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湿雨,冷冷秋

柳絮才媛

<p class="ql-block">  近几个年头,每每国庆逢秋淋。</p><p class="ql-block"> 于城里人而言,相扰不大,窝在家里,读书追剧,或相邀三五友,美食闲话。觉得闷了,驱车郊游,看看远山的深红浅绿,或瞧瞧近处的草洼积水,或撑起花伞漫步,任雨丝拂过脸庞,享受秋雨中萧瑟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但在乡下的田野中,时不时会走过一个穿着雨衣,提着或挑着一些农作物的人,人在雨中,鞋在泥中,腿脚在湿冷中。那颗头颅,也在汗与雨的双击中似落水鸡一般蔫了下去。</p><p class="ql-block"> 石榴这时也是熟晌晌,迟一晌,便有一晌的熟度。尽管人们不断推迟摘果的时间,再等一天,再等一天。可是预报中的雨已经下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果子在这时尤其怕雨,那石榴籽饱吸了雨水,一点点膨胀,一丝丝撑裂外皮,直至张开大嘴,这样的石榴,已失去了商品果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一连几天的阴雨,人们已等之不及。于是穿上雨衣,扛上梯子,走进园里,将那大而完整的果子剪下来,那树叶上的冷雨也瞬间扑上人的脸面,钻进人的脖子,直至打湿人的衣裳,那雨衣也不顶事了。鞋面早已湿透了,鞋底的泥在梯子上打着旋儿,在树杆上打着旋儿,一不小心就会从高处栽倒下来。这种披着湿衣上高檐低的工作往往要进行四五个小时或更久。</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家的石榴园在沟里,果子得一笼笼往上提。那走在那湿滑的羊肠道上的人,右臂上挎一笼三四十斤的石榴,左手还要攀扯着树枝或草蔓,一步一滑地提将上来,将果子汇到平处,再用板车拉回去。</p><p class="ql-block"> 那山坡上的石榴园里,果子也得一笼笼往下提,脚下打滑顺坡溜下的事也时有发生。果子顺坡滚了,笼也掉到了沟里,那卸果子的人,眼角溢出了泪,所幸自己只是滚了一身的泥巴。</p><p class="ql-block"> 平地上的园里,那果子被装进大大小小的笼里,几十斤的,上百斤的,或提着或抬着放进那胶皮圈的钢架板车上,那板车载着四五个装满石榴的竹笼,在凹凸不平的泥地上走着,颠着,与满地的荒草打旋着。</p><p class="ql-block"> 一板车一板车地拉回来,按大小分类摆放,大果一堆,中果一堆,小果一堆,裂果再一堆。人们一年的劳动成果静静地躺在空地上待价而估。</p><p class="ql-block"> 有车的、有劳力的人一早就拉着自家的石榴去批发市场了。留下的老弱病残就在村里等着收购。一个商贩进村了,四五家农户就围了上去,这家想要卖他家的,那家想要卖他家的,言语拉拢之间,商贩也就把价格压得越低。卖吧,不卖咋弄?明天的价格可能更低了!卖了总比坏了强!于是农人辛苦一年的收成就在这连绵阴雨中被葬卖了。他们此时,已不计较为这果子流出的汗水,也不计较为这果子所淋的冷雨,卖了就好,钱装兜里才踏实。至于水果贩子是将卖价提升了几倍,他们已不再去想,也无力去想。</p><p class="ql-block"> 有的农家,积赞了一些固定的客源,或有关系拉到了单位的福利单,就一箱箱的将石榴装了,或被私车拉走了,或上了快递车。这样的售卖,是农户最期望的,他们往往捡了最优的果,一个个包了减震网,装进精美的果箱,以期客户满意,更期客户明年的光顾。他们谦卑到极致。逢那上门拉石榴的买家,除了装好买家需要的,也把那稍裂了一点的果子,稍小一点的果子,一袋,两袋,三袋,塞在了买家的车厢里。他们热情到极致。</p><p class="ql-block"> 当国庆的日子,闲人们蜂拥旅游时,我的家乡的父老乡亲却在挣着一年的生活费,他们无饭点,没昼夜,在石榴月里,耗尽所有的力气,以此养老送终,生儿育女。</p><p class="ql-block"> 朋友们,当你品尝到甘美的石榴果时,请珍惜其中的籽籽粒粒,那里面,有农人的种种不易。当你买到的石榴籽粒没有期望中的鲜红时,请你多一些体谅,这阴雨的天气造成了果农的万般无奈。</p><p class="ql-block"> 这冷冷湿湿的中秋兼国庆,这凄凄婉婉的农家的秋收序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