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西皇陵

超级君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清东陵】</b></p><p class="ql-block">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背靠昌瑞山而建,共有:</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b></p><p class="ql-block">五位皇帝及其皇后、嫔妃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清西陵】</b></p><p class="ql-block">清西陵位于河北保定市易县境内,兴建原因是因为雍正帝对东陵风水不满,重新为自己挑选了新的陵寝地址,并将其称赞为“万年吉地”,先后埋葬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雍正、嘉庆、道光、光绪</b></p><p class="ql-block">四位皇帝及其嫔妃、王公贵族等人。</p> <p class="ql-block"><b>清东陵</b></p><p class="ql-block">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以西23公里的昌瑞山,距北京125公里。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庞大,建筑帝王陵墓群之一。清东陵自1661年开始营建,历时247年才告结束。共建有皇帝陵五座,有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皇后陵四座,即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以及慈安、慈禧的定东陵两座,妃园寝五座,即景陵皇贵妃园寝、景陵妃园寝、裕陵妃园寝、定陵妃园寝、惠陵妃园寝,公主陵一座,共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p> <p class="ql-block">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9月30日),女真族,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河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抚顺新宾县西南),父塔克世,母喜塔喇氏,努尔哈赤为长子。</p><p class="ql-block">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同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了兼并战争,统一了建州各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其后,经过二十余年征伐,统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以北的女真诸部。为适应当时政治、经济需要,建立八旗制度。设议政王大臣,与八旗旗主共议朝政。创制满文。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于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后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大败明军,势力进入辽河流域。在相继攻克沈阳、辽阳和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后,于天命六年(1621年)迁都辽阳。天命十年(1625年)迁都沈阳,占领了辽东大部地区。</p><p class="ql-block">天命十一年(1626年),挥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为宁前道袁崇焕所败。旋病死,年68岁。初谥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后累次加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庙号太祖。葬沈阳福陵。</p><p class="ql-block">本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p><p class="ql-block">别名:奴儿哈赤 、弩尔哈齐</p><p class="ql-block">所处时代:明末(后金)</p><p class="ql-block">民族族群:女真族(满族)</p><p class="ql-block">出生地: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p><p class="ql-block">出生日期:1559年</p><p class="ql-block">逝世日期:1626年9月30日(天命十一年八月十八日)</p><p class="ql-block">主要成就:</p><p class="ql-block">统一女真诸部、度创立八旗制度、建立后金政权</p><p class="ql-block">尊号:聪睿恭敬汗、大英明汗</p><p class="ql-block">年号:天命(1616年-1627年)</p><p class="ql-block">庙号:太祖(追尊)</p><p class="ql-block">谥号:</p><p class="ql-block">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初谥武皇帝)</p><p class="ql-block">陵寝:福陵</p><p class="ql-block">在位:1616年2月17日-1626年9月30日</p> <p class="ql-block"><b>顺治~孝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b></p><p class="ql-block">孝陵是清世祖福临(顺治皇帝)的陵寝,是清王朝入关后在关内营建的第一座陵寝,是清东陵的首陵(也称主陵),也是清陵中规模最大的陵寝。孝陵以昌瑞山为祖山(靠山),以影壁山为案山,以金星山为朝山(也称照山),其数十座建筑和石雕沿着这三山的连线疏密有致地排列开来,长达6km,成为气势磅礴的陵园中轴线。</p><p class="ql-block">清孝陵</p><p class="ql-block">孝陵坐北朝南,从第一座建筑石牌坊起,向北依次为:下马碑、东西班房、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东西班房、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碑、三路三孔拱桥、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班房、隆恩门、东西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门、二柱门、石祭台、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陵前左侧是神厨库。这数十座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建筑和石雕由一条宽约10米以砖石铺砌的神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序列。</p><p class="ql-block">孝陵的陵址是世祖福临亲自选定的,但由于当时仍在定鼎初期,战争不断,灾害频仍,国库空虚,加之福临英年早逝,其生前未建陵寝。福临驾崩当年,即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筹建陵寝,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破土,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动工兴建。由于当时经费不足,福临又停灵待葬,清廷不得已拆用了北京北海西岸的一组明代建筑--清馥殿的部分旧料。地宫建成后,福临及其二位皇后先行入葬,地面其它建筑继续营建,大约完工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后。</p><p class="ql-block">孝陵地宫内共葬3人,即清世祖福临、孝康章皇后和孝献皇后。由于当时清朝仍盛行关外的火化旧俗,所以福临及其二位皇后死后均为火化,地宫内并无棺椁,只有3个“宝宫”。</p><p class="ql-block">孝陵是清王朝仿照明陵规制在关内营建的第一座皇陵,成为后世清陵的模式和蓝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一个好汉三个帮</b></p><p class="ql-block">顺治时期6大名臣:</p><p class="ql-block"><b>1赫舍里·索尼</b></p><p class="ql-block">赫舍里·索尼是满洲正黄旗人,在顺治亲政之后,重新进入仕途。后历任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等职,进入清朝中枢权利中心。索尼同时精通满、汉、蒙古三族语言,在清朝建立前后对汉、蒙交往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顺治帝驾崩后,遗诏让其辅助玄烨。</p><p class="ql-block"><b>2钮祜禄·遏必隆</b></p><p class="ql-block">遏必隆在顺治二年,因斩杀李自成之侄李锦之功,获封二等甲喇章京(从三品),之后又立多次大功,官至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顺治帝驾崩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辅佐玄烨。