br> 实施战时教学。各科教师在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代脉动,结合教材有机融入现实元素,寓抗日宣传于生动的教学活动之中。<br> 集美高中播迁诗山述略各种抗日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宣活动,如火如荼。抗日服务团、宣传队、剧团等抗日组织不断涌现。有的学生分批参加民训和民教工作,开办夜校、扫盲班、妇女班,教农民识字,启发民智。自愿建立宣传队,课余或星期日深入到学校附近的街道、公共场所,或人口稠密的村落,以及诗山和蓬华山区,开展以抗敌为内容的各种活动,如张贴标语、演讲、展览、公演、教唱歌曲,如抗日革命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红日照遍了东方》《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br>编印刊物。抗战期间,集美各校、各团体、各学生会等单位和个人,出版了大量报刊、壁报,编发文艺作品,配合全面宣传抗日。内迁安溪期间,集美师范中学战时服务团宣传队报道组创办的《血花日报》,扩充为壁报型日报后,利用科学馆收发报机,每晚收听广播电台前线抗战新闻,记录后编辑出版。该报有“论著”“译述”“文艺”“社论”“茶座”“识字学校”“漫画”“一日一人”“通讯特写”“科学讲座”“国际时事讲座”“读者园地”等多个栏目,内容非常丰富,成为战时安溪集美学校、安溪县政府、安溪抗敌后援会的舆论阵地,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br>集美高中分设诗山后,学生会继续办刊,并缩短周期改为《血花周刊》,大量发表学生抗日文章,在抗战后期发挥较大作用。还不定期刊出版墙报,15组学生出版了《长城》,揭露日寇滔天罪行,宣传抗日英雄事迹。特别是教师的作品刊登后,更引人注目,如庄为玑(后为厦门大学教授、考古学家)《抗战编年史》等。 <br>据当年学生、曾在福建省教育厅工作,后任诗山中学政教处副主任的吴剑秋生前回忆,其时,他曾经参与该刊编辑,还于1944年12月撰写律诗一首,赞颂“集美血花周刊万岁”。<br>集合群英敌忾同,美缘輸墨结当中。<br>血潮涌出珠玑富,花笔绘成锦绣丰。<br>周日网罗供品骘,刊传吟涌足尊崇。<br>万方啧啧称文苑,岁岁凭斯振学风。<br><h5>1945年5月<b>,吴剑秋又撰写一首诗:<br>集思能广益,美锦列当前。<br>血溅倭奴丑,花呈江笔妍。<br>周期无缺憾,刊载尽鸿篇。<br>万众齐抗日,岁长志弥坚。<br></b><br></h5> <b>5.热血丹心 投笔从戎 </b><br>1944年9月,国民政府号召全国知识青年从军,规定凡年满18岁到35岁、受过中等程度以上文化教育、身体健康的青年,都可作为应征对象,服役期两年。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广泛发动青年学生应征入伍,举国掀起一场青年从军热潮。<br>集美学校学生素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志,他们响应校主的号召,踊跃投笔从戎。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仅集美商业、农林、水产航海3所职校,就有170名学生报名参加青年远征军。当年,南安县报名应征青年有150多人。由于手头资料奇缺,没有诗山集美高中学生应征的统计数字。不过,看到一篇回忆文章《抗日战争时期集美高中师生投入抗日斗争的见闻记》,该校师生期盼沙场杀敌的爱国热情格外高涨,读罢感动不已。文章作者是毕业于诗山集美高中18组的吴光烈,据他介绍,从第18组至23组的学生,怀着一腔热心,自告奋勇,奋不顾身,弃学从军,纷纷报名参军,他们都是集美高中迁至诗山后招收的学生。<br>国难当头,师生们报国心切。有的学生大义凛然,咬破指头写血书,发出“为国捐驱,不惜一切”“不灭日寇,誓不还家”等誓言,抱定抗敌到底的雄心壮志。第十八组学生,除个别因身体不合格外,全部参加青年军,其他各组也有部份应征。音乐教师张新智放弃家庭,带领学生踏上从军征途。出发之前,学校领导授予报名应征的师生红绫绶带,胸戴光荣花,豪气冲天,士气昂扬,浩荡的队伍从学校体育场正中门出发,展示了青年学生共赴国难的不凡风貌。