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23年9月1日我们迎来了开学季!报到这天我们班的孩子们兴高采烈的跑过来和我说:</p><p class="ql-block"> 李一诺:老师,幼儿园门口大变样了!以前还没建好的时候下面全是黄泥水,现在有高高的桥,上面有蓝天白云相伴着,下面的河水也变得清澈起来…</p><p class="ql-block"> 陈思彤:这个桥长长的、宽宽的,看起来能让很多人站在上面,早晨还有爷爷奶奶在上面卖菜。</p><p class="ql-block"> 彭铭州:今天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发现桥采用了水泥、砖块、混泥土!</p><p class="ql-block"> 黄思源:以后上学我们就不用绕来绕去了,真方便!</p> <p class="ql-block"> 1.给桥取名字</p><p class="ql-block"> 梓文:老师,我们给这座桥取个名字吧,那这座桥就是独一无二的桥了。</p><p class="ql-block"> 嘉绎:它就在我们学校旁边,所以就叫芦溪县保育院桥。</p><p class="ql-block"> 依冉:这个名字太长了,我觉得叫保育院桥就更短点。</p><p class="ql-block"> 欣彤:那我觉得叫保育桥还更好听呢。</p> <p class="ql-block">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把这座桥取名为“保育桥”。通过给桥取名字,在孩子们心中给这座正在建设的桥赋予了新的意义,他们像期待新生的宝宝一样关注着桥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2.制作安全手册</p><p class="ql-block"> 亲身体验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式。虽然多数幼儿在保育桥路过,但他们只是看看而已,没有针对保育桥进行过认真的探索。教师决定带领幼儿到实地去探索,让幼儿和保育桥亲密接触。探秘之前,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呢?</p><p class="ql-block"> 幼儿得知要以“小科学家”的身份去探索保育桥桥,都很激动。当然,安全意识不能少,出门安全最重要。所以,幼儿为自己制订了一份安全手册。</p><p class="ql-block"> 引导幼儿自己讨论一些安全知识,远比教师对着幼儿再三强调、反复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幼儿的安全手册中,较多的内容是注意个人安全,比如不能离开大人的视线、不要在河边打闹、不能爬栏杆等;还有一些幼儿也注意到了要保护环境,如不能把食品包装袋扔进河里等。幼儿制定安全手册的过程,既反映出幼儿平常所积累的安全经验,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p> <p class="ql-block"> 3.我的出行计划</p><p class="ql-block">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想了解保育桥哪些内容?”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我想知道一次能开几辆车车到保育桥上去?”“我想知道保育桥有多长。”“桥上有几个柱子?”“桥的形状是怎样的?”“用了钉子吗?”……</p><p class="ql-block"> 幼儿把自己想探索的问题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制定了相应的探究计划,打算带着计划到实地去探索。</p><p class="ql-block"> 从出发前的安全手册制订,到出行计划的制订,教师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记录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幼儿主动计划自己的行为,从而为有目的的探索做好了准备。</p> <p class="ql-block"> 4.探秘之旅</p><p class="ql-block"> “哇,这座桥真干净!”“好漂亮的桥呀。”“人走的这边都有栏杆,保护安全。”......幼儿兴奋地东张西望,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幼儿开始探寻自己想要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一诺:“我走了104步。”</p><p class="ql-block"> 韬韬:“可是我怎么走了180步呀?”</p><p class="ql-block"> 韬韬和一诺的讨论声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原来是他们想量一量大桥有多长,于是两人都从桥上走过去,数一数走了多少步,可是最后发现两人的结果相差很大。</p><p class="ql-block"> 教师:“为什么他们量的保育桥的长度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思源:“可能是迈的脚步不一样大,所以走的步数也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于是大家让那两个小朋友重新走一遍,大家仔细认真的观察他们,发现两个小朋友迈的脚步不一致长,导致两个人的结果相差很大,但是同一个小朋友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有的小朋友不死心,重复走了两次,总是不一样。这时雨柏说:我刚刚把两只脚离得很近走路就结果没有差很多。说着刘雨柏就又走了一遍,这次他后脚挨着前脚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发现和前一次走的结果只相差3。别的小朋友也开始尝试,发现前后脚挨的越近,结果相差越近。大家通过反复比对,最终发现保育桥的长度是168个脚印的长度。</p><p class="ql-block"> 其他的小朋友也有新的发现。嘉绎:我数了桥上有24根柱子,一边有12根,另一边也是12根,两边一样多,加在一起就是24根。</p> <p class="ql-block"> 教师总结;活动结束后,幼儿意犹未尽。“老师,我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了!”这是老师听到的最多的话。整个探究过程中,幼儿用眼睛看,感受保育桥的形态;用手摸,体验石头质地的光滑;用耳朵听,了解保育桥的建设;用笔画,表现自己收获的经验和展开想象。</p> <p class="ql-block"> 5.桥的最终模样</p><p class="ql-block"> 桥连四海,路通八方,一座完整的桥不光有漂亮的结构、光滑的路面,主要得具备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明显的安全标识以及后续的养护工作,宝贝们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6.与桥合影</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课程活动,我看到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见她们心中还热爱着这座桥;趁着放学,宝贝们主动领着家长去“保育桥”走一走,逛一逛,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 教师总结:小朋友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群体,幼儿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对事物有强烈的愿望、兴趣及积极的态度,不断探索陌生的事物是幼儿的一种特性,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这种〝探索"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要通过科学教学引导他们,使他们探索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因此,应在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观察、爱提问题、爱研究问题的习惯;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发现矛盾,揭示矛盾,并把矛盾交给他们去思考、研究、解决,要明确提出需探索的问题,有计划地探究,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