</p><p class="ql-block"><b>3鳌拜</b></p><p class="ql-block">鳌拜在皇太极时期就战功显赫,获封“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病逝后,因拥戴福临即位,成为顺治皇帝的心腹大臣。之后,鳌拜跟随在顺治皇帝身边,进入清朝权利中心,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多类事务。顺治皇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辅佐玄烨。</p><p class="ql-block"><b>4洪承畴</b></p><p class="ql-block">洪承畴本是明朝的重臣,在松锦战役中被清军所俘,后经过皇太极的劝说,归顺了清朝。清兵入关之后,顺治任命洪承畴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从一品)之职,后洪承畴任秘书院大学士一职, 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洪承畴任职期间,向顺治皇帝建议大力倡导学习汉文及汉人礼俗,推崇儒家学说,为促进满汉一体化打下了基础。洪承畴还向顺治皇帝举荐许多汉族能臣,为清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5范文程</b></p><p class="ql-block">范文程在万历四十六年求见努尔哈赤,投降后金,之后为努尔哈赤征战南北出谋划策。皇太极当政时期范文程已官至内秘书院大学士。顺治皇帝即位后,范文程便上书夺取天下的建议,之后历任议政大臣,少保兼太子太保等职,官至从一品。范文程一生经历清朝四朝,清朝初建时的很多规章制度都出自他手,为清朝建立统一的政权及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p><p class="ql-block"><b>6多尔衮</b></p><p class="ql-block">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曾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为清朝建立入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在顺治元年,多尔衮指挥清兵入关,其后又分别获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此时的多尔衮权利达到顶峰,一切政务,在未得顺治皇帝旨意下,却称诏下旨。其去世后,顺治皇帝剥夺了其封号,并挖了他的墓葬。</p> <p class="ql-block"><b>康熙~景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b></p><p class="ql-block">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p><p class="ql-block">执政初期,国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纵观一生,擒鳌拜、裁撤三藩、收台湾、征剿噶尔丹、痛击沙俄,为中国大一统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喻为“千古一帝”。下面就辅佐康熙,创建盛世成取大业的良臣,按照登上历史舞台的先后顺序,做一总结,以示昭彰。</p><p class="ql-block">景陵是清圣祖玄烨(康熙皇帝)的陵寝。康熙十三年(1674年),玄烨的嫡皇后孝诚皇后崩逝。嫡后应与皇帝合葬,在此情形下,玄烨不得不把营建山陵之事提到日程上来。经大臣们精心相度,玄烨钦定,陵址选定在河北遵化马兰峪清孝陵东南二里之地。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初十日正式兴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基本建成。其建筑规制除不建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石像生外,基本与孝陵相同。弘历即位后,为景陵补建了石像生。</p><p class="ql-block">景陵规制虽然效法孝陵,但又有许多重大的改进和创新。孝陵圣德神功碑楼仿明陵制度,立石碑一座,所不同的是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碑文,均刻在碑阳。建景陵圣德神功碑楼时,因圣祖在位日久,功行隆盛,碑文较长,两种文字于一碑不能尽载,世宗决定竖立两碑,左碑刻满文,右碑刻汉字。世宗首立双碑,自此成为定制。</p><p class="ql-block">自景陵二碑三匾上的文字由世宗亲笔御书并钤用“雍正尊亲之宝”后,各帝陵以及后陵碑匾上的文字均由嗣皇帝御书并钤用宝文,成为定制。自景陵开始,凡碑匾上的三种文字字体均大小一致,显示了清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已有了明显的进步。</p><p class="ql-block">景陵在丧葬制度方面也有诸多重要的改变。景陵首开皇帝陵内袝葬皇贵妃的先例;景陵是清朝皇家陵寝中第一个废除火化、将尸体葬入棺椁的陵寝;景陵开创了皇帝陵内先葬皇后、不闭石门、以待皇帝的制度。上述景陵的重大改革和创新使清朝的陵寝制度更为完善,对后世清陵产生了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圣祖玄烨葬入景陵地宫,景陵同时还葬有孝诚、孝昭、孝懿、孝恭4位皇后并袝葬敬敏皇贵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一个好汉三个帮</b></p><p class="ql-block"><b>1、赫舍里·索额图</b></p><p class="ql-block">索额图(1636年-1703年),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孝诚仁皇后叔父,是清代康熙年间权臣。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p><p class="ql-block">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康熙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康熙中期,代表满清朝廷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后期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被圈禁宗人府因饥饿而死。</p><p class="ql-block"><b>2、纳兰·明珠</b></p><p class="ql-block">明珠(1635年~1708年),叶赫那拉氏,隶属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惠妃叔父。清代康熙朝重臣,是英亲王阿济格之婿,历任内务府总管、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支持康熙帝议撤三藩。</p><p class="ql-block">在统一台湾、治理黄河、平定噶尔丹、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来恢复议政内大臣、光禄大夫职,不再受到重用。</p><p class="ql-block"><b>3、姚启圣</b></p><p class="ql-block">姚启圣(1624~1683年),浙江绍兴人,隶汉军镶红旗。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三藩之乱后,捐资募兵,投入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麾下,屡献奇谋,擢为浙江温处佥事。康熙十五年(1676),劝降耿精忠,迁福建布政使。</p><p class="ql-block">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任福建总督,负责平台事宜。</p><p class="ql-block">康熙十九年率兵攻克海澄,收复金厦,迫使郑经退兵澎湖,授兵部尚书衔、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康熙二十一年(1682),协助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驻守福州。1683年,因旧疾复发病逝。</p><p class="ql-block"><b>4、于成龙</b></p><p class="ql-block">于成龙(1617年—1684年) ,山西吕梁人,清初名臣、循吏。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p><p class="ql-block">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p><p class="ql-block">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p><p class="ql-block">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p><p class="ql-block"><b>5、陈廷敬</b></p><p class="ql-block">陈廷敬(1638年―1712年),山西晋城人,清代大臣、学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后历任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户部尚书。