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与龙老师自驾去咸宁九宫山游玩,到达景区第一高山湖泊一一云中湖时(海拔1230米),有点晚,没见着云雾飘于湖面的景象,顿时心生遗憾。</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俩人绕云中湖转一圈,更没见湖中的繁星点点,唯见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中。周围各式各样的大酒店倒是很多,但游客很少,有点萧条。失望的负面情绪占了上风,不经意的向龙老师埋怨了一句,说不出来吧,有什么好玩的,人都没一个。</p><p class="ql-block"> 俩人一前一后向订好了的民宿走去,在半路遇到正在散步的民宿男老板,龙老师跟老板打听起来,我在前面边缓慢移动脚步边竖起耳朵来听。老板说这里是盛夏时节避暑圣地,那时特别热闹,人山人海。还告诉龙老师,明天不用起很早,这个天气应该是看不见日岀的,可七点半之前自己开车,由云中湖出发上行至九宫山的主峰铜鼓包景区去看看云海……老板很热情,把这里的打卡景点全介绍了遍。</p><p class="ql-block"> 咸宁这边的人都很好,吃晚时就感受到了小酒馆女老板的善良。不管吃不吃饭,过路的游人询问某事时百答不厌,就算在隔壁吃饭的游客想用老板在外的桌椅时,也会满口答应,还时不时帮游客拾身上掉下的衣服啥的。我因受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干扰,对一切事情提不起兴趣。原计划是想去西安的,龙老师假期较短,外加还要吃酒席,就暂且搁置了,来此地是龙老师临时起意。当时对女老板的热情,没有过多地去体会。现在回想起女老板大约五十多岁,和别人说话总是微笑着的,但那笑是真诚的,不是因招缆生意的所戴的假笑面具,因天天如此,假笑是藏不往的。心里估摸着,生活在离天空近点且在美景中的人,心灵的美应是与生俱来的吧!</p><p class="ql-block"> 境由心转,洗刷完毕,躺床上刷手机,见大景点只见人不见景,也意识到刚才的话语不对,出来是为寻开心的,这样作,没任何意义。转念,剥了一个橘子递给龙老师,说了声,你选的这个地方挺幽静的,还好没有去西安。</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大清早,两个人在九宫山铜鼓包景区静坐了整整一小时,其间就近距离拍了几张照片,再给松影拍了个视频。为啥说是松影,因山上一派混沌,山上的雾浓得我们俩相隔5米左右,彼此就会在对方的视野里消失。浓雾隐匿了铜鼓包周围的千山万壑,虽民宿老板告诉了我们景点,但我们仍旧不敢动,整个景区,就见我们俩,怕一迈脚就坠入白色深渊,从此与大山融为一体。 </p><p class="ql-block"> 无所事事,俩人愉快地聊起天来,聊雾与云的区别,聊喜欢听的歌,聊儿子,谁都不是圣人,也聊烦心事。生活如这山雾般,虽朦胧神秘,给人期待,有时也浓得难化开,让人焦灼。后安静下来,一起用耳机听起轻音乐来,闭目养神,等待雾散云开。</p><p class="ql-block"> 再睁眼抬头时,惊喜地发现对着我们的山,和山口立着的风电竿、风车叶都隐隐约约可见了。我倏地起身,向风电竿方向走去,忽见一骑行“驴友",两个人呆在山上一个多小时,此刻见谁都很亲切,赶紧走近打招呼,忽又见一露营帐篷边站有两人,是一对年轻夫妻,终于有几个人了,大家开心地交谈起来。“驴友"说东南侧有个六角亭,此地是看云雾的最佳地方。我俩也听民宿老板介绍过,只是俩人不敢擅自行动。一行5人踩着石板,说说笑笑,一路穿雾而行,时不时有雾雨从两旁的树枝上落下,滴在脸上,铜鼓包的寂静就这样被我们打破了。</p><p class="ql-block"> 至六角亭,见亭内有一打开的书形木牌,上面书有“拨云亭简介",写着九宫山的云雾都由此生成,由此积集,并由此升腾散发……铜鼓包周周云遮雾罩,咫尺之内看不到人影,忽浓浓的云雾如倒海翻江,铺天盖地压向云中海,就像有一位神奇的万能天师,手握魔棒在这里施展魔法,点云拨雾,呼风唤雨,故名“拨云亭"。