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市丰台区有很多历史悠久且具有来历的地名,今天我就述说其中几个,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p> <p class="ql-block">"花乡":原是丰台区一个乡的名称,位于丰台区中南部,地处永定河冲积带。由于历史上长年的河水冲积,这里形成了大面积的沙质黄土岗丘,因此这里被称为"黄土岗"。</p><p class="ql-block">金代时这里的人便有了种花的传统,元灭金后,一些官员和文人,也看中了这个地方,到这里修建别墅,在院内外种植花草。</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26年(1900年),永定河大决口,草桥一带村落均被淹没,唯有黄土岗免遭水患。附近的村民为躲水患,纷纷来此定居,有些人带来了很多种花、种菜的经验与技术,这里的人们大多以种花、种菜为生。</p> <p class="ql-block">此后百余年,黄土岗一带种植花卉草木形成了规模。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黄土岗地区成立了政社合一的"上游人民公社"。1959年改名为"黄土岗人民公社"。1981年,成立了"黄土岗乡"。1987年,为了提高区域花卉的知名度,市、区政府将其改名为"花乡"。</p> <p class="ql-block">2000年,花乡被原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卉之乡"。花乡有"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花卉市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长年吸引海内外游客及商家。花乡成为北京市重要的"花篮子"和"菜篮子"。</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丰台区政府撤销花乡,设立花乡办事处、玉泉营办事处、看丹街道办事处。花乡虽然在行政区划上不复存在了,但是花卉事业永在,"花乡"这个名字注定要与鲜花相伴,它永远是北京人民心目中的"花木之乡"。</p> <p class="ql-block">"纪家庙":位于北京丰台花乡纪家庙村,在丰台区南三环路南侧,周围邻有看丹村、新发地村、六圈村,地铁10号线在此设有"纪家庙站"。</p> <p class="ql-block">清代时,这里的花农、菜农等人,为了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集资修建了一座"三皇庙",庙内供奉着伏羲、燧人氏、神农氏。由于纪家出钱最多,因此该庙又叫"纪家庙"。</p> <p class="ql-block">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始祖,教民结绳捕鱼狩猎,创造太极八卦,发明文字、针炙医药等。</p><p class="ql-block">燧人氏:伏羲与女娲之父、三皇之首,发明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结束茹毛饮血,使人类与动物禽兽区别开来。</p><p class="ql-block">神农氏:即炎帝,发明刀耕火种,创造农具、教种粮食,制造陶器和炊具,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p> <p class="ql-block">"万柳堂":元朝在北京建都后,皇帝忽必烈的左膀右臂、右丞相廉希宪,在丰台右安门外草桥建了一处别院(别墅),在院外种植了万株柳树,并将此别院取名"万柳堂"。(其遗址在今万柳园小区一带)</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间,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冯溥仰慕其名,在崇文门外、广渠门内建一别墅,围墙内栽上各种花卉,围墙外广植万株杨柳,此别墅也取名"万柳堂"。</p> <p class="ql-block">"南苑":南苑分属于丰台区和大兴区,在北京南四环与南六环之间。南苑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游猎区和休闲区。元代叫"飞放泊",明代叫"南海子",清代叫"南苑"。</p> <p class="ql-block">清代时,皇帝经常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和少数民族首领。外国和外地进贡来的麇鹿,都养在南苑。</p> <p class="ql-block">古时南苑有四座行宫,分别为:旧衙门行宫(德寿寺,现叫旧宫)、南红门行宫(现叫南宫)、新衙门行宫(现叫新宫)、团河行宫。现仅存团河行宫。</p> <p class="ql-block">南苑古时为禁苑,平时苑内只住维护之人,称为"海户",现在还有"海户屯"的地名。南苑初开四个苑门:北为大红门,南为南大红门,东为东红门,西为西红门。后增设为九个苑门,包括小红门等。最后又增设了角门。</p> <p class="ql-block">1937年七七事变时,南苑守军爱国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就分别牺牲在南苑大红门以东和大红门西南。</p> <p class="ql-block">丰台的地名还有很多,今天就先介绍这几个,以后再慢慢地道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