</p><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任《康熙字典》总修官。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逝,年七十五岁,谥“文贞”。</p><p class="ql-block"><b>6、王掞</b></p><p class="ql-block">王掞(1645年~1728年),江苏太仓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提学浙江,累升内阁学士,转户部侍郎,三十七年(1698年)调吏部。</p><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三年(1704)升刑部尚书,后又调工部、兵部、礼部,官拜文渊阁大学士,总持纲纪,处事更恪谨,为属僚所折服。</p><p class="ql-block">康熙六十年(1721)因疏请立储事受责,应谪戍以年老免行,由子代戍西陲,至雍正即位(1723)因病告辞,雍正六年(1728)病故,年八十四岁。</p><p class="ql-block"><b>7、李光地</b></p><p class="ql-block">李光地(1642年—1718年),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p><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七十七岁,谥号“文贞”。</p><p class="ql-block"><b>8、佟国维</b></p><p class="ql-block">佟国维(1643-1719年),外号“佟半朝”,隶属于满洲镶黄旗。清朝外戚大臣,太子太保佟图赖次子,孝康章皇后幼弟,孝懿仁皇后父亲。</p><p class="ql-block">康熙九年,授内大臣,任时爆发三藩之乱,逮捕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康熙二十一年,授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二十八年,晋封一等公。</p><p class="ql-block">先后两次随康熙帝征伐噶尔丹,获得胜利。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第一废太子时,积极推举八阿哥胤禩,受到康熙帝训斥,罢职回家。康熙五十八年,去世。雍正帝即位后,追赠太傅,谥号“端纯”。</p><p class="ql-block"><b>9、富察·马齐</b></p><p class="ql-block">马齐(1652~1739年),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户部尚书米思翰次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p><p class="ql-block">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任山西巡抚,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等要职。乾隆四年(1739年),去世,享年八十七,谥号“文穆”,一生历相三朝。</p><p class="ql-block"><b>10、郭琇</b></p><p class="ql-block">郭琇(1638—1715),山东即墨人。 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勤勉干练,善断疑案,在地方任职期间,“治行为江南最”,很受好评。</p><p class="ql-block">他不计私利,弹劾权奸,在“势焰熏灼、辉赫万里”的权臣面前毫无惧色,权臣明珠大寿当日,以奏折作贺礼,弹劾明珠结党营私,震惊朝野,被称为“铁面御史”。</p><p class="ql-block">郭琇平生耿直,以三次弹劾而名动天下,留名史册。郭琇这三大疏,特别是后二疏,有力地抨击了贪官污吏的腐败以及结党营私的不正之风,对“康乾盛世”功不可没 。</p> <p class="ql-block"><b>乾隆~裕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b></p><p class="ql-block">他是中国封建帝王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在位时间60年,仅次于祖父康熙皇帝,禅位后仍训政3年半,是历史上执掌最高权利最久的皇帝。在位期间,继承了康熙雍正以来良好发展基础,出现康乾盛世之象,使清朝国力达到顶峰。平定新疆叛乱,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使西藏新疆团结在清朝治理之下,奠定了中国的近代版图。文化繁荣,修《四库全书》,开鸿学博词刻,促进汉学发展,戏剧文化流行。晚年自号十全老人。</p><p class="ql-block">裕陵是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西侧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十日丑时,完工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耗用白银178万多两。</p><p class="ql-block">裕陵的建筑规制与景陵基本相同,营建时正值清朝的鼎盛时期,国泰民安,财力雄厚,因此建筑规模宏大,材料精良,富丽堂皇,多有创新。与景陵、泰陵相比,裕陵石像生增加了麒麟、骆驼、狻猊,共有8对,其数量在清代陵寝中居于第二位;隆恩殿内东暖阁被辟为佛楼,从此以后,凡帝陵东暖阁皆建为佛楼,成为定制;其它帝陵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都建三座小平桥,唯独裕陵修建了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龙凤柱头栏杆两端不用抱鼓石,改用靠山龙,在清陵中仅此一例;隆恩门前的三路三孔拱桥两侧各建一座对称的平桥,自此成为定制。裕陵圣德神功碑楼仿景陵圣德神功碑楼式样,立双碑,东碑刻满文,西碑刻汉字。值得一提的是碑文由仁宗(嘉庆皇帝)颙琰撰写,而汉字则由高宗弘历的第十一子、以书法见长的成亲王永瑆书写。因此,此功德碑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而且还有极高的书法价值。</p><p class="ql-block">裕陵</p><p class="ql-block">裕陵最值得称道、最富文化内涵的是地宫。其地宫为传统的拱券式石结构,由九券四门构成。从第一道石门起到最后的金券,券顶、平水墙、月光石上都布满佛教题材的石雕图案,堪称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四道石门上有八大菩萨像,第一层门洞券内平水墙上有四大天王像,明堂券顶部有五方佛,穿堂券东西墙壁上有相同的两组五欲供,明堂券和金券东西两壁的月光石上有八宝、法杵、宝珠、喇嘛塔、执壶等图案,还有用29,464个藏文和647个梵文镌刻的佛经咒语。这些石雕形象生动,布局严谨,刻技精湛,被誉为石雕的艺术宝库。在明堂券内东西平水墙下设有四组册宝座。金券内设有石制的须弥座形的棺床,棺床正中安设高宗的梓宫,棺下有金井一眼。高宗棺柩左右为孝贤、孝仪两位皇后以及慧贤、哲悯、淑嘉皇贵妃的棺椁。裕陵地宫对于研究清代陵寝、乾隆皇帝的生平以及佛教石刻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而裕陵地宫的未解之谜更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探求。</p><p class="ql-block">192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裕陵地宫被盗掘。1975年对地宫进行过清理,1977年对裕陵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1978年裕陵及地宫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一个人好汉三个帮</b></p><p class="ql-block">一、和珅(1750-1799),满洲正红旗人,钮钴禄氏,乾隆中期权臣、宠臣。担任过很多重要的职位,如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理藩院尚书、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等。利用手中权利积累了巨额财富。</p><p class="ql-block">二、刘墉(1720-1805),山东诸城人,人称“罗锅宰相”“刘罗锅”“浓墨宰相”。乾隆时期著名大臣,著名书法家。出生官宦家庭,曾祖是顺治年间进士,祖父曾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时期的一代名臣。在位期间克己守法廉洁奉公,担任翰林院学士、太原知府、江宁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p><p class="ql-block">三、阿桂(1717-1797),满洲正蓝旗人后抬入正白旗,章佳氏,大学士阿克敦之子。1748年,参加大小金川之战。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回朝后任汉军镶蓝旗都统、满洲正红旗都统、军机大臣、四川总督。1768年,领兵对缅甸军作战。1771年,再次出征大小金川。是清朝著名将领。</p><p class="ql-block">四、富察·傅恒(1722-1770),满洲镶黄旗人,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子,乾隆皇帝孝贤纯皇后的弟弟。任蓝翎侍卫、内务府总管、军机大臣。1748年督师大小金川之战。1754年,平息准格尔叛乱。1768年督师征战缅甸军,身患重病不下火线。去世后,乾隆亲临祭奠,封保和殿大学士。</p><p class="ql-block">五、纪昀(1724-1805),字晓岚、春帆,号石云。