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之初,生活物质十分匮乏,人民政府接收了旧政权之后,全面落实毛主席提出的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措施。</p> <p class="ql-block">由于战争创伤未愈,百废待兴,帝国主义又对新中国封锁,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流通无序,一些不法商人乘机囤货,哄抬物价,尤其是粮食方面,导致居民的工资,房租,学费…都以大米计算。</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政府对粮食,棉布等商品实行统购统销,凭票供应。</p> <p class="ql-block">凭票供应的大米,一般为三级米,每斤0.146元。三级米比较粗糙,70年代后,各粮店都增添了一台小型碾米机,让市民将刚买的大米碾一次。只有过年,每人供应10斤较好三级米。</p><p class="ql-block">那时米、油都是散装的。</p><p class="ql-block">买米必须要自备米袋,买油,必须要自备油樽。</p> <p class="ql-block">这是六、七十年代居民的粮食定量。直到1992年4月1日,广州在全国率先放开粮油购销价格,停止使用粮油票。对职工每月发给粮食差价补贴。</p> <p class="ql-block">七、八十年代广州市居民的粮油簿。粮油簿定期换发。并在户籍所在地指定的粮油店购买粮油。</p> <p class="ql-block">居民购买粮食和食油,一般凭粮油购买证,但对于流动人员,或在集体食堂用餐,国家发行了粮票。凭粮油簿迁移,而迁移国票,要扣除食油供应量。</p><p class="ql-block">这是最早的国家粮票。</p><p class="ql-block">粮票不是每年都印发的,每款停止使用时间,政府会提前下发通知,印发新票。</p> <p class="ql-block">这是50年代的广东省粮票。</p> <p class="ql-block">这是50年代的广州市粮票。</p> <p class="ql-block">1963年广东省流动粮票。</p> <p class="ql-block">粮票最少以五钱(半両)为单位。食堂饭票也有半両,这是方便小孩、老人的饭量。不致浪费。</p> <p class="ql-block">1963年的广州市粮票,分双单月使用。</p> <p class="ql-block">1968~1969年广东省粮票,印有毛主席语彔。</p> <p class="ql-block">1975年的广东省粮票。</p> <p class="ql-block">当时居民也有上茶楼饮茶食饭。</p> <p class="ql-block">但无论上茶楼饮茶食饭,还是买饱点早餐,也要凭粮票。至1984年7月1日,广州茶楼全部免收粮票。</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粮油票比较特殊,就是1977年越南反华排华,在越南的华人,无论是越籍还是中国籍,都受到越南政府驱赶,他们回到中国境内,当时还是凭粮簿购买粮食,广东,广西,云南就印发了《救济印支难民粮油供应证》,解决他们购买粮食问题。</p> <p class="ql-block">在食油方面,广州市居民每月每人供应半斤,凭粮、油簿购买。食油票国家、省级没印发,只有市级印发。</p><p class="ql-block">在单位、街道食堂用餐,凭粮票购买饭票,凭油票购买菜票。居民凭粮油簿迁粮票、油票,迁出后也可凭粮票、油票购买粮油。</p> <p class="ql-block">这是广州市各时期的油票,单位最少是伍钱。</p><p class="ql-block">油票当月有效。</p> <p class="ql-block">凭票供应的年代,物价稳定,保障了市民的基本生活。</p><p class="ql-block">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从解放初期凭证定期定量供应的制度,一直延伸到开放改革的1993年,全国各地才全部停止票证供应。而我们老三届这代人,见证了整个票证年代。</p> <p class="ql-block">计划经济年代,既要抓好粮棉油,也要分清敌我友。一切按计划种植,按计划生产,按计划供应。</p> <p class="ql-block">广州50年代印发过布票,但后来由广东省统一印发。商业部和军队印发过全国通用布票。</p> <p class="ql-block">随着经济发展,广州不断建了棉纺厂、绢麻厂,但始终赶不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p> <p class="ql-block">很长时间以来,广东省居民、农民的布票每年每人都是一丈三尺六寸。