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骑行滇藏大环线(六)

德阳菜根谭

<h1 style="text-align: left;"><b>住宿点:腾冲市h1640-1镇安镇h1800-1腊勐镇h1420-1保山市h1650-1永平县h1680-1大理市h1975-1喜洲镇h1980-1凤仪镇h1985-1米甸镇h1950-1大姚县h1860-1平地镇h1830-1攀枝花市h1150</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43.10~1945.3缅北滇西作战要图</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b></h1> <h1>2023.7.6,骑行第36天,我们冒雨离开腾冲,沿着当年远征军走过的地方开启了重温(走)远征之路!</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腾冲吃个饵丝,佐料还不少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亚洲第一特大桥,腾冲龙江特大桥!</b></h1><h1>我们路过龙江大桥,从桥下经过。龙江特大桥因其垂直跨越龙江而得名,大桥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全长2470米,桥面距离江面280米,主桥跨径布置为320米+1196米+320米,是全亚洲山区最大跨径的钢箱梁悬索桥。此桥的抗震标准非常高,即使是当地发生9级的大地震,该大桥都丝毫不会受一点点的影响,因此龙江特大桥也是云南人民的骄傲。</h1> <h1>从腾冲到镇安的路上,“弓开弦断,剑来碑挡”的石碑埋在路边,碑文把某处东南西北四边定点围了一圈,我看了半天,感觉好像是一个咒符,保佑碑文指定的这块地面平安。还有一处,村民把木料整齐摆放在水里,用重物压上,用此地神水浸泡过的木材能防腐、不变形吗?</h1> <h1>  赶到镇安镇,来到了松山脚下!举世闻名的松山大会战遗址就在眼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远征军的高级将领</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武装到牙齿的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b></h1> <h1>一座改变历史的抗战功勋桥——施甸惠通桥</h1> <h1>1942年5月5日晨,日军快速部队2000余人先于我军抵达惠通桥西岸,占领高地,并向对岸远征军征地炮击。近午时分,由于人车壅塞,秩序混乱,守桥官兵于过桥人员发生冲突,混入日军误以为身份暴露,遂向桥头开始扫射,并抢占地形,向守桥部队开火,敌战车也向惠通桥快速驶来,欲图强行过桥。千钧一发之际,工兵营长张祖武果断下令点火,猛力按下点火器,桥身瞬间起爆,顿时烟尘弥漫,桥沉江底,日军装甲部队无法过江。炸桥后,36师及时赶到,与利用皮筏艇抢渡登岸的日军激战三昼夜,把数百过江日军几乎全部歼灭。5月7日,陈纳德飞虎队奉蒋介石之命对怒江西岸附近公路上的日军实施空袭,至此,日军穿桥东进的计划也就此破灭。正是营长张祖武在危急时刻,果断炸桥,粉碎了日军56师团的“美梦”,被史学家称为“一分钟改写了历史”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修复惠通桥,远征军收复腾冲战役!</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被俘日军在喝污水</h1> <h1>  2023.7.7,骑行第37天,阴雨!我们从镇安镇出发,前往松山抗战遗址凭吊先烈。86年前的今天,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爆发,又称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中日之间处于战争状态,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h1><h1>到了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才发布《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和《中国政府对德意宣战布告》,正式向日、德、意宣战(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政府对日宣战,国民政府也正式对日宣战)。</h1> <h1>  松山最为壮观的景色是每年的第4季度。我们聘请的讲解员仔细地给我们讲述80年前这里所发生的一切!2颗被炮弹削去大半个树干、伤痕累累的大松树静静地矗立在我们身旁,无言地向我们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惨烈!