河北献县人。1754年中进士,任职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谥号文达。</p><p class="ql-block">六、福康安(1754-1796),满洲镶黄旗人,傅恒第三子。1771年参与金川之战。后镇压回民、西藏、台湾叛乱,参与制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金瓶挚签》制度,维护了中央和西藏的统治。历任四川、云贵、闽浙、两广总督、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p><p class="ql-block">七、富察·福敏(1673-1756),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乾隆皇帝早年侍读。雍正时任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吏部尚书。乾隆时升武英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后有疾乾隆亲临探望,谥号文端,追赠太师。</p><p class="ql-block">八、章佳·尹继善(1695-1771),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元年进士。雍正继位后得到赏识,任日讲起居注官,后任江苏巡抚、河道总督、两江总督、云贵总督、川陕总督。六年升巡抚,八年成总督连乾隆皇帝都称赞不已,后升文华殿大学士。</p><p class="ql-block">九、陈宏谋(1696-1771),广西桂林人,雍正进士历任巡抚、总督、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在外任职三十多年,历经十二行省,21次职务变动。兴修水利,兴办教育,革新云南铜政,颇有政绩,受百姓爱戴。</p><p class="ql-block">十、福长安(1760-1817),傅恒第四子,福康安弟弟。因平定台湾、西藏有功,封一等候。自小在宫中乾隆身边长大,任蓝翎侍卫,内务府大臣,后任军机大臣,为乾隆所信任。后因与和珅结党被牵连夺爵位。</p> <p class="ql-block"><b>咸丰~定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b></p><p class="ql-block">定陵是清文宗奕詝(咸丰皇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最西端的平安峪。定陵于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动工,至同治五年(1866年)告竣,耗银313万多两。同时,定陵也有一些独创,如取消隆恩殿东西北三面的石栏杆;在方城的月台和礓两侧增加石栏杆;方城前礓改为上下两段,中间设缓步平台等。定陵的规制为后来穆宗的惠陵和德宗的崇陵所效仿,因此,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清代陵寝史上是一个转折点。</p><p class="ql-block">定陵</p><p class="ql-block">由于定陵的营建正处于清王朝的危难时期,其间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毁、文宗出逃并死于避暑山庄,内外交困,财政极度困难,所以工程曾一度中断。且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不得不大量使用宝华峪旧料。因此与其它陵寝相比,定陵不仅工期长,而且质量也较差。</p><p class="ql-block">文宗死后,因定陵尚未建成,其梓宫及其原配嫡皇后孝德显皇后的梓宫先在东陵隆福寺行宫暂安。同治四年(1865年)定陵基本建成,同年九月二十二日,文宗和孝德显皇后的梓宫同时葬入定陵地宫。</p> <p class="ql-block"><b>咸丰8位顾命大臣</b></p><p class="ql-block">1861年8月,在承德的咸丰帝签订之完《北京条约》后,就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在同月21日,在病榻前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身边重臣,下了圣谕,立年仅载淳为皇太子,并命八名心腹重臣为“赞襄政务大臣”,作为辅助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理政的顾命大臣。</p><p class="ql-block">那么,这八位被咸丰帝任命为“顾命大臣”都是谁呢?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p><p class="ql-block"><b>1怡亲王,爱新觉罗·载垣</b></p><p class="ql-block">载垣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六世孙,怡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的五世孙,世袭和硕怡亲王爵位,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历任左中正,宗令,领侍卫内大臣,他是咸丰帝任命的顾命八大臣之首。</p><p class="ql-block">1861年11月2日,载垣在叶赫那拉氏与奕等人联合发起的辛酉政变中被捕,后被赐白绢自尽,终年46岁。</p><p class="ql-block"><b>2郑亲王,爱新觉罗·端华</b></p><p class="ql-block">端华,是满洲镶蓝旗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三子。道光六年封三等辅国将军。历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及御前大臣、道光帝旻宁临终时授为顾命大臣、阅兵大臣、右宗正。咸丰临终前又任命他为顾命大臣。</p><p class="ql-block">1861年11月2日,端华在叶赫那拉氏与奕等人联合发起的辛酉政变中被捕,以“专擅跋扈罪”赐死,终年54岁。</p><p class="ql-block"><b>3富察·景寿</b></p><p class="ql-block">景寿是满洲镶黄旗人,云贵总督明瑞曾孙,工部尚书博启涂之子。他是道光帝的女婿(驸马爷),历任蒙古都统、御前大臣。</p><p class="ql-block">景寿在叶赫那拉氏与奕等人联合发起的辛酉政变后被削职,但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后任侍卫内大臣,分管神机营(即洋枪队)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年)六月去世,终年60岁。</p><p class="ql-block"><b>4爱新觉罗·肃顺</b></p><p class="ql-block">肃顺是满洲镶蓝旗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与顾命大臣端华是亲兄弟。他自道光中期以来,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赖。</p><p class="ql-block">1861年10月2日夜,肃顺在护咸丰帝梓宫回京途中,行至密云时被捕,随后被斩于菜市口,终年45岁。</p><p class="ql-block">之上四位都是皇亲国戚</p><p class="ql-block">之下四位来自军机处(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的军机大臣。</p><p class="ql-block"><b>1托和络·穆荫</b>,字清轩,他是满洲正白旗,历任礼部侍郎,署左翼总兵,理藩院尚书兼都统,兵部尚书等职。穆荫在叶赫那拉氏与奕等人联合发起的辛酉政变后,被革职流放新疆,三年后回到家中后去世。</p><p class="ql-block"><b>2匡源</b>,山东胶州人,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编修、咸丰帝老师、兵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军机大臣上行走等,辛酉政变后被革职,后在济南泺源书院教书育人,光绪七年(1881年)去世,终年66岁。</p><p class="ql-block"><b>3杜翰</b>,山东滨县人,他是帝师杜受田的长子,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检讨、工部侍郎、军机大臣上行走等,辛酉政变后被革职并流放新疆。后被赦免,同治五年(1866年)忧郁而终,终年60岁。</p><p class="ql-block"><b>4焦佑瀛</b>,天津人,举人出身,因他文笔敏捷,才干超群,又颇有见识,经肃顺推荐,是年十月,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咸丰帝的诏书多出其手,后被咸丰任命为“顾命八大臣”之一。辛酉政变后被革职,赦免后归隐于故乡天津“逋园”。</p><p class="ql-block">纵观咸丰帝任命的这8位顾命大臣,肃顺被斩首,载垣、端华被赐死,余4位大臣被革职和流放,其结局都不好。稍好一点的就是额驸富察·景寿,他在辛酉政变后虽被削职,但后来还是被朝廷起用。</p> <p class="ql-block"><b>同治~惠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b></p><p class="ql-block">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p><p class="ql-block">惠陵是清穆宗载淳(同治皇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境内东南之双山峪,是清代皇家在东陵兴建的最后一座皇帝陵。