</p> <p class="ql-block">人们对穿衣十分珍惜,过年过节才穿新衣服,形成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勤俭习惯,不合身的衣服,就转给家人或亲友。</p> <p class="ql-block">为了鼓励农民多交农产品任务,国家还发行了奖售票证。</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买布买粮都要凭证,有钱无票是买不到的。布票、粮票称为第二货币。广州人称粮票为“钢板”,国票为“国钢”,省票为“省钢”,市票为“市钢”。炒卖票证,是触犯刑法,必须受到法律制裁。</p> <p class="ql-block">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布匹有:</p><p class="ql-block">纯棉平布、纯棉府绸、泡泡纱、灯芯绒、毛呢、劳动布等。</p><p class="ql-block">还有种粘棉布,包括人造棉、富纤布,通过粘胶纤维(木材、蔗渣、芦苇、芒草等)与棉按照一定比例混纺交织而成。</p><p class="ql-block">当时这种粗糙的粘棉布,含棉50%以上的,每尺收5寸布票,含棉50%以下的,每尺收3寸布票。解决了布票紧张的居民。</p> <p class="ql-block">购买针织品,也要凭票。</p> <p class="ql-block">布匹的宽幅-般为2.3~2.35米,窄幅为1.5~1.6米。供应给市民的多为窄幅。</p><p class="ql-block">七、八十年代,随着石油工业发展,我国引进了化纤化肥生产设备,大批生产聚脂纤维绦纶(的确良)面料,由于不用布票,弹性好,又光滑,易洗快干,但吸湿性较差,价格虽然比棉布贵,但不少市民买来做衫衣。这是盛行了二十多年的高档衣料。</p> <p class="ql-block">1979~1981年广东省布票。</p> <p class="ql-block">1982~1984年广东省布票。</p> <p class="ql-block">在很长一段时间,买鞋也要凭票证。</p> <p class="ql-block">猪肉、牛肉是普通市民的基本营养食物。而在解放初期,大多数市民只顾填饱肚皮,对肉类需求不敢有望。随着经济逐渐发展,不少家庭对肉类需求有所增加,而在计划经济年代,猪牛羊也是计划收购,为此国家采取计划供应。</p><p class="ql-block">1956年11月15日起,广州市开始实行凭票(证)供应。很长时期,每人每月定量供应猪肉1斤,每斤1元。</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各时期的猪肉票,都是由第二商业局印发的。五、六十年代印发过猪肉购买证,后来每月分上旬、中旬、下旬肉票。到七、八十年代每人全年肉票有120张(每张1两)、60张(每张2两)、48张(每张2两半),每月每人供应1斤不变。每月规定用几号票,春节、中秋、国庆节另行增加。</p> <p class="ql-block">凭票买肉,都要排队。尤其是猪腰,猪肝,猪膏,供应量少,一早就要去“担凳仔,霸头位”。</p><p class="ql-block">不少人家庭食油不够,一早就去排队,等开卖时买到猪膏炸猪油,又有猪油渣做餸。</p> <p class="ql-block">如果买了肥猪肉,蒸大头菜或梅菜,那就是美味佳肴。到秋天,凭肉票买到腊肠、腊肉,更是囗福。</p><p class="ql-block">要吃三鸟,多是等到大节日。</p> <p class="ql-block">买鱼也要凭票证。60年代由第二商业局、水产局印发鱼票,分上、中、下旬,有段时间凭副食品供应证。到七、八十年代印发鱼票,每人全年60张(每张供应1两)。</p><p class="ql-block">但无论印发多少张,每人每月供应鱼半斤,大鱼每斤4毛,鲩鱼每斤5毛,咸水鱼每斤3毛半。而大鱼鲩鱼很难买,很多市民只能买到土鲮鱼或咸水鱼,尤其是剝皮牛。</p> <p class="ql-block">很多市民凭第二商业局、水产局印发的副食品供应证购买咸鱼。</p><p class="ql-block">咸鱼青菜三级米是家常便饭。</p><p class="ql-block">而偶尔买到不用鱼票的鲮鱼骨,用面豉来蒸,也是一道佳肴。</p> <p class="ql-block">海产品,蛋类,豆制品类等副食品,同样凭票第二商业局印发的副食品证供应。</p> <p class="ql-block">广州人喜欢吃鱼,凭票买鱼同样要排队,很多时候排到一半队就卖光了。有钱有票也不一定买到。七十年代未,个别市民还将鱼票寄到市长办公室。</p><p class="ql-block">直到1985年4月,广州水产市场才全面放开。</p> <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市场菜心、生菜、白菜等青菜,每斤2分~3分钱,瓜类每斤四分~六分。</p><p class="ql-block">可见物价很低,但大多数市民的收入,除了购买票证配给的食物和衣物,交房租、水电费,小孩学费等开支外,也所剩无几。有的甚至在月底需要向单位职工互助储金会借钱。