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TMB之旅(3) - 大美法国瑞士阿尔卑斯

Lijun Chen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旅馆离徒步集合地La Flagere Cable Car仅两步之遥,用过早饭我们来到集合点见到了一群正在等待导游的徒步者,他们就是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九天里朝夕相处的队员们。导游来了,是个三十多岁身材瘦削的年轻人,要大家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十四个队员中,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除了我和虹波来自美国,一个来自巴西的年轻姑娘,其他人全部都是讲法语的魁北克人(结果到最后一天才知道其中一个实际上是法国人),这些魁北克队友中有一对夫妻一对父女,三个好朋友好邻居,两个像我和虹波一样girls trip的两位女士。最初我们想像如果队伍都是身强力壮之士,我和虹波还有稍许的担心怕自己体力跟不上大部队,而现在看到我们这个队伍从年龄上来说还挺diversified,中年人居多,大家看起来也都是平和良善之人,于是放心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在签合同之后收到的文件里有一份具体徒步行程,但导游有一定的自由做些调整,也许会别出心裁地走一些风景更为优美的小路,有时考虑到队员的身体情况会选择稍微容易一点的路线。<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导游名叫Nickolas,是个有点小幽默小狡黠开开心心的年轻人,有时问他今天走多少公里的路他会卖个关子:we'll see!</span></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图标识了我们下面九天的行程,虽然看起来某些天的直线距离并不长,但是走过以后才知道那其中不乏艰难的爬升和极其考验膝盖的下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和虹波开心地打卡:每天都最起码要自拍一张。自从去年看到有关TMB徒步的网上资料,今年初最初试着跟周围朋友们一起组团,但是有朋友时间排不开,有朋友因其他原因没法成行,最后跟虹波两人毅然决定参团,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很快将机票旅馆定好,我们俩有决心有毅力,一心要好好体验享受这次奇妙的徒步旅程!</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参团,旅游公司会每天负责运输我们的大行李,因此将行李交付给公司的巴士,我们每人只需带上自己的必需品,一个中小背包即可。首先坐缆车到半山腰海拔1894米的La Flegere。</p> <p class="ql-block">作为我们队伍的开营照,导游照的这张逆光自拍照实在是差强人意:</p> <p class="ql-block">从地图上看我们目前处于勃朗峰的正北面,从这里能清楚地看到雪山勃朗峰。</p><p class="ql-block">勃朗Blanc的法文就是白色的意思。它<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巍峨雄伟,险峻壮观,常年</span>被积雪覆盖,可不就是一座<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雪皑皑之山</span>。</p> <p class="ql-block">阿尔卑斯山跟我们在美国东部走的大多数步道不一样,美国东海岸的步道山并不高,多是丛林密布,因此大多数时间是在树林里穿行;而我们现在面前的步道没有舒缓之处,一开始便是坡度不小的爬山;九月的阳光已经不是那么毒辣,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上没有大树只有低矮的灌木因此也就没有任何遮阴之处,紫外线辐射很厉害,所以得注意防晒。</span></p> <p class="ql-block">爬升五百多米走不了多远便到了一个refuge。refuge通常翻译为山屋,也就是山里有餐馆住宿的简易旅馆,有些refuge会给留宿的旅客提供免费的晚餐和早餐。一般从十月份下旬到来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关闭的。</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这一天徒步的highlight这么快地就来到跟前:<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2352米的</span>勃朗湖。</p><p class="ql-block">Lac Blanc 虽然又被翻译成白湖,但勃朗湖实际上是一个有着松绿色般颜色清澈湖水,周边被嶙峋粗粝的锯齿山峰温柔环抱美丽的高山湖。人最初就是在一个水环境完成其发育,因此相信绝大多数人对水都会有一种最根本的亲近,在如此雄浑大气粗犷的山中突现这么一湾清湖,令人感叹它j就如上帝从天上滴落的一颗眼泪一般。</p> <p class="ql-block">湖面如镜,蓝绿清幽,远处群山巍峨,雪山迢迢,真是令人惊叹的高山美景!</p> <p class="ql-block">勃朗湖就像一个边界跟天际线融合的无边际游泳池infinity pool,看起来湖水的尽头便是悬崖一般。</p><p class="ql-block">在这样一个远眺雪山峡谷的绝美之地随风滑翔,自由如风,潇洒如鹰,该是怎样的极美享受!</p> <p class="ql-block">如前一篇游记里讲到,霞慕尼周围有多条步道适合于一日行,而我们第一天的行程便是其步道之一。在一个从铁索爬梯垂直下坡的地段,我们遇见了“交通堵塞”,这里也许是本次徒步碰到最密集人的地方。设计者倒是很有先见之明,设计了两条铁锁爬梯供上坡下坡之用。</p> <p class="ql-block">尽管队员们年龄经历不一样,但怀着同一目标走到一起来,不管是英文流利还是有点困难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个人都温文尔雅,和煦友好,正是我心目中加拿大人的美好形象(虽然魁北克人有时想要跟一般的加拿大人有所区分)。