按照封建定制,新君即位后就应相度万年吉地,营建陵寝。但穆宗在13年中未提及此事。穆宗驾崩后,建陵一事才被提到日程上来。穆宗逝后10天,两宫皇太后颁发懿旨,决定为大行皇帝选吉地建陵。派出的相度大臣都是朝中的亲信重臣,他们在东陵、西陵界内遍行相度,找到了数处备选吉地。经过反复比较,认为在东陵以双山峪最好,西陵则以金龙峪最佳。经两宫皇太后懿旨,最后确定东陵的双山峪为穆宗的万年吉地。任命奕譞、魁龄、荣禄、翁同龢为承修大臣,于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十二日午时破土,八月初三日午时动工营建。规制仿定陵。光绪四年(1878年)九月惠陵及妃园寝全工告竣,历时3年。惠陵实用银4,359,110.89两,妃园寝用银517,775.428两。</p><p class="ql-block">惠陵及妃园寝各建筑的主体架梁及大木构件均使用棪楠木。光绪五年(1879年)三月二十六日,穆宗载淳和孝哲皇后梓宫葬入惠陵地宫。</p><p class="ql-block">菩陀峪定东陵</p><p class="ql-block">定东陵是清文宗孝贞显皇后(慈安)和清文宗孝钦显皇后(慈禧)的陵寝。因位在咸丰定陵东侧,所以称定东陵。慈安之陵位于普祥峪,慈禧之陵位于菩陀峪,为示区别,慈安陵又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又称菩陀峪定东陵。</p><p class="ql-block">定东陵始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完成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历时42年。建陵之初,两宫皇太后就派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理藩院左侍郎英元、左都御史全庆到东陵相度万年吉地。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两宫皇太后借谒陵之时亲临阅视,确定普祥峪、菩陀峪为两太后的万年吉地,并任命两陵的承修大臣。同治十二年八月二十日两陵同时破土动工,历经6年,于光绪五年(1879年)六月完工。两陵并排,规制相同,中间只隔一条马槽沟。慈安陵用银2,665,743.823两,慈禧陵用银2,275,818.046两。两陵规制在孝东陵的基础上又增建了神道碑亭和下马碑,用料讲究,质量优良,在皇陵中堪称上乘。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崩逝,同年九月入葬。</p><p class="ql-block">定东陵</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以年久失修为由,对刚建成16年的菩陀峪定东陵进行了重修。重修工程由庆亲王奕劻和文渊阁大学士荣禄主持。隆恩殿、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均拆除重建,并对其余建筑揭瓦大修,历时13年,至慈禧临死前几天才全工告竣。重修后的慈禧陵,特别是隆恩殿和东西配殿构件改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油饰彩绘全部贴金等在明清两代皇陵中独一无二,更显精美豪华,金碧辉煌。</p><p class="ql-block">慈禧于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初四日葬入地宫。192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慈禧陵墓内的金珍玉宝被洗劫一空。1979年和1983年,文物工作者先后对其地宫和内棺进行了清理。目前,慈禧陵地上建筑和地宫均已向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同治中兴四大名臣</p><p class="ql-block">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p><p class="ql-block"><b>1曾国藩</b></p><p class="ql-block">曾国藩,中国近代理学家、文学家、战略家、政治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终于攻灭太平天国维护了清朝的统一。曾国藩出了名的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他写日记时老是反省自己,回忆自己的行为哪里不符合圣人要求。他也尽力挽救走向覆灭的清廷,他推动着清廷走向进步,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在他的倡议下,中国建造了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p><p class="ql-block"><b>2李鸿章</b></p><p class="ql-block">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李鸿章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他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镇压过捻军起义。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曾在赴日本议和时,遭日本愤青刺杀,他尽力斡旋以减少清廷的损失。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晚清名臣。</p><p class="ql-block"><b>3左宗棠</b></p><p class="ql-block">左宗棠,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历史事件。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潘祖荫曾如此评价左宗棠: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p><p class="ql-block"><b>4张之洞</b></p><p class="ql-block">张之洞,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他创办了一系列近代意义上的新式学堂,推动了教育的进步。在洋务运动时创办了很多兵工厂。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在积极地践行着这一观念。</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中兴四大名臣还有另一说法,即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我这里补充介绍一下第一个版本中没有提到的胡林翼、彭玉麟两位。</p><p class="ql-block"><b>胡林翼,也是湘军重要首领。抗击过太平军,是曾国藩的支持者。胡林翼文武双全,为官清廉,且重视教育,军功卓越,为时人所称道。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我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1861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时人有称其为“湘军之母”。</b></p><p class="ql-block"><b>彭玉麟,清末湘军将领。跟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击败过太平军。他属于主战派,曾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后以疾病回籍。</b></p> <p class="ql-block">康熙的四大辅政大臣,和同治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之间,有怎样的区别 </p><p class="ql-block">康熙的四大辅政大臣分别是:</p><p class="ql-block"><b>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b></p><p class="ql-block">同治的赞襄政务八大臣分别是:</p><p class="ql-block"><b>肃顺、端华、载垣、景寿、</b></p><p class="ql-block"><b>穆荫、匡渊、杜翰、焦佑瀛</b></p><p class="ql-block">这两组人物都是辅政大臣,可是他们之间的确是有本质区别的。顺治是第一个入关的皇帝,所以他给康熙选拔辅政大臣的时候,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可是到了咸丰给同治选择辅政大臣的时候,清朝已经统治了200多年了,考虑问题自然就更加全面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一、顺治所选的四大辅政大臣,清一色没有皇家亲眷。</p><p class="ql-block">顺治皇帝从小就吃了摄政王的苦,他6岁登基,虽然这个皇位是多尔衮赏他的,但是多尔衮这个摄政王整天指手画脚,你觉得顺治心里好受吗?</p><p class="ql-block">所以说顺治整天都在考虑要除掉摄政王多尔衮,没想到多尔衮在顺治14岁的时候就挂了,这给了顺治亲政的好机会。</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他就恨透了皇族摄政的制度,因为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也是有皇位继承权的。顺治只要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多尔衮废了,而多尔衮则可以取而代之。