</p><p class="ql-block">农产品和果蔬售价这样低,收购价就更低了。可见当时农民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当时无论百货商店,肉菜市场,市民都要自备袋子盛装。</p><p class="ql-block">购买衣物、布料或食物等,百货商店只提供纸袋盛装。照相也是用纸袋装相片。买水果也是用纸袋。</p><p class="ql-block">到肉菜市场买肉买菜,甚至芽菜、椰菜,售货员都用咸水草绑扎。烧腊用纸包上再用水草绑扎。买盐买砂糖、冰糖、糖粉等,用双层旧书纸、旧报纸折成的纸袋包装。</p><p class="ql-block">那时是没有胶袋的,用咸水草和纸袋,既环保又实用。咸水草在家里几条合力也可作绑绳用,纸袋可作透火烧柴炉烧煤炉。如今市场上见到的咸水草,都是用来绑蠏、包粽。</p> <p class="ql-block">面饼凭粮票购买。面筋、粉丝等面制品则凭面制品票购买。豆腐、豆卜、支竹等豆制品凭豆制品票购买。</p><p class="ql-block">那时买豆卜,用针将水草穿成一串,买豆腐,用蕉叶托底。</p><p class="ql-block">看来十分环保。</p> <p class="ql-block">买食糖,也是凭证供应,每人每月半斤。开始凭《居民购糖证》,后来由第二商业局印发糖票,每人全年14张。记得每年春节凭13号糖票购买贺年糖果(糖冬瓜、糖莲藕之类),中秋节凭14号糖票购买足斤月饼2个。</p> <p class="ql-block">每年春节、中秋,市民增加供应食油、肉类、带壳花生,政府都有公布。</p> <p class="ql-block">购买水果糖也凭第二商业局印发的糖果票。</p> <p class="ql-block">每人全年12张《饼干票》,由第二商业局印发,每月凭票购买饼干半斤。</p> <p class="ql-block">市区和郊区发放的票证是不同的。这是当年郊区所发的票证。</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购买罐头不用凭证,但都是经济比较宽裕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亚洲汽水品种很少,沙士汽水每支0.16元,橙汁汽水每支0.18元,橙宝汽水每支0.22元。红星啤酒每支0.33元。</p> <p class="ql-block">家庭每天做饭都要用的煤、柴,五十年代就开始凭证供应。每户每月10斤木柴,作透煤炉用,按常住人口发给煤票证。</p> <p class="ql-block">那时广州还没有煤气,家庭燃料主要是生活用煤。</p> <p class="ql-block">在50年代,多数家庭买煤球或搓煤球,但煤球不好烧,就买煤粉自制蜂窝煤。</p> <p class="ql-block">后来煤店供应蜂窝煤了。每星期休息一天,市民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买煤上。</p> <p class="ql-block">一些家庭供应的煤、柴不够用,亲友之间就互相调剂。</p> <p class="ql-block">60年代广州凭第一商业局印发的工业品购买证购买火柴,很长时期都是2分钱一盒。记得在50年代,有人上街让市民用鸡毛、鹅毛、鸭毛、牙膏管换火柴。</p> <p class="ql-block">香烟凭第二商业局印发的票证购买,也主要在五、六十年。</p> <p class="ql-block">当时广州主要供应经济实惠的大钟、百雀、椰树、丰收、银球牌香烟,流传着信口溜:</p><p class="ql-block">大钟一敲,百雀归巢;</p><p class="ql-block">椰树底下庆丰收。</p><p class="ql-block">激死烟产。</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购买家庭日用品,也要凭第一商业局印发的工业品供应证、工业品票。</p><p class="ql-block">用电灯的,发灯泡票,</p><p class="ql-block">用火水灯的,发煤油购买证。</p> <p class="ql-block">这些购买证,用作购买肥皂、火柴、火石、线团…等日用工业品。</p> <p class="ql-block">购买肥皂开始凭《日用工业品购买证》,后来由一商局印发肥皂票。</p> <p class="ql-block">在票证年代,瓷碗票、草纸票、木柴票、铁锅票…由广州市供销社印发,其他购买食品的多为第二商业局、水产局印发,家庭工业品多为第一商业局印发。</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凭票购买的革命碗。</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的家庭用的缸瓦。</p> <p class="ql-block">六、七十年代家庭备用药。</p> <p class="ql-block">六、七十年代的家庭常用物品。