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i>行程: 从乌鲁木齐经S101到肯斯瓦特水库</i></b></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早上九点钟睡醒,吃了早点——这里可没有猪肉成分,都是牛羊肉了,买点路上必备的东西,十一点离开乌鲁木齐,开始行程表上的第一天行程。准备向独库公路的起点——“独山子”出发。</span><br></h1><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 <h1>按照我预先制定的行程计划(老婆对我的现在的要求是出去可以,但要事先要做好计划,不能走到哪里算哪里——但这也是我引以为自豪的“随性而行”的特点,所以也要学会开始做计划了),9月14日就是开266公里的连霍高速公路,也就是三个小时的车程就到独库公路的出发点奎屯市的独山子区。但在我早上醒来前,我家的“情报局长”不知道从哪里查到的信息,说是不应该走高速,而是要特地经过101省道即“S101”,说是风景相当不错,是我们国家唯一的一条“百里丹霞观景道”,必须走一遭,好吧,改计划,听老婆的总归没错的。</h1><div><br></div>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开出乌鲁木齐不久,进路边的休息区时碰到开着几辆房车自驾游的旅友,他们刚从S101出来,跟他们打听了一下这一路的情况,他们很详细地告诉了我们一路的各个景点以及注意事项,要我们一直沿着S101路牌走,不要听导航的,否则它会随时把你导到高速上去的。先要去一个叫“亚洲陆地中心”的景点,出来后再沿S101走,在一个叫“硫磺沟镇”的地方有一块“百里丹霞风景道”的牌子,表示丹霞风景道开始了,顺着牌子的指示一直沿着S101走就是了,最终会与独库公路北段十字交叉的。说是一路风光“好得不得了”,有好多观景台,说是最后还有一个非常漂亮而壮观的“安集海大峡谷”。他们在这条S101走了三天了,觉得还意犹未尽。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走高速去独山子市,就直接沿着S101一路玩过去,原来走高速三个小时的路程,在S101上我们一路走、一路玩景点,居然走了整整两天,而且非常巧合的是第一天开了201公里,第二天居然还是开了201公里,有这么巧,故意凑都凑不到这个数字!</span><br></h1><div><br></div> <h1>离开乌鲁木齐绕城高速不久,就上了S101,看到了0公里的里程牌,表示这里是S101最东面的起点。旁边的岗亭是“十二师 公安交警”,看不懂,应该是新疆建设兵团十二师的地盘吧?</h1><div><br></div> <h1>离开0公里碑没多远,就看见过“S101起点第一景点 亚洲大陆中心”的广告,意思是这里是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怎么认定的?据说是一个美国学者提出来并通过非常复杂的算法计算出来,并通过GPS精确定位最后确定的。上面的红黄色的是我们国家的版图(黄色的算是新疆,但是画得非常不准确,新疆南面与西藏交界的分界线的左段应该是横向水平的,难道这是随手涂的吗?),其他蓝灰色的是亚洲其他国家的陆地,中间那个点就是位于乌鲁木齐永丰乡的所谓的“亚洲大陆中心”,我认为其实不需要美国学者这么复杂的计算的,只把这块版图锯下来,找到中间某个能平衡整个版图的点,就是这块不规则板的重心所在,也就自然找到所谓的“地理中心”所在了么,用得着专家学者吗?</h1><div><br></div> <h1>从景区大门口开车两公里才到景区停车场,停车费14元,再进去就要徒步了,要走一公里才能到“地理中心”,几乎没有游客,只有我们两个大傻在阳光下跋涉。中途是一组粗制滥造的所谓的“四大古代文明”的“文明之门”,有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愣是没有看出这四个门的特征是什么。</h1><div><br></div> <h1>好不容易走到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标志前。</h1><div><br></div> <h1>悬锤正下方大概就是代表了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所在了,来都来了,打个卡吧。</h1><div><br></div> <h1>怎么也得打个卡,等好几分钟才看到有人过来,请人帮我们拍个合影。</h1><div><br></div><h1>说实话,这个景点乏善可陈,怪不得没有游客。</h1><div><br></div> <h1>离开地理中心,开了差不过20公里就看到路边的“百里丹霞风景道”的牌子,说明“百里丹霞”要开始了。</h1><div><br></div> <h1>再过去一点是一个停车区,是正儿八经的百里丹霞风景道的“0公里”处,这里属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地盘。</h1><div><br></div><h1>真是“十里不同天”,上午在亚洲中心还是蓝天白云,到这里后变阴天了,否则这五彩的丹霞的颜色不要太好看,会很鲜艳的。</h1><div><br></div> <h1>公路上专门有个门,算是百里丹霞的起点标志。</h1><div><br></div> <h1>“流动美景”,赏心悦目。</h1><div><br></div> <h1>进入“风景道”后路两边的景观确实不一样了,岩石有五彩的褚红、黄、青、灰、绿等五色杂陈,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据说这形成与7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有关,这段丹霞地貌总长度超过120公里,是我们国家最长的丹霞地貌群,它属于古代的“侏罗纪山系”。</h1><div><br></div> <h1>几乎没看见有其他的车开过。</h1><div><br></div> <h1>一路上有不少停车观景区,就是没有游客。这是“骆驼峰观景台”,远处有个像骆驼的山峰。</h1><div><br></div> <h1>看起来还真有点像一头骆驼的,前面像是骆驼的头。</h1><h1><br></h1> <h1>停车区有修得很不错的观景台,没有游客来欣赏,可惜了。</h1><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h1>骆驼峰停车区附近还真有骆驼出现,也没有看见有主人,难道是野骆驼?