</p><p class="ql-block">因此顺治在给康熙选择辅政大臣的时候,特地把有继承权的皇族子弟都给排除在外了。这么一来康熙的皇位就相对稳定多了。</p><p class="ql-block">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这四个人没有一个是爱新觉罗姓氏,所以说他们彼此制衡的结果就是康熙渔翁得利。</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但是这么做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如果这四个辅政大臣有什么歪心思,合起伙来就能把爱新觉罗家族的江山给推翻了。</p><p class="ql-block">相对来说,咸丰皇帝给同治皇帝选拔的赞襄政务八大臣的配置就相当完善了。</p><p class="ql-block">首先,肃顺、端华这俩兄弟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后代,因此也是爱新觉罗氏。此外载垣是怡亲王胤祥的后代,也是爱新觉罗氏的后人。不过这三位都是爱新觉罗氏的旁枝,不具有继承权。</p><p class="ql-block">其次,富察景寿是外戚中的代表,富察家族在乾隆朝是著名的外戚,富察皇后便是他们家的人。此外景寿的老婆是道光的女儿寿恩固伦公主。而穆荫则是普通的满族大臣代表。</p><p class="ql-block">再者,匡渊、杜翰、焦佑瀛等三人,清一色都是汉臣。他们是汉族大臣的代表人物,和满族大臣相互制衡,共同辅政。</p><p class="ql-block">从以上的安排我们就能看得出来,咸丰皇帝是做了一番功课的。首先得有皇族成员,以免出现鳌拜的现象,但是这个皇族又不能有继承权。其次得有大臣代表,皇族和大臣共同执政,更加有保障。此外还得兼顾汉臣们的利益,满汉合作辅政,不会遭人话柄。你说是不是更加完善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二、辅政的结果,却截然相反。</p><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的四大辅政大臣,虽说设计上不够完美,至少还辅政了8年多时间。可是同治皇帝的赞襄政务八大臣却连一天辅政的资格都没有,就彻底被慈禧他们给瓦解了。</p><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情况?不是说咸丰皇帝对辅政大臣的设计更加完美吗?为啥这么早就完犊子了呢?这里面情况就有点复杂了。</p><p class="ql-block">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中,索尼和鳌拜,那是正儿八经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威信,所以没人敢招惹他们。苏克萨哈小人一个,没什么实力,遏必隆虽是努尔哈赤的外孙,但是也没什么实力。</p><p class="ql-block">其中比较牛的自然是索尼和鳌拜,索尼去世以后,自然就是鳌拜一个人说了算了,苏克萨哈被灭了,遏必隆则十分低调。这种情况,其实也类似于摄政王辅政的状态。</p><p class="ql-block">既然是一家独大的状态,其他人想要夺权,就要看看他们有几斤几两了。放眼当时的康熙朝,还真的没人可以跟鳌拜相抗衡。所以这种辅政是比较成功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反观赞襄政务八大臣,好家伙,一下子搞来八个人。莫说这八个人中大多数都没有能力,就算是大家都有能力,七嘴八舌的,这事儿能办好?</p><p class="ql-block">亲兄弟还有翻脸的时候,更别说八个人一起辅政了。互相制衡这是好事,可是也得等到辅政格局形成了才行吧?</p><p class="ql-block">所以赞襄政务八大臣压根就还没拿到权力,一个个就束手就擒了。这里面没有一个能彻彻底底站出来挑大梁的,这才是致命的。</p><p class="ql-block">要么是世袭得来的官位,要么是外戚,要么则是无法真正掌权的汉臣,他们在一起能搞得出什么事情来呢?所以这种辅政格局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没有。最有出息的肃顺,连慈禧的一个回合都招架不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三、论太后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顺治去世时十分放心,为啥?除了设置了辅政大臣外,他知道他的母亲孝庄也会坐镇后方帮衬着康熙,这才是关键。</p><p class="ql-block">因此辅政大臣掌权,却依旧要对孝庄有忌惮之心。而孝庄不贪恋权力,只是负责用威严压住这四大辅政大臣,再拉拢索尼、遏必隆等人制衡鳌拜。这么一来辅政格局便能够成功,而康熙也能顺利掌权。</p><p class="ql-block">反观咸丰皇帝在设置辅政大臣时,把自己的亲兄弟恭亲王奕排除在外,首先就多了一个对手。此外咸丰的后宫里,慈禧和慈安两个女人是要做太后的人,而慈禧对权力的欲望实在是太大了。</p><p class="ql-block">这么一来慈禧和恭亲王奕一拍即合,再来收拾赞襄政务八大臣,那就太简单了。慈禧为的可不是同治能掌权,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为了同治,那把权力留给赞襄政务八大臣也没毛病,这就是慈禧的可怕之处。</p><p class="ql-block">所以说,后宫的太后,直接影响了辅政的格局。如果太后对权力的欲望非常大的话,那辅政这事儿很难搞。</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总结:自古以来,辅政都是一件麻烦事儿。</p><p class="ql-block">最好是让成年的儿子继位,非要搞一个小孩儿做皇帝。往往会在辅政的过程中出现麻烦。比如说汉武帝让8岁的儿子刘弗陵继位,霍光来辅政。结果霍光去世以后,他儿子就想着谋反了,最终全族被汉宣帝刘询所灭。</p><p class="ql-block">柴荣去世的时候,让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也设了一堆辅政大臣,结果经不住赵匡胤陈桥兵变。曹叡去世后,曹芳年幼,结果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互相撕扯,不死不休。</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辅政这事儿真不好搞,清朝初期的四大辅政大臣算是比较成功的了,虽然结局也是以康熙用武力结束了这一切。至于同治时期的赞襄政务八大臣,其实就跟历史上众多辅政大臣一样,并没有什么好下场。</p> <p class="ql-block"><b>清西陵</b></p><p class="ql-block">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陵域北起奇峰岭,南到大雁桥,东自梁各庄,西止紫荆关,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是清入关后营建的又 一处规模较大的陵墓区,也是历代帝王陵园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这里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p><p class="ql-block">清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皇帝陵四座,即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和光绪帝的崇陵,皇后陵三座,分别为孝圣宪皇后的泰东陵、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孝静成皇后的慕东陵,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清西陵还有一座没有建成的帝陵,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陵墓。溥仪去世后,骨灰曾归葬八宝山公墓;1994年,溥仪的骨灰又葬入清西陵。</p> <p class="ql-block"><b>泰陵</b></p><p class="ql-block">泰陵是清(雍正皇帝)的陵墓,其陵寝规模之宏大、体系之完备、建筑之精美,堪称清西陵诸陵之首。雍正帝登基后曾在遵化州九凤朝阳山选定陵址,后因风水原因而废弃,命亲王允祥和两江总督高其倬另觅新址,改选在易州永宁山下,首辟西陵。泰陵于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雍正十六年(1738年)建成。雍正皇帝及其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奉安于泰陵地宫。</p><p class="ql-block">泰陵由南至北第一座建筑是五孔石拱桥,流经桥下的北易水清澈透底,常年不息。跨过五孔桥便是西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巍峨壮观的三架石牌坊。过石牌坊即是泰陵的门户——大红门。圣德神功碑楼稳坐于神路正中,建筑形式为四面辟门,重檐九脊歇山顶,黄琉璃瓦。楼内中间有一对高大的赑屃驮着石碑,碑高13.2m,宽2.25m,厚0.60m,碑身阴刻满、汉两种文字颂扬雍正皇帝的功德。神道东侧则是皇帝祭祀前更衣之处——具服殿。碑楼外广场四角分别矗立着华表,华表通高12m,直径约1.5m,通身浮雕盘绕向上的巨龙,望天吼蹲坐柱顶,两个面南,两个朝北。圣德神功碑楼北面为七孔桥,是陵区最大的桥梁。桥北有5对石像生,分别为狮子、大象、骏马和文臣、武将。绕过作为影壁的蜘蛛山,穿过龙凤门,一组富丽堂皇的宫殿区便展现开来。近处是神道碑亭。3座三孔石桥并排跨过小河。桥北东侧为神厨库、井亭。广场北面平台上有东西朝房各5间,东西守护班房各3间。</p><p class="ql-block">隆恩门内左右各有焚帛炉一座,炉高4m,长3m,宽2.13m。