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堂之行

北极星

<p class="ql-block">  历史淹没在深遂富丽的建筑中,格调却“刻”在沧桑的建筑之上。古代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众多的古建筑、 古村落、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凝固了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积淀着前人的智慧,成为了我们今天的瑰宝。在晋商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晋商民居,无疑是古代建筑的又一结晶。 </p><p class="ql-block"> 它代表着中国北方地区的商业、居住、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徽商文化和徽派建筑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晋中市几个有名的晋商大院都已去过。种种原因,唯有近在咫尺的太谷曹家大院却一直没能成行。 今天,把目的地定在了这里,也算是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吧。</p><p class="ql-block"> 太谷曹家大院,又称三多堂,是明清两代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位于山西太谷县城西南5公里的北洸村,傍依108国道。</p><p class="ql-block"> 她是明清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一座宅院,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曹家大院占地10600平方米,建有房屋277间,整体布局呈“寿”字型。被誉为“中华民宅之奇葩”,1999年被辟为三多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她建筑风格独特, 是中国古代北方民间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从远处看,曹家大院呈“寿”字型,这座“寿”字院是曹氏家族中一个分支的脘堂,人们习惯上根据多福、多寿、多子而称为“三多堂”。大院分南北两部分,东西并排着三个穿堂大院,上面连接着三座三层高楼,内套15个小院。</p> <p class="ql-block">  这样庞大的建筑群,全系曹家人几代连续奋斗,事实上也必须得奋斗。纵观各个晋商票号,各家大院,哪个不是勤俭持家,克勤克俭,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才创造出雄厚的家业,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面对一大家人的开销,不干活哪来的经费,而这也是他们艰苦奋斗的动力来源。或许这也映证了那句“男为己悦者穷,女为悦己者容”,用现在的语言说,就是: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曹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不仅融合了南北方建筑风格,而且还吸收了欧洲的古建筑风格。 </p><p class="ql-block"> 曹家大院整体结构是篆书的“寿”字形。主体“三多堂”,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由三座四层的堂楼组成,楼顶还分别建有亭台。</p><p class="ql-block"> 曹家大院的地板砖用方砖(民间称金刚砖)铺就,房梁角落用金粉描绘着工笔山水人物。</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金火车头</p> <p class="ql-block">  1937年抗战时期,日本兵用刺刀将曹家大院里的彩绘金粉刮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接收曹家庄园,并且开始维护,但因经过长年的战乱,其实曹家大院已经损失严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建筑设计上,曹家也有自己的特色。整体以一条甬道分开的南北各三处院宅,北面为多子、多福、多寿院排列,老人居东,主人居中,子孙居西,立意为福如东海和寿比南山。一条西高东低的甬道,宅中人迈出大门必朝西行,寓意为人往高处走。北面三座主楼是曹家大院的精华,楼上分别建有三座以猪、牛、羊三牲为造型的榭亭。而主楼楼顶位于三多堂“寿”字型的顶头一笔,登楼之人就是站在“寿”字最上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曹家大院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初洪武年间,有一个推着独轮车的小贩叫曹邦彦,是太原晋祠花塔村人,以卖砂锅为生。他看到北汪村一带地肥水美人也好,就举家迁移到太谷北洸村,兼以耕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曹家历经200多年,变得小有资产。 到第14代“三”字辈中有个叫曹三喜的独闯关东做买卖,获利甚丰,当时所谓“关外七厅“均有曹家的商号。清兵入关,又把生意做到关内,先在太谷设号,向全国辐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独闯关东到了原东北热河省的三座塔村,以种菜、养猪磨豆腐为生,略有积蓄后,开始利用当地盛产的高梁酿酒,酿酒业就成为曹家发展的第一个行业。曹三喜有了钱以后把它投入到其它行业的发展中,他的商业很快又发展到杂货业、典当业。曹家生意不断扩大,由朝阳逐步向沈阳、锦州、日本等地扩展,最终于明末在东北创建了其雄厚的商业基地。到了1664年,曹家生意也由关外向关内发展,最后雄踞了大半个中国,不仅如此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近到日本东京、朝鲜平壤、俄国的伊尔库茨克,恰克图、蒙古乌兰巴托,远到德国的柏林、法国的巴黎、印度的新德里,最远还跨英吉利海峡到达伦敦。