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巡礼(三)

蜥蜴

陶猪圈<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湖南长沙出土<br><div>此陶猪圈模型由圆形围墙构成,墙上有宽格以保护墙壁,圈内卧猪。猪圈外高台上架筑厕所,下部与猪圈相通。<br></div> 龙纹空心砖<br>秦(公元前221年一前206年)<br>1974-1975年陕西咸阳秦一号宫殿遗址出士<br><div>此砖呈长方形,一面模印首尾相衔、相互交织的两条巨龙,一龙身饰鳞纹,另一龙身饰三角纹,双龙环抱三个壁形图案,图案内饰圆圈纹,龙身上下对称装饰着卷云纹和圆圈纹。该砖用来铺设踏步。<br></div> 绿釉陶水亭<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陕西西安新筑镇三里西村出土<br><div>此陶水亭位于圆形水池中,池周围环绕人物、马、鹅等。亭高两层,四阿顶,脊端与檐角均饰禽鸟。上层转角处从四根柱上各向两侧出两挑梁,接一斗三升斗栱承檐;下层也以同样结构承起平座。上层平座栏杆内四隅有张弩控弦的武士守卫,中有男子扬袖起舞,旁有一人抚琴、三人拍手伴歌。亭下层有梯。<br></div> 鎏金熊形青铜镇<br>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1952年安徽合肥出土<div>此镇呈熊形,昂首张口,长嘴前伸,双目前视,短耳竖起,前肢自然上举、后肢弯曲。<br>镇是用来压席子角的。魏晋以前,人们在室内都是席地而坐,为了避免由于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遂于其四隅压镇。<br></div> 嵌贝鹿形青铜镇<br>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br>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br>镇放在席子的四角、用来避免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br> 陶车<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1954年四川成都扬子山出土<br>这种带卷篷的车常为汉代妇女所乘坐。<br> 绿釉陶楼<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1956年山东高唐固河出土<br> 石天禄<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河南洛阳西郊出土<br>此石天禄颈背阴刻“缑氏蒿聚成奴作”七字,表明是缑氏(今河南偃师)蒿聚村工匠成奴所作。天禄是东汉时期立于墓前的神兽,常与辟邪配对。<br> 彩绘石骑马人<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1955年河北望都出士<br><div>此石雕系用整块石灰石雕成,骑马的童仆头戴黑色平巾帻,身着红地白色流云纹剪襟短衣、粉地红色流云纹大口裤,左手提酒椑,右手提两尾鱼,作欣欣然买酒归来状。<br>东汉时期,雕塑艺术风格较西汉有较大变化。西汉石雕一般雕出大体轮廊,力求简练,而东汉石雕则出现了用线条来表现衣饰、羽毛等新风尚。此彩绘石骑马人总体造型古拙雄浑,细部又刻画生动传神,尤其是笑弯的眉眼,使人可以感受到童仆欢快的心情,为东汉石魔艺术的精品。其题材亦为汉代所仅见。<br></div> 陶船<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1954年广东广州先烈路出土<br><div>此陶船分3个舱室,前舱矮而宽,蓬顶作拱形;中舱略高,成方形,蓬顶呈圆形而微凸;后舱特高,稍狭,蓬顶作拱形。船首有碇,船尾有舵,舵杆通过舵室固定在船尾部,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船舵形象资料。船上塑有6个人物,分立各处。甲板上布置有6组矛和盾。<br>根据船上所塑人物身高比例推算,此船长约14-15米,载量约50石,在当时是一艘中等以上的船。船首悬碇,沉入水下,能较好地扣底抓沙。船两侧船舷上铺走道,可供篙手撑篙行走用。船舵位于船尾中部,且装在船尾专设的舵楼中,其板叶宽大,障水有力,下端与船底取齐,水浅时不须提舵。<br></div> “熹平石经”残石<br>东汉 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公元175年-183年)<br><div>“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为书法家蔡邕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故又被称为“一体石经”。它集汉隶之大成,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不但在当时被奉为书法的典范,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也有很深的影响。<br></div><div>此残石原应作长方形,上刻隶书经文,每面约35行,每行约75字。</div><div>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汉灵帝命令蔡邕等人以隶书写定《诗》、《书》、《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7经,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经蔡邕写定的经书被刻到了石碑上,刻成46碑作为儒学经典的标准定本,立在太学以便读经人校对是正,当时观摹校核经书的人络绎不绝,车马塞道。