</h1> <h1>  血战松山、畹町桥、南洋机工、惠通桥、光复腾冲焦土抗战……这些字眼都会让人想起抗日战争中那段硝烟弥漫、可歌可泣的岁月。一路走来,每一个地方都浸透着远征军老兵的热血,也让人不能忘记那段峥嵘岁月里,一个个坚毅、无畏的面庞。</h1> <h1>“劫后余生,但求和平”!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纪念日,我们向民族英雄们致敬!</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3岁的远征军小兵——李占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的勇士,如今已是耄耋老人!</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1944.6.1,第一批中国士兵出现在松山阵地面前(大垭口、阴登山、滚龙坡、子高地等处)。这里山势更陡,敌人工事更加坚固隐蔽。数以万计的中国士兵冒著大雨和敌人枪炮,手脚并用跌跌撞撞在山谷里攀登。泥泞的山坡好像泼了油,士兵们既要留神脚下摔交,又要提防头顶上长了眼睛的机枪子弹,真是两面受敌,艰苦异常。进攻的军号声响彻山谷 ,它激励着士兵们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前仆后继!</h1> <h1>松山为龙陵县境内第一高峰,属横断山脉南麓,海拔两千六百九十公尺,它突兀于怒江西岸,形如一座天然的桥头堡。扼滇缅公路要冲及怒江打黑渡以北四十里江面。易守难攻,地势极为险要。</h1><h1>自从一九四二年日军长驱直入占领怒江西岸之后,松山的战略地位就变得尤其重要。它不仅牢牢控制了滇缅公路,而且掌握著怒江战场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还与腾冲,龙陵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登上主峰子高地,勿须借助望远镜便能将东岸婆海山敌军阵地尽收眼底。平时云开雾散,每个标准视力的人都能清楚地望见峡谷里那架折断的怒江大桥(惠通桥),还能看见滇缅公路保(山)龙(陵)段八十八公里长的灰色公路好像带子一样在两岸山间绕来绕去。美军飞机获得的航测资料表明,日军设在松山阵地上的一一五榴炮群至少可以将两岸一百公里路段完全置于炮火控制之下。因此松山又被美国军事学家称为<b>“东方直布罗陀”</b>。(见美国驻华新闻《怒江战役述要》)</h1> <h1>  早在一九四三年初,日军在太平洋上连遭失利之后,松山就已被日本战略专家深谋远虑地设想为支撑滇西和缅甸日军防卫体系的重要据点。日军第十五军司令部专门从缅甸调来一支工兵部队,另外从泰国、缅甸征集大批民工(为保密不用中国人)昼夜施工,苦心经营年余始得完成。松山工事完全按照永久性作战需要构筑,极为复杂坚固,甚至连坦克车也能在地堡里开进开出,活动自如。日本缅甸派遣军总司令河边正三中将,第十五军新任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和第五十六师团长松山佑三中将都曾亲往视察,现场观看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试验。试验表明,数枚五百磅重型炸弹直接命中亦未能使工事内部受到损害。司令官们对此极为满意。</h1><h1> 河边总司令在写给南方军总司令的报告中称∶“松山工事的坚固性足以抵御任何程度的猛烈攻击,并可坚守八个月以上。”</h1> <h1>工事前、战壕边的红土地一直裸露光秃着,这片红土地的每一寸地方都曾经尸横遍野。双方将士的鲜血把阵地一遍又一遍地染红,鲜血、尸水浸泡腐蚀过的地方从此寸草不生。八十年过去了,将士的亡灵依然坚守在此,阵地前沿的红土地上依然还是寸草不生!</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历经80年的工事、战壕基本完好,坍塌部分正在修复。对照现场老照片,可以看出它当年的气势。</h1> <h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子高地上的硝烟早已散去,濛濛细雨喃喃召唤着每位不愿离去的亡灵!</h1><h1>离开子高地往北走不远,前面的小山原名马槽洼头。1944年8月20日,我远征军攻占松山主峰后,将战线推进至该山山顶一带,日军不甘失败,组织敢死队疯狂反扑。我远征军将士拼死抵抗,与敌展开近战肉搏,并最终守住阵地。战后清理战场,敌我双方缠打撕咬,死在一起的士兵战壕里就有62对。阵地上肢离体解,肠肺狼藉,人手脚、耳朵、眼珠和肠子随处可见,场面十分骇人。因此,后人将此山称为“肉搏山”。将士们的灵魂在此永存!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h1> <h1>  大家拖着沉重的脚步,听着讲解员慢慢的讲述,默默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凄风惨雨!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地怀念那些久违的先烈,护国的卫士!