此亭位于五老峰顶,与铜鼓包顶峰遥遥相望,亭的一面连接铜鼓包,一面为缓坡,两面为千丈断崖深渊,雾散去,站在亭子里可俯视九宫全景,在秋高气爽之夜,还可以看见九江和武汉的灯火。</p><p class="ql-block"> 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简介,耳边传来了一声“快看",眼晴快速顺着声音的方向张望,只见天色逐渐清朗,眼前的雾浮散开来。云就像一位害羞的新娘,款款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慢慢出现了;山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也慢慢地岀现了。此刻,雾中有山,山中有云,云中有云,画面太美了。云雾缠绵着,缥缥缈渺,浮浮动动,卷舒随性,忽这边浓了点,那边淡了点,这边厚了点,那边薄了点,一秒一小变,姿态万千,变幻莫测。像真有一位神奇的万能天师,手握魔棒在这里点云拨雾似的。心情大好,迫不及待地要龙老师拍照,拍视频,想留下这美好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云雾被风从南吹向北,我的眼睛和脚步追随着云雾飘向的方向,下行至观景天台,见一大块流云从山峰沿着山坡飞泻而下,形成了壮观的云瀑画面。龙老师让我张嘴照相,摄成让瀑布流入嘴里的样子,很有意思,我嫌太丑,要他删除了,但乐在其中。最往西南走,大山都不见了,这云雾又把大山都罩住了,眼里又是白茫茫的一片。返回往铜鼓包观景台走时,龙老师给我讲课,刚才又见大片白雾,是因西南这边的山高些,被风吹来的云雾,都挡在这里,聚积而成。</p><p class="ql-block"> 沉醉如诗如画的仙境中,令人飘飘欲仙,愈发气定神闲了,也让人浮想联翩。云多逍遥自在呀,唐代诗人皎然就感悟和追求过,“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至铜鼓包石牌,早上因雾大没照相打卡,怎么得补上,证明我来过。顺带看了下旁边的简介,了解,铜鼓包也叫铜鼓峰,是九宫山的主峰,距云中湖4.7公里,海拔1567米,因峰顶极像一只巨大的圆鼓,山体中富含云母,在阳光的照射下呈铜色,故名铜鼓包。</p><p class="ql-block"> 绕过铜鼓包向右走时,才发现多了几辆旅游大巴,看景看得陶醉,不知景中已多了些人。随众人的脚步走,见一巨崖峭壁上,刻有“登高必自卑"五个白色大字。便和龙老师讨论这几个字的意思来,我说是人登高后一览众山小,极目千里,见群山都变小了,叹何况区区一个小我呢,更是微不足道了,以后做人处事就会更加低调卑谦!哪料一个教理科的物理老师,又给我上了一课。先肯定我说的有道理,后连问带讲,给我普及知识。问我这句话的出处,又自答,这句是出自西汉,戴圣巜礼记·中庸》中“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意思就是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登高必定要从低处起步,凡事不要太着急,心态要放平和。明白是间接劝我遇事要冷静,还是向龙老师竖了下大拇指,然后又开始搞笑,问我是不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这样边说笑边寻“一线天"景点,观看后,找了一处观景最高点,再欣赏会云山雾海,便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 其实小众景点也有其独特魅力。云山逶迤,山沉默不语,胸怀宽广,“坐看云起时";云洒脱飘逸,缓缓舒展,“悠悠九宵上",好像从来都没被浓雾遮盖住过。看云与山,心随景迁,释然后的心境妙不可言;学云与山,遇事豁达洒脱,默默坚守,静待雾散云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