汉末战乱,殃及石经,已少有整石存在。自宋代以来,则时有残石出土。<br></div><div>此残石原应作长方形,上刻隶书经文,每面约35行,每行约75字。<br></div> 击鼓说唱俑<br>东汉(公元25年-220年)<br>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出出土<br><div>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嬉笑,钟态诙谐,动作夸张,为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br>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和动作滑稽的表演者,汉墓中也不乏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br></div> 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br>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br>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br><div>此贮贝器器身呈筒形,腰微束,两侧有对称的虎形耳,底部有3只兽爪足。盖上铸1间干栏式房屋及各种人物127个(未计残缺者)。房屋建筑主要由屋顶和平台构成。屋顶呈人字形,平台由小柱支撑,上面高凳上垂足坐着一位主祭人。这位主祭人的周围放置16面青铜鼓,其左前方和右侧均为参与祭祀者,面前摆放着祭品。平台左右两侧为椎牛刑马、屠豕宰羊等场面。平台之后有击打青铜鼓和錞于的,有待刑的裸体男子和持器盛物的妇女等。<br>诅盟为古代西南民族中极为盛行的一种风俗,凡有重大事件都要用盟誓来约束,设立祭坛,供奉祭品,举行典礼。从此贮贝器的器盖上平台后面杀人祭柱场面来推测,这是一次立柱祭社的仪式。<br></div> 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细部 贡纳场面青铜贮贝器<br>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br><div>此器原由重叠的两鼓组成,出土时上鼓已残,下鼓鼓口铸有立体人物、牛马等,胸、腰间铸4环耳,器身下部铸4卧牛。根据发式、装束及行进之状,口沿所铸雕像大致可以分为7组,每组多者4人,少者2人,其为首者均盛装佩剑,后随者或牵牛引马,或负物,生动展示了臣服的诸族来向滇王纳贡的场面。<br>据研究,在这些族中,可以明显区分出“椎髻”的滇人和“编发”的昆明人,还可以在同为“椎髻”的滇人中发现其梳髻位置和服饰又大不相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背物牵牛这组人物均深目高鼻,穿长裤。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滇西地区还有“身毒之民”和“僄越人”侨居,表明古代云南地区居民成分是相当复杂的。<br></div> 贡纳场面青铜贮贝器细部 吊人青铜矛<br>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br>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br><div>此矛为圆銎,刃部呈柳叶形,前端收束成尖锋,中间起脊。刃部近柄处各吊一裸体男子,头梳棰髻,双手背剪,似为受刑之人。滇人青铜矛可以分为阔叶形和柳叶形两种基本样式,其中柳叶形的数量最多。此吊人青铜矛器形奇特,具有浓郁的滇民族风格,是滇人仪仗用青铜兵器中的珍品。<br></div> 吊人青铜矛细部 青铜枕<br>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br>197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士<br><div>此枕作马鞍形,两端上翘,顶端各焊铸一圆雕立牛、正面铸有双旋纹,背面在虎纹、双旋纹地上浮雕三立牛。青铜枕是滇国特有的器物,在此次古墓群发掘中共出土6件,均位于骨架头部,有的枕上尚留有头骨残片。<br>牛在滇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用作祭祀仪式中的牺牲、对外贸易的商品和财富的象征。这些特殊功用是牛的形象在滇国器物上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br></div> 提链青铜壶<br>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br>1955年广西贵县出土<br> 四联陶罐<br>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br>1953年广东广州华侨新村出土<div>此罐由4个小罐联成,底部有卷曲形短足6个,其中每罐底部1个,两道横梁下各附1个。盖顶中央有鸟形立钮,边沿各有4个钮饰相对而立,2个作卷曲形,2个为鸟形。盖面间饰蓖纹与细线旋纹,腹部间饰水波纹、蓖纹与细线旋纹。<br>广州地区出土的陶质联罐用来盛干果或调味品,主要流行于西汉前期,有二联、三联、四联和五联数种,延续至西汉后期,到东汉消失。