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注情笔墨 寓境自然</p><p class="ql-block"> 文/ 蒋波</p><p class="ql-block"> 当代画家中,致力于国画创作的张成泽先生是卓有成就的。尤其中央美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学习归来后,他的作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术大展中屡屡入选、获奖,令人瞩目。</p><p class="ql-block"> 面对当今五花八门的诸多艺术观念,艺术形式潮涨潮落时,张先生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他不随波逐流,不赶时髦,不走捷径,始终恪守自己的艺术信念,师法自然走传统之路,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重画家的社会责任感。他说:“绘事包容量大,文化含量高,画家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甚至毕生的精力才能实现,即使是天才在短时间内也解决不了问题;绘事要以前人为师,以自然为师,以心为师,不师前人作品必是幼稚原始,不师自然作品必然机械重复,不师心作品必定板滞刻陋。”为师前人他投入不少精力临摹了古代有代表性的人物、山水、花鸟;为师自然他经常外出写生,汲取风物精美,不断充实自己的绘画语言;为师心他认真研究绘画理论,多方接受旁系学科的滋养,注重自身修养。</p><p class="ql-block"> 张成泽先生的作品不拘泥于单一画种,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涉猎,仅简叙他的葡萄画:他的葡萄画创作,以果为点,以叶为面,以藤为线,落笔成型,生熟兼之,晶莹剔透,墨彩变化微妙,藤蔓遒劲盘曲,富有弹性。他的恩师崔培鲁先生在他的葡萄作品中题赞到:“熟其性,得其神”。为熟葡萄之性,他曾拜访种植葡萄专家,远赴新疆葡萄沟、平度大泽山写生,掌握不同品种葡萄的生长规律和式样,为画好葡萄画作了较深厚的铺垫。</p><p class="ql-block"> 张先生漠视功利,为人坦诚,谦逊好学,广采博纳,是一位不断探索创新型的书画家。 (此文节录)</p> <p class="ql-block"> 张成泽,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山东大学,就学于中央美院国画系,200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院高级画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省翰林书法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 其作品【瑰丽】获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齐白石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晨露】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幽情】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和谐家园”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东风沐】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全国花鸟画大展;【版纳风物】入选全国中国画学术展。作品多次入选山东省、济南军区举办的美展,二十余幅作品获奖。</p><p class="ql-block"> 理论文章《如何欣赏中国画浅谈》、《三师说》及作品分别发表于【美术】、【国画家】、【鉴赏收藏】、【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专业刊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