</h1><h1> 松山大战历时一百二十天。在这座方圆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山头上,中国军队先后投入两个军五个步兵师及工兵部队若干,总计达六万余人,火炮两百门,发射炮弹数万发。动员后勤民工达十余万人次。另有美国飞机空中支援。日本军队在松山的兵力为一千两百余人,火炮三十门,坦克四辆。交战双方兵员之比约为五十比一。</h1><div><h1> 是役中国官兵阵亡八千余人,伤者逾万。日本守军除一人突围外全部战死。双方付出的代价之比为十五比一。</h1></div><h1>松山,群山静默,唯有松涛阵阵,仿佛在讲述那场战役的惨烈:中国士兵用6条命换一条命的代价,苦苦战鏖战了三个多月,才将日军全歼,拿下松山,打通了滇缅公路,打开被日军封锁的中国南大门……</h1> <h1>  望着眼前同样冒雨赶来的一队祭奠抗日英烈的学生们,他们打着旗帜,手捧黄色的菊花!恭恭敬敬地向纪念碑行礼!我一直闷堵的心中终于泛起一丝丝慰藉,孩子们并没有忘记这段差点被遗忘的历史!但愿英雄的鲜血不要白流,但愿历史不再倒退。</h1> <h1>  这里叙述了松山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独特地位和意义。这里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目前尚在勘察、保护和开发中。</h1> <h1>  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中印公路中国段),后来也被称为史迪威公路。一条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际通道,一条滇西民众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一条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生命线”。</h1><h1> 滇缅公路,——中国云南省到缅甸的公路。东起昆明,穿越昆明、安宁、禄丰、楚雄、南华、祥云、大理、漾濞、永平、保山、龙陵、芒市、瑞丽等县市西行经畹町直通缅甸腊戌,与通往仰光的铁路相连,成为一条直通印度洋的出海交通线,全长1146公里。滇缅公路这条穿过了中国最险峻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运输干道,于1937年12月开工,次年8月30日通车,在投入20万民工,以牺牲3000余人为代价,仅用9个月时间就修通了这条路。其工程量之大、修建难度之巨是前所未有的,滇缅公路的建成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成为中国当时连接世界的唯一国际通道。</h1> <h1>  从松山大垭口下行至惠通桥为滇缅公路保留段(弹石路),这种由碎石铺成的路,起初在当地被称为“搪石路”,意思是用锤头把石头砸碎后铺在路面上形成的路,后来慢慢演化成了如今的“弹石路”。路面保存完好。单车骑行在上面则万分痛苦,颠簸路段,只能缓慢行驶,体会路感。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丙察察”。</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腊勐是松山大垭口下面的一座村寨,</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环山而上的滇缅公路穿寨而过。驻守松山的是日军第五十二师团下属腊孟守备队,指挥官金光</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少佐的司令部就设在腊勐街上。该守备队配备强大火力,计有一一五重炮群、反坦克速射炮、高射机枪、坦克等。兵员共计一千二百六十名。</span><br></h1> <h1>  从腊勐镇出来我们根据镇上居民提供的线索,走了一条地图上显示的断头路。“大滚塘”、“大凹子”2个地名必走,最后一段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土路出现了,我们顺利的来到老虎嘴地段。</h1> <h1>  惠通桥——滇西抗战历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座桥。它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的怒江上,其地东有形如刀削的等子大山头,西有耸入云天的腊勐松山。高山峡谷之间,江滩险恶,素有"天堑"之称。</h1> <h1>  惠通桥始建于明朝末年,初为铁链索桥。它位于滇缅公路(中国段)六百公里处,是联接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民国二十五年,新加坡华侨梁金山先生慷慨捐资,将旧桥改建为新式柔型钢索大吊桥。吊桥全长二百零五米,跨径一百九十米,由十七根巨型德国钢缆飞架而成,最大负重七吨。