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灵石人写灵石 重温灵石沧海桑田 追寻灵石历史过往</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故乡子爱故乡 探索故乡曲折历程 展示故乡时代辉煌</span></h3> <h3><span style="font-size: 12px;">夏门百尺楼</span><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灵石夏门</b></h1><div><br></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景茂礼</h5><div><br></div><div> 灵石夏门,位于山西中部汾河中游,北距灵石县城10公里,距省会太原市160公里;南距霍州市35公里,距临汾市11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1度42分,北纬36度48分,面积8平方公里。2006年11月23日,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别致的风貌特色,列为山西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10月30日,列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div><div> 灵石夏门,历史极为久远,大禹在此凿石开门,伯益在此治水屯垦,霍叔处在此筑关自卫,李世民在此建寨固守……形成这里“天下第一门”“治水文化之乡”“华夏梁姓圣地”“石城古堡奇葩”等诸多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div> <h3><span style="font-size: 12px;">夏门村全貌</span><br></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下第一门</b></div><div><br></div><div> 灵石夏门,地处汾河雀鼠谷咽喉地段,上古时太行、吕梁两山在此相连,由此向北形成茫茫晋阳湖,大禹治水十三年,在这里开山凿石,分开了东西两山这对连体婴儿的脐带,始有所谓“打开三湾口(今称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千古佳话,形成这里两山相夹、一水中分之所谓“夏门”。古人作诗云“两山俨一门,开辟自神禹”,指的就是大禹治水凿开两山之间的这个豁口——夏门。所谓“两山”,是指太行山与吕梁山在这里的余脉灵石韩信岭和秦王岭,二岭沟壑纵横,控东西山川形胜,山高水深,扼南北关塞要冲;所谓“一门”,它的意义却远不止这个“门”是大禹辟开的或这个豁口像“门”那么简单,它真正“门”的意义所在,是大禹打通了天下南北交通的阻隔之门,打开了华夏民族与北方民族来往交流的通道之门。近年,诸多专家学者依据“自然与人文情况的地区差异”结合考古发现,认定灵石夏门韩信岭、秦王岭是一条重要的地域分界线,更加深了这个“门”的特殊意义。从种族上讲,门内是华夏民族,门外是北方民族;从文化上讲,门内是以汉民族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门外是以少数民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文化;从政体上讲,门内是中原王朝,门外是北方政权;从区划上讲,门内属冀州,门外属并州。内外有别,泾渭分明,如此之门,名是门,形是门,意是门,而实不是门,可谓天下第一“门”。</div><div> 灵石夏门,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民族进入中原的重要门户,中原王朝也从未放松对此“门”的守护。西周霍叔处首在这里建关设卡,筑汾水关驻兵防守,除征收关税外,掌管人马出入,验核通关文书,禁查奸慝游惰,而更重要的是用于军事防御。唐《高壁镇新建通济桥碑记》称此处为“河东军务之要津”,这一点典籍多有记载。《通典》:“灵石县有汾水关,为险固之处。”《山西通志》:“汾水关在县城(灵石)西南,扼要道古关。”也正是因其扼要道古关,为险固之处,故不论“门”也好“关”也罢,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两国交兵重要战场,历史上发生过太多的战事,夏“门”和汾水“关”均起到重要的军事作用。西周猃狁骚扰、春秋北狄南侵、秦汉匈奴攻击、魏晋军阀混战,以及隋唐相争、五代乱离、辽宋相斗、蒙古入侵、朱明反元、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无数次的惨烈争斗,“关”前尸积如山,惊天动地,“门”外血流成河,鬼泣神惊。留下的深深印迹,树起的座座丰碑,深深地刻在了韩信岭、秦王岭夏门的这两扇门板上,成为永不消失的历史。</div><div> 唐代诗人张祜曾过汾水关,称此处为“关门”,有诗曰:“千里南来背日行,关门无事一侯赢。