</p> <p class="ql-block">家庭用的竹器,而蒸笼是单位食堂和小食店常用。</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家庭用的木器。其中的木水桶是到自来水站担水用,粪桶是家里人不便到公厕用。</p> <p class="ql-block">家庭用的铁制品。而铝制茶缸多用在单位。</p> <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用的电器。电话只能在单位或传呼站有。家用电烫斗、电风筒已是很高档了。</p> <p class="ql-block">常用办公文具。那时还没有电脑、复印机,打字机也很少。文件资料都是用腊板腊纸刻写,然后油印。</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比较高档的国营理发店有长堤的模范,北京路(永汉路)的北秀、一乐也,一德路的一新,第十甫的京华,南华中路的南半岛等。男士的发型多是西装(波浪型、分界型)、陆军装(平头),小孩的BB装。女士的发型多是烫发、麻花辫、短发(刘胡兰装)。而大多数市民都是到简陋的飞发铺,或让上街的飞发佬飞发。五十年代上街飞发只要5分~8分。但头发碎满身,还要自己扫地。有个口头禅:“飞发飞发,越飞越邋遢”。有的索性买个飞发剪,由懂得飞发的家人来剪。</p> <p class="ql-block">票证是当年赖以生存的第二货币。从80年代初期开始,对办了《独生子女优待证》的一孩户,也发放多一份票证。</p><p class="ql-block">1982年,计划生育成为国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老三届正是步入生育年代,首当其冲。</p><p class="ql-block">1985年广州市取消猪肉统购统销,取消肉票,按原来的供应定量改发每人每年20元肉类差价补贴,独生子女也按两人发放,但《独生子女优待证》先要年审,年审费5元。</p> <p class="ql-block">由于衣、食、用凭票证供应,国家发行了侨汇券,对有外汇收入的侨眷、港澳台家庭,按汇款比例发给侨汇购物券,在华侨商店、外轮公司或商场的侨汇供应点,购买紧俏商品。</p><p class="ql-block">港澳在广州南边,有港澳关系的家庭称为有“南风窗”,很受人羡慕。</p> <p class="ql-block">侨汇券从1957年7月30日开始,1992年结束。</p><p class="ql-block">1980年4月1日,中国银行又发行了外汇券,即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持外币在指定地点兑换外汇券,外汇券与人民币等值,可以在友谊商店、宾馆、免税商场购买高档稀缺商品。</p><p class="ql-block">外汇券在1995年1月1日停止流通。</p> <p class="ql-block">但不是人人都有“南风窗”,有侨汇券,有外汇券的。</p><p class="ql-block">普通市民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就得跑去四乡或郊外(新市、黄岐等)虚市买三鸟及农产品。或自己养鸡。养鸡可以生鸡蛋,还有鸡肉食。</p><p class="ql-block">那时广州街头几乎家家户户养鸡,鸡笼放在空地、卫生间、厨房、床底下等地方。到市场捡菜头菜尾捞鸡糠喂鸡。</p> <p class="ql-block">面对物质的匮乏,大部分人还是鼓足干劲“抓革命,促生产”。但也有一部分人长期收入低,“做又36,唔做又36”,倒不如“揾契爷”休息。一些干部,坐在办公室“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p><p class="ql-block">那时普通工和一级工的工资一般在36元左右。由于十年内乱,大批“唯生产力论”,工厂打破规章制度,出现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长期没调整,病假又不扣工资。一部份人就去找医生开病假单(揾契爷)。</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产生了广东“新三宝”:医生、司机、猪肉佬。</p><p class="ql-block">医生是崇高的职业,计划经济年代,职工看病凭《记帐单》,本人只付一角钱挂号费。但由于医疗资源缺乏,拍个腹部平片,或开些好药品,尤其是紧俏中药,都要走后门。一些人“揾契爷”开病假单,就得求助医生。所以一些人以“识得”医生为荣,不少人都“想办法,搭上搭”,认识医生。</p><p class="ql-block">司机,本是普通职工,但出车后就是“书记”的权力,可以绕道帮熟人运货,加上跑外地,帮熟人买木材搭阁楼缓解住房紧张,帮熟人买农产品和鸡糠。所以很多人都想与司机混熟。</p><p class="ql-block">猪肉佬,凭票买肉的年代更吃香。