</h1> <h1>  1944年5月11日凌晨1点,怒江战役全面展开。首批攻击部队2万人陆续从7个渡江点开始强渡怒江天险,滇西抗战的第一枪正式打响!国军投入总兵力20余万人!6月1日凌晨,第十一集团军一个加强师渡过怒江,随即开始了仰攻松山(6月份是滇西地区的雨季,攻坚战斗十分艰辛)。</h1> <h1>  惠通桥头的雕塑——永远的等待!等待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年已102岁的抗战老兵“南侨机工”翁家贵(南洋华侨)要与我们后辈静坐在畹町桥头——当年他们英勇出征,走出国门参加抗战的公路桥头,耐心等待那十数万至今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英灵回家,那个情景将是何等的唏嘘感慨?!我们默默地陪坐在他的身旁,抚摸着他冰冷粗糙的手!静静地等待、等待着…………!!!</h1> <h1>  一条路(滇缅公路)、一条江(怒江)、一座桥(惠通桥)、一座山(松山),把正义与邪恶,把多少人的生死与荣辱永远定格在了历史那一刻。离开惠通桥,我们向宝山挺近!沿途还有不少的远征军留下的旧址!</h1><h1>路遇“707”界碑,它不是什么保密单位,因为滇缅公路从昆明到这里正好707公里,所以就叫707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宝山客栈的大厅摆放这组巨大的实木茶桌!</h1> <h1>骑行第38天,我们从宝山出发前往永平县。</h1> <h1>沿途又经过一个伪古镇——青龙街!隶属永昌古郡!</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没想到这永平还是黄焖鸡之乡,远看还以为是一唱雄鸡天下白呢!</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桥茅店焖鸡烹,一夜尝鲜醉五更。</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道佳肴谁少爱?无人不赞此山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骑行第40天的下午17时终于来到苍山洱海的大理!</h1> <h1><br></h1> <h1>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位于云南大理郊区,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骑行第41天,今天我们逆时针绕洱海骑行、游玩!<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攀岩石,踏礁滩。洱海岸边拍浪欢!</h1> <h1>平静的港湾,静静的渔船,诗情画意的场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组合字——学好孔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木成阴芳草鲜,相携同看水中天。</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浮香玉露应犹在,北望苍茫又一年。</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苍山洱海已寻半,五朵金花还剩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阿牛跑断腿,人老珠黄可是她?</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每年春夏天之交,特别是4月15日,蝴蝶树芬芳引蝴蝶。大批蝴蝶聚于泉边,满天飞舞。最奇的是万千彩蝴蝶,交尾相随,倒挂蝴蝶树上,形成无数串,垂及水面,蔚为壮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蝴蝶泉奇景古已有之,明代徐霞客笔下已有生动的记载。郭沫若1961年游览时,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刻于泉边的坊石之上。</span></div></h1> <h1><p>喜洲古镇,一个历史感很重的古镇,大理白族的聚居地,充满特色的白族民居是一大亮点。百余座民国大宅中还有不少摩登的西洋元素。它是大理唯一的一个千年白族古镇。</p>喜洲古镇的另外一大亮点是这里的特色小吃:喜洲粑粑、纯香的“老奶奶冰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井边原住民悠闲地打水</h1> <h1>这是喜洲的白族民居里非常精彩的飞檐斗拱,典型的三滴水门楼制式,下雨的时候,雨滴会经过第一、第二飞檐,然后才滴滴答答地落至地面,这也意味着财源滚滚。整个门楼上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彩色雕花,十分好看。