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秋分扬州三日游

月禾

<p class="ql-block">2023-09-23:周六,初秋凉爽的时节,与好友一起乘高铁前往扬州开启三日度假游。</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心情很好,拍摄视频合成一小段</p> <p class="ql-block">入住“全季酒店”(瘦西湖店)</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银都大酒店就餐</p> <p class="ql-block">游览瘦西湖,门票95元(网上提前一天购买,便宜5元)</p><p class="ql-block">瘦西湖是由隋唐大运河水系和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壕连缀而成的狭长水体 ,瘦西湖是大运河的支流,始终与大运河保持着水源相通的互动关系。</p><p class="ql-block">有道是“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有一个瘦西湖”,说的便是祖国之大,各地均有自己的西湖,可“瘦西湖”天下仅此一个。</p> <p class="ql-block">我们购票进入瘦西湖景区南门,沿长堤春柳行走,一路沿湖柳树成荫,湖中游船,不时有几只鸭子在水中游弋。</p> <p class="ql-block">沿堤步行到徐园,园门为月洞门,门口有二只石狮,徐园一九一五年建于清代桃花坞旧址。原为祠祀辛亥革命第二军军长徐宝山的亭林。月洞门额上草书《徐园》二字。园内建有听鹂馆、羊公片石、春草池塘吟榭、冶春后社、疏风馆诸胜。</p> <p class="ql-block">徐园旁有一石桥,桥与湖中小岛的亭相连,登桥可望“瘦西湖”中的游船,游船与湖中的鸭子相逢,船随意行走,鸭子并不慌张,好一派游船与鸭子和蔼共处的景象。眼随湖延伸,可见从远处驶来的游船,也可目送穿桥而过的游船。</p> <p class="ql-block">穿徐园,在桥上便可见月洞门,门上有“小金山”三字,门前石狮一对,透过月洞门可见园中有一巨石,巨石如长盆横卧,南低北高。此石为难得一见的钟乳石品种,长266厘米,宽88厘米,高49厘米,相传为花石纲遗物,底座为太湖石,是现存的中国名石之一,也是景区的宝石。</p> <p class="ql-block">“关帝殿”后有山,山为小金山上有一凉亭,亭名“风亭”,亭柱有楹联,上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似;下联: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风亭处于小金山顶上,是全园的最高点,登山顶,坐亭观望,四处眺望,正如亭柱楹联所述,瘦西湖景色尽收眼中。</p><p class="ql-block">二棵“枯木逢春”老树吸引着游客个个仰头观望赞叹!</p> <p class="ql-block">花窗</p> <p class="ql-block">莲花桥和白塔</p><p class="ql-block">沿湖边欣赏美景,不知不觉间来到“莲花桥”,在桥旁立有“莲花桥和白塔”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牌一块。</p> <p class="ql-block">莲花桥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桥建在莲花埂上,其形状从空中鸟瞰似一朵美丽的莲花,故而得名。因桥上有五亭,故俗称五亭桥。莲花桥南北两引桥下各为半拱,桥墩列四翼,各有三拱,正侧共15个桥洞。中亭内顶部有彩绘藻井和28根朱红圆柱,桥面两旁栏杆上砌嵌着28只石狮子,游人游到此桥,多在桥上休息,一来歇歇脚,二来欣赏四周美景,再者沾沾桥的古老灵气。走上桥来,只见桥栏四周坐满游人,人们在此休息,拍照,游船在桥下穿棱,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白塔:在湖南岸的白塔山上,是扬州的地标之一。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塔”的传说,传说此塔是为迎乾隆皇帝游“瘦西湖”一夜建成。白塔又称普济寺塔,这座塔高约40米,是一座六角形的木塔,由上百根大柱子支撑。塔身由多层悬臂搭建而成,形状独特。在阳光的照射下,整座白塔显得格外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沿湖设有亭若干,可供游人休息,赏景。游人沿湖边走边欣赏湖中美景,细雨蒙蒙,撑把伞在湖边行走,很有意境的。</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全景:是一座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这座桥长24米,宽2.4米,栏杆24根,台阶24级,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桥上雕饰明月图案,秀丽典雅。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西有熙春台,再现了唐诗中的诗情画意。景区是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整个景区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历史记载:唐代诗人杜牧曾在扬州做官,他离开时因不舍同僚韩绰,于是便作《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p><p class="ql-block">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p><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p><p class="ql-block">温婉的扬州城里那番明月高照二十四桥融进萧声中,余音绕城的画面在杜牧笔下流传千百年,亦成为如今人们说起扬州最先念出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瘦西湖,意犹未尽。晚餐选择在“大潮淮”餐厅就餐。淮扬菜名扬四海,几大名菜家喻户晓的。</p> <p class="ql-block">合成拍摄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9月24日,扬州游第二天。早上九点走出酒店,沿着盐阜东路护城河沿岸步行,过“问月桥”向南下一个小斜坡,便是扬州有名的“冶春茶社”。冶春茶社是一座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点心味佳绝,外形美观,久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清初之时,扬州推官、著名诗人王士祯(世称王渔洋)在红桥西岸的茶酒肆举行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并留下了一首《冶春绝句》,时称红桥修禊:</p><p class="ql-block">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阑干九曲红。