</p><p class="ql-block">你要挑肥拣瘦,一张猪肉票想买多一角几分,或留下心水的猪肉,就得巴结猪肉佬。</p> <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许多家庭还未有“四转一响”。</p><p class="ql-block">一转:电风扇。没有电风扇的,夏天只能在街头乘凉,连吃饭、睡觉都在门口。</p><p class="ql-block">二转:自行车(单车)。没有单车,出行只能坐公共汽车或步行。</p><p class="ql-block">三转:缝纫机(衣车)。没有衣车的,缝补衣服只能用针线。</p><p class="ql-block">四转:手表。没有手表的,要知道时间,在家看闹钟,路上经过商铺看时钟。</p><p class="ql-block">一响:收音机。没有收音机的,老人只好到江边,榕树下聊天。</p> <p class="ql-block">直到70年代后期,家庭风扇才逐渐多起来。广州出产的座扇、吊扇有钻石牌、五羊牌,远东风扇厂的远东牌,航海仪器厂航海、南海三页风扇等。80年代一台14寸五羊牌座扇为179元,一台48寸吊扇为79.8元。</p> <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购买、使用收音机必须向公安部门办理《广州市无线电收音机用户登记证》。</p> <p class="ql-block">随着科技发展,国家对无线电管理条例不断调整,各类收音机、唱机慢慢进入家庭。</p><p class="ql-block">然而,50年代初,收入不高,不少家庭还未有通电。老三届这代人,要想接收广播电台,便玩起了矿石收音机。在屋前屋后用竹杆架起天线。戴着耳简,收听效果如电子管收音机。</p> <p class="ql-block">自行车(单车),是市民出行、购物的工具。尤其是近郊农民,更是运输工具。而当时都要凭票购买,连单车链、外呔都要凭票。几张购买票发到单位,就有几百人抽签。广州自行车厂生产的自行车有红棉牌、五羊牌。1967年一辆28寸广州红棉牌单车为125元。</p> <p class="ql-block">那时家庭有部缝纫机(衣车),不仅可以缝补衣服,懂裁剪的还可做新衣,改衣服,节省很多布料和开支。七、八十年代女青年结婚将衣车作为嫁妆,是很了不起的。</p><p class="ql-block">但买衣车是件不容易的事,要凭缝纫机票。1959年发票显示华南牌缝纫机每台156.9元 ,当时不是很多人买得起。</p> <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能够戴上手表的人家庭都比较富裕,当时家庭一般只有闹钟。1956年发票显示四方钟壹个弍元陆角。</p><p class="ql-block">到70年代,上海牌手表120元/个,需凭票购买。广州牌手表110元/个。</p> <p class="ql-block">照相机,在开放改革前是家庭的奢侈品。照相要买胶卷(菲林),又要晒相,花不少钱。即使80年代,一部珠江牌120相机都要140元,一部135相机也要94.3元。在六、七十年代,只有少数人才玩得起,所以那个年代留下的老照片也不多。</p> <p class="ql-block">在票证年代,近郊蔬菜区的农民,他们得到的票证,除了布票,其他比城市居民要少。</p><p class="ql-block">由于近郊农民,以种蔬菜为主,商品粮每年只配10个月,其他2个月由生产队解决。所以要种一些水稻。食油每人每月3两。远郊的同样要完成粮油征购任务。</p> <p class="ql-block">生产队除了种植蔬菜,每天清晨六点,不论狂风暴雨,还是寒风刺骨,都要将蔬菜按时运到菜栏收购点,还要养猪、牛,养三鸟,一些还要养鱼,以及蛋类等,上交任务。</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肉菜市场青菜3分~5分钱一斤,萝卜2分钱一斤,可见上交任务的收购价会有多少?</p> <p class="ql-block">近郊农民,除了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外,个人还要上交猪任务,三鸟任务,蛋类任务,如果不养的,都要买回来上交,国家付给收购价。</p><p class="ql-block">农民的自留地,种菜种蕃薯,除了日常食用,还要解决养猪和三鸟的饲料。</p><p class="ql-block">个人上交了猪任务后,才领到《广州市郊区农民卖猪留肉票》。</p> <p class="ql-block">1984年11月,广州市取消了郊区农民上交任务。农民种植的蔬菜及养殖的三鸟实行议价销售,大大激发了农民积极性,出现了“千元户”“万元户”。</p> <p class="ql-block">随着开放改革,近郊农村大多土地都被征用开发,城中村进行了改制,已经无田种了。不少村民靠村留用地物业分红和房租致富,但不要忘记他们世世代代为解决居民菜篮子,面向黄土背朝天的艰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