横跨欧亚两个大陆,纵横几万里,不仅仅在山西人的经商史上、就是中国人的经商史上都创下了不朽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曹家商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大江南北都有曹家的铺面,商号达640多座,资产高达1千余万两白银,总雇员达三万七千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民众有“凡是有麻雀飞过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号”的说法。后又跨出国门,东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伦敦,把国内的茶叶、布匹输往国外,引进日本的钢铁,高丽的人参,俄罗斯的金属制品。曹家在山西和蒙古之间走出了一条“茶叶之道”,可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相媲美。由于光绪甲午、庚子年以后由于战争、商业竞争、子孙的骄奢淫逸最终导致曹家大院的衰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经济比较好的家族,父母一辈都要给儿孙一辈起个堂名,一个儿子一个堂名。曹家在极盛之时,在北洸村也相继建起了一批布局庞大富丽堂皇的宅院,如:五桂堂、怀义堂、福善堂、三多堂等。其以“福”、“禄”、“寿”、“禧”字形建造的四座大院最具代表性。幸存下来的“寿”宅院,是曹氏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堂名,也就是今天人们习惯上称为多福、多寿、多男为内容的“三多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曹家大院三多堂是曹家第十九代所创建。三多是取多子、多福、多寿的意思,与三多堂并列的还有五桂堂、怀义堂等。其他几个堂在鼎盛时期一过就相继衰落下来,唯有三多堂独秀其门,仍保持着旺盛的势头。曹家商号640多座,三多堂占400余座,总资产有一千余万两白银,三多堂有600余万两,总雇员有三万七千余人,三多堂有二万二千余人,所以三多堂不仅是曹氏家族的一个分支,而且还成为了曹氏商业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曹家大院正式开放后,由于其保存着明、清、民国三代的建筑群,所以成为了山西晋中旅游的热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山西曹家大院被评为“山西省十大著名优秀旅游景区”和“省级文明景区”。2001年,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被评为中国十佳文明示范旅游景区。2006年05月25日,曹家大院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因其保留了浓郁的北方民居传统特色,也成为了许多影视剧组的外景拍摄地。2006年之前拍摄的《苦菜花》《狄仁杰》《亮剑》等电视剧就取景于曹家大院。2006年之后,《白银帝国》《狼毒花》等也在此取景拍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谷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7.9℃-11.7℃。所以一年四季都适合前来参观游览,正所谓春赏百花秋赏月,夏有凉风冬有雪。</p> <p class="ql-block">  房屋墙壁非常厚,可以有效的防止热量交换,有利于保温。所以北方民居尤其是老房子一般都冬暖夏凉。</p> <p class="ql-block">  足迹遍布亚欧大陆</p> <p class="ql-block">  发家创业之路</p> <p class="ql-block">  砖雕,石雕,木雕,已然成为北方民居大院雄浑大气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  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每次游览大院都会特别留意整个院落的排水,包括下水口的形制,也是非常讲究的,这里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北方民居设计时,会安排所有的雨水都必须从院子里排出,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下水口的形状通常为孔方形制,既类似于古代铜钱,取其对财富的追求之意;又暗含外圆内方之意,旨在教育子弟做人时既要圆滑,善于沟通,同时也要保持定力,要有原则底线,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p> <p class="ql-block">  二百年前,寻常人家有一面铜镜就自豪不已的年代,曹家已经有了这样的镜子!</p> <p class="ql-block">  各种皮影,有钱人的世界就是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木制楼梯,陡</p> <p class="ql-block">  俯瞰大院</p> <p class="ql-block">  大花轿</p> <p class="ql-block">  直通地下十五米</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雕花工艺</p> <p class="ql-block">  每一块牌匾都有着深刻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走进曹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  冬暖夏凉的地下厨房</p> <p class="ql-block">  曹家花园的大葫芦</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随处可见的门匾</p> <p class="ql-block">  巧夺天工的各种鞋帽制品</p> <p class="ql-block">  厚德传家,瞬间想到了从小耳濡目染的“承在德厚传家宝”</p> <p class="ql-block">  老规矩,出门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