全校师生组织送行壮别,铜管乐队高奏骊歌,雄壮的乐声中飘荡在校园和天空中。观者无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不少师生感动得泣不成声。队伍走出学校,数千人自发夹道欢送,频频向他们挥手致意,泪水不禁夺眶涌流。沿途鞭炮响彻云霄,队伍走远了,人们还在久久凝望……<br>据当年从军的诗山名士梁海滨生前介绍,南安新兵队伍从溪美出发时,来自诗山社坛乡的集美高中学生叶铭旋,光荣地被选为旗手,叶铭旋人高马大,颇具气质。山二村乡贤陈中河也告诉我,他父亲陈顺动就是集美高中在读时入伍青年军的,时年21岁,也是披红菱戴绶带到集合地南安溪美。陈中河还珍藏着其父生前保存的《中国青年远征军陆军第31军208师官佐通讯录》,书中也记录着来自集美高中的部分兵员的姓名、年龄、籍贯、编列、兵种等。<br><b>6.杰出校友 人才辈出</b><br>近年来,集美学校内迁八年的历史逐步披露,逐步被研究,重要性逐步显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处于国难之时,许多学校倒闭了,但集美学校依然屹立,非但没有衰微,内迁后还发展壮大,在内地播撒下教育种子,文化之火光依旧烛照,一批批人才层出不穷。<br>短短4年的不寻常光阴,集美高中也培养了许多的杰出校友。引用一下18组校友潘达夫和骆炳南离校50年后所写的回忆文章,就可见一斑。据介绍,18组学生是1942年到诗山登科头入学的。不完全统计,该组校友中有教授、专家、学者7人,高级工程师、银行家、企业家有10余人,还有中小学校长、教师多人。<br>其中,南安籍的王毅林曾任厦门市政协副主席。1941年,王毅林在诗山集美中学高一时加入共产党,后在南安、永安从事地下党工作。抗战时期的永安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地区,1938年,福建省会内迁于此。1944年,王毅林来到抗战后期享有盛誉的永安东南出版社担任职员。一年多时间,他向永安政界、教育界和内迁闽北的暨南大学、内迁闽西的厦门大学等高校,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并通过函购渠道,把东南出版社出版的名家书籍和《国际时事研究》周刊,向福建省以外地区传送,把抗日火种传播出去。他曾说:“我在抗日时期只是一个小小的干部,我觉得我对抗战做的最大贡献应该是后来写了很多书,把抗战精神宣传出去,发扬下去。” <br>18组校友吴光烈,南安市码头镇人,生前被授予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称号,1992年荣膺国务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贡献的荣誉证书。1997年荣入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之列。<br>来自南安乐峰的潘达夫,是一位贫寒学子,考上大学却因家贫无力入学,还是热心华侨鼎力资助圆梦,才使他成为家乡乐峰第一位大学生。后来,这位华侨还聘请他为家庭教师,辅导子女。1952年1月至1953年7月,潘达夫出任集美中学校长。在集美高中18组建组50周年聚会上,许多校友深切怀念当年教过的师长,赞扬他们的为人师表的精神和优良的教学效果。同时对校长戴世龙认真办学、严格治校的工作作风,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实事求是的评价。<br>……<br>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诗山集美高级中学又迁回安溪县城一个学期,1946年春迁回集美学村。<br>诗山集美高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虽然只有短暂的4年时光,但是在集美中学校史上,在南安教育史、抗日史、地下斗争史上,都应该留下值得一书的篇章。<br><br>注:<br><h5>本文参考集美中学校友总会有关资料和网络小部分资料,感谢陈州生先生提供文字和口述资料。</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