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马赛人: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p><p class="ql-block">金黄的东非稀树草原上,走来一队身披红色披风、手持木棍的马赛人。这是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外一道靓丽的风景。 无数游客不远千里来欣赏东非草原美景的同时,也被生活在这里的马赛人所吸引。作为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部族之一,马赛人一直延续着游牧传统。数百年来,他们在非洲辽阔的大地上逐水草而牧,靠围猎而生,过着游牧民族的本色生活。但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马赛人开始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p><p class="ql-block">随意走进马赛马拉保护区外的一个马赛村庄,映入眼帘的是独特的马赛人民居。枯树枝围起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小院,几座由树枝、牛粪和泥巴堆起的小屋前站着十几个村民。男人们裹着被称为“束卡”的红色披风,手持一头细一头粗、用来赶走野生动物的马赛木棍。女人们穿着色彩绚丽的“坎噶”裙装,戴着精细彩珠串成的头饰和项圈。</p><p class="ql-block">马赛男人的披风之所以选择红色,是为了赶走狮子等野生动物,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牛在马赛人的传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吃蔬菜,只喝牛奶、牛血,吃牛肉。每天晚上,村民们会把村子的大门用枯树枝堵严,让牛群聚集在村子中央。他们自己在窄小的泥屋里守着小牛,睡在牛皮上。</p><p class="ql-block">马赛人曾流传着一个古老说法:“我们右手持长矛,左手持圆棍,就不能再拿书本了。”但随着时代变迁,很多马赛人的习俗已发生了很大变化。</p><p class="ql-block">现在大多数马赛人的孩子都去附近的学校上学读书。在肯尼亚政府大力推进保护野生动物的过程中,马赛男子的成人礼也不再是杀死一头狮子,而是尽可能多地养牛。每养10头牛,才能娶一个妻子(马赛人实行一夫多妻制)。</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成年人也开始融入现代社会。放牧不再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一些人到附近的山上开垦土地、种植蔬菜。他们不再居住在小小的泥屋中,而是和附近居民一样生活在铁皮房里。还有一些人走出马赛村,到首都内罗毕等地去谋生。马赛村里的人越来越少。</p><p class="ql-block">留在马赛马拉地区的人则利用靠近自然保护区的“地利”条件,加入到旅游服务业的洪流中。保护区附近的饭店和旅游纪念品商店中,经常可以看到特点鲜明的马赛服务生。他们保持着马赛男子的身体标志:缺少一颗下门牙和长可及肩的大耳洞。记者参观的村庄还在小院里单独辟出一半的地方,摆放各家做的手工艺品,包括木雕、马赛木棍和马赛项链等。村民们都游刃有余地掌握了推销各类商品的技巧。汤姆介绍说,旅游业已是这个村庄重要的收入来源。</p><p class="ql-block">对于来往参观的车辆和外国人,马赛孩子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的眼中,呈现的是一个交织马赛族游牧传统和现代商业生活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肯尼亚的马赛人生活在卡贾多地区,靠近坦桑尼亚边境,以放牧为生。由于气温不断升高加之降雨越发难以预测,马赛人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难度越来越大。气候变化导致他们较以往相比更难找到牧场,很多人开始在无法放牧时种植庄稼,甚至有人完全从牧民变成农民。为了确保传统生活方式能够得以延续,他们与当地农民合作,共享所能获得的资源,同时避免相互竞争,影响彼此的生存。现在,送孩子上学成为越来越多的马赛人最关心的事情。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掌握各种技能,更好地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畜牧为生的马赛人是完全的游牧民族,终年成群结队流动放牧,他们的村庄用带刺灌木围成一个很大的园形篱笆,环绕一圈泥屋构成,可容纳4~8个家庭及其牲畜。在较老的马赛男人中间一夫多妻现象较为普遍,同一年龄组的男人之间可以借妻,娶亲要用牲畜做聘礼。马赛人(Maasai),是东非现在依然活跃的,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人口将近100万,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p><p class="ql-block">马赛人(Maasai)东非民族。