说法语的自然很快就熟络地像一家人似的;跟我们几个说英文的(虹波,我和来自巴西的Luiza)大家也都会有积极的交流沟通,于是很快团员们就已经不觉生疏。</span></p><p class="ql-block">Genevieve,来自魁北克,热爱旅行热爱运动,<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跟她的好朋友Monique一起来徒步,TMB结束后还将和先生一起在法国继续一个月的旅行。精力充沛性格爽朗的她已经退休,</span>长年不是在徒步便是在骑车,给我讲了好一些在外骑车旅行的趣事儿。她耐心地给我这个自行外行扫盲,告诉我她们在外骑车旅行时,例如在欧洲,都得带上她们自己的自行车,得将自行车拆卸下来仔细装好交给专门的公司托运,一是因为自己的车有专门的调配,二是因为时间长的话,租车的费用很贵所以还不如花个托运费骑自己的车合算。</p> <p class="ql-block">在这块平地大家享用旅游公司提供简单的午餐,有面包奶酪熏肉水果坚果等,毫不夸张地说面包和奶酪真是非常美味!</p> <p class="ql-block">离开霞慕尼越远,day hiker就越少了。苍穹之下无边的山脉中我们的徒步队伍显得那样渺小。</p> <p class="ql-block">导游指着远处山谷说今晚我们将留宿在那里。山谷看起来又近又远,我们已经爬升了一千多米,所以还需要下山一千多米才能到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进入初秋,初红的野果红叶灌木给山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秋装。</p> <p class="ql-block">话说霞慕尼是个滑雪胜地,但是据介绍霞慕尼可能更适合于水平较高的滑雪好手,而今晚我们要留宿的Le Tour则更适合于初学者和中级滑雪和滑板爱好者。Le Tour是个被群山拥抱安静的小村庄,一路经过风格古朴以鲜花装饰点缀的小屋,让人心里好生欢喜!</p> <p class="ql-block">Chalet Alpin du Tour是我们TMB第一天的客栈,进屋前每个人先将登山鞋和登山杖放在门厅的鞋柜,只有换上凉拖方可进客栈的大厅。一个很小的房间放两张高低床睡四人,还要加上一张无比单薄的帆布矮架子权做行军床,导游高风亮节主动要了这张简易床。打呼噜声起来上厕所等等自然是让第一晚的睡眠充满了挑战。。。</p> <p class="ql-block">我想每个为TMB而来的徒步者都做好了艰苦生活的思想准备,因此也不太过多地计较这里的住宿条件,客栈提供的晚饭和早饭虽然简单但是管饱,有汤有蛋白质还有甜点,那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从客栈出发一路攀升,很快便到达树线以上,依然是沿着壮观的山脊穿过泛着秋意的山坡,在小憩时驻留的那片坡地上,似乎是触手可及远处的冰川!</p> <p class="ql-block">面对连绵起伏的群山,虹波豪情万丈!</p><p class="ql-block">这里是balcony trail Les Posettes的一部分, 近看Col de Balme山峰 (2200m),到达法国和瑞士的国境线。在欧洲出个国就像我们去菜场买菜一样,一不小心就跨进了瑞士山水中。</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接下来的四天都不会再看到勃朗峰, 因此大家都赶紧在这个金黄的大地上赶紧留个影。我们的身后便是心心念念的勃朗峰。</p> <p class="ql-block">自然与人,伟大与渺小,威严与静慕。</p> <p class="ql-block">阿尔卑斯山沿线的徒步线路标注极其成熟清晰,与美洲大陆以距离做标记的系统不一样,这里是以时间为单位。因为不同的人体力不一样,看到这样的时间标记不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个加权调整才好估计行程时间。看到类似这样的多重线路标记我暗自庆幸,跟团走省去了我们多少看图找路的时间呵。当我问几个队员们如果是独自旅行,你认为最难的一点是什么。大家不约而同都认为看地图找线路弄清标志恐怕是最大的麻烦和挑战。</p> <p class="ql-block">到达今晚的留宿之地瑞士的Trient。Trient是位于瑞士西南边陲的一个小镇,2020年是的常住人口是163,绝大多数人讲法语,大部分人信天主教。</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这样的小镇都会有详细的徒步山地图和附近的山峰冰川等。Trient附近有名有姓的冰川就有Glacier du Trient,Glacier des Grands等等。</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是个“Toilettes avec vue” (法语)其英文意思是“toilet with view”。背山靠水,远有千年冰川近有潺潺溪水,它可不就是一个有着极美风景的卫生间!</p> <p class="ql-block">今晚的旅店条件不错,两人间房间宽大床上物品干净整洁,楼下还有Wi-Fi,晚餐有美味的意大利通心粉,可谓完美。</p> <p class="ql-block">然后因为有了Wi-Fi,我终于收到儿子两天前就发来的信息,他的一个好朋友跟父母亲在驾车过程中遭到反方向的车迎头撞击,年轻人和他的父亲当场身亡,母亲进了ICU。这是一个比儿子大三个年级,从UNC毕业后分别在IBM工作然后在纽约发展,在Instagram/TikTok上有极高人气的朋友。看着儿子传来的照片,我能感受到儿子内心的伤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妒英才,音容犹在前!</span>难以想象这样一个高大帅气待人真诚热情助人,一个极其有魅力让每个他的朋友都会觉得温暖的印度裔年轻人就如此过早地离开这个世界,而且是跟他父亲一起离开。。。</p><p class="ql-block">痛不能言,只能在异国他乡为这位朋友的家人送去深深的追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跟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