这些联罐造型奇特,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br></div> 七牛虎耳青铜贮贝器<br>西汉(公元编202年一公元8年)<br>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br><div>此贮贝器器身作筒形,中束腰,腰部有对称虎形耳一对,器盖上铸七牛,共中六牛环绕于器盖边缘,一牛<br>立于青铜鼓上,耸然独出于众牛之上。<br></div> 青瓷香薰<br>西晋(公元265年—316年)<br>1953年江苏宜兴周氏墓群出土<br><div>香薰是薰炉的一种形式。战国时期,我国就已使用薰炉进行熏香,汉代则流行青铜和陶制的薰炉。三国时期,瓷薰炉出现,多呈罐形或盆形,器腹部有几排小圆孔,以便空气流入和香气流出。在熏香时,将香料、香丸直接置于薰炉内点燃,香气从炉上的镂孔中飘出,使室内香气扑鼻。<br>香薰既用于祭祀通神,也用以焚香洁室或熏衣染被。特别是东晋南朝时期,贵族士大夫盛行“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生活方式,瓷质薰炉成为日常用品,稀有的香料更成为士大夫竞奢斗富的工具。<br></div> 青瓷魂瓶<br>西晋(公元265年—316年)<br><div>魂瓶是三国和两晋时期独特的随葬明器。此魂瓶通体施青釉,装饰有楼阁、各式人物和动物,采用了堆塑、雕贴、模印等装饰手法。魂瓶上堆塑的仙人、瑞兽体现了当时本土的“升仙思想”,佛像则受到早期佛教文化的影响,亭台楼阁展示了江南建筑特色。魂瓶装饰多样、造型繁复、是魏晋时期瓷器工艺技术改进和创新的体现。<br></div> 青瓷印花唾壶<br>南朝(公元420年-589年)<br>1954年湖南长沙出土<br><div>唾壶的口部至腹下部施淡黄色釉,釉面有细碎的开片。肩部印有莲纹,腹部印莲花纹和直条纹。<br>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瓷器制作进入到成熟阶段,拍、印、雕、堆等装饰技法应用于瓷器制作。唾壶采用了印花装饰技法,使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印出花纹、简洁的纹饰与典雅的造型再现了六朝瓷器实用与美观融为一体的特色。<br></div> 青瓷莲花尊<br>北朝(公元386年—581年)<br>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br><div>莲花尊以仰覆莲花为主题纹,辅以宝相花、团龙、兽面等纹饰,运用了模制堆贴、镶嵌、刻划等装饰技法。莲花尊的装饰繁缛,釉层凝厚,是北方青瓷精品。<br></div> 青瓷羊形烛台<br>三国·吴(公元222年—280年)<br>1958年江苏南京清凉山出土<br><div>瓷羊身驱肥壮,呈跪姿。头顶有一圆形插孔,昂首张口,羊角卷曲。全身施釉,釉色莹润。有学者认为此器是插蜡烛用的烛台,也有学者认为是盛水器。<br>此烛台釉色匀净,胎釉结合紧密,表现出较高的瓷器烧造水平。三国时,制瓷工艺在坯料选用、成型工艺、釉料配制、施釉方法等方面都有改进,使得青瓷器在产量、种类和质量上都比东汉时期有明显提高。<br></div> 黄釉乐舞图瓷扁壶<br>北齐(公元550年—577年)<br>1971年河南安阳出土<br><div>扁壶的两面模印五位西域人乐舞场面:中间一人,脚踩莲花座,表演胡腾舞。左边二乐人吹笛、击掌,右边二乐人弹五弦琵琶、击钹。胡腾舞原为中亚塔什干地区的民间舞蹈,唐代盛行,以旋转、踏跳、腾跃为特色,以琵琶和横笛为主要伴奏乐器。<br></div> 弹琵琶陶桶<br>北齐(公元550年—577年)<br>1973年山西寿阳厍(she)狄回洛墓出土<br><div>陶俑所弹琵琶为丝类弹拨乐器,能以少许之音引发丰富的音乐变化。中国古代的琵琶类乐器有四弦琵琶(曲项)、五弦琵琶(直项)和阮咸(也称秦琵琶)三种,其中阮咸是原产于中国的琵琶,四弦琵琶和五弦琵琶则由域外传入。<br></div> 陶院落<br>三国·吴(公元222年—280年)<br>1967年湖北鄂州出土<br><div>陶院落为随葬明器,应是模仿当时的建筑形式制作。院落前有厅堂,后有正房,两侧有左右厢房,围墙有前后门,前门正上方筑有门楼,楼顶内刻“孙将军门楼也”六个字。围墙四角各有一座角屋,门楼和角屋是用来守护院落的。<br></div> 陶女俑<br>三国·蜀(公元221年—263年)<br>1981年四川忠县涂井出土<br><div>女俑的两手分持簸箕和工具,头上簪花,身穿交领、右衽窄袖袍,右手佩戴串珠。<br>刘备建蜀,自称为汉室正统,服饰上保留了东汉传统的袍服。女子袍服的袖口有宽、窄之分,宽袖袍服是中上层贵族妇女的服饰,窄袖袍服为下层平民或待女穿着。簪花亦为汉代遗风,多为年轻女子的装扮。<br></div> 乐舞陶俑<br>三国·器(公元221年-263年)<br>1981年四川忠县涂井出土<br> 陶女乐俑<br>十六国(公元304年—439年)<br>1953年陕西西安草场坡出土<br> 陶马<br>北朝(公元386年—581年)<br>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br> 陶牛车<br>北齐(公元550年—577年)<br>1955年山西太原圹坡出土 “王阿善造”石像<br>北魏 隆绪元年(公元527年)<br> 画像砖<br>南朝(公元420年-589年)<br>1958年河南邓州许庄出土<div>画像砖为一砖一图,镶彻于甬道、墓室。砖画内容分为三类,有贵妇出游、献贡、甲马、武士等车骑出行场面,有郭巨埋儿等孝子故事,有王子乔与浮丘公、商山四皓等道教神仙,有供养飞天、伎乐天人等佛教题材,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每块砖的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线条流畅,人物画则具有南朝“秀骨清像”的特征,是南朝绘画的珍贵资料。