正殿为隆恩殿,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下檐重昂,上檐单翘。明柱沥粉贴金包裹,殿顶有旋子彩画,梁枋上装饰金线大点金,枋心彩画是“江山一统”和“普照乾坤”。左右为东西配殿。隆恩殿后是三座门、二柱门、石祭台、方城、明楼。方城呈正方形,长、宽各20.55m,高15.4m。明楼位于方城台面正中,重檐歇山顶。从明楼有马道通往宝城,宝城上部为宝顶,下部为地宫。</p> <p class="ql-block"><b>昌陵</b></p><p class="ql-block">昌陵是清仁宗颙琰(嘉庆皇帝)的陵寝,位于今河北省易县永宁山太平峪,是清西陵建成的第二座帝陵,东距泰陵0.5km,与泰陵平行走向。太平峪原是乾隆皇帝为自己选定的陵址,后来乾隆皇帝颁布“昭穆相建”的兆葬之制,另在东陵胜水峪卜选万年吉地,将太平峪赐予其子嘉庆。嘉庆八年(1803年)昌陵建成,葬入孝淑睿皇后。道光元年(1821年)嘉庆皇帝梓宫奉安昌陵。</p><p class="ql-block">陵寝从南到北依次为:五孔桥、华表、石像生、龙凤门、五孔桥、三路三孔桥、神道碑亭、东西班房、东西朝房、隆恩门、神厨库、井亭,隆恩门内两侧为东西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后是三座门、二柱门、石祭台、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昌陵的建筑规模逊于泰陵,但昌陵的许多单体建筑如圣德神功碑楼、隆恩殿、隆恩门、明楼、东西配殿,在建筑面积和高度上又比泰陵有所增益,更显宏伟壮丽。昌陵隆恩殿明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清代皇陵的隆恩殿均采用金砖铺墁,唯独昌陵隆恩殿的地面采用紫花石墁地,每块62cm×62cm,磨光烫蜡,不滑不涩。石面呈黄色,上有天然紫色花纹,阳光照射下五彩缤纷,如满堂宝石。昌陵隆恩殿的东暖阁佛楼分上下两层,上层的金漆木雕垂花花纹图案细腻玲珑,堪称佳作。</p> <p class="ql-block"><b>慕陵</b></p><p class="ql-block">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位于陵区西侧。按照“昭穆相建”之制,嘉庆皇帝葬西陵,道光皇帝则应葬在东陵。道光皇帝登基伊始,也曾花费7年时间在东陵宝华峪建陵,不料竣工后仅隔一年便发现地宫渗水。道光帝盛怒之下,将这座陵墓全部拆除,另在西陵选吉地建陵。为此不惜背负“违背祖制”的名声。</p><p class="ql-block">慕陵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宠极一时的大臣穆彰阿主持建造。选址时吸取了东陵宝华峪陵寝渗水的教训, 选择了高平之地龙泉峪为陵址。鉴于地势的限制,并根据 “总以地臻全美为重, 不在宫殿壮丽, 以侈观瞻”的宗旨, 道光皇帝对慕陵的建筑规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建筑规模显著缩小,裁撤了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二柱门、方城、明楼等大型建筑,仅有建筑27座, 占地3.04公顷, 比清西陵之泰陵缩小近5.3公顷。同时对主体建筑结构进行了改革:地宫由传统的九券四门改为四券二门, 地宫内增设龙须沟;隆恩殿的屋顶由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改为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带回廊。殿外不设石栏。月台上裁撤了铜鹤、铜鹿,增设了石幢和石日晷;东西配殿由传统的面阔5间改为面阔3间;陵寝门由三座门改为三间四柱石牌坊;隆恩门前马槽沟上的三座三孔拱券桥改为一座三孔拱券桥,两侧各加一座五孔平桥。慕陵的建造对后世陵寝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后的帝陵都不再建圣德神功碑楼、二柱门。</p><p class="ql-block">虽然慕陵在外观上体现了“节俭”之意,但其建筑形式和材质的使用却异常精美。其围墙采用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到顶做法;隆恩殿、东西配殿所有木构件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不饰彩画,外露楠木本色,直接在楠木上以蜡涂烫,并在天花、雀替、槅扇、门窗上装饰了1,318条楠木雕龙,仅隆恩殿就有雕龙1,096条。隆恩殿的每一块天花板都是一件雕龙艺术的杰作。匠师们用高浮雕加镂空的手法刻成在云雾中舞动俯视的游龙,龙头突出平面达半尺多高,张口鼓腮,仿佛群龙聚会,遨游天际。慕陵两建一拆,耗银440多万两,超过了西陵的任何一座陵墓。</p> <p class="ql-block"><b>崇陵</b></p><p class="ql-block">崇陵是清德宗载湉(光绪皇帝)的陵寝,位于清西陵的金龙峪。宣统元年(1909年)始建,1915年竣工。崇陵地宫内安葬着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隆裕皇后)。</p><p class="ql-block">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月,光绪皇帝侍奉慈禧太后谒西陵时选定金龙峪为其万年吉地。当时,清王朝正面临着深重的内忧外患,加之皇帝和太后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慈禧专权,以至陵墓一直未能动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皇帝在幽禁中死去,因尚未建陵,其梓宫暂安在景山观德殿。宣统元年三月,又移至清西陵梁各庄行宫停放。一起一落,共耗银438,400两。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营建崇陵。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崇陵工程尚未过半,宣统皇帝退位时向民国政府提出优待条件,其中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当时南京临时政府的议和代表伍廷芳和各省督应允了这些条件,立即拨款赶修崇陵。1913年崇陵地宫先期建成,光绪皇帝的梓宫才奉安于此,同年病逝的隆裕皇后也同时葬入。1915年陵寝工程全部完成。</p><p class="ql-block">崇陵陵制是参照惠陵设计建造的,建筑规模上虽不如泰陵宏伟,却有其独到之处。其隆恩殿的木结构均为名贵的梴楠木,质地坚硬,如铜似铁,被誉为“铜梁铁柱”。殿内四根明柱沥粉贴金,底部饰海水江涯图案,柱身饰金龙一条盘绕而上,富丽堂皇。地宫内凿有14个水眼与龙须沟相通,每座宫殿基部有5尺宽的散水,这些设施增强了崇陵的排水功能。地宫为四门九券、无梁无柱的石结构建筑,墓道全长63.19m。四道石门上分别雕刻八大菩萨立像。金券内的宝床正中停放着光绪皇帝的梓宫,隆裕皇后的梓宫居左。由于经费困难,崇陵工程中没有植树项目。崇陵建成后,清廷遗老梁鼎芬激励皇室后裔捐资,为崇陵栽植松、柏、枫、杨等树40,601棵。三座门内栽有18棵云杉分列左右,象征十八罗汉为光绪守陵。隆恩门内两侧、宝顶周围植有白皮松。这些树木已成为清代陵寝古树名木中的珍品。</p><p class="ql-block">1938年秋,崇陵地宫被不明身份的军队盗掘,至今,地宫内仍保留有当年盗墓的痕迹。1980年6月,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将地宫清理整修,向国内外游客开放,它是迄今为止清西陵唯一一座对外开放的地下宫殿。</p> <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曜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光绪帝之侄,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是苏完瓜尔佳·幼兰。1908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p><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岁即帝位,由其父摄政。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仍居清宫,享受民国临时政府议定的清室退位优待条件。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曾拥其复辟,十二日而败。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废除大清皇帝称号,迁出皇宫。次年在天津继续从事复辟活动。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苏军逮捕入伯力监狱。1950年移交中国,被监禁于抚顺。1959年大赦释出。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p><p class="ql-block">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8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p><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溥仪宣统帝</p> <p class="ql-block">1994年,旅居海外的张世义先生在易县崇陵西北兴建了一座华龙皇家陵园。为了提高陵园知名度,张世义经过不懈努力,劝动了李淑贤,将溥仪的骨灰迁葬西陵。</p> <p class="ql-block"><b>关外三陵</b></p><p class="ql-block">关外陵寝埋葬的都是清入关以前的皇帝及其后妃,其中有的是被追尊的帝、后。在这些陵寝旁也建有许多陪葬墓。