</h1> <h1>四方街高高的“题名坊”上,喜洲商帮“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目注被千万双脚板打磨得光亮的青石,把一段幽深的历史融凝进去,平仄我潮涨潮落的思想。</h1> <h1>严家大院 漫步喜洲街头,当地人说,不去严家大院看看,那是白来了喜洲。</h1> <h1>作为一个白族聚集的村落,喜洲到今天还依然以白族居民为主,走在街上总能看到穿着白族传统服装的村民。</h1><h1>喜洲古镇的街道以石板铺路。街道两旁挤列着一排排店铺。经营着很多传统手工艺:缝纫、制鞋、银饰、编花、刺绣、制面食品、木器、修理等等。叮叮当当,琳琅满目。而这些手工艺,已经在到当地叫卖了上千年。</h1> <h1>行走在喜洲古镇,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喜洲的盈盈灵气,在茶马古道的古韵中,孕育了一代代贤士良将、文人墨客。</h1><h1>时光的桨声渐渐远去,喜洲古镇却还是老样子,安逸、宁静、古朴。走累了,在四方街找一个小店坐下,喝一杯酸梅汁,吃几片香脆的烤乳扇,或者来一根儿时记忆的老冰棍,时光就会变得悠缓起来,静静地忘了时间,沉浸在美好的享受之中。</h1> <h1>喜洲村头的这两棵树,年代已经很古老。两棵树一阴一阳,一棵萌发另一棵落叶,周而复始,交替繁荣;一棵结果另一棵永不结果。</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生大理金花女,三塔篦梳玉美人。</h1> <h1>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又名叶榆城、紫城。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p>若是从古城南门进入,可以去龙泉坊走一走,这个江湖武侠的主题,会带你穿越时光走廊,仿佛回到百年前的大理,快意江湖!</p><p>古城由南到北纵贯五条大街。自西向东横穿八条街巷,呈棋盘式布局。繁华的人民路就地处古城中心区域,呈东西走向,连接了叶榆路、广武路、复兴路、博爱路!<br></p><p>从洱海门进入,可一路直行向前。沿街两侧店铺林立,行人川流不息。<span style="color: inherit;">夜晚灯火阑珊时,</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条街的文艺显得尤其突出。</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随缘书店、飘香酒馆,</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是一条文艺青年的人民路!</span></p></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柔软时光里的风花雪月,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江湖。</h1> <h1>在古城,“街街流水、户户养花”,走在红龙井街头,绿树成荫,清风拂来!</h1> <h1>围着洱海转了一圈,蝴蝶泉边没有寻到彩蝶,苍山脚下也没有找到金花。<b>“苍山为盟,洱海为誓”</b>这里的山盟海誓水分不少,虔诚的不多!</h1> <h1>海舌公园,一个可以270°欣赏洱海的地方:三面环水,田园、苍山、洱海都全方位地铺展在眼前,可以体验下略微颠簸的小马车。这里不仅宁静自在,更是个非常适合拍照的小天地:浪漫的夫妻树,成群的芦苇,沧桑的大树,肆意的阳光……</h1> <h1>洱海是这么宁静,似乎什么也惊动不了她。 这使她更令人神往。 </h1> <h1>大理凤仪镇的飞来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个千年古寺,背靠浴龙山,飞来寺里的住持是我们湖北麻城人,她说凤仪镇的飞来寺,比德钦的飞来寺要早很多,先有凤仪镇的飞来寺,其他的飞来寺比凤仪镇的飞来寺,晚很多。</h1><h1>凤仪镇飞来寺下有“问千年古刹何处飞来,抚万劫苍生将往何去”的对联,飞来寺有个大雄宝殿,佛光普照,金碧辉煌,大雄宝殿墙上有“飞龙腾四海,凤上九重天”的壁画,有很多多肉植物。</h1> <h1>飞来寺里的6字箴言清晰可见!《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骑行第43天,凤仪镇-祥云县-米甸镇</h1> <h1><br></h1> <h1>路边顽强生长的大树,树干几乎被掏空!还有疑似火烧过的痕迹!</h1><h1>云南烟叶盛开的烟花!我从《褚时健传》中得知,由于云南省的地理位置、阳光、温差十分适宜种植名贵烟叶,再加上禇厂长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云烟”、“红塔山”等高端香烟的专用原料应运而生。</h1> <h1>骑行第44天,我们来到大姚县的石羊古镇、石羊文庙,通过一些文字的介绍得知,这里的确有一些文化底蕴,除了“晒盐篷”和“庆丰盐井”外,其它的现代建筑都很老套。估计投入后的产出极少!