车前一头骆驼悠然自得,也不肯给我让路,似乎认为既然是“骆驼峰”景区,它才是主人。</h1><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h1>总算让我们道,离开了。</h1><div><br></div> <h1>上面还有一头骆驼。</h1><div><br></div> <h1>来一段骆驼峰景区的全景视频。</h1><div><br></div> <h1>想象一下,这些岩层原先都是水平堆叠的,由于造山运动,都被顶得翘起来一个角度了,甚至还会被折叠成褶皱,大自然的力量确实无穷。</h1><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h1>这里的褶皱更可怕了,简直都要竖起来了,要把这些原来水平分布的岩层顶到竖起来成垂直节理,要有多大的自然的力量?</h1><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h1>这个停车区树了一块“呼图壁欢迎你”的广告牌,老婆在牌子前打卡,问我“呼图壁”是什么意思?旁边也没有解释,我就想当然的说,对面山上那一堵堵像墙壁一样的地貌大概就叫“呼图壁”。</h1><div><br></div> <h1>这段视频里我出了个大大的洋相:对“呼图壁欢迎你”里的“呼图壁”我也不求甚解,就在视频里自说自话的说后面山上像一堵墙壁的地貌就叫“呼图壁”,其实呼图壁是当地这个县的名称,那为什么不写“呼图壁县欢迎你”呢?真是的。</h1><div><br></div> <h1>像不像“呼图壁”?</h1><div><br></div> <h1>这些山上的孔孔洞洞,有些是被水侵蚀的,有的居然是被风刮出来的,叫“风蚀”。山顶上的奇峰怪石说像什么就像什么,这里随便搬座什么山到哪里去,都可以围起来作为一个景点的。</h1><div><br></div> <h1>没过多久又有一个停车区,里面有“S101线此生必驾”的广告牌,我俩一起在车前打个卡。</h1><div><br></div><h1>已经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广告语了:“此生必驾318”、“此生必驾独库公路”、“此生必驾盘龙古道”等等,还有没有?好像还有“此生必驾皖南川藏线”。</h1><div><br></div><div><br></div> <h1>在一片寸草不生的丹霞山里,冒出来一大片高原草甸。</h1><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h1>此时再出现羊群就不意外了,否则会想不通这些羊吃什么,总不见得啃石头。</h1><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h1>对面山上像是人工挖的沟槽,其实都是自然形成的。</h1><div><br></div> <h1>可见水库大坝,一片绿洲出现了。</h1><div><br></div> <h1>一路不断有奇峰出现,随时停车拍照。</h1><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h1><div>看来必须解决晚上住宿问题了,早上出来时碰到那几个开房车的时候我们曾经打听哪里可以住?他们轻描淡写的说好几个地方都可以住啊,给个28块钱就行,嗯,这么便宜?后来才搞明白是指的他们房车停在房车营地的费用,我们自驾车的他们也不知道哪里有住的宾馆,说是一路上没有看见过。这时发现房车的优越性了。</div><div><br></div><div>据说这里的“康家石门子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周边有完善的服务功能,经过时打听了一下,说是有住的呀,旁边的大大的圆帐篷就能住,我进去一看,十几个脏不拉几的铺盖沿着帐篷周边摆放着,如果睡的话,大家的脚都朝向圆帐篷的圆心、头靠着帐篷的边缘,全部由中心向周边呈“发散型”的形状睡下,每人收费100元,卫生间在帐篷外几十米的地方,这条件能住?吓我一跳,赶快逃出来。<br><br>好不容易在停车区碰到几个游客,我上去问他们今晚准备住哪里?他们说:“住家里啊”,进一步打听才知道他们是从乌鲁木齐来这里旅游的,马上走高速公路返回乌鲁木齐,当然住家里了。</div><div><br></div><div>我们想上网查信息也无法查到,因为这里几乎没有手机信号,人都没有,哪来基站?<br></div><div><br></div></h1> <h1>到这里已经晚上八点,我们还没有找到吃晚饭和晚上住的地方,心里开始有点发毛了,路上车都看不见。从这山上看下去似乎下面有点建筑,应该是有人的,有希望。马上下坡十几公里开下去,到下面一看,只是一个修水库的工棚,工棚里面住的工人根本不知道附近哪里还有其他住宿的地方。好在有手机信号了,马上查,在三十几公里外的“肯斯瓦特水库”旁有农家乐,太好了,马上就摸黑冲着肯斯瓦特方向开过去,一路上没有一盏路灯,没有遇到一个人,几乎没有遇到一辆车,开着开着一路没有手机信号了,万一有个情况,绝对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好在有惊无险,晚上十点前顺利达到水库边的一个小村庄,找到一家叫“真味轩”的民宿,总算吃住都解决了。有点冒险的,不建议学习我们哦。</h1><div><br></div> <h1>这农家乐民宿够大,车子直接就从院门开进去,院子里停十辆车应该没有压力,但是当天晚上就我们两个游客。</h1><div><br></div> <h1>室内室外七八十人吃饭没有问题,还有投影,还能开篝火晚会,热闹的时候应该很不错的。让老板娘炒几个菜,终于把肚子填饱。</h1><div><br></div> <h1>院子好气派,有两道门,一进一出。我们的车就直接停在房间门旁,如此方便还是第一次,有点像“汽车旅馆”了。</h1><div><br></div><h1>进入新疆自驾游的第一天从出来到住下居然十一个小时。好在这一路把百十来公里的“最美丹霞景观道”基本走完,美景不断,不断有视觉兴奋点,根本不觉得辛苦。(刚写到这里,中央13台在介绍新疆“101省道”)</h1><div><br></div><div>第二篇完,待续。</div><div>撰稿:河马91</div><div>摄影、摄像:河马91、河嫂</div><div>审核:河嫂</div><div>2024年11月13日修改后重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