山根百尺路前去,十夜耳中汾水声。”关门也好,夏门也罢,千古第一门,天下第一门,灵石夏门将永载史册。</div> <h3><span style="font-size: 12px;">夏门三湾口</span><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治水文化之乡</b></h3><div><br></div><div> 古语云,“兵来将挡,水来土填”,一语道出人类战天斗地、治理水患的真谛,简而言之就是“堵”;而“水盈则漫,风激则崩”的箴言,又是先民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取得的另一条治水方略,简而言之就是“疏”。一堵一疏,堵疏结合,奠定了人类科学治水的漫长历史,成为中国几千年一脉相承治水文化的核心理念,至今仍无改无变,沿用不衰,而灵石“夏门”正是这“一堵一疏”千古治水方略发明人与发明地的代名词。所谓“夏”者,是指发明“疏”的夏禹和发明“堵”的夏禹之父;所谓“门”者,是指夏禹“疏”、其父“堵”治理水患的地方,这也正是灵石夏门之所以成为治水文化之乡当之无愧的原因之一。</div><div> 三皇五帝时期,今晋中盆地是水连天、天连水、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湖(后称晋阳湖),湖的下游今临汾盆地生活着一支由华夏民族祖先帝尧领导的部落联盟,他们定都平阳(今临汾),这里风景秀丽,地肥水美,人民勤劳俭朴,安居乐业,帝业蒸蒸日上,国富民强。上游大湖,四周山高林密,风和景秀,原本碧波荡漾,荷花飘香,怎奈日久天长湖泊淤漫,洪水有入无出越聚越多,每遇狂风暴雨,浊浪排空,湖水外溢,经常淹没下游田园村庄,帝都平阳时刻处于洪水威胁之中,民心动荡,惶恐不安,于是帝尧决定派大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湖水。鲧受命带领百姓来到大湖观察地形,了解水势,看到湖之东西群峰巍峨,怪石嶙峋,发现洪水均是从湖之南两山之间较低处三湾口泄出而淹没下游的,遂决定在此垒石筑坝以堵洪水。他带领民众采石打坝,年复一年,日夜奋战。坝越筑越高,水越聚越多,历时九年非但洪水没有得到治理,反而导致“防高而水壅,水盈则漫”,最终以堤垮坝塌,酿成更严重的后果被治罪处死。</div><div> 鲧之子大禹,受命于危难之际,子承父业,辞别新婚妻子来到大湖,他反复勘察地理水情,详细分析父亲失败的原因,苦思冥想,终无良策。相传,一日他泛舟湖面,再度考察,朦胧间一阵狂风吹来,云飞雨疾,浊浪滔天,势如翻江倒海,惊悸中忽见一只渔船被风浪卷了过来,船上一位姑娘手握长篙左撑右拨,眼看一场大祸就要酿成,他急命随从救那姑娘一同上岸。就在姑娘惴惴不安、惊魂未定之际,霎时雨过天晴,彩虹高挂,湖面水平如镜。姑娘见大禹神情苦闷,问道:“大王因何不悦?”大禹答曰:“苍天无情,洪水泛滥,田园被淹,民不聊生,不知如何是好!”姑娘一语不发,竟捡起一块石头将大禹的酒坛砸开一个大窟窿,顿时坛破酒尽。大禹勃然大怒,正待发作一阵清风吹过,原来是南柯一梦。面对茫茫湖水,回想梦中情景,他心头一亮,恍然悟出一个道理,若将山壁打开—个缺口放出湖水,水患何愁不能治理,百姓何愁不能安居乐业。于是急命回舟上岸,来到他父亲曾筑堤垒坝即两山之间最低的地方,反复勘察,详细分析,最终制订出开山放水、先疏而后防的治水方略。他带领百姓先开通湖水注入黄河的通道,然后开山凿石,日夜不休,艰苦劳作,期间曾三次路过家门不敢入。第一次过家门正遇妻子分娩,妻子痛苦的呻吟使他焦虑万分,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第二次过家门听到儿子声声呼唤爸爸,看见儿子坐在母亲怀中向他招手,他答应一声急忙上路;第三次过家门儿子跑出门外抱住他的腿不放,他抱起儿子亲吻几口,告诉儿子治水成功一定回家,忍痛上路。整整用了十三年,最终凿穿石壁山开水去,结束了洪荒年代,不仅变水害为水利,而且空出一大片平原,形成今天滔滔汾河及气象万千的太原、晋中城市乡村。2007年,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被列入晋中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div> 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折射出了中华民族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爱护自然、天人和谐的精神实质。尤为可贵的是他们以民为天、以业为天、以责为天的理想信念和科学治水、合理开发、变害为利的治水方略,开启了中华历史治水智慧之门,开创了华夏最好治水理念、最早利用水资源、最大水利工程的先河,也造就了灵石夏门——治水文化之发祥地。</div> <h3><span style="font-size: 12px;">夏门西河道</span><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华夏梁姓圣地</b></h3><div><br></div><div> 灵石夏门,坐落于汾河北岸,背北面南,临河而筑,是夏门镇政府所在地,也是夏门镇较大的村庄。