<br></div> 画像砖 画像砖 画像砖 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br>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br>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br><div>骆驼昂首挺立,驼背平台上铺彩条长毯,上有3名胡人、2名汉人组成的乐舞队。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包容的氛围也促进了音乐舞蹈的多元化发展。当时,在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都有专门的百戏班子,他们除自主演出外,也可让人们花钱雇演。骆驼载乐佣集杂技和马戏于一体,表现的应该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另外在西安中堡子村唐墓也出土过类似的作品。因而可以想见,这种形式的表演在唐时的长安一定是大受欢迎的。<br></div> 昭陵六骏石刻——青骓<br><div>唐昭陵六骏石刻是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立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的6块大型浮雕石刻,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一作特勤骠)”“青骓”“飒露紫”。其中,“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刻在1914年时被盗,辗转于文物商之手,最后流失海外,后入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br></div><div>(此展出的为复制品)</div> 昭陵六骏石刻——特勒骠 昭陵六骏石刻——什伐赤 昭陵六骏石刻——拳毛騧 昭陵六骏石刻——白蹄乌 昭陵六骏石刻——飒露紫 钱镠铁券(复制品)<br>唐 乾宁四军(公元897年)<br><div>铁券,是帝王颁赐给王侯功臣的一种特殊信物,此铁券为唐昭宗赐于钱镠的,是目前中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唐代铁券实物。该铁券形如覆瓦,上嵌金字,如今已有部分剥蚀。正文共计333字,内容包括钱镠的爵衔,官职,邑地和据以受封的功绩,还特别说明对钱镠本人可以免除9次死罪,其子孙后代可以免除3次死罪,若触犯国家其他法律,有关官员也不得过问。铁券是记载唐末五代十国吴越国历史的重要文物。钱镠时任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为唐昭宗剿灭地方叛臣做了巨大贡献,这个文物也是吴越钱氏与唐皇李氏君臣友谊的见证。<br>此铁券实物弥足珍贵。一千多年来历经战乱,但多数时间一直由钱镠后裔小心收藏。1951年由浙江嵊州市长乐镇钱民后裔将铁券献给人民政府,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br></div> 唐太宗李世民像<br>据故宫南薰殿藏品摹绘<br>太宗李世民(公元598-649年),杰出的政治家。在其统治的贞观时期(公元627-649年),他革新完善制度;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完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坚决抵御突厥的侵扰,采取开明的民族和外交政策,促进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及与周边邻国的经济、文化交流。<br> 彩绘浮雕武士石刻<br>后梁(公元907年—923年)<br>1994年河北曲阳王处直墓出土<br><div>这件彩绘武士像在长方形汉白玉上雕刻而成。武士身着唐代著名的明光铠,头顶凤翅盔,脚踏牛形怪兽,双手扶剑,剑尖直指怪兽口衔的荷花,肩头上凤鸟含珠,应是佛教护法神的天王形象。其艺术风格上承唐代之余韵,下开两宋之先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br>王处直其人生前官拜唐代、后梁时期的义武军节度使,节制易、定、祁三州,为河北地区的重要藩镇将领。后其养子王都发动兵变,王处直被软禁,忧愤而死。王都为挽回名声,遂为养父修筑了一座建筑和装饰都极为讲究的大墓。此汉白玉石刻原本镶嵌于墓门后的甬道一侧。1994年5月,此件浮雕被盗走至美国,后经中国政府多方交涉,终于2001年回归祖国。<br></div> 鎏金青铜衔环铺首<br>十国·前蜀(公元907年-925年)<br>1942-1943年四川成都王建墓出土<br><div>铺首是中国传统建筑门饰,通常以铜、铁做成圆形底盘,上置门环,用来启闭门扉或叩门。其底盘一般制成兽面,多为椒图、饕餮、狮、虎、螭龙等凶猛兽类,有不衔环而仅作装饰用的,亦有用于青铜器、陶器等器物上以为提手。此铺首原饰于前蜀的建立者王建永陵的墓门。<br></div> 三彩釉陶侍女俑<br>唐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br>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br> 白瓷龙柄传瓶<br>隋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br>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br><div>两瓶双腹相联,两侧各堆塑长的龙形柄。