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笔者在拟开县科贡中,对最后的进士多作探讨,闲暇再查其他名录中,忽然发现很有趣的问题,供大家参考。当然也有自己不足之处,今后更要加强学习,方不闹出笑话,亦或贻迨不良后果,谨记。</h1> <h1> 开县在清朝有五名进士,谢临春为最后的进士。清光绪十五年三甲第六十一名。</h1> <h1>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谢氏,第七十八,谢临春,四川开县。</h1> <h1> 清光绪二十九年恩科《四川闱墨》,即为四川乡试,秋闱。</h1> <h1><p> 颜 寿:开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式。据光绪二十九年癸卯恩科乡试《四川闱墨》,开县廪生,中式。位第18名。本科正榜中式九十四人,副榜十二人,解元:蒲殿俊,广安拔贡。</p><p><br></p><div>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在1905年。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div> 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h1><h1> 暂目前,尚未发现比颜寿更晚的举人,那么颜寿即为开县最后的举人了。<br><br></h1> <h1> 本书为开县清宣统元年己酉科拔贡,彭作桢先生著述《翘勤轩文集》复印本。在拟(开县科贡)中,笔者犯了一个错误,“公卽報罷”。“报罢”是科举中落第的意思,即彭定珠不是拔贡,那是贡生还是儒生呢?忽想起民国版《蓬溪县近志》,庒喜泉先生在书中也有报罢一词,喜泉先生为附生,那彭定珠可能为附生、廪生一类吧。</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彭作桢先生著述《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彭定珠,字海珊,榜名锦章,开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府庠生。</b></p> <h1> 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书中,州、县学一名拔贡,可见彭作桢先生为开县最后的拔贡。</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拔贡 又称拔贡生。清国子监贡生名目之一。为五贡之一种,与明之选贡类似。顺治元年(1644)始行。初定六年,乾隆间改为十二年一次,由各省学政于地方儒学中考选品学兼优者,贡入国子监为监生,称为拔贡。额定顺天府学六名,各省府学二名,州、县学一名。八旗生员则为满洲、蒙古每旗二人,汉军每旗一人。主要从科试一、二等生员中选拔。乾隆间又实行拔贡朝考制,名列一等者可任京官,名列二等者可任知县,名列三等者任教职或入国子监肄业。不合格者遣回,谓之废贡。参见“选贡”、“贡生”。</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逢酉年为选贡,所以十二年一次。</span></p> <h1> 此后再无拔贡考试,彭作桢先生曾任三县知县,是否位列二等,希望有资料出现。</h1> <h1> 本文出自张昌畴老师著述《开州人文史话》,唐宗尧为1904年秀才。1905年再无科举考试,从目前看,那唐宗尧为最后的秀才,是否本科还有其他人,期待证实中。</h1> <h1> 附《蓬溪县近志》,庄喜泉先生著述,也有报罢二字。</h1><h1> 报罢,读音是bào bà。意思是①古谓批复所言之事作罢,即言事不准。②科举时代考试落第,亦称报罢。</h1><h1>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读音zhī cuò néng gǎi,shàn mò dà yān,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h1><h1> 错了,勇於承认,并牢记改正,才能有所进步。为了不至影响更大的错误,特发此文,给大家造成不便,特诚恳致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