</p><p class="ql-block">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p><p class="ql-block">虽然历史上王士祯“红桥修禊”时所在的那座红桥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经过了新一轮布置,红色的主基调和周边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不管怎么拍,都能拍出网红风光大片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冶春园紧靠“御码头”,是游览线的起点,在此登上龙舟,可欣赏冶春园全景。轻舟款款向瘦西湖驶去,放眼四望,如在诗画之中,大有心旷神怡之感。可以看到桥下穿行而过的游船,仿佛在这个地方和历代先贤们打了一个照面。我站在你曾经来过的地方,望着同样的湖水,只是时间已过去了百年。</p> <p class="ql-block">茶社为古典式建筑,临河水阁数间,金色稻草为顶,木板为壁,玻璃为窗,茶肆之间,曲廊相接,相掩于清溪翠柳之中,颇为幽静。游客在此小憩,择一临窗位置,捧一杯香茗,在水雾萦绕中,眼前的“冶春”仿佛有了诗的灵气,窗外那似动非动的湖水,似山非山的丘阜,都变得朦胧起来。</p> <p class="ql-block">茶社处于自然风光园林中,有树、有水、有桥、有榭的不少,但如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妙趣天然的就不多了,冶春园林是其中姣姣者,而在园内的冶春茶社,算得上是在诗画之中。</p> <p class="ql-block">走入冶春茶社,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精妙地结合了树、水、桥、榭、亭、廊等多种元素,妙趣自然天成,仿佛步入了一个园林书画世界。</p> <p class="ql-block">整座茶社采用了古典园林建筑风格,临河水阁分布其间,以金色稻草为顶,木板为壁,玻璃为窗。茶肆之间,曲廊相接,掩映于清溪翠柳之中,颇为幽静,像这样古朴自然的园林茶社,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冶春茶社以淮扬细点、小吃为主,如黄桥烧饼、葱油火烧、徽州饼、大煮干丝等品种,选料严格、制法独特,色香味形并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顾客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就在这里品尝早茶。这里的餐品主要以淮扬细点和小吃为主,这里的品种众多,价格不是太亲民,来这里的主要都是想来感受一下扬州园林之美与早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来到“天宁禅寺”:扬州天宁寺是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运博”,全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12日,"世界运河城市博物馆馆长论坛"宣布,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江苏扬州三湾。2019年5月5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奠基仪式在运河三湾风景区举行。同年9月27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p> <p class="ql-block">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整体馆型采用了巨型船只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就像运河边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船。</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藏品来自征集和捐赠。截止2021年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陶瓷器、碑刻、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p> <p class="ql-block">大运塔则以唐塔的风格设计,塔高百米,可通过馆顶建设的长虹卧波式长廊进入高塔。</p> <p class="ql-block">非常有意思的参观体验,有一段模拟河道上的运河居民生活的场景,好像身临其境坐在漕运船内一样。</p> <p class="ql-block">运河上的舟楫:全开放式的体验空间结合了备受游客喜爱的古风和二次元的风格,运用科技手段,设计出运河上的船只与不同河道场景中的机关和难题;虚实结合的唯美场景还原扬州的富裕繁华,让观众或置身喧闹的街市瓦舍,或乘着“运河”上往来的船只。</p> <p class="ql-block">《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览通过“盛世东都、汴水繁华”“财赋京师、富甲齐郡”“漕运枢纽、往来盐商”和“人文江南、鱼米水乡”四个部分来呈现不同历史时期大运河沿线的城镇景观,反映运河沿线人民的勤劳智慧与美好生活。“再现”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两个时间段里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河段的“城市历史景观”,打造了一个有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让观众身临其境、可以互动体验的展厅。[</p> <p class="ql-block">从展馆二层走到屋顶花园,不仅可以俯瞰内庭院,穿过今月桥,</p> <p class="ql-block">屋顶花园</p> <p class="ql-block">东关街-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p> <p class="ql-block">经过千年的积淀,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堪称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p><p class="ql-block">千年东关街新的篇章,“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金字招牌挂上了东门城楼。 东关街是扬州城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今日东关街仍是扬州商业重地,汇集了当地传统色彩浓厚的手工艺、特色小吃和商业老字号,全街共有个体工商户232家。</p> <p class="ql-block">个园-位于扬州古城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1]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来到扬州,再来这个城市走一走,放慢自己的脚步,给心灵放个假。走入扬州城的千年历史之中,寻味文人墨客笔下的尘世幸福,你会发现这才是旅行应该有的真正意义。</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3-09-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