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为尼罗特人的最南支系。使用马赛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相信万物有灵。马赛人今仍生活在严格的部落制度之下,由部落首领和长老会议负责管理。成年男子按年龄划分等级。从事游牧,牧场为公共所有,牲畜属于家族,按父系继承。近年来,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政府鼓励马赛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已有一小部分人转为半农半牧,并有少数人进入城市谋生。马赛人以肉、乳为食,喜饮鲜牛血,每个大家族都饲养几十头牛,专供吸吮鲜血之用。成年男子蓄发编成小辫,年轻妇女剃光头。近年来,定居的马赛儿童开始上学,已出现少数马赛人知识分子。</p><p class="ql-block">等级制度</p><p class="ql-block">马赛人有许多父系氏族集团构成两个等级或部落分支。社会结合的基本制度是年龄组制。按照这种制度,相同年龄的集团在相同时期接受割礼进入成人生活;由此形成的年龄组是个永久不变的集团,贯穿它的成员终生。他们透过等级制度晋升,每一级大约持续15年,包括那些低级武士、高级武士和低级长老,直到他们成为被授权为部落做出决定的高级长老。马赛人社会极平等,从未出现过奴隶占有现象。 年轻男子在大约14~30岁时,传统上称作“磨难人”(morans)。在这个生活阶段,他们孤独地住在丛林里,学习部落的风俗并锻鍊体力、勇气和耐力——马赛武士以这些特征闻名于世。礼仪大事由典礼专家(oloiboni)主持,他虽然没有政治权力,却是其人民的宗教领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赛人游牧部落,他们骁勇善猎,按照逻辑,马赛人生活在草原、丛林中,与野兽为伍,善于捕猎理所当然。但事实上,马赛人人不仅不狩猎,甚至只是在庆典的时候才吃肉,而且从来不吃包括鱼类在内的野生动物。对自然的崇拜使他们远离了狩猎。马赛人的日常需要是由牲畜的奶和血提供的,他们口干了就拔出腰间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喝饮料。马赛人认为牛群是神的赐予,他们鄙视农耕生活,认为耕作使大地变得肮脏。马赛人把牛群看成生命,在夜间,牛群关在村落里,甚至和主人共居一个茅舍。白天由小孩子照看牛犊,大孩子则赶着牛群去较远的牧场。正是由于马赛人不狩猎,不吃野味的习俗,才使这片土地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马赛人大都定居了,唯其独特的民风民俗还得以保留。但是,在马赛人保护区的四周,农场主联合起来向他们兜售自己的“现代观念”,促使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出售或出租自己的土地。这已经使马赛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原始的生活方式受到威胁。也许不久的将来,当再次提及他们的时候,马赛人已经走出原始部落,融入了现代社会。</p><p class="ql-block">装饰服饰</p><p class="ql-block">马赛人的装束很显眼,男人批“束卡”,实际上是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一边的肩上。这种衣着很像一团火,这正是他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在野兽遍布的大草原上,这样“一团火”能有效地驱赶野兽。马赛人女性穿“坎噶”,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头顶带一圈白色的珠饰。她们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马赛女孩生下来就扎耳朵眼,以后逐渐加大饰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长,洞也越来越大。马赛人大部分都缺少两个门牙下齿,这是从小拔掉的,为得是灌药方便。当然,那些前卫的青年们已经开始屏弃许多习俗,如果看到梳着马尾辫的马赛姑娘,请不要惊讶。此外,马赛人都随身携带一根圆木或长矛用于防身、赶牛。由于长期形成了习惯,即使进城逛街也不离身。据说这是政府特许。</p><p class="ql-block">奇俗</p><p class="ql-block">猎狮子</p><p class="ql-block">马赛传统规定,每个勇士必须杀死一只狮子才能成人,但是由于肯尼亚政府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禁止马赛人猎狮,马赛人只有在自己的牛群受到攻击时才选择杀死狮子。</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多的了解这个民族的习俗和生活,以上是我在百度上搜索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肯尼亚之行,好荣幸我们也去了马赛人村落,亲眼目睹了他们的习俗和生活,热情的马赛人为我们表演了迎宾舞。他们的生活环境确实非常差,简陋的住房,屋里设施非常简单,没有电视和电灯,导游说,马赛大人是不顾及孩子的,首先自己吃好。