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星的孩子(二)

锦上添花

<p class="ql-block"> 两年前,我曾写过《来自星星的孩子》,叙述了我新任一年级与几个“来自星星的孩子”相遇的故事。两年过去了,又发生了哪些刻骨铭心的故事呢?</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深谙教育的人,都知道“来自星星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人们都说回忆是甜蜜的,可是我只要一忆起一年级的日子,就感到苦辣难耐,不可名状。一年间我和搭档简直是在极度的挣扎中熬过来的。没有代过他们课的人,怎么能想象班级里有三四个这样先天智力欠缺的孩子,会给教学和班级管理,带来怎样的纷扰,怎样的苦痛?</p> <p class="ql-block"> 虽然他们大多是留级生,但小学生在校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却一点不懂:课堂坐不住往室外跑;上课铃响了不知道进教室,要到校园四处寻找;课上突然大叫,发出诡异的声音,惹得同学哄堂大笑;经常在教室里大小便,使得周围同学捂鼻而逃;更别说丢东西、损坏公物、以及课间的磕磕碰碰了。那一年的身心俱疲,现在想来仍然心有余悸。</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疑惑28年的教学生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偶尔也会有个别这样特殊的个体,但像本届这样多,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我的搭档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妈妈,二宝尚小,嗷嗷待哺。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再加上这几个特殊的孩子,曾一度让她迹近崩溃,或悄悄独自泪目,或在办公室里抱怨,或与老公商量打算不再继任下去……作为搭档,作为前辈,我在竭力抚慰她,鼓励她,给她希望,给她坚持下去的力量,殊不知我自己亦是同样地挣扎在近乎崩溃的边缘。</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段时间,为了锻炼他们的自理性,我就暗下了狠心,早上不再帮他们整理桌凳,上课了不再出去找,东西掉了不再帮他们捡……为此还发生了一件不悦的事,家长误会老师不给孩子凳子坐,反映到领导那。</p> <p class="ql-block"> 每每在我快要熬不住的时候,我总是努力地想去把他们忘记,却又偏偏努力地记起,家长脸上的愁容,孩子迷茫的眼神相互交织,在眼前、在心头挥之不去。于是我常常夜半起来,翻箱倒柜找《爱的教育》《蓝天下的学校》《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p><p class="ql-block"> 书籍真是个好东西,它不仅让我摆脱了焦躁,还给予了我打开困境的密码。渐渐地,渐渐地,他们在教室里坐得住了,一下课知道及时上厕所大小便了,早上一进教室知道整理自己的桌凳了,地上的纸屑垃圾也能俯身捡起扔进垃圾桶里了……</p><p class="ql-block"> 最触动我心弦的一幕是,每天早上,同学们一入教室都会拿出课本,跟着班长琅琅而读。这几个“来自星星的孩子”因为识不得字就读不了书,成不了其中一员。于是他们总想着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四处找活干。擦黑板,浇花,抹讲台,捡纸屑,拖地……忙得不亦乐乎。劳动的快乐使其原本浑浊的眼睛也变得清澈而活泼了,脸上时常挂着天使般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 书籍是个好东西,但也有解不了的难题。一年级时,“来自星星的孩子”因为手没有准头,笔画如游蛇似的乱窜,偶尔还能碰着三分五分。后来题目越发难了,姓名仍是不会写的,考试更戳着了他们的伤处,连三分五分也不能再得。再后来索性一到考试,就请了病假。无数个星空,我看到了“来自星星的孩子们”挣扎在“考试”的裂缝里伤心地啜泣。</p><p class="ql-block"> 今年三年级新增了一门英语课,A、B、C……apple、banana,这些字母和单词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来说,更不亚于炼狱里的魔咒。那一天,我和同事们正在办公室里埋头批改作业,忽而“啪的一声”一拳头落在我的背上,吓了我一跳。“上课呢,你来这里干什么?”小B出现在我身后。</p><p class="ql-block"> “我给你捶背。”他茫然的眼神傻傻地看着我说道。</p><p class="ql-block"> “是不是英语听不懂?”他又傻傻地使劲点了点头。</p><p class="ql-block"> “听不懂是不是头疼,像要爆炸了一样?”我一语中的,说着了他的要处。</p><p class="ql-block"> “嗯!”</p><p class="ql-block"> 他一面使劲点头,一面用双手抱头模拟爆炸的模样,顿时一股悲悯之情油然袭上心头,我无意再逼他进教室了。唉,来自星星的孩子,本不该遭受这世间的煎熬!</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是爱”。爱是一切教育的核心,且不唱什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的高调,但多年的从教经验让我深刻领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没有爱心的人肯定不会是一个好教师。</p><p class="ql-block"> 我阅读过诸多教育名著,深深明白世界上如果没有安妮·莎莉文就不会有举世闻名的海伦·凯勒。每一个寂寞的夜晚,我总是忍不住地在想,对于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如果我们大人能拥有清醒的认知,懂得教育的本质,有条件把他们放到一个温馨的环境下,从尊重他们的天性,引导他们的兴趣出发,对他们进行特殊的培养,那么谁能说他年以后,世界上就不会诞生第二个“海伦·凯勒”的奇迹呢?</p><p class="ql-block"> 寿县安丰小学张兴锦</p><p class="ql-block"> 2023、10、5</p>

孩子

星星

教室

他们

来自

教育

搭档

一年级

上课

桌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