双腹的传瓶目前存世三件,另一件藏于天津博物馆,其瓶底有刻铭“此传瓶有并”,故以“传瓶”称之。再一件现藏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此瓶对北方白瓷的断代研究有着重要价值。<br></div> 白瓷鸡首壶<br>隋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br>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br><div>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始烧于三国末年,由两晋一直沿用到唐初,流传范围很广。鸡首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早期鸡首壶,以小件为主,肩部贴塑鸡首,鸡首无颈,与之相对的一面贴鸡尾。东晋时壶身变大,鸡头引颈高冠,鸡尾演变成弧形柄。南朝至隋鸡首由小到大,壶身由矮小到瘦长,壶口更高,颈变细,肩部贴附的系由条状到桥形。此鸡首趋向写实,柄仍保留着南朝时期的双龙形柄。<br></div> 三彩釉陶方柜<br>唐(公元618年-907年)<br>1955年陕西西安出土<br><div>唐三彩是一种铅釉陶器,以瓷土为胎,分两次烧成。唐三彩实际上不止三彩,而为多彩。当时工匠用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在釉料中差掺入适量的氧化铜便烧成绿色,掺入氧化铁则成黄褐色,掺入氧化钻可成蓝色等,在同一器物上交错使用,产生约烂多姿的色彩。该器仿造日常生活的方柜,用于随葬,是三彩制品中少见的器物。<br></div> 绞胎瓷枕<br>唐(公元618年-907年)<br>1956年河南陕县出土<br><div>绞胎瓷器是唐代的创造,即用两种颜色的瓷土揉合一起,再上釉烧制而成。在唐代的巩县窑、烟州窑、寿州窑等窑址中均发现过绞胎瓷片。唐墓中出土的绞胎器物有杯、碗、盘、罐、枕等,以长方形枕最为常见。文献记载瘿木之枕纹理奇特华美,把瓷枕做成木纹理就是为了达到瘿木之枕的效果。这种枕头也被称为“花枕”。<br></div> 黄釉褐斑“何”字贴花瓷壶<br>唐(公元618年-907年)<div>瓷壶短流及两系下各贴有母子狮子纹和束叶纹,三块贴花中皆有“何”字。贴花是将雕出的纹样做成印模,再把模压出的图案贴在器物的胎体上,有时还在贴花上加饰一层褐釉斑块,然后再施釉烧成。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望城县,在中晚唐时最为兴盛。它创造性地烧成了釉下彩绘瓷,以花鸟、人物、诗文装饰瓷器,并大量使用模印、贴花工艺。<br></div> 花釉四耳瓷罐<br>唐(公元618年—907年)<br><div>花釉是唐瓷中的创新工艺。它在黑、黄、黄褐、天蓝等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块,十分醒目。这类花瓷的产地主要在河南鲁山、郏县、禹县以及山西交城。<br></div> 便服男陶俑<br>唐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br>1958年陕西西安杨思勖墓出土<br> 笼冠陶佣<br>隋(公元581年-618年)<br>1956年湖北武汉周家大湾241号隋墓出土<br> 鎏金银簪、钗<br>唐(公元618年-907年)<br>钗出土于陕西户县(鄂县);簪出土于河南陕县<div>两股的为钗,有凤形钗和尖头扇形钗各1对,凤形钗图案相同,方向相反;单股的为簪,有平头扇形簪1对。簪、钗都是约发用具。簪用以固发,源于先秦时期的笄,质地有竹、角、金、银、牙,玉等多种。簪铤因为是单股,如果顶端太重容易从发上脱落,所以唐代以固髻为主的簪的形式比较简洁,多是和弹琵琶用的拨子相似的扇形簪。钗的形式则多种多样,不仅花饰繁缛,钗头还常悬挂垂饰。<br></div> 麻鞋<br>唐(公元618-907年)<br>1972年新疆吐鲁番出士<br> 男装女陶俑<br>唐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br>1958年陕西西安杨思勖墓出土<div>女俑体态丰映,头梳双股高髻,身着圆领袍服,腰束带,足穿靴,双手抱于胸前,除未戴幞头外,余皆男装,并展现出一种自信、从容的仪态。女着男装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只有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成风,即使这样,还应将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民族的影响。当时影响中原的外来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饰。那些粗矿的身架、英武的装束,以及矫健的马匹,对唐女着装意识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同时创造出一种适合女着男装的气氛。<br></div> 三彩釉陶侍女俑<br>唐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br>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br> 白瓷茶具及陆羽像<br>五代(公元907年-960年)<br>传河北唐县出土<br><div>这套白瓷茶具是陪葬用的模型,分别是煎茶用的风炉和茶鍑、研碾茶末的茶臼、点茶用的汤瓶以及盛茶渣的渣斗。