入不敷出!</h1> <h1>在这门可罗雀的人造景点,参观庆丰井和晒盐篷是要买门票的,还必须到几百米外的广场门店去购买!我们只能是拒绝!</h1> <h1>这只猫一直在文化街蹲守值班,对我们的拍照也很友好、配合!</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潭瀑布名副其实,远看很是壮观!</h1> <h1>  “中国阳光城,云南北大门”的永仁县地处滇中北部,是滇川要塞。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年平均日照时间2836小时,光照资源仅次于西藏拉萨。居全国第二,云南省第一,因此被誉为“中国阳光城”。充足的阳光于小城来说是大自然的馈赠,造就了永仁一年花开不断、四季瓜果飘香。如石榴、芒果等!</h1> <h1>永仁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诸葛方山,苴却古砚,直苴赛装,彝族刺绣最负盛名,其风格独特,被称为“指尖的艺术、心灵的花朵”。</h1> <h1>  苴却砚是中国名砚之一,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誉为“中国彩砚”。</h1><h1> 苴却,一般会念作juque(居、确),实际上应念zuoque(左、确)。苴却,是古地名,也是石头名,更是砚名。苴却石,从苴却悬崖峭壁中开采出来的名贵石料,它石质细腻,硬度适中,色泽、花纹独特,有青花、蕉叶白、紫砂、鸡血等,其“石眼”更为特别(端砚也有“石眼”),有圆形、佛圆形,红似金瞳,形如猫眼。</h1><h1>平地镇临街铺面里有很多款非常精致的苴却砚,工匠师傅正在精心细致的工作。</h1> <h1>路边树上的野生板栗,花期4-6月,果期8-10月。</h1> <h1>攀枝花的芒果真是太便宜了,一块钱一斤。但是运费比水果贵。</h1> <h1>2023.7.17攀枝花。我们圆满结束了为期46天的滇藏大环线的骑行。全程骑行3800公里,穿越滇藏线,丙察察线2条进藏线路,风餐露宿!领略了一路的风景!重走了部分远征军的道路,瞻仰了松山抗战遗址,惠通桥的枪声仿佛还在耳边响起!沿途的历史景点常常让人热血沸腾!丙察察的烂路也名副其实!</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火车站广场上的防爆车</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我家98岁老父亲抱病特意为我写诗一首 </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span class="ql-cursor"></span>&lt;骑游赞歌&gt;</span></h1><p class="ql-block">我家骑游勇士归,黑里透红笑开眉。 </p><p class="ql-block">计时四十六日夜,行程四千里程碑。 </p><p class="ql-block">历经艰险挥汗雨,层峦叠嶂度若飞。 </p><p class="ql-block">吃苦耐劳树榜样,精神可嘉大有为。</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附小知识:云南米线的种类</h1> <h1>遗憾:由于我时间没有安排好,近在咫尺的浪巴铺土林(别名新华土林)没有去成!</h1> 附队友稀里糊涂整理的骑行路书:<div>D36.腾冲~勐柳午饭~镇安镇,73Km。<br>D37.镇安镇~松山战役遗址(主战场凭吊先烈)~松山午饭~腊勐镇。46Km。<br>D38.腊勐镇~乡村土路到怒江边惠通桥(问当地人)~由旺镇午饭~保山市。91Km。<br>D39.保山~板桥古镇~连家湾午饭~永平县。100Km。<br>D40.永平~路边餐馆午饭~大理明珠广场,105Km。大理体育中心后面的洱海时光酒店对面双辉客栈便宜。<br>D41.大理游玩环洱海骑行,龙龛码头~罗荃寺~小普陀~文笔村~双廊古镇~喜洲古镇,90Km。<br>D42.喜洲~周保中故居~大理古城~凤仪镇,54Km。(沙溪古镇及诺邓千年白族村未去)<br>D43.凤仪~弥渡~米甸镇,97Km。<br>D44.米甸~石羊古镇~大姚县,96Km。<br>D45.大姚县~赵家店~永仁县午饭~平地镇,102Km。<br>D46.平地~攀枝花仁和区午饭~南站中铁快运托运行李及车辆。50Km。<br>D47.攀枝花南站~成都南站~地铁成都医学院~德阳。<br></div> <p class="ql-block">备注:原创——菜根谭</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被遗忘的时光”</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骑行小分队、网络</p><p class="ql-block">编辑:夏草</p><p class="ql-block">日期:2023年10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