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东门,是古泸州最大的码头,万商云集,繁华之地。</p> <p class="ql-block">东门即通海门,是古代泸州的一个重要城门。以前,生意人要在东门验货、交税,才能过关上下船。</p> <p class="ql-block">恢复重建的东门城楼,比原古城楼更高大、更壮观。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川南第一州”的石牌坊。(相传此牌坊上的字是晚清张之洞提写)。</p> <p class="ql-block">据史载,泸州始建于公元前151年。经历次葺治,清代的泸州老城建筑,泸州在东南西北四道城垣上共设七道城门,分别是东门、凝光门、会津门、北门、小北门、西门、南门。</p> <p class="ql-block">泸州因地处两江交汇处,城门自有其特色。西门依忠山而建,南门因酒而盛,东城垣和北城垣的五道城门则靠码头而繁荣。</p> <p class="ql-block">在陆路交通不便的年代,坐拥长沱两江,享舟楫之便的泸州,成为云、贵、川三省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来自云贵的铜铅药材、富顺的井盐、川南桐油大米、沱江流域的糖油、江浙成渝的丝绸布匹、广东的广货均在这里集散,盐商、糖商、米贩、茶客集于一市,开店设号,米市、糖市、烟市、山货、土货、广货,百业商贾,门千户万,夜不消市。</p> <p class="ql-block">泸州的酿酒业和制盐业名闻天下。一个咽喉锁钥的边境重镇,一个富庶之地,自然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颁诏,第一次把泸州称之为“西南会要”,以显示泸州地理位置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登上东门城楼,眼前一片空阔。城市的车水马龙,江上的来往船只,尽收眼底,而国窖大桥的雄姿也能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据说杨慎在此地望着长江,想到自己的半生潦倒,泪如雨下,悲从中来,拿笔一挥而就《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 <p class="ql-block">东门的一砖一瓦、石梯上的雕刻,都在述说泸州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东门城楼虽然是重新修砌的,但它是一种传承,在展现出泸州的历史与文化,让我更加了解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韵之美。</p> <p class="ql-block">穿过东门,是一望无垠的长江,江水清澈动人,汩汩流淌,江面却掀不起一波涟漪,平静的向前奔流。水天一色,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重任。</p> <p class="ql-block">迎辉路。</p> <p class="ql-block">滨江路。</p> <p class="ql-block">川南第一州。</p> <p class="ql-block">道路,是流淌在一个城市里的血液。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里延伸着不一样的街道,就像泸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特别的滨江路。</p> <p class="ql-block">一条长长的石栏杆倚护着河堤,河边一丛丛挺拔的芦苇,芦苇花序雄伟美观,习习的江风吹来,芦苇竹子悠悠扬扬的,发出沙沙的声音,令人驻足倾听。</p> <p class="ql-block">晨曦披露,滨江路上到处都是跑步、做操、练拳健身者。</p> <p class="ql-block">伞形雕塑下起舞。</p> <p class="ql-block">泸州是一座江城,因为长江和沱江在这里交汇,沿河两岸自古就充满了烟火气息,当然灯红酒绿也不知道演绎过多少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延续了近千年的泸州河滨的诗情画意,一条滨江路,一处泸州生活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滨江路的美,演绎的是生命的浪漫,凝固的是泸州传统文化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走在滨江路上,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风过泸州带酒香。漫步在泸州城市中酒文化的历史印记在脚下流转。</p> <p class="ql-block">泸州坐拥长沱两江,大小河流交织,得天独厚的地利,也让泸州城因水而兴!</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钟声敲响,回荡在酒城上空每一声都仿佛能把人拉回到久远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孝文化的报恩塔。</p> <p class="ql-block">百子图广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