另外一件白瓷人像是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后来被尊为“茶神”。手中所展书卷是其著作《茶经》。《茶经》中提倡的是中唐时最为流行的煎茶法,即先在风炉上的茶鍑中煮水,待水微沸,量出茶末投人茶鍑中,随即用竹荚搅动,侯沫饽涨满便酌入碗中饮用。值得注意的是,这套茶具不仅有煎茶用的风炉和茶鍑,还有晚唐时兴起的点茶所用的汤瓶。<br></div> 骑马女陶俑<br>隋(公元581-618年)<br>湖北武昌出土<br> 蓝釉陶驴<br>唐(公元618年-907年)<br>1956年陕西西安出土<div>陶驴全身施蓝釉,鞍鞯勒饰俱全。驴最初被认为是匈奴之“奇畜”,到东汉时已成了普通家畜。驴是比马低一等的出行工具,当时被称为“劣乘”。百官一般骑马不骑驴,但由于驴比较便宜,为民众所普遍使用。<br></div> 描金石雕武士痛<br>唐(公元618年-907年)<br>1958年陕西西安杨思勖墓出土<br><div>两佣均系大理石质,有贴金,多剥落。均立在方形座上,头戴幞头,身着圆领宽袖长衣,腰束黑带,衣的前襟撩起掖于带内。下着袴,足穿黑靴。其中一俑双手胸前抱拥一套兵器,腰间左右佩戴一套兵器。另一俑亦腰间左右佩带兵器,但右手于胸前执一杆形物,左手抚剑。从他们的装束和佩带物来看,应该是墓主的侍从。墓主杨思勖是唐玄宗时期的亲信宜官,早在玄宗做临淄王时,就追随参与了诛灭中宗皇后韦氏的宫廷政变。玄宗即位后,其以军功官至一品。<br></div> 三彩釉陶胡人骑卧驼俑<br>唐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br>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br> 三彩釉陶马<br>唐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br>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br><div>马头向左侧视,通身白色,鬃上剪三花,马鞍上披着深绿色绒毯状鞍袱,胸前和鞍后均络绿色革带。将马鬃剪瓣是唐朝流行的一种饰马方式,这种做法应是受到突厥马饰的影响。目前唐墓出土的马俑有一花、二花和三花马。三花不仅是装饰,还是良马的最高标志。<br></div> 鎏金铜观音造像<br>吴越(公元893年-978年)<br>1958年浙江金华万佛塔塔基出土<br><div>唐代出现了与法相庄严观音像风格迴异的普陀落迦观音造像,观音以自然舒适的姿态坐于岩石上,表现了他居住在落迦山谷中的形象。生活在公元8世纪末的画家周昉在普陀落迦观音图像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月观音,以水、月、圆光、竹及思维相的观音为主要元素。水月观音又可分为两种基本样式,常见于石窟造像和壁画的是一手抚膝、不持物的造型,另一种是手持柳枝、净瓶的形象,多见于绢画。<br></div> 琉璃釉兽头<br>唐(公元618年-907年)<br>黑龙江宁安潮海上京龙泉府城遗址出土<br><div>渤海国在发展过程中,吸取唐朝先进文化并仿照唐长安城建造上京龙泉府。上京城宫殿、廊房、门楼、厅阁、大族邸宅以及寺院的建筑,屋顶均铺设光亮的黄色和绿色琉璃瓦。殿堂屋脊的两端有翘起的巨大的五彩绚丽的琉璃釉鸱吻,垂脊前头配有兽头。屋檐上垂挂着沿瓦和美丽匀称的莲瓣纹瓦当,墙壁和地面上镶铺着有楚花、壮月、萱草纹的砖。其形制与做法都具有浓郁的唐风。<br></div> 青瓷凤首壶<br>唐(公元618-907年)<br>1954年广东广州出土<br> 绿釉鸱吻<br>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br>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出土<br><div>这是殿堂正脊两端的装饰物,呈龙首鱼身状。<br>党项族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属羌族的一支。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政权。现位于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就是西夏皇帝和陪葬大臣们的墓地,内有帝陵9座、陪葬墓250余座、陵邑1处。<br>西夏陵出土鸱吻有琉璃、灰陶两种,造型与此同。汉以前宫殿的正脊两端高高翘起,似凤鸟展翅,名“鸱尾”;唐代鸱尾造型逐渐突出吻部,张开大口吞咬屋脊,多名“鸱吻”。宋代龙首鱼身、张口吞脊的鸱吻形象被固定下来。西夏陵出土鸱吻与同一时期河北蓟县独乐寺辽代山门鸱吻、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金代北鸱吻均属同一类型。<br></div> 西夏文“敕燃马牌”青铜敕牌<br>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div>这件敕牌是西夏使者传递紧急文书、命令时的身份凭证。由两片圆形青铜牌组成,可相扣校验。上端附扁方形提钮。一青铜牌刻回曲花卉纹,边缘有西夏文“敕”字,另一青铜牌刻西夏文“敕燃马牌”,意为“敕令驿马昼夜疾驰”。<br>目前已见的西夏符牌有二十多面,多为传世品,大体可分三类:1、“敕燃马牌”。2、“防守待命”牌,均为圆形,正面是西夏文“防守待命”,背面为佩戴者西夏文名,是西夏军营中守御者的标志。