此行我们大家准备了给孩子们的学习用品,糖果等,孩子们在酋长的安排下,排好队席地而坐,看到孩子们拿到礼物和糖果时的笑容,大家都非常的高兴。肯尼亚人最喜欢我们中国的风油精,我也送给了他们。我不能接受的是村子里到处都是苍蝇,也许是那里的孩子都习惯了,苍蝇叮在他们脸上,也看不到孩子们去拍和赶,而我不断的在驱赶脸上的苍蝇。</p><p class="ql-block">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扩大,全世界的旅游者都会去马赛人部落参观,他们也学会了把自己手工制作的各种物件推销给你,因为他们明白,有了钱就可以改善生活。我佩服酋长的眼力,我们是分批进他住的屋子参观,一次只能进去三个人,我和先生二人,另外他又挑选了我们的领队,当我们出来以后,酋长就像我们三个人推销他的产品,我恍然大悟,奥!他是觉得我们三人买的可能性最大,他没有看错,我们的领队最终购买了,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就谢绝了。他们谈价格的方式,把狗牙挂件尖的一头,在他们黑色的手臂上写下价格,如果你觉得不合适,他就继续写,一直到你满意,一般来说,到他的价格底线,他就不会再卖给你了。马赛的女人挺漂亮的,黑里俏,她们也为我们表演了舞蹈,我随性而发也上去和她们共舞一曲。肤色不同,音乐和舞蹈是共通的。</p><p class="ql-block">最后酋长带我们一起去参观了他们的学校,他们挺重视孩子的教育,好多很小的孩子来自很远的村落,他们都住在学校。我夫妇和其他朋友还给学校捐了款,以示友好。</p><p class="ql-block">从下面的照片视频你会看到和了解。</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赛人的迎宾舞</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马赛人的迎宾演出</p> <p class="ql-block">这个表演的意思是,谁跳的高姑娘就喜欢谁</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马赛大人是不顾孩子的,孩子很可怜,他们平时是没有什么零食,学习用品等等东西的,他们的孩子就盼望我们去旅游的朋友带吃的用的给他们,酋长让孩子们排队坐好等待分发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下面两个视频是马赛女人为我们演出,我由心而发,身不由己的上去和她们一起共舞一曲,音乐和舞蹈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酋长夫妇住的屋子,我们是分批进屋里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赛人自然生成火🔥的过程,因视频太长,后面出现火苗无法看到,大家想像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年轻的部落酋长,别小看他,人家到英国留学过呢!</p> <p class="ql-block">这是酋长的妻子,挺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下面几张是我们所有人和马赛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领队和酋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酋长合个影,你注意看他的牙齿是缺的。</p> <p class="ql-block">酋长的帽子我戴一下,我没有打死过一头狮子,所以当不了酋长。</p> <p class="ql-block">先生和酋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酋长,你的动作代表什么意思啊?</p> <p class="ql-block">说什么悄悄话啊?</p> <p class="ql-block">和马赛妈妈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看看马赛人的大耳朵</p> <p class="ql-block">拉一拉马赛人的大耳朵</p> <p class="ql-block">讨价还价</p> <p class="ql-block">下面都是马赛男人们,不同的服饰,有个人,二个人的,还有很多人聚在一起的。</p> <p class="ql-block">马赛人和狗狗</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马赛村落的孩子们,和他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下面几张都是马赛妇女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和马赛妈妈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赛部落学校的校长</p> <p class="ql-block">这是孩子们上课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夫妇给他们学校捐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