由于都是始建于入关之前,年代较早,所以颇具特色,对于研究清初历史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b>永陵</b></p><p class="ql-block">清永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父祖的陵寝,它与沈阳葬努尔哈赤的福陵(东陵)、葬皇太极的昭陵(北陵)合称盛京三陵。因永陵建筑年代远在清朝定都北京之前,且墓主人辈份又高,因此永陵称“三陵之首”,是清王朝的关外第一陵。</p><p class="ql-block">永陵始称兴京陵,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称永陵,寓意大清王朝“江山永固”之意。陵中葬有努尔哈赤六世祖猛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四人各设一座神功圣德碑楼,此外,努尔哈赤的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两人,也葬于陵中。</p><p class="ql-block">清永陵建筑吸收中原帝陵前设享殿,后为宝顶,周以方垣,均衡对称的陵寝体制,同时保持了清朝先世木栅为门的本色面貌,是满族文化最为浓郁的陵寝建筑群。清永陵处在启运山的庇护之中,其选址是中国风水理论运用的杰出代表之一。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曾先后九次亲临永陵谒陵祭祖,使永陵祭祀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家典制。2004年7月1日在第二十八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清永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褔陵</b></p><p class="ql-block">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位于沈阳城东北二十华里,因此也俗称东陵。清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同年葬清太祖努尔哈赤及皇后于陵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时,尊其父墓地为福陵,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顺治八年(1651年)清福陵初建完成,康熙、乾隆等朝又曾增建和改建并形成最后面貌。</p><p class="ql-block"><b>清福陵</b></p><p class="ql-block">清福陵保护区占地54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32座(组)。古建筑群布局因地势呈前低后高、南北狭长的形状,建筑群以神道为中轴线对称分布,平面布局规整,层次分明。由南向北依次为下马碑、石碑坊、望柱、正红门、石像生、一百单八磴、神功圣德碑亭、方城、隆恩门与隆恩楼、角楼、隆恩殿、东配殿、西配殿、明楼、宝城、宝顶。古建筑周边及神道两侧种植着数以千计的古松,形成万松夹道之势,营造出了皇陵纪念和永恒气氛。从山下眺望皇陵,则可见金碧辉煌的殿堂掩映在蓊郁的古松之中,皇陵肃穆庄严,雄踞山巅,睃睨来者。</p><p class="ql-block">清福陵作为皇室祖陵清代受到严格的保护,朝廷在这里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和保护皇陵,每年都要举行大小不等的祭祀活动,清朝入关后,更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四帝先后十次亲祭福陵。</p><p class="ql-block">1929年,以福陵古建筑群为中心的皇陵被辟为公园对公众开放。1988年国务院公布清福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清福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昭陵</b></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规模。陵内葬有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一座小城。</p> <p class="ql-block"><b>东陵大盗~孙殿英</b></p><p class="ql-block">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东陵盗宝案”,堪称震惊国内外的大事件,而主犯孙殿英词条由此名声远播,获得“东陵大盗”的称号,并被溥仪词条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恨不得对他食肉寝皮。那么,孙殿英为何要盗掘东陵?他最终的结局如何?</p><p class="ql-block">孙殿英,字魁元,河南省永城县词条人,生于清德宗光绪十八年(1889年),自称是晚明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抗清名帅孙承宗的后裔,但实情恐非如此。孙殿英幼年时,当地的满族恶霸仗势欺人,肆意侵夺汉人的田产,孙父因抱打不平被关进监狱,当天便被活活打死。经此一事,孙殿英对满族恨入骨髓,发誓将来一定要报仇雪恨。</p><p class="ql-block">因为家境贫寒,所以孙殿英稍大一些后,便跟随很多穷朋友一起从军。起初,孙殿英在毅军统帅姜桂题词条手下效力,后来又流窜到豫西投奔“庙道会”会首李丰朝。民国肇建后,“庙道会”遭到政府军的镇压,孙殿英被迫投降豫西镇守使丁香玲,从副官逐渐升任机关枪连连长。此后,孙殿英又多次更换门庭,到1928年5月时,已经被老蒋委任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同年7月,孙殿英在驻屯河北省蓟县词条马伸桥期间(蓟县今属天津),借“军事演习”为名,指挥手下的军人,对距驻地仅一山之隔的马兰峪词条清东陵进行大规模的盗掘。经此浩劫,乾隆帝的裕陵词条和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中的宝物被洗劫一空,而孙殿英在劫财之余,竟然还把慈禧太后的遗体扔出棺材,进行公开曝尸,一时间令举国大哗。</p><p class="ql-block">孙殿英在清东陵到底攫取多少宝物,虽然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数量之多、价格之高肯定令人咋舌。其中,仅从慈禧太后口中挖出的一颗夜明珠,估值便超过1000万两白银,折合今天的人民币大约是8亿元,至于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玉石莲花、珊瑚树词条等稀世珍宝,同样价值连城。而在乾隆帝的裕陵中,孙殿英盗得一把长约5尺的九龙宝剑,上雕9条金龙,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及金刚钻,更是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溥仪对孙殿英恨之入骨</p><p class="ql-block">当年10月,孙殿英盗掘东陵一事被揭发,满清遗老遗少气愤填膺,连番上书当局请求严惩,连废帝溥仪都加入其中。然而,孙殿英丝毫没有忏悔之心,声称他这样做是替冤死的父亲报仇。而“倒戈将军”冯玉祥得知此事后,也对孙殿英大加赞扬:“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指驱逐溥仪),你干的是死的(指盗陵)。”</p><p class="ql-block">但是,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当局还是宣布对孙殿英等人展开调查,并声称要将被盗掘的文物全部追缴。有鉴于此,孙殿英在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词条的指点下,赶紧用大量的宝物为筹码,大肆贿赂老蒋、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阎锡山、何应钦、戴笠等权贵,以及徐源泉等各相关军团长、军长,最终竟能毫发无伤地逃脱审判,安稳度过危局。</p><p class="ql-block">孙殿英一度沦为汉奸</p><p class="ql-block">孙殿英因为很识趣,深得权贵们的欣赏,由此接连获得高升。在中原大战期间,孙殿英周旋于蒋、冯、阎、张各大势力之间,屡屡担任军政要职,一度出任第四方面军第五路总指挥兼安徽省主席。1935年,日寇入侵华北,“华北事变”爆发,此时担任41军军长的孙殿英因驰援热河、勇战日寇一事,成为当时备受赞扬的英雄,一举“洗白”盗墓贼的身份。</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孙殿英所部在太行山区被20万日军击溃后,他并没有选择殉国,而是摇身一变成为汉奸,出任“和平救国军”司令,并因诱降庞炳勋词条“有功”,被晋升为“第二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日本投降后,孙殿英又打通“关节”重新投靠老蒋,摇身一变成为新编第四路军军长,并被派往河南打内战。1947年,孙殿英在汤阴兵败被俘,不久因病死在战俘营,结束自己备受争议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孙天义</b></p><p class="ql-block">最后说句题外话。孙殿英虽然是“东陵大盗”,但其子孙天义却走上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除了长期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外,同时又兼任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为整修和保护黄帝陵工作呕心沥血,做出重要贡献,备受国内外赞扬。孙殿英大肆盗掘皇陵,儿子孙天义却致力于黄陵的保护,两相对比,令人感慨万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