3、“内宿待命”牌,多为长方铲形,可悬佩,正面文字为西夏文“内宿待命”,背面为西夏人名或“番号”,是宫内宿卫人员身份的证明。<br></div> 秦桧铁跪像<br>清(公元1644年-1911年)<br>原在北京市常文门外精忠店<br>秦桧(公元1090-1155年),字会之,红宁(今往苏南京)人,南宋初年权臣。秦桧全力主张与金议和,于公元1141年帮助宋高宗解除了韩世忠,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兵权,又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父子,此后推动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br> 褐釉鸡冠壶<br>辽(公元916年-1125年)<br>1956年北京市复兴门外出土<br> 褐釉剔花扁壶<br>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br>1985年宁夏海原征集<br>这类瓷扁壶在西夏瓷器中比较常见,也最具民族特色。<br> 耀州窑青釉刻花莱菔尊<br>宋(公元960年—1279年)<br><div>耀州窑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始烧于唐代,北宋末年进入鼎盛期,青瓷是其最重要的产品,兼烧白釉、黑釉,以其优美的地方风格,取材广泛的刻花、划花、印花以及纯熟的技巧而闻名于世。<br></div>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br>宋(公元960年-1279年)<br><div>钩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中心窑址位于钧州(今河南禹州一带)而得名。钧窑瓷器属于青瓷系,以釉色绮丽多变闻名,有的具有蛋白石一样的光泽和青色,有的在烧制过程中利用还原铜的呈色作用而产生出紫红釉色,自然晕散成斑或满布全体,变化莫测,妙趣无穷。北宋钧窑有各式花盆、洗、炉、尊、钵等器,有些是专为宫延烧造的。<br></div> 佛宫寺释迦塔(模型)<br>据山西应县佛宫寺塔复制<br><div>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始建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木塔。塔为楼阁式,纯木结构、无钉无铆,高约67米,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该塔结构复杂,轮廊优美,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高超技巧。全塔采用的斗拱式样有60多种,在塔的暗层内,在内外槽柱间,使用了斜撑、梁和短柱,由此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以提高其抗弯剪的能力,增加了整个塔身的稳定性。另外,在塔中塑像内发现的辽代刻经、写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是体现辽代佛教传播、藏经雕印技术的珍贵实物。<br></div> “大德八年大都路”青铜权<br>元 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br><div>此青铜权是元朝官方制造的标准衡器部件,即秤锤。这件权有六面,其中一面阴刻汉文“大德八年大都路造”,另一面刻“五十五斤称”。<br>元代实行省(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建置,大都路管辖的是今天的北京、天津与河北的一部分地区。<br>元朝政府曾多次明令禁止民间私自制造度量衡器。中央将标准器颁发给各路,由各路控制实际的铸造使用,所以元代青铜权往往刻有路、府、州等各级监铸的官府名称。另外,如遇帝位更送,年号变更,元朝政府都会重铸新权,并在权上铭刻年号。<br></div> “嘉祐”青铜则<br>北宋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造<br>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br><div>此青铜则为衡器,通体细刻团花,顶部中间有孔,可以穿绳或杠进行称重。青铜则前后两面均阴刻铭文,一面是“嘉祐元年丙申岁造”,标明铸造时间;一面是“铜则重壹百斤黄字号”,标明此青铜则按当时计量单位重100斤,“黄字号”是青铜则的编号,取自《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黄”的第四字。“嘉祐”青铜则铭文标明重100斤,现在实测重64000克,由此推算当时宋代的1斤约合现在的640克。<br></div> 官窑青釉贯耳瓶<br>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br><div>宋代官窑是指由中央官府开设的窑场,专门烧制御用瓷器。受宋代仿古、复古风气的影响,不少官窑瓷器是仿周、秦、汉古铜器、玉器的样式制作的仿古陈设品。这件官窑贯耳瓶的造型模仿自古代青铜器投壶,端庄古朴,釉色粉青、轴质晶莹、温润如玉,布满冰裂纹,是宋代官窑瓷器的代表。<br></div> 官窑粉青釉三足炉<br>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br><div>此炉为官窑仿古器物。侈口,立耳,束颈,圆鼓腹,三矮足。青釉,上布满裂纹,釉色品莹透明,富有光泽。<br>炉是宋代南北瓷密普遍烧制的器物之一,是仿商周时期青铜鼎样式制作的,是北宋未期出现的复古风气的产物。