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着天上的朵朵白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踏着轻松的步伐,满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了东镇。马学长将和我们的徐老师一起,带领我们一起认识东镇,欣赏新昌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可莫小看了这小小的凉亭,凉亭是古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流入古人血脉中的休闲和放松的场所。夏日闲坐凉亭,赏花赏云赏美景,闲谈二三趣家事,就是一整个休闲的假日时光。坐在凉亭里,可以看见四周的花草树木,旁边墙上精美绝伦的壁画,以及从不远处移来的光霁桥,当然不可或缺的,还有我们平坦宽阔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光霁桥可不是一座普通的桥,他可是大有来头呢!原位于新昌县城东北梅湖岙桥里,是经过一番大功夫才移到此处的。此地古时引新昌江东溪水穿城,有石柱岙桥而得此名。南宋的理学大儒石墪曾隐居于此,有醉园、半亩田。其好友朱熹曾数度来新,写下那名传千古的名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明代时,吕氏五兄弟原是石氏女婿后,石氏没落便共筑此桥,以纪念朱石二人,因朱熹评价石墪“足见比来胸中洒脱,如光风霁月气象。”此桥因此得名光霁桥,名声远扬。</p> <p class="ql-block">台上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下人唱着心碎离别歌。这是古代戏园子里最常见不过的场景了。越剧雅俗共赏,既非昆曲之孤高,又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怀,且有那调腔辅佐,便搭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戏院,让那百花齐放,让那戏子陶醉,让那军阀醉卧美人膝。</p> <p class="ql-block">新筑的六角亭新颖独特,更有小池相伴,是一处别样的风景。待云层掩映太阳的光辉,月儿飘上柳梢头,约一位相伴多年的知己,就能与其共赏圆月荷园之美景,共诉衷肠。不一定要八月十五的月亮,无论是哪一天,星星和月亮都会与你窃窃私语。月亮会告诉你,要爱自己呀!只有自己爱自己,才会有人爱你呀!星星也会告诉你,要爱别人呀!只有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不是吗?也不一定要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佳事。便是那晚风吹拂着四月的天,稀稀疏疏的云层掩映着夜,独自一人也是极美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六角亭旁有一小池,小池里有那八月十六的月亮。因为在这里,我们的中秋节是八月十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流传于民间的说法很多,一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于八月十六殉难,人们为纪念他的功德,便把中秋节改在殉难日;二是方国珍的母亲信佛向善,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吃素食,俗称“三官素”,为避免方母八月十五吃荤菜,人们就改在八月十六过中秋;三是古时有位宁波知府的母亲生日刚好是八月十五,每当这天,许多人都来祝寿,为避免“拜月”与祝寿两个庆祝活动相重叠,就将中秋节改为八月十六;而宁波与新昌相近,此俗也传入新昌民间。</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老街,街新人新,唯独那文化薪火相传,代代不忘。有人走出去,有人走回来。不是所有人都会回来,但回来的人,都深深地爱着这片哺育着他的土地,都忘不了这蕴含着他童年的回忆。是万家灯火在照亮,是袅袅炊烟斜斜飘入云间,是涓涓细流永不断绝,汇入新昌江水中。是一颗又一颗的心,连在一起,一起向前。</p>