左与后庄村接壤交错,右与沟峪滩遥相呼应,大运公路村中穿山而过,同蒲铁路隔河钻洞而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早在两汉时,就成为灵石境内贯通四方的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它北通幽燕,南达蜀秦,东连太岳,西挽吕梁,是山西中部汾河中游重要的水旱码头,日有渡船往来汾河,夜有驼队驻足镇中,历唐到宋盛极一时,热闹非凡。明清以降,随着晋商的崛起,最多时镇上有商铺百余间,成为灵石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商业集散地之一,直至如今,仍不失为灵石境内之农业大镇、工业重镇、交通要镇、文化名镇。</div><div> 夏门村原有耕地1250余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高梁、谷子、豆类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葵花、大麻等,瓜果、蔬菜品种齐全。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兴办各种企业占地300余亩,公路建设征用土地300余亩,实行退耕还林300余亩,现仅存水地50余亩、旱地200余亩,亦放弃粮食生产而被他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夏门村民也逐渐向城市转移。2000年,全村在册人口913户、3273人。到2010年,全村在册人口降到723户、2500余人,主要姓氏有梁、李、张、尹、伏、赵、温、王、郭等,梁氏人口约占三分之一。</div><div> 夏门梁氏,据史料记载原籍甘肃天水,始祖梁福山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徙居夏门,迄今岁历400余、代传18世。历代以来,梁氏家族秉承耕读传家理念,形成以读书为荣、以科举为耀、以仕宦传家的优良传统,从明至清阖族男丁1724人,出进士2人、举人8人、贡生43人、监生142人、生员107人,为官者达185人,占到男丁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其中三品以上18人,五品以上66人,足迹遍布全国18省51县,成为清末山西显赫的名门望族、灵石四大家族之一。有诗为证:“村有梁氏邑名流,文采风华敦与俦;鸿儒硕彦相追随,无人不解少陵诗。” </div><div> 夏门汾河岸边梁氏祖茔有一座青石牌坊,牌坊碑亭内石碑上刻有:“曾大父姓梁,梁为伯益后,支分派别,各居一方”的文字。伯益何许人也?查《舜典》《史记》等典籍,伯益是大禹治水最大的功臣,他经常告诫大禹,凡事不要违背规律,不要违反民意,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而且在治水过程中他还将所历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记录下来,编辑成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东汉王充《论衡》曰:“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治水成功后,大禹与伯益受到帝舜隆重赏赐(后人为纪念大禹与伯益的功德,在今夏门西部建禹王庙祭祀大禹、东部建伯王庙祭祀伯益,后逐渐发展形成村落。禹王庙所在地即今王禹村,伯王庙所在地即今柏王庙村)。禹继舜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后,仍感念伯益功德,“举益,任之政”,还选其为继承人。禹死后,伯益继位,因与禹子启发生争执让位于启,帝启六年被杀而死。相传伯益死后,其家属被流放今灵石夏门,与其他囚徒一同在此继续治水服苦役,其后人遂定居于此,世代繁衍生息,以致后来逐步形成村落,这也或许就是夏门村的开始吧。又夏门《梁氏族谱》载:“梁氏出于高阳,得氏以国,迄今蔓延天下,难以臆度。”高阳是黄帝之孙颛顼,颛顼生八子人称“八恺”,巧的是夏门梁家盐山字号即为“八恺号”。而据《史记》记载,大禹是颛顼之孙,伯益亦为颛顼后代,他们同源同宗。灵石夏门,既始于大禹与伯益,又是伯益后裔最早生活居住之地,称其华夏梁姓圣地应该说也不无道理,这也或许就是今夏门梁氏定居于此的原因之一吧。</div> <h3><span style="font-size: 12px;">夏门关帝庙</span><br></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石城古堡奇葩</b></div><div> </div><div> 灵石夏门,石城由来已久,古堡历久弥新。之所以名其石,缘于其初建筑完全坐落在坚硬的石矶之上,墙垣、院落几乎全部用石块砌成;名其城,是它具备了城的功能,三街六市、商铺民宅、庙宇牌坊一应俱全,战乱时代它是敌我争夺的坚固堡垒,和平环境又是商旅往来的商埠重镇,是古代往来于长安、开封、太原三大都会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古丝绸之路分支商旅往来的一处重要场所。