<br></div> 龙泉窑青釉弦纹贯耳壶<br>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br><div>此壶仿自青铜投壶造型。侈口,长颈,圆腹,颈两侧附贯耳,通身施青釉。龙泉窑位于今浙江龙泉境内,贯耳壶是龙泉窑中常见的一种造型,除传世品之外,出土器物中也有发现。南宋晚期,龙泉窑烧制出青瓷的代表作品粉青釉、梅子青釉器,轴色柔和淡雅,质如青玉。<br></div> 哥窑鱼耳炉<br>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br><div>此炉为仿古器。口微侈,束颈,鱼形耳,鼓腹,圈足,通体米黄色,釉色柔和润泽,布满开片,金丝铁线,是传世哥窑的代表器物。<br>哥窑窑址和性质不详,目前传世哥窑瓷器为数不多,且多源自清宫旧藏,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及海外。造型有各式瓶、炉、洗、盘、碗和罐等。<br></div> 龙泉窑粉青釉凸花葫芦瓶<br>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br><div>龙泉窑因中心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而得名。它是在越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吸取了瓯窑(窑址在今浙江温州)、婺窑(窑址在今浙江金华)的传统风格,经过1200多年时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统称“龙泉窑”。宋代龙泉窑胎骨白色,釉汁透明,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最为著名。葫芦瓶是南宋后期龙泉窑创新品种之一,造型新颖。这件凸花葫芦瓶通体施粉青釉,瓶身上下部位都堆贴缠枝花卉,纹路凸起处因流釉而显出胎质的白痕,俗称“出筋”。<br></div> 定窑白釉龙纹盘<br>金(公元1115年—1234年)<br>1985年吉林农安出土<br> 吉州窑玳瑁釉碗<br>宋(公元960年-1279年)<br><div>吉州窑因位于古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而得名。吉州窑烧制瓷器始于唐末,至南宋达到鼎盛,产品以黑釉瓷居多,也有白瓷和青瓷。其中以黑釉器釉色变化最为丰富,形成如玳瑁釉、树叶纹、剪纸花纹、描金彩绘、剔划花纹、黑釉褐斑、白斑及蓝斑等各具特点的轴色。此碗釉面是在施黑釉时添加一些淡黄釉,经窑火焙烧,不同颜色的釉层在高温下相互浸润,烧成后淡黄釉色在黑釉底色衬托下呈现出我玳瑁纹,故名玳瑁釉,是吉州窑的主要品种之一。<br></div> 磁州窑三色荷花瓷枕<br>宋(公元960-1279年)<br> 绿釉鸡冠壶<br>辽(公元916年—1125年)<br> 褐釉剔刻牡丹纹经瓶<br>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br> 玳瑁釉瓷枕<br>辽(公元916年-1125年)<br> 三彩釉印花游鱼海棠式长盘<br>辽(公元916年-1125年)<br>1959年内蒙古宁城辽墓出土<br><div>长盘形如海棠花,先施白色化妆土,再施黄、白、绿三色种。盘底落花游鱼。釉色莹激,是辽三彩器中的精品。<br>辽三彩是在唐宋时期三彩工艺基础上烧成的多彩低温釉陶。制作工艺可分两种:粗胎质松软,呈红色,釉色昏暗混浊不透明,一般施釉不到底,釉层容易剥落;细胎质细腻,呈淡红色,施釉讲究,釉色娇艳明亮,工艺可同唐三彩婉美。釉色以黄、绿、白为主基调,装饰手法以印花、刻花、划花、浮雕为主。纹饰以花卉纹为主,还有蝴蝶、鱼、仙鹤等动物纹和水波纹、勾云纹等,图案布局严谨,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特征。<br></div> 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br>元(公元1206年-1368年)<br><div>青花是一种釉下彩瓷器,它用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绘画,然后在上面施以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成品呈现蓝色花纹。这种技术始见于唐代,元代臻于成熟。以青花为代表的釉下彩瓷器大量烧制成功,是中国瓷器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br>青花瓷器的色彩得到蒙古统治者以及当时西亚、中亚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喜好,在元代迅速发展,不仅在国内广泛流行,也成为最受欢迎的外销瓷品种之一。<br></div> 青花蕉叶纹觚<br>元(公元1206年-1368年<br>1980年江西高安出主<br> 钓窑镂空座四兽面双螭耳瓶<br>元(公元1206年-1368年)<br>197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土<br> 龙泉窑青釉缠枝牡丹纹瓶<br>元(公元1206年-1368年)<br>197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土<br><div><br></div><div>(请继续观看第四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