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p class="ql-block">2o23年10月3日上午,在金秋硕果累累,中秋国庆双节相逢之际,榜式堡东街饭店迎来一支夕阳红队伍。他们是1963年~~1964年踏入初中校园,相识于盖卅第七中学的校友。</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前后变化,造型不变,青春不在,友谊长存。</p> <p class="ql-block">酒席由应天夫妇承办。浓浓情意尽在酒中!</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后再聚首,叹人生,叙友情,感慨万千。就是这些新中国的同龄人,他们曾用青春谱写过赞歌,用彩笔描画过蓝图。为共和国添砖添瓦,为子孙后代沤心沥血。他们是不服输的一代人!</p> 回忆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六月,初三的课程结束,正当我们全力以赴准备升高中,考中专之际,一场文化革命爆发。停课,串联,复课,直到一九六八年九月,学校给我们初中三届学生发放一张纸质毕业证书,上面印着: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于是我们各回各家,参加生产劳动,成为一名农民,我们叫还乡青年,那些从城里到乡下的叫下乡知识青年。</p> <p class="ql-block">毕业前,同学好友照像留念。</p> 毕业后各奔东西 <p class="ql-block">毕业后的头二年,我们都回到自己的家,在生产队实实在在干起了庄稼院活。</p><p class="ql-block">春天种地,夏季拔草,秋季收割,冬季挑糞,摸爬滚打,样样农活都做个遍,由开始累的哭鼻子到后来成了劳动能手。有的当上了队长,有的当上会计,许多人在小学,初中当上了教师。</p> 飞向蓝天 <p class="ql-block">最让我们骄傲的是我班出了二位飞行员。他们的青春绽放出耀眼的光芒。</p> 各自找到人生坐标 <p class="ql-block">参军,上工农兵大学,到学校当民办教师,城市招工还乡青年,自己创业,有志青年是绝不会寂寞下来,找到人生坐标就一直向前奔。</p> 忘不了的友情 <p class="ql-block">曾有不少人认为,初中时同学间的友情最纯洁。没有利益关系,没有金钱攀比,虽然生活贫困,但学友间处处都是真诚。多少年来,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静华,淑文,桂秋,明缓在金梅家。</p> <p class="ql-block">学友相聚李荣富家。</p> <p class="ql-block">张连宏,李应天,金庭华,刘静华,陈淑文,金桂秋,张金梅营口金桂秋家相聚。</p> <p class="ql-block">张连宏陈允华家是接待学友最多的一家。他们被称为最可信任的…大哥大…大姐大…他们用自己最大化的真诚成为学弟学妹们依靠的肩膀,心灵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静华是七中之家的群主,热心于学友之间的沟通交流。作为医生,她是线上线下的公用大夫。谁有身体不适,包括亲戚生病,不远千里,电话咨询,近处就送医送药,不知她的胸怀怎么如此宽广,有求必应,不求也应,所以不论她走到哪里,追随的人就一群。同学都喜欢她的豪爽,乐观,豁达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如今已是七十四的年令,你看像吗</p> <p class="ql-block">数不完道不尽的学友情就让它留在每个镜头下吧。</p> <p class="ql-block">过过田园生活,别有一番风味。</p> 珍惜每一天 <p class="ql-block">当我们4o多岁时,还以为老年与我们很遥远,以至五六十岁仍雄心勃勃。今天夕阳下已迈开了脚步,才知时光有多珍贵。</p><p class="ql-block">少年时,我们贫穷困苦过,但随着共和国的日益强大,我们享受到了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珍惜眼下,放松心态,知足长乐,过好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六三年我们在七中相识,23年我们在家乡再相聚。在感叹人生苦短的同时,更觉同学友情值得珍惜。</p><p class="ql-block">见一面,回忆往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少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甘寂寞,力所能及。做好每件事,活好每一天,明明白白做个智慧,快乐的老人!!也许这就是今天聚会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本文写于2o23年10月3日</p><p class="ql-block">照片分别来自同学微信供稿</p><p class="ql-block">手机自拍</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0日,由刘静华组织,张连宏,陈允华操作接待工作,老同学在营口相聚了。夕阳映照下,老同学又焕发出青春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