夏门古堡,始建于明朝万历中期,终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历时300余年,占地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至今虽历400余年的风霜雨雪,仍然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街巷、院落、堡墙、堡门等。现存古建筑有大小院落60余幢、祠堂遗址8处、老字号店铺5处、私塾3处,关帝庙、土地祠、真武庙、三官庙、河神庙、文昌庙、魁星楼、文峰塔、牌坊等残迹均有遗存,闻名远近的“百尺楼”,在清代就成为灵石八景之一“夏门春晓”的主要景观。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层楼迭阁、错落有致、工艺精湛、功能齐全的建筑风格与工艺水平,雄伟中见质朴,质朴中见精工,对称中求变化,变化中求实用。外展巧建奇筑之趣,内含隐匿安详之韵,可居,可赏,可守,可逸,既具北方民居高大雄浑之气势,又有南国园林玲珑秀雅之风韵,堪称北方汉民族堡式民居建筑群中一枝绚丽的奇葩。</div><div> 夏门古堡,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倚山傍水,负阴抱阳。汾河之水在脚下滚滚环绕,只见东来不见西去,象征着巨大财富源源不断涌入堡内。古堡巧用地形,随形就势,以天然石矶为基础,既坚固又省工,充分利用地面空间,或修暗室,或建通道,因陋就简,唯实唯用。古堡装饰精美,雕刻精细,无论从图案的选择、构思,还是从制作的材料、工艺,都具有自己的特点。石雕作品主要有牌坊、碑楼、栏板、望柱、匾额、台阶的垂带、明柱的础石等。这些石雕大部分是就地取材制作而成,雕刻极其细腻,体现了不苟的雕刻态度和精湛的雕刻技艺,既具实用性,又具观赏性。砖雕艺术品主要有房顶上的砖脊、兽吻,檐头上的滴水、猫头,门顶上的装饰和门两边的神龛,还有花墙、匾额等。大件的砖雕具有整体的和谐美,小件的砖雕具有局部的点缀美。木雕技艺主要表现在雀替、额枋、翼拱、窗棂、匾额等构件上。一朵朵绽开的花,一片片陪衬的叶,一个个含苞的花蕾,真实感、立体感特别强,构图简洁,质朴大方,既不显得陋俗,又不显得繁密。</div><div> 夏门古堡,除了营造特色和建造技艺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内涵深邃。古堡中蕴含有高雅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通俗的风水文化、禁忌文化,具体的装饰文化、匾额文化,吉祥的龙文化、凤文化、狮文化等。风水、禁忌文化体现在选址、规划、修庙、建宅等方面,龙、凤、狮文化体现在随处可见的石狮、砖雕、石雕、木雕图案中。儒道教、装饰文化体现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饰件中。狮子滚绣球、麒麟吐玉书、凤凰戏牡丹、老鼠拉葡萄等造型,寄寓了主人向往荣华富贵、仕途通达、吉祥如意、人丁兴旺的愿望。“爽气西来”“丛秀芝”“贻景福”“勤俭和缓”“忍”“修思永”“信诚”“谦受益”“无逸”等匾额,多为平安、吉祥、劝勉、明志方面的内容。基于这些愿望,大大丰富了古堡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而古堡最大的特色,是地下坚固暗道的防卫与军事功能。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梁氏《茔地碑记》曰:“明季,流贼四起,乡人逃窜死伤不堪寓目。公(梁维屏)奋不内顾,集众捍卫,筑堡于北山之巅,前位重门,后竖楼堂,乡人恃此以无虞。”基于安全理念,故建造时充分利用空间,或修暗室,或筑暗道,既可用于平时防匪御盗,又可用于战时军事固守,而且全部由青砖券砌,建在了坚硬的石矶之上,立体交叉,纵横贯通,内外一体,攻守兼备,可居、可匿、可防、可退,不华不露,唯实唯用,堪称绝妙。明崇祯六年(1633),八大王张献忠率众数十万临境,四乡居民闻风而逃,虏寇深入四方,大肆烧杀屠戮,惨绝人寰,庐舍成墟,夏门居民全部进入古堡坚壁固守,沉着应战。虏寇久攻不下只好放弃,四方乡村深受其害,残酷之状目不忍睹,而夏门居民得保无虞。居住与防卫相结合、军事与生活相适应的夏门石城古堡,无疑是三晋同类建筑中一枝靓丽的奇葩。</div><div> 太行山高,汾河水长。</div><div> 灵石夏门,古老的传统文明、深厚的文化积淀、秀美的自然风光,将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天下四海宾朋。</div><div><br></div><div> (原载《灵石文史》2012年第4期)</div> <h3><font color="#39b54a">声明:文章著作权属作者,转载必须注明出处,违者追责。</font></h3><div><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