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

寻洲

<p class="ql-block">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卡勒德·胡塞尼</p> <p class="ql-block">故事大背景发生在阿富汗战争时期,在小说里经常体现炮轰;小背景发生在阿富汗男权制度下,女人不能在没有男人陪同下上街,否则就会被打个半死然后扔回家。这段跨越30年的故事,两位女主人公经历父母因战争死亡,挨打、饥饿、逃亡以及重生。</p> <p class="ql-block">玛利亚姆:被迫嫁给鞋匠拉希德的私生女。</p><p class="ql-block"> 玛利亚姆不明白私生女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的卑微和下贱,也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娜娜对他那么刻薄。伴随私生女出生的是卑微的地位,因此玛丽亚姆从小就生活在满是负面言语的环境下。对于女儿,母亲娜娜只会偏执地用尖酸的语言给她泼冷水。某种程度上娜娜或许在教玛利亚姆如何保护自己,但是这种方式让玛利亚姆在母亲的强权和教唆下,逐渐违背内心真实想法,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p><p class="ql-block"> 玛丽亚姆的名字意思是晚香玉,它的花语是危险的快乐,代表着危险和快乐并存的爱情,晚香玉也象征了玛丽亚姆。</p> <p class="ql-block">莱拉:教育是危难时的盔甲。</p><p class="ql-block"> 战争导致莱拉家破人亡,使她不得不嫁给拉希德,父亲的教育让莱拉一直心存反抗意识。面对拉希德的家暴,她一直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反击。教育和爱给了她愤怒的能力,也使拉希德相比于懦弱的玛利亚姆更尊重她。</p> <p class="ql-block">面对拉希德对玛利亚姆的暴行,娜娜一直给玛利亚姆灌输隐忍的思想,以至于玛丽亚姆一直没有要反抗的意识,自认命苦、忍辱负重。但关键时刻莱拉挺身而出,让玛丽亚姆对莱拉改观。她们都是生性善良的人,只是因为原生家庭的教育不同,所呈现的性格也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思考</p><p class="ql-block">对女性精神的束缚,犹如布卡束缚着阿富汗女性的身体,阿富汗的炮火何止于来自战争,更来自那些迂腐封建专制的思想,这些思想荼毒了多少鲜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看完这部小说,我泪如雨下。同样的时代,同样的天空,最终玛利亚姆在拉希德一次施暴中勇敢的杀死了他,而逃出后的莱拉也和塔里克在一起。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又怎能不去积极的面对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